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688700000043

第43章 光照千秋(2)

来到接待室落座后,耀邦同志说:“这个陵园小了点。”****高台********夏培生回答说:“我们打算今后再扩大60亩,达到120亩。”耀邦同志说:“你们扩大陵园建设,我是赞成的,但要建设好,要搞成既是陵园,又是公园,既能瞻仰,又能游览,还要有休息的地方。陵园怎么建设,要叫搞党史的同志研究一下。”“董振堂是个好同志,应该搞董振堂同志的塑像,要用大理石搞好。”

胡耀邦,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过反帝拥苏总同盟青年部长、宣传部长,中国共产青年团苏区中央局秘书长。1934年参加长征。

1986年11月14日,高台县委、县政府派副县长刘丹庭带领党史办、民政局的同志赴北京汇报落实胡耀邦总书记指示和烈士陵园扩建事宜,争取上级支持。期间还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复制了1件董振堂赠送给朱德总司令的毛毯,现陈列在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里。

耀邦同志高台之行后的1995年3月,高1.2米、肩宽1米、基座高1.12米的董振堂和杨克明半身汉白玉雕像落成,安放在烈士纪念堂内。这两尊雕像是酒泉钢铁公司镜铁山矿捐赠的。

1985年8月20日,曾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王幼平来到高台烈士陵园祭拜先烈后,挥笔题词,并于当夜在下榻的酒泉招待所写下一首长诗《缅怀董军长》:

一九三二三月七,军长亲到我连里;

教我如何当连长,嘱我苦干莫着急。

三个关心和五到,身体力行要牢记;

关心连里每个兵,亲结手脚共生死。

连队安全务保证,特殊时刻更留意;

掌握敌情准备好,随时投战不失机。

一连之长担子重,事事想到心如丝;

传闻听说不定准,亲眼目睹才摸底。

遇事要把话说透,口到叮咛免误事;

勤务连长勤动手,无声命令鼓动起。

棚厨操场警戒线,处处连长多足迹;

百姓血汗养军队,不能忘本负恩义。

永生未忘首长训,牢记已愈半世纪。

粉碎四次围剿后,我和首长永分离;

屈指五十二年后,军长音容长相忆。

首长殉难我在鲁,痛心悲悼面西泣。

今来高台悼军长,心情难以言语表;

但向军长报个到,祖国当今正飞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前院长魏传统将军曾是红西路军的一员。1986年,将军重返河西走廊等地时,于8月30日在高台烈士陵园题词并写下了一首《董振堂杨克明同志千古》的诗:

昔言讲学设高台,未料城崩动地哀。

董杨血战抛头颅,此来含情尤缅怀。

1988年1月23日,红军老战士、南京军区炮兵顾问、少将陈靖将军离休后“重走长征路”来到高台县。将军祭扫董振堂、杨克明殉难处,凭吊红5军阵亡将士公墓后,面对董振堂等烈士被割下的头颅照片,写了一首《七律·高台怀古》:

黑水河畔苦思寻,难忘滔滔烈士魂。

西去艰难勇碎骨,东返险危敢粉身。

正确使命正确路,英雄军队英雄城。

高台城头当高瞻,荣光首属红5军。

老将军意犹未尽,又写下了一首《满江红·祭英杰》:

六盘山下,西渡急,征鞍未卸。红5军,后殿前锋,不分昼夜。戈壁沙丘八千里,黄河黑水云遮月。恸高台三千敢死士,悲壮烈!

迪化遥,使命切;肝胆红,尽忠节。主帅董振堂,头断身裂。英雄战死正路上,为党流尽满腔血。而今回首扪心肃穆,祭英杰!

1988年,高台县征集红5军血战高台史料时,有许多群众还会唱当年红5军教唱过的《把红旗插遍全中国》《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三大任务歌》《红军纪律歌》《青年歌》《救亡歌》等红色革命歌曲。

甘肃高台方面曾向董振堂的遗属征询烈士遗物。董光楹曾从新河老家把父亲的书箱带到北京,一直由母亲贾明玉保管着,后来董汉河采访时,贾明玉的外孙女陈欣还把书箱带到楼下让董拍了照片。1988年9月16日,董振堂住在天津的侄女、董升堂之女董光孍来高台为叔叔扫墓时,把董振堂装书用过的伴随贾明玉近半个世纪的帆布书箱捐赠给了高台烈士陵园。

2006年3月3日,新河县人民政府在董氏墓地为董振堂将军立了纪念碑。

2006年8月,《兰州日报》记者穆珺在北京采访了董振堂的女儿董光苔:

董光苔说:“我还是1986年去甘肃高台给父亲扫墓的,以后再也没有去过。由于父亲的遗体始终没有找到,我们当时只捧了高台烈士陵园一捧土,带回老家河北新河县安葬了。”说到这儿董光苔的眼圈都红了。

董光苔说:“1948年,党组织将我送到了石家庄中学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我来到了北京女子第三中学学习,后考上了北京工业学院,就是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因为当时刚解放,到处都需要人,所以党组织劝说我留校工作。”

1958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董光苔将母亲从老家接到了北京。她说:“党和国家一直都很关心我们,各级组织给予了我和母亲生活等各方面的照顾。她老人家从那时起就一直和我生活在一起,帮助我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一直到他们长大成人。孩子们和姥姥感情也非常好。1983年,她生病,10月19日在*******去世,享年90岁。”董光苔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陈凌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能再到甘肃来一次,为父亲扫墓。

贾明玉去世后,董光苔所在的西城区招办派人前往高台捧回一把黄土,连同董振堂那幅仅存的照片,与贾明玉老人的骨灰合葬在了西李家庄董氏墓地。

2006年9月6日,甘肃省情系陇原艺术团在高台县城大操场演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专场。演出感人至深,群情为之激奋。其中有一首悲壮、浑厚的歌曲《满江红·高台》,歌词如下:

遥望甘北,云海间古城一片。想当年,刀光剑影,浴血酣战。折身沙场寻常事,宁愿马革裹尸还。到如今雄风犹常在,黑河畔。

男儿躯,志重远;着戎装,赴国难。觅救国真谛,历尽艰险。宁都揭竿举红旗,青史一页后人览。谁能料名将殉高台,荣远山。

2006年9月15日,《张掖日报》刊登了本书作者的一首《情系陇原高台演出观后感》:

情系陇原情谊深,高台父老迎亲人。

血战军魂今重现,钢铁精神憾众心。

悲歌一曲千行泪,台上台下共沾襟。

先烈遗志耀华夏,共建和谐永驻春。

这首诗正是对这台演出尤其是对《满江红·高台》这首感人至深的歌曲激起高台人民群众追忆当年红军战士在高台浴血奋战时可歌可泣场面的真实写照。

2006年10月26日上午的新河县振堂公园,因为董振堂事迹陈列馆暨铜像落成揭幕仪式的隆重举行而显得更加神圣与庄严。来自社会各界的2000余名代表共同缅怀那段气壮山河的光辉岁月。陈列馆建筑面积782平方米,内有展品等资料449件,布类仿真文物和电报、文件等纸类仿真文物80多件,山炮、冲锋枪等枪械类文物也已全部到位。

董振堂的次子董用威看着每一件展品、每一个实物,激动地告诉记者:“陈列馆收录父亲董振堂的文字、实物等展品非常全。父亲去世时,我才13岁,对父亲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但在这里,我仿佛找到了‘活灵活现’的父亲,尤其是看着陈列馆内的长征路线示意图,我和后辈们仿佛看见了骁勇善战的父亲。我们真的为有这样一个英雄的长辈而自豪。”

2007年4月6日,高台县在烈士陵园举行仪式,高台一中、职业中专、城关初中、解放街小学、国庆小学等5个学校团队分别被授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董振堂杨克明支部”和中国少年先锋队“董振堂杨克明中队”的英雄旗帜,当象征着红军精神代代相传的英雄火炬点燃,一面面旗帜迎风飘扬时,在场的老中青少无不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对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之后,这里举行的少先队员入队、新团员入团、十八岁成人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更显得富有深意。

2009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在甘肃高台落成。红西路军纪念馆是在原高台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投资3600万元改扩建的。1957年修建高台烈士陵园以来,先后接待了包括胡耀邦、******、钱伟长、李铁映、彭佩云、布赫、张震、******、钱正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内的600多万名社会各界人士,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省国防教育基地。为使纪念馆红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在整理完善原有史料的基础上,派人分赴青海、新疆、江西等省市征集文物和史料,并通过走访革命前辈、烈士遗属、专家学者、民间收藏人士,积极抢救、征集文物史料,进一步丰富了陈展内容。

2012年6月30日,董振堂的侄子,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师长、(桂林)空军高射炮兵学校原校长董光炳携董振堂的外孙陈钒来高台,在本书作者的陪同下祭奠先烈。董光炳眼含热泪在一条洁白的哈达上写道:“伯父我和钒来看您”,并把这条哈达恭恭敬敬地系在董振堂同志纪念碑碑身上。

2012年8月1日,《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三)——董振堂》纪念邮票首发式同时在高台、新河举行。该纪念邮票一套五枚(赵博生、段德昌、谢子长、曾中生、董振堂),其中一枚为董振堂将军纪念邮票,被中国邮政集团纳入《人民军队早期将领(三)》纪念邮票的发行中。

二、开怀拥抱

关于宁都起义的领导人季振同、黄中岳。在延安时期,******曾沉痛地说:杀季、黄二人是错误的,没有他们两个人,第26路军不可能全部起义。同样的话,新中国成立初期******又说了一次。1972年6月,在中央一个“批林整风”的会议上,******沉痛地说:“宁都起义,当然是我党做了工作,但季振同、黄中岳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说他二人不安心,想把队伍拖走,李克农向我报告,我也同意将他们逮捕,结果搞死了!这件事,我也有责任的。”1979年6月,姬鹏飞、黄镇、李达、王幼平、袁血卒、苏进等宁都兵暴参与者上书中央,要求为季、黄平反。不久**********批准为季、黄平反,恢复党籍。

同类推荐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1)

    名人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自有许多特别之处。我们在追溯名人的成长历程时可以发现,虽然他们的成长背景各不相同,但或多或少都具有影响他们人生的重要事件,成为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契机,使他们从此走上追求真正人生的道路,并获得人生的成功。名人有成功的契机,但他们决不仅仅依靠幸运和机会。机遇只给有所准备的人,这是永远的真理。因此,我们不要抱怨没有幸运和机遇,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好思想准备,开始人生的真正行动,这样,才会获得人生的灵感和成功的契机。
  • 犹太人卡夫卡

    犹太人卡夫卡

    没有人能够唱得像那些处于地狱最深处的人那样纯洁。凡是我们以为是天使的歌唱,那是他们的歌唱。”这句有悖常理的话出自20世纪天才的文学和思想大师卡夫卡。
  •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军事家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军事家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热门推荐
  • 三小只的初恋

    三小只的初恋

    萌萌哒,又可爱又酷的三小只开始了他们的甜蜜地初恋。
  • 王者英雄传

    王者英雄传

    本书以乱世纷争的各路英雄好汉,世外高人,浪漫侠客为主题写的故事,各有各的结局,各有各的情节,以历史为载体,添加魔幻,仙侠色彩,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例如书中李白特立独行,浪漫风趣,最后却牺牲小我。程咬金勇冠三军,憨厚耿直,最后战死家乡。狄仁杰,李元芳断案无双,为人正直,结果却被小人陷害,李元芳自刎,狄仁杰最后退隐山林,吕布在人魔两重天无法自拔,究竟是选择爱情还是力量,本书每个角色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章节,不太会出番外篇,书中的角色有些原型来自《王者荣耀》手游,或者是其他网络游戏,甚至是作者自己构思的世界观,角色设定大多为正面,基本是每两三天更新一节,首发五节,每节字数为1000字~2000字
  • 辛弃疾词全集

    辛弃疾词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给阳光温暖的你

    给阳光温暖的你

    那一夜天明亮泛着旧匣锈气钥匙还扔在海里爱你不是却止护你就是墓名怕天塌砸不开地重爱你不是爱你想你确是事实
  • 靖海纪略

    靖海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之梦幻大陆

    异世之梦幻大陆

    前世的他世一个孤儿,一次意外让他重生在了另一个世界,这一次,他终于不再是一个孤儿了,然而命运却没有放过他他……一场灾难,让他重新变成了孤儿。从此,他的人生发生改变……
  • 蜕凡记

    蜕凡记

    肉体凡胎如经“锻体”、“炼骨”、“养魂”;然合肉体、筋骨、灵魂三者为一,入“归一”境;又熬涅槃劫,可蜕凡胎!---《蜕凡诀》
  • 网游之寻仙

    网游之寻仙

    这个世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这个世界本没有仙,寻的人多了,也就有了仙。这个世界本没有爱情,谈的人多了。也就有了爱情。这个世界本没有成功,奋斗的人多了,也就有了成功。看主角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成功,收获爱情,踏上漫漫寻仙之路。
  • 先锋王:殇

    先锋王:殇

    “昔日桃酒宴豪情,今朝兄弟赴国殇!”他,刚及弱冠,便要撑起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他,背负家恨,想放下一切又注定放不下一切……他,身份不明,游走在黑暗于光明的夹层之间……在西方位面狂风暴雨般的冲击下,在北风猎猎的“汉”字大旗下,他们还能重整山河,复我金瓯?但看枪吟声起,为我汉家先烈再奏一曲“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 地铁诡事

    地铁诡事

    京城地铁中经常会出现灵异新闻:雍和宫车站隧道里抬轿子的人;半夜十一点半不开灯的地铁末班车;莫名其妙卧轨身亡的乘客,在看到他最后的监控录像时,却发现他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推下站台……这些传言究竟是谣传?还是真实存在的?我最开始也是不相信的,但是直到有一次我半夜不小心钻进了地铁之中,亲眼看到了一些灵异的事情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这些事情并不是鬼故事,而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