登陆注册
24912300000042

第42章 千年古镇流淌的记忆

“船在江中走,人如画中游”,进入巫山境内,看到袅袅婷婷的神女峰,容易想起“巫山云雨”这个词组。

几千年前,宋玉挥毫写下《高唐赋》和《神女赋》,为中华民族制造了“巫山云雨”这个悠远的文化后果。如果宋玉再世,看到三峡大坝“截断巫山云雨”,是不是又要挥毫泼墨,再续一赋,以记录人类又一个载入史册的经济后果呢?

2005年金秋,我和巫山县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县长赵刚、市移民局农村移民安置处副处长高显强同行,驱车盘山而上,经过巫山最高的山脉然后再下到江边的大昌镇。

三峡库区有两个“著名”的移民大镇:一个位于长江支流大宁河流域的大昌镇,是镶嵌在美丽的小三峡峡谷之中的一颗灿烂明珠,属重庆巫山县管辖;另一个移民大镇是位于长江支流小江流域之中的高阳镇,属重庆云阳县管辖。按我国的现行体制,一般乡镇的人口不过一两万人,而这两个镇移民人数都在16000人左右。库区各级政府、社会上上下下都熟悉这两个移民大镇的情况,连中南海的几个老共产党人都很关注这里的一举一动。就因为这两个移民大镇在三峡移民区很有代表性,因而十分“著名”。

大宁河、小三峡、大昌,是三峡旅游线的“华彩乐段”,许多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到了这里,像发了疯似的“OK”不停,直到“OK”得嗓子发痛。以前,我是作为观光游客,多次到小三峡,这里的景象万物实在是太诱人了。每一次来,陶醉于山的雄奇和潺潺流水的韵律之中,浮躁的心就会自然而然地沉静下来。在这里,我感受最强烈的是大自然对心灵的超强净化。每一次离别这条清清的小河,总会产生“每向狂澜观不足”的流连……

在峡中住上一宿,游人谈得最多的是“楚襄王巫山一梦会神女”,和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之类流传千古的巫山话题。

近几年,我在移民局“卧底”,多次到大昌调查,关注着这里移民的搬迁、安置、稳定的动向。

在我的记忆中,大昌那些被时间打磨得润滑的街石是古镇风貌;古色古香却显破旧的沿街房檐下,兜卖茶叶蛋、三峡石的农家妇人,赤着脚的孩子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那些打着手机、笑靥如花的青春佳丽到这里旅游,又给古镇增添了万种风情……

可这一次进入大昌古镇,映入眼帘的老街道已全是断墙残壁,几个大嫂正拆房子,拾掇着残砖剩瓦,她们是在做钟点工,一天能挣二三十元。街上绝大多数人已搬迁到附近新建的集镇,古镇显得格外冷清。

赵副县长告诉我,在年底之前,大昌移民必须搬迁完,这是领受的“死命令”。因为2006年三峡工程三期水位要涨到156米,这个古老的集镇将成为水下鱼虾的自由栖息地。

大昌这个移民大镇,是万年河谷冲刷出来的“金色粮仓”,用当地移民的话说叫寸土寸金,肥得流油。当我和赵副县长来到大昌镇时,正值金秋时节,河谷的“小平原”全是良田沃土,到处都是一片片金黄色的菜花,在江上轻风的吹拂下,河谷芬芳四溢,令人沉醉、痴迷、流连……

在大昌紧挨着河边街沿边的南门码头,我们和几位移民唠起了家常,一位50多岁姓周的移民说:“以前我们总认为这儿是‘穷山恶水’,还抱怨命不好,生在这个穷旮旯,现在才发现,我们这旮旯是好山、好水、好田、好土啊,这是菩萨老天爷给大昌人的恩赐。”

我问:“怎么‘穷山恶水’一下就变成了这么多个‘好’,怎么个‘好’法?”

“以往交通不便,进出大昌都是靠小木船。大宁河水急坡陡,船工们都是凭一根篙杆撑船,光着屁股拉纤要走几十里地哩。现在我们也转变了念头。”

“什么……念头(估计是‘转变观念’这个词)?”

“嘿嘿,俗话说,好看的不好吃,好吃的又不好看;很多平原,我们认为是一展平阳的肥田沃土,城里人就认为不好看。我们认为是‘穷山恶水’的地方,城里人就认为是好山好水,就来旅游。你们城里人也刁食(挑食),光有‘穷山’还不来,还要有‘恶水’,穷山加上恶水,就是好风景哩。修三峡电站的头一年,听龚镇长说,我们小三峡就来了130万人,我们大昌街头巷尾,旅游的人多得像蚂蚁赶场,我们从河里捡来的三峡石、雨花石、鹅卵石,一天都要卖好多的零钱呢。这不是好山好水么?”

“旅游的人,就是看个稀奇,当然会来你们这儿。”

“那些旅游的人也很奇怪,就是喜欢看光屁股拉纤的事,我们习惯了,他们觉得稀奇。”

旁边一位大嫂接过话茬儿说:“我们一家9口人,只有6分地,是好田好土,就能刨出金娃娃,看起来土地少,但一年的生活也差不到哪儿去。现在,眼看我家这6分好田好地就要全部淹了,新划的土地都在高坡上,也出不了多少庄稼。唉,真舍不得这6分地啊!”

高副处长问那位大嫂:“你们什么时候搬家?”

“等新房子修好了才搬。没修好房子,我就不搬!”

在大昌这个“金色粮仓”的几百米远处,就是“不出庄稼”的穷山。

难道真理与谬误、贫穷与富饶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望着滔滔而来的大宁河水和一片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望着这2006年将全部被淹掉的“金色粮仓”,我对赵副县长说:“你作为分管移民的县长,这些土地淹了,你心痛吗?”

他似乎没有听我说了些啥,自己指着大宁河边175米水位线上新建的仿明清建筑古镇,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新的大昌镇终于建起来了,目前我最担心的就是巫峡镇的问题,水位线上就地后靠,全是******陡坡乱石山,目前找出一块移民建房的宅基地都很困难。你想,建房子都困难啊,更别说生产和生活了,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移民不外迁行吗?”

这几个守候在南门码头卖小商品的移民,以往是卖给过往行船和旅游客人,但大昌已拆迁完毕,没有了游客,只有等过路的行船。可我们看见两艘小船停靠了一会儿,下了船的人竟无一人买东西。当小船“突突”地离开码头之后,他们眼中只剩下沮丧和失落。

离开南门码头时,远处飘来三峡库区的一首传唱广泛的民谣,我驻足一听,大昌人改了其中的两句: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

一提提到南门口,碰到大姐在洗头。

大姐梳的盘龙髻,二姐梳的茶花头。

只有三姐不会梳,拿起梳儿泪长流……

南城门结实的石门缝里,有一株几百年的黄桷树。黄桷树盘根错节根须坚强地伸入石缝之中,大部分都裸露在石墙外,如同一位飘着长髯的老人注视着码头。

赵副县长告诉我说,这是大昌古镇的标志。在复原搬迁中,这个门和黄桷树要一起搬走,要花20多万元哩。

一会儿,巫山县移民局局长兼大昌镇镇长龚安林驾船赶到南门码头。他是来向赵副县长汇报大昌移民搬迁的进度。这个身材不高、肤色黝黑,但十分精气神的中年汉子,一见面就知道他身上有一股执拗劲。

在与移民打交道中,龚安林论起理来总是滔滔不绝,而且三句话中,就有两句带有男人和女人的东西。他的“理论”是,在基层,不会说男人和女人的东西,是“活路都要少做一些”。有一家移民兄弟嚷嚷着不搬,非要和镇长论个理,龚安林听后气不打一处来,原说好要搬的怎么又“屙尿变”?他跑去一阵“女人窟隆男人棒”地和移民对骂,好像是在比谁的脏话多,谁骂得稀奇才能分个胜负。最后,两人都骂累了,也骂笑了,移民兄弟也答应搬家了。

说起这事,他还津津乐道,自鸣得意,并把这“理论”进一步深化到“一定的高度”:交朋友、干工作,都得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在基层与群众没有共同语言,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你当官,老百姓又不欠你的,所以不怕你。

在库区,有一种上下通用的说法叫“库区文化”,只不过在三峡各地就戏谑地变成了“裤区文化”。

赵副县长是硕士出身,10多年在库区与农村移民打交道,有时话里也有“老子龟儿”之类的“话把儿”。他告诉我说,龚安林这“家伙”在工作中,好主意和馊主意都不少,总有时候给你“出点格儿”。这个“出点格儿”,是指的他认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龚安林又当局长又当镇长,在巫山县也是个有争议的人物。

头一天,我在巫山采访********黄明,是在长江边的趸船上进行的。原准备头一天晚上采访,但他和市移民局的领导谈工作到深夜。

我当时也在场,面对十分沉重、令人头痛的巫山移民话题,实在是不便插嘴搅扰。

他取道宜昌再飞广东,是去参加********黄镇东答谢广东省对巫山县移民搬迁工作的支援,作为巫山的“父母官”,当然得去当面致谢,因此,我的采访就只能在候船的间隙进行。

“黄书记,县移民局局长是法人代表,镇长也是法人代表,这两个都是政府部门炙手可热的一把手,让龚安林一肩挑,符合管理体制的有关规定吗?”

黄明说,大昌镇的班子已换了几茬,这些镇干部都是好干部。原因就是推动移民搬迁实在是太艰巨,问题太尖锐太复杂。以往,镇里埋怨移民局长钱拿少了,移民搬不动;移民局长又说移民补偿资金就那么多,而且是按投资流程逐步到位,是镇里工作不力。双方推诿、扯皮,让人不知谁是谁非。于是,县委、县府在人事安排上就来个“创新举措”,让移民局长兼镇长,镇长兼移民局长。“以子之矛,陷子之盾”,这收到了相当不错的效果。我们把镇长的最终选择权交给大昌人投票,没想到投票选举时,龚安林是全票通过。移民们信任这位镇长,这说明政府的决策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

“据我所知,一人担任两个要职的任职方式,在库区是没有先例的。”

“是的,在我们县,搞三峡移民工作不知开了多少先例,这只是其中一例而已。大昌是巫山第一移民大镇,也是库区‘有名’的大镇,叫移民局长担任镇长,实际上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一种尝试。”

黄明原在市委政策研究室供职多年,后来被市委派到被称为“渝东第一县”这个要塞当县长,后来又担任书记。

在大昌,我和赵副县长、高副处长去看了还没搬迁,也不太愿意搬迁的几家人。移民们普遍反映移民补偿资金太低、太少,担心搬迁后生活困难。移民资金补偿偏低,这不只是大昌镇几个移民的问题,而是整个三峡库区移民反映的问题。他们用现行物价计算淹没损失,补偿资金尽管加上价差,比其他水库移民的补偿还是要差一大截。特别是土地,人均补偿只有一万多元,这无论如何叫人都想不通,也无法理解。

大昌的温家大院是一幢明清时代的建筑,家具上那些精致的雕刻,可以说是先人们巧夺天工的杰作。留守大院的温家十二代传人,是一位中年妇女。她向我们诉苦说,以前很多游客来小三峡旅游,都要参观这院子,每人门票收5元钱,一天收入也不少。现在马上要搬到新集镇去,文物部门又来“插一脚”,说温家大院是文物,重建后只给一点补偿。自个儿家庭收了好多年的门票,一下就没有了,这是哪来的歪理?怎么叫人服气?

她不知我们是谁,更不会想到我们就是“干移民的活儿”。我们用了很多语言劝慰她,但在她看来,这些语言并无一点说服力,且显得十分苍白和可笑。告别这位女主人之前,我们几个“游客”买了门票,也算对温家大院的这位女主人的一点安慰。可以肯定,这是她最后几张门票收入。因为,大昌街头已是一片搬迁后的废墟,水淹之前的清库工作马上就开始了。

一阵电子琴声飘渺而来,循声找到一家没有搬迁的人家。青年女移民沈绍妮是一位小三峡奇石收藏者,她向我们展示了她收藏的奇形怪状的鹅卵石和各种旅游纪念品,其精巧的手工和奇妙的构图令人拍案叫绝。和温家大院一样,看来她捡的奇石和创作的奇石,一年卖给观光游客还真赚不少的钱。她笑称自己是移民的“钉子户”,不到关键时刻绝不搬迁。离开大昌镇的时候,沈绍妮突然在电子琴上弹奏起马思聪的《思乡曲》,忧伤的琴声在悲凉、空旷的老街上飘荡着……

搬家之前,移民就有了思乡的离愁别绪。

2006年7月9日上午,重庆市移民局。

****重庆市委副书记姜异康被中央调到国家行政学院担任要职,卸任临走之际,他专门到市移民局辞行。

姜异康走进移民局就问:“大昌镇的移民搬迁进行得怎样?移民们都搬迁了吗?”

欧会书副局长告诉他说:“目前只剩一家人还没搬走,整个库区三期移民进展顺利,绝不会影响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到156米。”

王显刚局长向他介绍在一旁的陈联德说:“这位是市移民局的副局长,退到二线当了巡视员,我们又把他请回来搞三期移民工作验收。”

“我刚从巫山回来不久,你们可要善待那几家移民啊。”姜异康话语有几分沉重。

姜异康副书记联系库区移民工作,巫山大昌移民的搬迁和安置,是他一直牵肠挂肚的事。他和几位局长谈起移民,一直都显得心情沉重,忧心忡忡。离开时,他一再叮嘱要安置好移民群众,把库区的移民工作搞好。

姜异康离任前仍惦记着巫山的几家移民,令在一旁的我也感慨万分。我相信,他不论走到哪里,担任什么职务,都会记住他在重庆与移民多次打交道的特殊经历,心中都会牵挂库区的三峡移民。

2006年9月22日,我和******三峡办刘卡、******、袁晔等人来到新大昌镇,古镇的标志——黄桷树已照原样搬迁到了南门,几个民工、匠人正在修复城门。一棵树搬迁花20多万元,这只有三峡文物才能享受这样“尊贵的礼遇”。

黄桷树搬迁后完全没走样,还是那些印证着岁月风刀霜剑的石头堆垒而成,根须仍然像蛛网一样盘根错节,大部分都裸露在石墙之外,俨然一位飘着长髯的老人……

黄桷树生长的原址已经淹没了,它从老家来到了新家,我们一行生发很多感慨,真心祝愿它在这里再活上一千年!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曾巩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曾巩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莱茵星光:一位爱乐者的欧行漫记

    本书是作者借游记的形式谈城市景观、谈文化发展、谈历史故事、谈古典音乐等等。书中不仅有美丽的欧洲图画和引人的历史,尤其是作者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深刻见解十分丰满地表现出来。文字精当,晓畅易读。
  •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选(青少版名著)

    宋词乃中国词史上的艺术巅峰,几百年来,一直以自己丰富的情思意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读者所喜爱。本书精选宋词中的经典之作,进行详尽的注释和精辟的评述,将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宋词的迷人风采,使读者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朋友,如果你想深刻了解宋代辉煌的文化艺术,如果你想领略词有别于诗的迷人风采,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和美的陶冶,就请到宋词佳境中遨游一番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热门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梦溪笔谈)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尖叫宠物店1:离奇宠物店的无解密室

    某一天,学校周围突然出现了一排排奇怪的宠物店广告牌,这些看似普通的广告牌里却隐藏着一个只有孩子们才能发现的大秘密。无数的小学生涌入这家诡异的宠物店,以自己的灵魂来和古怪的店长立下契约从而换取那些看似呆萌无比的宠物。所有签下契约的孩子都被店长带往了一间神奇的密室,诡异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了……小伙伴们在好奇心旺盛的邓杰克的怂恿下踏上了宠物店冒险之旅,殊不知这个决定却将大伙推向了恶魔的深渊……
  • 篮球火

    篮球火

    一怒舍命为伊人!曾经校园的第一篮球倒扣王者,叶凡!落魄之后,他又有什么样的奇遇?经历?请随主人公叶凡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 遇见,在最忧伤的年华

    遇见,在最忧伤的年华

    年轻有为的高帅富,生命却将嘎然而止。有多少女人愿意为他生下后代?已为人妻的平民女子,清纯无邪的初恋女友,作风大胆的风尘尤物,门当户对的豪门千金,她们各自为着怎样的理由为他怀孕生子?当懵懂少年的渴望难负残酷现实的沉重,当两情相悦的快乐不抵巨额财富的吸引,当逢场作戏的婚姻不谙深藏多年的阴谋,一场纯粹的爱情,是否还能挽救行将逝去的灵魂?她是他心底的最爱,却被眷顾得最少,被误解得最多。她仍是一个处女,却诞下了他唯一的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璃羽碧殇

    璃羽碧殇

    漫天流光飞舞,樱丝飘荡化点点芳华倾世容颜明媚,却掩盖不了那颗悲凉的心看着他不顾一切的冲过来,她淡淡一笑裼,也许今生不能陪你到海枯但遇见你,便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即使不能相守,我也会在角落里默默的看着你,做你唯一的,天使
  • 男颜蓝颜

    男颜蓝颜

    一个是女主的男颜,一个是女主的蓝颜。在男颜与蓝颜之间她会选择谁呢?(此书先给行星饭)
  • 京城一霸

    京城一霸

    小时候不懂事把人骗出来吃干抹净,长大后才知道这是要付钱的。躺在床上,耳边是墨雪衣徐徐的呼吸声,顶着个肚子趴在她身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花开之时,情尽之时

    花开之时,情尽之时

    她只一步,就已经让他爱上了她,可却因为一些事,而………
  • 黄河八百里行

    黄河八百里行

    《黄河八百里行》是宁夏日报为庆祝自治区成立30周年组织的一次大型系列报道,是宁夏新闻史上的首创。报道真实地反映了自治区成立30年,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境内黄河两岸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变化,描写了人文自然景观、民风民俗、轶闻趣事。为了解、研究、宣传宁夏提供了特色材料。读者反响强烈,也引起全国新闻界的关注。
  • 花开无痕,花落有迹

    花开无痕,花落有迹

    木槿花开又落,那细细碎碎的回忆伴着等待已经蜿蜒了七百多个日夜星辰;当镜花水月如梦初醒,那破裂的伤痕也不过是互不相欠的各奔西东。于他,是背叛;于她,是被抛弃;于他,是不可不得。我们都说命运爱开玩笑,当它把红鸾星绳系在两个不同方向的人,纠缠一世,至死方休,谁还会说,这只是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