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3700000003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2)

在3条最后,马克思针对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不懂得人和环境的辩证关系以及实践的意义的错误,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这种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揭示了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第一,环境创造人,人通过实践使外部环境内化为自我;第二,人也创造环境,人通过实践使主体本质力量外化和客体化;第三,人和环境是相互作用协调统一的,具有一致性;第四,实践是二者实现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基础。

2.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第4条:揭示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和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首先,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功绩。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目的,是要打倒上帝,把人从神学束缚下解放出来。马克思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其次,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不彻底性,科学地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正确解决宗教问题的途径,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观。马克思这里明确指出,必须从社会自身的内在矛盾去探索宗教产生的根源,这时的马克思已开始深入到社会经济领域去探索社会自身的矛盾了,开始把阶级矛盾和人们的经济关系联系起来,初步确立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的思想,并在以后的枟德意志意识形态枠里,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再次,马克思论述了科学解决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指出:“对于世俗本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这样,马克思就把宗教问题放在革命实践变革中,从而科学地把解决宗教问题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了。

第5条:马克思揭示了费尔巴哈在社会领域陷入唯心史观的原因。费尔巴哈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批判了黑格尔神秘的“抽象思维”的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源泉是具体的感性的客观事物,但由于他把感性看成是纯粹客观外在的客体,而不是看作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因此,他无法理解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在历史领域必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第6条: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从而剥掉了宗教的神秘外衣,这是他的功绩。但是,费尔巴哈分析人的本质的方法和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错误的。他分析人的本质,一是运用“抽象的方法”,不是从社会关系中,只是从纯粹生物意义上来理解人的本质。二是运用“孤立的方法”,即不是从全部社会关系发展的总和中去理解人,而只是理解为孤立的生物个体。这样研究人的本质的结果,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的同时,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人的本质不在于自然属性,而在于社会属性;第二,人的本质不是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而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社会关系不同,人的本质的内容也就不同;第四,人的本质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过程。其中,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其他社会关系的改变,并引起人的本质的发展。

第7条是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批判的小结。费尔巴哈在批判旧的宗教神学基础上,建立了他的以“人爱”为核心的宗教哲学,认为人们之间的爱心,既是人的类本质,又是人们之间永恒的宗教感情。马克思批判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宗教感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当产生宗教的社会条件不存在以后,当宗教本身不存在时,宗教感情也不可能继续存在,因此,宗教感情不是永恒的。

费尔巴哈之所以把“宗教感情”永恒化,原因仍在于他对人的本质的错误理解。因此,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费尔巴哈把“爱”作为人的本质,主张建立“爱”的宗教,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产物,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哲学上的反映。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

第8条:马克思阐述了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指明了科学的实践观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全部丰富的社会生活都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劳动基础上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面貌和发展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第8条中,马克思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以社会实践为本质内容的社会存在是一切社会意识产生发展的根源,即使是错误荒谬的社会意识,如神秘的宗教观念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能在社会实践这一基本活动中找到现实根源。“神秘”观念不能用意识本身来说明,只有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能科学地揭示其本质。

第9条: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由于把实践活动排除在感性之外,无法正确认识“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市民社会”是指以一定的经济利益为纽带把单个人联系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它对国家等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旧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因而不理解“市民社会”的重要作用,只是从单个人的直观角度去理解人,因而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更谈不上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10条: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这里,“市民”指资产阶级,市民社会即资产阶级社会;“社会化了的人类”和“人类社会”是一个意思,即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词语源于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枠。马克思在该枟手稿枠中,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社会,它不是真正的“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私有制,恢复了人的本质,它是真正的“人类社会”。这句话的含义是: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是其阶级基础;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共产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其阶级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11条)

第11条是整个枟提纲枠的总结,是整个枟提纲枠逻辑发展的必然结论。马克思指出,旧哲学家们脱离实践,只是用各种方式解释世界,新唯物主义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为基础,为改变旧世界、建设新世界提供强大的精神武器。

三、学习枟提纲枠的启示

第一,枟提纲枠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枟提纲枠的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纳入哲学体系,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离开实践的观点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枟提纲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决裂。

第二,通过枟提纲枠的学习,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2.怎样理解实践是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基础?

3.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分歧何在?

4.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论断?

[原典]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恩格斯

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 [1]使我们返回到一个时期,这个时期就时间来说离我们不过一代之久,但是它对德国现在的一代人却如此陌生,似乎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然而这终究是德国准备1848年革命的时期;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但是这两个哲学革命看起来是多么不同啊!法国人同整个官方科学,同教会,常常也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在国外,在荷兰或英国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都可能进巴士底狱。相反,德国人是一些教授,一些由国家任命的青年导师,他们的著作是公认的教科书,而全部发展的最终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推崇为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在这些教授后面,在他们的迂腐晦涩的言词后面,在他们的笨拙枯燥的语句里面竟能隐藏着革命吗?那时被认为是革命代表人物的自由派,不正是最激烈地反对这种使头脑混乱的哲学吗?但是,不论政府或自由派都没有看到的东西,至少有一个人在1833年已经看到了,这个人就是亨利希· 海涅。

举个例子来说吧。不论哪一个哲学命题都没有像黑格尔的一个著名命题那样引起近视的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这个命题就是: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家、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弗里德里希唱威廉三世是这样认为的,他的臣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性这种属性仅仅属于那同时是必然的东西:

“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所以,他决不认为政府的任何一个措施———黑格尔本人举“某种税制”为例———都已经无条件地是现实的。但是必然的东西归根到底会表明自己也是合乎理性的。因此,黑格尔的这个命题应用于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只是意味着:这个国家只在它是必然的时候是合乎理性的,是同理性相符合的。如果说它在我们看来终究是恶劣的,而它尽管恶劣却继续存在,那么,政府的恶劣可以从臣民的相应的恶劣中找到理由和解释。当时的普鲁士人有他们所应得的政府。

但是,根据黑格尔的意见,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一切环境和一切时代所具有的属性。恰恰相反,罗马共和国是现实的,但是把它排斥掉的罗马帝国也是现实的。法国的君主制在1789年已经变得如此不现实,即如此丧失了任何必然性,如此不合理性,以致必须由大革命(黑格尔总是极其热情地谈论这次大革命)来把它消灭。所以,在这里,君主制是不现实的,革命是现实的。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如果旧的东西足够理智,不加抵抗即行死亡,那就和平地代替;如果旧的东西抗拒这种必然性,那就通过暴力来代替。这样一来,黑格尔的这个命题,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就是说,注定是不合理性的,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性;凡在人们头脑中是合乎理性的,都注定要成为现实的,不管它同现存的、表面的现实多么矛盾。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同类推荐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下)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十六大以来理论成果(下)

    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月6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 党旗飘扬航道辉煌

    党旗飘扬航道辉煌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美国与第一次柏林危机

    第一次柏林危机是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以军事力量为依托展开的首次面对面的较量。本书以第一柏林危机的发生、发展为主线,围绕杜鲁门政府的危机决策展开研究,主要论述危机的缘起和肇始、危机全面爆发和美国的初期反应、美国应对危机政策的形成、政策的实践与危机的化解。最后通过对危机事件和美国对策的再认识,反思美国在战后诸危机中形成的危机决策机制的特点以及决策机制演化趋势。
  •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包括党的基础理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史、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十七大新党章等有关内容,结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全面阐述党的历史、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作风、组织制度和纪律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党员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的党性修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阐述。
热门推荐
  • 变异超级神兽传

    变异超级神兽传

    血脉传递,大千世界,争夺指定神位殊途同归,毅者恒者,变乾坤。
  • 雷锋·榜样的力量

    雷锋·榜样的力量

    本书分为了雷锋日记和雷锋故事两个部分,读者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雷锋人生、汲取雷锋精神,给读者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本书史料真实、内容翔实。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 漆园指通

    漆园指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古代去种田

    穿越古代去种田

    现代女穿越到古代,带着随身空间,开始了创业致富的道路,遇见美男拯救美男,再生了个萌宝宝,煮煮饭,斗斗嘴,过上神仙眷侣般的生活
  • 绝色倾颜

    绝色倾颜

    前世的她已男子身份活着,为人冷傲。今世的她重生于灵武大陆,本是一美女,却偏偏为自己画上胎记。这是一个奇幻的大陆,有着不可思的灵力、魂力和魔兽。她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众人心中的神。她只想要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能够与她共度一生的人,为何如此困难?本文正剧,一对一。静静头一次写文,更文可能慢点,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你远比想象中强大

    挪威最顶尖的心智训练师贝特朗·拉森认为,所有挑战都是心智挑战,唯一真正的对手就是你自己。如果目标达不到,多半都是对自己手下留情。因此,曾在空降兵特种部队服役多年的他,创制出了一套融合了军训、心理学和成功人士经验的【贝特朗心智训练】,让任何人可以掌控自己心智、超越极限,抗拒诱惑、克服困难、驾驭意志力、强化心理素质。最重要的是,【贝特朗心智训练】能让你经历【找到最好的自己】的【巅峰体验】,让你为目标心甘情愿付出,一点都不觉得辛苦!你可以充分运用这本书,激励自己改变人生轨迹。唯一的问题是你有没有这个胆量!
  • 棒棒糖男生

    棒棒糖男生

    我的半真实高中生活,一个一直藏在我心里的男生,很平凡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珍贵,练手文,望大家海涵。一群像糖一样甜美难忘的回忆,一群像糖一样的男生。kay,如棒棒糖般虽坚硬却甜美如饴。薛紫阳,软糖一样外表柔软难以厮磨。杨陌,仙人掌般多刺却内心柔软。安倍,玫瑰花一样妖艳魅惑人心晴子,清新美好却隐藏了太多的秘密......在他们身上,你是否会找到你高中时的影子?长大的他们各自境遇是否会让你为之叹息?棒棒糖男生,藏在我心中,首次展示。
  • 人妖之战:斩将

    人妖之战:斩将

    2014热门网游《斩将OL》原著。落风岭,古墓冰棺,妖皇圣使千年女妖突然苏醒。四百年前遭受镇压的四大圣使唯有重聚,方能让妖皇重返人间。一个背负血海深仇,却被昆仑拒之门外的少年阴差阳错间搅入其中,又因遭小人陷害背负杀害昆仑青剑的罪名,成为“妖道”,面对诸多纠葛,正与邪到底该如何抉择?道究竟是何物?仙途又在何处?支撑千万修道之人的飞升之梦,背后竟然隐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秘密……
  • 战国公子游现代

    战国公子游现代

    来来来,走过路过的老少爷们们,请容小枫说两句儿。咳咳,嗯…谢谢。小枫开始说了啊:咳咳,本”店”今日隆重开张,特推出《战国公子游现代》一书。这本书它牛比啊,别人家的主角大多是往回穿,牛叉叉的,而咱们的主角呢?他偏不,他偏跟着一颗珠子往现代穿;这本书它操蛋啊,别人家的主角大多是静静的拿个大麻袋塞点钱,喝瓶矿泉水泡个妞。但咱们的主角偏不,他偏要在赚钱、泡美女的同时,还要安静的逗个比。哎,太操蛋了。对了,再给大家说一下,这本书:序章有些沉重;一章是在铺垫;二章还在铺垫;三章正式开启装比模式。嗯,是的!好了,差不多说到这,本“店长”小枫敞开大门大大的欢迎各位看官点击阅读。最后,小枫在此再次说声,谢谢!
  • 顿河晨曦

    顿河晨曦

    本书将通过近些年来在俄罗斯有过较长逗留的10多位中国学者的所见所闻,反映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大体包括:莫斯科冬日即景、节日红场剪影、复活门前的企盼、造访列宁墓、众说纷纭的俄罗斯、深灰色的西装、新处女公墓记、又是玉兰盛开时、莫斯科购书记、走访索尔仁尼琴和拉斯普京、外交官笔记、桃花源里可耕田--访东正教小村、林中明亮的空地、冷眼看俄罗斯光头党现象、中俄学者的文化对话等数十篇散文,文章具有思想性、可读性,且文字优美,并配有几十幅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