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9700000014

第14章 谦卑:不轻不慢,低调做人(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观水自照,可知自身得失。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也没有绝对的完美,再有成就的人也会有瑕疵,因此做人要虚心,不要自满。正所谓“学无止境”,只有谦虚低调的人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所以,修身就是以一颗谦卑、恭敬的心对待他人,以“做人低姿态,做事高水平”的处世方式让自身不断完善。

1

虚怀若谷方成大气

据说,达摩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自幼拜在第二十七代佛祖般若多罗的门下,悉心钻研佛法。一天,达摩请教自己的师父道:“师父,我得法后,应该到何地去传化?”般若多罗回答说:“你得法后,应该到震旦(中国)去传化,而到那里后,不要留在南方,因为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无法领悟佛理。”

多年后,达摩终于出师了。他遵照师父的教诲,不辞路途遥远之苦,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用了三年的时间来到了中国。达摩到达中国不久,广州刺史就得到消息,他深知梁武帝是位虔诚的佛教徒,于是,立即禀报金陵。梁武帝得到消息后,即刻派遣自己的亲信将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以宾客之礼相待。可很快,达摩发现,自己的主张见解跟梁武帝之间存在很多分歧,二人总是话不投机。达摩发现南京并非久留之地,于是,他告别了梁武帝,继续北上。

当时,中国有个叫神光的高僧,河南荥阳人。巧合的是,那时的神光应邀正在南京的雨花台讲经说法。据说,神光讲法,围观听讲的人总是人山人海,围个水泄不通。达摩听此,便决定前去听神光说法。听罢,他对一些赞同的说法,点头称赞,而对一些不赞同的说法,摇头否决。坐在台上讲经的神光发现达摩摇头,便认为是对自己的大不敬,于是粗声地问道:“你为什么摇头?”达摩闻此后,默不作声,只是知道两人之间必有分歧。于是,他主动做出让步,离开雨花台继续北上。

达摩离开后,听讲的人中间有人告诉神光说,那位摇头的僧人便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后,悔恨不已。于是,他快马加鞭去追赶达摩,希望自己有机会当面赔礼道歉。

达摩离开南京后,一直北上,很快来到长江的南岸。来到岸边后,只见茫茫的江面,没有人影,更没有船只出没。达摩正在焦虑之际,看到岸边的不远处有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的身边恰巧放着一捆苇草。达摩一时心生怜悯:“这位老太太,如此大的年纪,为何无人照顾?”可是,一望无际的江面上,实在没有可以帮助自己过江的人。于是,达摩上前招呼道:“老施主,我要过江,只是无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一根苇草给我,以便代步。”

老人听后,抬起头看着达摩。她发现,眼前这位僧人,身材魁梧,两眼炯炯有神,满脸的络腮胡子,举止坦然,神态端庄,仪表堂堂。老人暗中称许,并顺手抽出了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后,向老人家行过叩谢礼而去。到了江边,达摩将老人送给自己的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芦苇开出一朵硕大的芦苇花,花的四周,五片绿芦叶铺展开来。达摩双脚踏在芦苇之上,飘飘然地过江去了。

神光穷追不舍,到了江边,只见达摩已经踩着芦苇过江。他看到背着苇草的老太太,不由分说地抢过来整捆的芦苇,“扑通”一声扔在江中,就要过江。可说来奇怪,整捆的芦苇草到了江中不但没有前行,反而很快就要沉入江水中。神光见势不妙,慌忙扔下了芦苇,涉水而出。

神光退回江岸后,责问那位老太太道:“你给他一根苇草就可过江,我拿了你的整捆苇草,为何还过不去呢?”

老人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他是化我的芦苇,助人有分;而你是抢我的芦苇,物各有缘,无缘无故,岂能相助?”老人说完,转眼间不见了。神光知道自己犯了佛界的大忌,惭愧不已,跟达摩更是无缘,只好懊悔而归。

达摩过江后,徒步北上,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在北魏孝昌三年的时候来到了嵩山少林寺。达摩见这里群山环绕,清气袅袅,环境清幽,心中暗自思忖:“这真是一块佛门净土。”从此后,达摩就将少林寺作为自己落迹传教的道场。他在那里广收门徒,建立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我国佛教中最重要的分支——禅宗的初祖,而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

达摩的谦卑使得他不去直面应对神光的责问,而是含笑离去,最后终成大业。而神光的骄纵使他不能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声音,真正的“智者”就在眼前,他却不识沉香木,使自己丧失良机,最终与达摩无缘,以至于失去后方才醒悟,自己犯了佛家大忌,追悔莫及。

倾听不同的声音,不但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提升自己、沉淀自己的最佳途径。骄傲的人只能是一只装满水的瓶子,再也装不进去任何东西。人誉我谦,又增一美;自夸自败,又增一毁。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永远都应保持一颗谦卑的心,要时刻谨记:“戒骄戒躁才能精进,虚怀若谷方成大器!”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低姿态的人,他能够礼贤下士,因此赢得了很多人才的归附。在隋朝时期,李世民就已经开始笼络人才为自己所用。当时有一个晋阳县令名叫刘文静,很有才能,但是由于刘文静和反隋的魏国公李密结成了亲家,因此被隋朝官府关进了监狱。

李世民知道了这件事情,便去狱中探望他。刘文静非常感动,对李世民说:“如今天下大乱,只可惜没有像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人来收拾大局呀!”

李世民说:“你怎么就知道没有人出来收拾大局呢?今天我来就是想跟你商议大事的,不知道先生您有什么好计策吗?”

刘文静有感于李世民的纡尊降贵,便说:“现在各地反隋的有几万人,只要能把他们利用起来,夺取天下就易如反掌。令尊统率着几万军队,如果能够收服那些义军,用不了半年时间就可以夺得天下啦!”

李世民听后,非常高兴,但是他犹豫地说:“就怕父亲不同意啊!”刘文静微微一笑,他知道李渊与裴寂友情深厚,便介绍裴寂与李世民相交,双方得以沟通谋划和计议。最终,刘文静助李唐王朝开创了300多年的基业。

正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大凡成功者往往都是恪守低姿态作风的楷模。可见,一个人不管取得了多大的成功,不管名有多显、位有多高、钱有多丰,面对种种光环,都应该始终保持低姿态,这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与处世态度。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之于低,成之于低。低姿态处世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哲学。因而,为人处世要懂得谦虚谨慎,甘愿处低,这样方可登高。所以,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其大的智者之道。

感悟人生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2

谦恭,是一种态度

大文豪苏轼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他天资聪颖,有着超凡的记忆力,一篇文章看过后,便可将其从头到尾背过。

几年苦读后,苏轼已经是年轻有为的饱学之士。别人看不懂的文章,他能看得懂;别人不认得的字,他能认得;别人理解不了的文章,他能品头论足,发表自己的评论。这样一来,很多人对他钦佩有加,甚至有人拜在他的门下,认他为师。

苏轼很快成为名扬百里的知名人士,一时变得扬扬自得起来。后来,他的启蒙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很是担忧,因为他知道这么骄傲的苏轼会很快停滞不前的,于是,写了一张“学无止境”的条幅送给苏轼,希望他能从中得到启发。可苏轼却觉得,这是他的启蒙老师忌妒他,因此,并没有把老师送条幅的事放在心上,而是直接将老师送的条幅丢在屋中一个角落了。

一天,苏轼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读遍天下书,识尽天下字。”并命家人将它贴在自家的大门口。传说,苏轼如此嚣张的做法,惊动了仙界。观世音菩萨化做一位老太太,来到苏轼家,说是自己有一本书,想请苏轼帮忙念一遍。

苏轼听此后,心中暗想:“这有何难!”可当他接过书的那一刹那,他愣住了,原来,书上的字他一个也不认得,横看,竖看,他都没能读出一个字来,最后,只好支支吾吾地说:“对不起,老人家,这本书,我没有读过。”“这本书,你没有读过,何以称自己读尽天下书呢?”菩萨问道。

苏轼听后惭愧不已,伸手就要去撕门上的对联。这时,菩萨又说道:“且慢!我把这副对联帮你改一下吧!”菩萨边说边将大门上的对联改成:“发奋读尽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

苏轼读过后拍手称赞道:“妙!妙!”这时菩萨又开口道:“年轻人,万万不可狂妄自大呀,学无止境,学无止境啊!”

苏轼听后,顿悟。他回到书房,找到自己的启蒙老师送给自己的条幅,恭恭敬敬地将它贴在了自己的书桌前。从此后,苏轼谦虚做人,虔诚求学。后来,他成为了一代著名的大学问家,为后世所传颂。

无论有多么高绝的才华,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应该保持谦虚,切不可有自恃之心,要谦恭有礼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位人。

行走在那些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中间,由于对其他人的不了解,我们要保持谦恭。那么,在熟悉的亲朋好友面前,又该如何呢?其实,无论自己身处何地,都要保持谦恭。谦恭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我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的知识和才干,自己所拥有的,不一定是别人拥有的;别人拥有的,我们自身不见得具备。

即使在一定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不应该成为自己骄傲的资本。因为,每个人的境况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只看到眼前的成就而驻足不前,很快就会向相反的方向滑行。还是让我们牢记哲人的话:“智慧是宝石,如果能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的光彩夺目!”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本是一位谦虚、慎行的人,但关羽、张飞之死使他十分悲痛。为给关羽、张飞报仇,刘备兴两川之兵浩荡东来,江南人民皆胆裂,日夜哭号。投东吴的关羽旧部糜芳、傅士仁将刘备所恨者马忠杀了,献首级降刘备,刘备连糜、傅也剐了,一同祭关公。东吴诸将献计孙权,将杀张飞投东吴的范缰、张达也送还刘备,以图息战宁人,谁料刘备剐了范、张,仍怒气不消,定要灭吴。孙权在这种情况下,从阚泽言,起用陆逊为主将,统率步水马三军抗刘。消息传来,刘备问陆逊何许人也。马良说是东吴一书生,年幼多才,多有谋略,袭荆州便是他用的计。刘备大怒,非要擒杀陆逊为关羽、张飞报仇。马良谏道,陆逊有周瑜之才,不能轻敌。刘备却说:“朕用兵老矣,岂仅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在这里,看来刘备真是悲伤过度了,他仅仅是看到了自己鞍马劳顿的半生经历、计谋老到就以资夸口,这是很可笑的。毕竟,战争是残酷的客观现象,不分老嫩定优劣。用兵之道,看谁能把握战机,深借谋略,不论谁的年龄大就算谁的计谋多。正是刘备轻敌,瞧不起对方主将年轻,是未战先败了一阵。

做一个谦虚的人,就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虽然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只能掬起一朵浪花,但在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人生会变得更加充实,自身价值会不断得到提升。

谦虚的人之所以谦虚,其实来自于他对自己正确的认识。他的低调决定了他的冷静。在低调者看来,骄傲是很荒谬的事情,因为无论自己过去做了什么事情,都不重要,自己将要做的事,比已经做了的事总是要重要得多。过去的价值,仅仅就在于它能帮助自己将来做什么。所以,低调者永远不会傲慢、自负,因为他没有傲慢和自负的理由。他总是很谨慎地看待自己的成就和能力,总是可以事先预计到问题的严重性,总是能够明白,自己取得的成功,其中有多少成分是属于自己的,有多少成分来自于别人的帮助,来自于运气。他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这一切外在的条件,自己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所以,他不会把自己无限地夸大。

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推动人类共同进步的伟大力量。

感悟人生

“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都以“谦虚谨慎”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修心养性,慎言谨行,终成大业。

3

莫在人前炫耀

有一个女子,她拥有富有的家境、美貌的外表、至尊的地位、傲人的权力和耀人的实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交心的朋友,甚至一个可以真诚交流谈心的人都找不到。心里有了烦恼,她不知道该向谁诉说,遇到了困难,也没有人可以帮忙。

女子郁郁寡欢、苦思而不解,于是鼓起勇气走向禅院问道:“禅师,请问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人呢?我拥有财富、相貌、地位、权力和实力,可是为什么人人都不喜欢我?”禅师笑了笑,和善地说:“如果施主可以时刻都与人为善,宽容、体谅、帮助他人,懂得与人真诚地合作、交流,并且听禅音、讲禅语、做禅事、持禅心,那么你就是一个有魅力的人了。”

这位女子听完后,仍然不解:“什么是禅音呢?”禅师说:“一切声音皆微妙,谩骂声可以是慈悲声,诽谤声可能是帮助声,如果你可以将粗俗、丑陋之声都转化为美妙的声音,或者不介意它们,那么就能偶听禅音了。”

同类推荐
  • 心经随喜

    心经随喜

    胡兰成亡命日本,1966年应邀在名古屋讲述佛教重要经典《心经》,这段期间,他流亡如新,生命亦彷佛在萧条之境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创造的生机。胡兰成讲《心经》,彷佛是在聊生活、谈时局、说历史、观赏艺术,但谈着聊着,却又印证了佛法不离人生。此书是胡兰成不世出的日文著作,孕育了他之后写作《禅是一枝花》的思想核心。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 修心

    修心

    本书讲解了在如今这样一个繁华浮世里静心、清心、养心、修心的重要性。美好和善良的心,是人最强大的后盾,也是智慧的化身,由此,它教会我们懂得自己,善待他人,从而心性清透、人生通达,社会和谐。
热门推荐
  • 薄荷之白砂糖女孩

    薄荷之白砂糖女孩

    校园内校花校草之间曲折爱情魔幻故事,加萌宠变身高贵女王。
  • 神默纪

    神默纪

    灾难后的世界里,流传这样的传说:失去梦境的死者,便可以超越地狱的束缚,起死回生。
  • 剑道匹夫

    剑道匹夫

    一本绝世剑典,将他推上了武林至尊的宝座,同时也将亲人推入了背叛的深渊,或对或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八个字深深地印入了周冲的灵魂之中,穿梭异世,难消的美人恩,难领的兄弟情,扑朔迷离的身世,在周冲身上一一呈现。我为魔时,天下皆无,我为仙时,万物叹服!匹夫一怒,十步万屠,四方皆无!
  • 天仙侠情

    天仙侠情

    (本文为纯仙侠风,文笔古风甚至,传扬古中华神话文化,如果你喜欢诛仙、仙剑,那本文一定适合你)月淡星稀,前尘往事梦如烟。风虐雪饕(tāo),牵挂无情忆苦甜。暮霭(ǎi)只是黄昏之后,沆瀣(hàngxiè)宛在黎明之前。白驹过隙、日月穿梭,命理轮回、天定之见,哪怕天涯海角、九幽深渊,终得一面。相思苦、苦相思,凄风悲雨,万丝长情魂未断。伤中爱、爱中伤,千山暮雪,前世今生缘尚在。仙道、天道、人道,何为道?亲情、友情、爱情,熟为情?人界三大仙门、冥界妖鬼一族、空界神魔之争、仙界曦容一族、天界尊天神王,五界之中将给予你答案,亲情、友情、爱情,何去何从,他与她,看似完美的邂逅,哪知是命运的安排……
  • 人生要敢于奋斗

    人生要敢于奋斗

    这是一个奋斗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在往前行,别为自己找任何借口停下来,因为停下来你就会被淘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要敢于奋斗,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一切都需要通过我们的双手去争取。自己是自己最大的贵人,自己也是自己最可靠的救星。
  • 灵魂踪迹

    灵魂踪迹

    远古的文明去了哪里?灵魂的踪迹又是什么?这一切是单方的阴谋,还是双方的博弈。且看主人公齐宇,在末法的当今,如何一步步的走上天意铺垫好的道路上,去终结,这最后的年代。
  • 我本红妆:盛宠当家女

    我本红妆:盛宠当家女

    一次错过,两桩婚姻。三种悲剧,四段情殇。五起波折,六失我心。半世荒唐,一生红妆。青梅竹马,今生热爱。情人与妹妹的双重背叛,父母亲手送她上了他人的喜骄。那个男人,在她万念俱灰成为弃女时,给予她无限荣华,却是成亲三年处子之身的可笑契约。虎视眈眈盯着她的妾侍、芳心暗许的丫鬟、美貌绝伦的歌姬,每一个,都在步步生峰的走向她的主母之位。内有如花美眷争宠,外有暗地操作者费尽心机。为何荣耀数年的顾府一夕倾轧,那个暗地里的操作者,到底是谁?温柔娴淑的主母,当起了顶梁的责任,化身女勇士。从世家小姐到商贾主母,从富甲一方到家破人亡,从涅槃重生到茹毛饮血。我从来不愿沾染复仇的尘埃,奈何肮脏的世界由不得我。
  • 兄弟姐妹之发现真爱却被毁了

    兄弟姐妹之发现真爱却被毁了

    自己好不容易发现了真爱,却被她亲手毁了。
  • 红芒神话

    红芒神话

    傳說,世界的起源是從四顆星星開始的,祂們創造了世界和萬物。傳說,星星憑賴著信仰之力強化自己的力量,所以戰士、術士、雲遊藝人相繼出現,成為星星的信徒。傳說,世界的動亂從此開始,天災人禍因為信仰之力的爭奪而爆發,卻導致了其中一顆星星的殞落。傳說,當殞落的星星回歸天上,世界將再度恢復和平與寧靜。而傳說中的那顆星有一個名字──紅芒。
  • 邪王欺上瘾:蛊宠嫡妃

    邪王欺上瘾:蛊宠嫡妃

    前世,她为了他不顾名节,甘心为妾。战场一役,他被下情蛊,带着另一个女人将她伤的遍体,她最终受尽折磨,身心俱死。再次重生,她对他只剩恨意,而他对她却十分熟悉,每每午夜梦回,她的脸都清晰浮现他的脑海,他与她可曾相识?抑或那是前世的记忆?情蛊未断,记忆未全,他只知道,凭着本能,他想靠近她,得到她,拥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