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40800000022

第22章 戴望舒:到哪里去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

八十年前,杭州诗人戴望舒写出了他的成名诗作《雨巷》。是年,戴望舒23岁。

杭州大塔儿巷11号,是诗人戴望舒的故居。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是手里拿着雨伞找雨伞。怎么说呢,因为喜欢戴望舒的《雨巷》,也知道他是杭州人,但就是不知道他的那一条雨巷在哪里。虽然知道这一雨巷只是象征,但因为爱诗及巷,总会有些想入非非的时候。十多年前也没有网上搜索这一招,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大塔儿巷7号的一所学院里参加培训,每天进进出出的,但就是没有遇到过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更不知道诗人的故居就近在咫尺。在我印象中,当时的大塔儿巷是非常狭窄的,那一带杭州的老房子居多,现在杭州的诸多小巷都拓宽了,两边增设了不少泊车位。不过我以为诗人有的时候还是住在小巷里为好,因为惟有如此,寂寥而悠长,他才有可能遇到生命中的那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姑娘。

到哪里去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在我看过的不少关于《雨巷》的电视诗、电视散文中,这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有着旗袍的有穿裙子的,身材也的确是苗条的,但面部表情却是虚化的,因为一旦具像之后,就会破坏我们的想像力了。陈逸飞拍过一本《海上旧梦》,其中的女模特气质甚佳。三四十年代的美人,我们现在从她们的黑白照片上看,其气质也是非常纯粹的,这是今天的美人脸上很少见到的。现在的美人脸上,是写满了性感和欲望,这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表象吧。再早一点,晚清及民初的美人,我们现在看起来就如同发育不良的村姑。所以今天的美人,如果让百年之后的世人来评,是否会是丑陋不堪?从戴望舒本人的照片看,儒雅中不乏师气,而且长得还比较大气。其实戴诗人有一脸的麻点,那是小时候得天花而留下的后遗症,只是照片上看却并不明显。戴望舒的朋友说,他长得像个运动员似的,跟徐志摩完全是两个类型。

丁香一样的姑娘,在他22岁时遇到了,这就是他的初恋情人施绛年,当时她只有17岁。

诗人多情,那可能是指诗人的天性,但是诗人所爱的对象基本也还是在同学和朋友的姐妹中间。比如郁达夫是在好友孙百刚的家里遇到王映霞,徐志摩在他老师兼好友林长民那里见到了其女林徽因。这从另一角度上来看,诗人平时的交际面也不是很广,所以其花花草草,大半也是近水楼台一类的,或者说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施绛年是戴诗人的同学兼好友施蛰存的妹妹,当时戴就住在上海松江施蛰存的家里,与施姑娘可以说是朝夕相处,于是诗人向美人发起了进攻。而施蛰存、戴望舒和张天翼等,都是当年杭州宗文中学的同学,他们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迷恋文学办刊物了。对了,宗文中学就是后来的杭州第十中学,戴望舒的家离学校是很近的。

从现在留下的不少版本来看,这施姑娘大约属于没心没肺一类的。怎么说呢,一方面享受着诗人向她求爱的那种喜悦,另一方面却绝不肯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一个诗人,情感上接受,理智上排斥,显得矛盾和彷徨。本来嘛诗人向同学和朋友的妹妹求爱,既有近水楼台之便利,但也因为你的一切都暴露在人家的眼皮底下,长时间的耳鬓厮磨之后,新鲜感也就没有了,此时你的弱点又会全部暴露在她的眼皮底下。反正诗人在施姑娘那里,大约是既尝到了一点爱情的小甜蜜,但又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所以有一天,诗人决定铤而走险。一次在两人的散步中,戴望舒突然在施姑娘面前跪了下来,说不嫁给他他就要自杀了。自杀,这在今天看来也是一场恐吓,不过这一招还是暂时见效了,施姑娘说那好吧,订婚是可以的,但你得答应我一条件。什么条件呢?你得去国外留学啊……

然后他们签订了婚约。

婚约是一张纸,诗人将之视若珍宝,而施姑娘呢,则是另有打算。后人说这正是施姑娘的聪明之处,她用了一条缓兵之计暂时摆脱了诗人的追求和纠缠。

施姑娘的这一招,不管怎么说,倒是成就了诗人的翻译家之路。诗人当时已经在上法语补习班了,去法国正是他的梦想之一,但因为经济拮据,使他迟迟不能成行。据说是订婚的一年之后,即1933年,诗人才得以成行,这一年戴诗人已经28岁了。在传记作家的笔下,在上海轮船码头,诗人在与施姑娘告别时还是非常情意绵绵的。我相信这一切也可能是真的,因为对于施姑娘来说,一个成天向她求爱的人要去另一个国度了,此种滋味既有解脱,又有失落,所以眼角挂着泪水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大的。

法国的生活,成就了翻译家的戴望舒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我买过一本戴望舒诗集,里面收了他的不少译诗,凭我当年的欣赏水平,我是非常喜欢他的译诗的。事实上法国的两年,诗人并没有好好去上课上学,而是一心拜访名家、在翻译着诗文。为什么?就是因为翻译诗稿寄回国内还能赚点稿费用来解决生计。但是因为不去听课便就没有学分,所以他是去留学但没有取得什么学位。但是没有学位并不代表他没有学到东西,至少通过这两年,他成为了一名翻译家。

事实上三十四年代的中国新诗,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实在乏善可陈,志摩、望舒等都仅有几首好诗,胡适一开始写的诗,那跟白开水似的,远不及他的古典诗,但他要带个头。而鲁迅先生就不带这个头。毕竟新文化运动刚起步,而中国两千多年的古典诗传统,难道说破就破了?所以那样一种新诗,能写到望舒这样的水平,实在是了不起的。白话小说从古典小说那里的继承,还好有一个过渡,像红楼梦金瓶梅等,新诗缺乏过渡,台湾诗歌可能更注重古典的意味,但我们从今天看来,又有点做作。像现在当红的方文山,是歌词大王,周杰伦的最佳拍档,但仅从诗艺来看,尚未成大家气候,但是他解决了一个新诗歌词化或歌词新诗化的问题,所以少男少女喜欢他。

两年之后,三十而立的戴望舒海归回国,此时施姑娘并未履行自己的诺言,是的,本来就谈不上爱情,所以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也不是什么移情别恋。据说诗人出国不久,施姑娘便爱上了一个冰箱推销员。很可能,这个职业在当时是新兴行业,比起写诗来要实用许多。为此,施蛰存只能瞒着这个朋友。可是回来之后什么都瞒不下去了,据说一怒之下的诗人曾当着很多人的面给了施姑娘一记耳光。

一记耳光,耳光响亮,刮走了第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

这个时候又是朋友出来说话了,这个朋友就是穆时英,当时也是著名的现代派小说家,他对诗人说,你要娶同学的妹妹,我有一个,而且比施姑娘更漂亮更年轻。这个妹妹就叫穆丽娟,比诗人整整小一轮年纪,她对诗人则完全是仰着脸看的那一种,在哥哥的安排下,还替诗人抄写手稿等。第二年也就是1936年,诗人与穆美女结婚,当时的男傧相是是诗人徐迟,是个大帅哥,四十多年后却以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而著名,晚年他留下一部回忆式的作品《江南小镇》,最后以82岁的高龄跳楼告别这个世界。注意,徐迟是中国作家中,最早使用电脑写作的几个人之一,据说为电脑曾走火入魔。

这第二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很有点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没有写情诗猛攻啊,也没有单膝下跪啊,更没有玩自杀的行为艺术。新婚燕尔,诗人踌躇满志。一般来说,诗人的问题总是出现在结婚以后。如果照常人来看,这是一段很美满的婚姻,但正如得不到的才是最香的一样,热情过后,一切便被打回原形。诗人还是忙于自己的事务,很少关心,更谈不上疼爱妻子;而穆丽娟呢,也终于看到了诗人的本性和常态,她大概属于要先结婚后恋爱的类型的,她的年纪还处于要人疼要人爱的,可是诗人的脑子里却还是第一个丁香——施绛年。后来由于上海沦陷,诗人又不愿像大舅子穆时英那样在日伪机关里做事,他和妻子便定居到了香港。当时是有个别软骨分子卖身投靠了,如张爱玲的老公共胡兰成。大舅子做了汉奸,这也多少成了一种夫妻之间的裂痕,后来穆时英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所暗杀,妹妹得到消息之后痛哭流涕,戴望舒就像当时给施姑娘一个耳光一样,当着众人的面说她妻子:“你是汉奸妹妹,哭什么劲?”

诗人总是做出有背常情的事。哥哥死了,哪怕是个汉奸哥哥,做妹妹的哭几声也属正常的。

于是这一次妻子回上海奔丧后,在母亲家呆了很长一个时期。逃到娘家去,这是自古以来妻子反抗丈夫的一种办法,当时沪港两地,交通极为不便,诗人也没法去抓她。再后来,丈母娘又去世,诗人怕妻子又一去不返,所以又瞒着死讯,等到妻子知道真相之后,一切为时已晚。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之后,穆丽娟便滞留在上海了。期间一朱姓青年天天给穆丽英送花,搞得来很是浪漫而传奇。当时是穆与戴的姐姐在一茶楼喝茶,被旁边三个大学生所看到,他们为穆丽英的美貌而着迷,结果盯哨至穆家门口,其他两个大学生走了,只留下一朱姓青年,他坚持不懈地写信求爱,每天送一束鲜花,终于打动了穆,于是便开始了约会。对于茶楼,郁达夫说过一句名言——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楼出发地的。这在今天也多半是这样,只不过咖啡馆、酒吧和舞厅也是出发的多发地点。朱的求爱,这让当时才23岁的穆感受到了恋爱的快乐,于是她写信给丈夫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当戴知道后火速从香港赶到上海来劝说朱姓青年,结果这小子识大体懂大局,据说后来他从此走上革命道路,说是进大别山打游击去了。

由此看,革命有爱情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的,或者说他们是互为因果的。

大学生走了,而穆的离婚要求不改。于是他又使出了当年对施姑娘的撒手锏,又威胁着要自杀了,戴给穆写出一遗书,上面写道:“从我们有理由必须结婚的那一天起,我就预见这个婚姻会让我们带来没有完的烦恼。但是我一直在想,或许你将来会爱我的,现在幻想破灭了,我选择了死。离婚的要求,我拒绝,因为朵朵已经五岁了,我们不能让孩子苦恼,因此我用死来解决我们间的问题。它和离婚一样,使你得到解放。”

穆丽娟收到信之后当时是慌了神了,便去找诗人的姐姐,可是连他的姐姐也不相信弟弟会真的自杀,姐姐说戴望舒已经自杀过一次了,他是死不了的。终于离婚就成了事实。注意,诗人的姐姐在当时也是个有名的老姑娘,当时也有不少新闻的,此按下不表。

两位丁香一样的姑娘,一位跑走了,一位得到了之后又跑走了,两位都是结着愁怨的。离婚已经成了现实。妻子再也不愿跟丈夫回到香港。

不过很快的,诗人又遇到了第三位丁香一样的姑娘。她叫杨静,比诗人小21岁,这是1942年5月。跟前两位丁香相比,同样漂亮有气质,今天从照片上看,有点像上官云珠。注意,后人有说戴望舒比较好色的,我想这真是冤枉啊,哪有诗人,哪有男人不好色乎?后来这第三位丁香为诗人生下两个女儿,但最后却还是跟别的男人跑了。在某些传记作家的笔下,说杨静素质不高,不如前面两位丁香。我想这可能对杨静是不公的。其实一般的女子,由于她们没有所谓的话语权,所以文人的某些片言只语就等于是盖棺论定了。对于这一次的情变,可能主要原因仍在诗人,他是重蹈覆辙。如果说跟穆结婚,他们是生活在施姑娘的影子底下;那么这一次他跟杨静结婚,他们则是共同生活在施和穆的影子之下。因为他和穆育有一女,后来在上海的一段日子里,诗人有时得去接女儿朵朵的,跟前妻穆丽娟也仍有来往。有来往不要紧,但是诗人往往容易“忆苦思甜”,会在杨静面前说起前妻的好处,那么你想想,生活中谁又能受得了这样的诗人呢?穆丽娟只是跟大学生谈恋爱,而杨静就很干脆,干脆跟别的男的跑了。于是诗人只能跟杨静离婚。

所以我说,诗人一生都没有走出他的雨巷,一生都只爱一位叫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位丁香姑娘,你可以说是施绛年,也可以说就是穆丽娟和杨静。而通过诗人的恋情和婚姻史来看,这丁香一样的姑娘,又只有在诗歌中才有,她是诗人创造出来的形象,是爱之女神。

所以诗人的前妻穆丽娟在晚年还说“他对我没有感情,他的感情全给施绛年去了。”

当然,当事人晚年的话也只可作参考的,中国没有卢梭《忏悔录》的传统,总是说别人不好,而且中国人很注重晚节的。所谓晚节,其实就是死后的名气,因为有子女等在。

然而诗人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从不含糊,他把感情不仅给了丁香,而且更主要的是给了祖国。诗人在私情和家事上可能会有诸多糊涂之处,但在国事上看得很清楚的。上海沦陷时不做文化汉奸,他的立场是坚定的。当时有人劝他留在上海,可以去说服穆丽娟不跟他离婚,当这种条件摆在他面前时,他是宁要心中的祖国,也不要法律上的妻子。1941年的圣诞节,香港沦陷,关于这一段历史,目前市面上连影碟都有了。当时戴望舒在香港办进步刊物,被日军视为敌对分子并被捕入狱。后来他写下了著名的诗篇《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仇恨,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1949年3月,戴望舒又带着两个女儿毅然从香港回到了北京,决心为新中国做事。同时他又反复动员在香港的杨静也回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杨静也还是没有回来。在后人的不少记述中,似乎杨静远不及施绛年和穆丽英。1950年,诗人因病在北京去世,他去天堂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了。

诗人之爱,看似见一个爱一个,其实情是他只爱一个丁香,一个诗歌中的丁香姑娘,所以我说诗人一生都没有走出雨巷。

诗人去天堂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了。在天堂,在杭州,在杭州的大塔儿巷,那条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早年他从这里走出去寻找,寻找丁香一样的姑娘,现在我相信诗人一定是从天堂回来看过杭州的故居了,因为在他的诗歌中,曾经这样深情地写到了他的天堂——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佩玉锵锵,洵美且都——多美的诗句啊!这诗句就来自我们古老的诗经。讲论语讲庄子讲史记讲三国的都成大名了,接下去不知道谁来讲诗经?

同类推荐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孝敬父母(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作家们的威尼斯

    作家们的威尼斯

    本书运用许多趣闻轶事与文章史料,为读者翔实丰富地点出威尼斯迷人的文学图像,并穿针引线地勾勒出文艺复兴以来环绕着威尼斯的人文、艺术、建筑、生活与逸事风流的华丽世界。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的文学作品不断发现这座城市的新视角,形塑出各自精彩的威尼斯神话,至今影响深远。二十九篇栩栩如生的传奇素描,引领读者进入这座荡漾着拜伦、歌德、蒙田、卢梭、乔治·桑、普鲁斯特等来自世界各地的文人墨客的悠悠水都,是所有文学迷与威尼斯迷不可不读的城市文艺史。
  • 衣上酒痕诗中字

    衣上酒痕诗中字

    中国人建立世界,是从一开端而生万物,层层更迭,每一步都是锦上添花。这个锦缎天下从没有经历过裂帛之痛,每一个字都可追溯到伊始,仓颉造字的初端。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大篆到小篆、隶书的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文字靠着一个稳固的模件体系继承和发展,并得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变化无穷焉。而从隶书到楷书、行书、草书,各种形体逐渐形成的过程中,又体现着中国人标准化生产之外的艺术创造力。
热门推荐
  • 宝宝联萌:王妃你又调皮了

    宝宝联萌:王妃你又调皮了

    老天爷,老娘上辈子和你有仇是不,看部电影也能穿越?行,咱也得跟上潮流,穿就穿吧!可是你让我穿成个亲爹不疼,姨娘不爱,亲娘嗝屁,未婚先孕的大肚子婆,是闹哪样?信不信老娘拿着个原子弹上天找你同归于尽!罢了罢了,随遇而安,随遇而安……且看我如何带着奶娃玩转古代,亲爹要求我乖乖回家?你放屁。姨娘想要陷害我?鞭子伺候。庶妹和渣男好上了?那神经病你喜欢就拿去。喂,说你呢,那个夺了我初吻的骚年,是不是该履行承诺,当老娘孩子的爹了?
  • 蠢萌小包子忽悠记

    蠢萌小包子忽悠记

    “师父,我们真的要在一起睡觉觉吗?好害羞了啦(//?//)”“……”“沫然,我好歹也是你朋友呢,怎么可以和你睡一起?(/ω\)害羞”“白痴……”“娘子,为夫这还是第一次和你一块睡呢。求扑倒。(???ε???)”“不要脸”摔,为毛这货的不要脸技能会辣么的强大,想哭(┯_┯)。为毛他那么喜欢睡觉啊!“娘子,干嘛呢?还不快来推到为夫(???????)”“peng”“啊啊啊,谋杀亲夫,嘤嘤嘤嘤嘤嘤”他是我的徒弟,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丈夫。我不介意他的欺骗,他的纠缠,我只要他爱我,从始至终,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 独宠小妾

    独宠小妾

    十年来,她的脑海中一直烙印着父母惨死的记忆,她唯一的信念——不计任何代价报复,他一眼就瞧出她接近他另有目的,然而他还是将她留在了身边,她说她只愿做他的小妾。他说没关系,因为他一生独宠小妾。
  • 狂儒佛道百界梦

    狂儒佛道百界梦

    穿越武侠世界,看我神曲绝响,刀者乱世。我是佛门高僧,亦是道教狂徒。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看请点右上,何必出言伤人啊!
  • 水果蔬菜美容健体方

    水果蔬菜美容健体方

    自然靓丽健康源自水果蔬菜美容,处方适用简单让你回归自然颜色!本书编辑整理了海内外有关水果蔬菜美容、养颜、健身、瘦体、塑型方面的食用专方,介绍了有美容、养颜、健体效用的水果蔬菜,希望为你的美丽添一道风景,为你的红颜买一份保单!
  • 新欢小妻子

    新欢小妻子

    他腹黑有权咋了?年轻有为咋了?在苏流云眼里还不是老男人一个?就是这么一个老男人,被相恋五年的未婚妻退婚,惨绝人寰。为了转移他的注意力,他的母亲找来好多女人任他选妻。因为一个微笑,苏流云被硬生生绑在了他身边。于是一场老牛专啃嫩草的婚姻展开了。
  • 圣翼妖精

    圣翼妖精

    人类、精灵、魔族与龙族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没有结束,时光荏苒至今……世界正在改变,魔法与魔力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了圣痕大陆重要的一部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能够使用魔法的人们称为魔导士,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些常人所无法办到的事情。而那些没有魔力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同样也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是,魔法与魔力……终究还是超越了我们智慧与理解的飘渺领域,在面临这样一种超越了我们所能认知的力量面前……我们又要如何去抉择。应该放弃什么?应该去保护什么?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下去?
  • 神威:英雄诞生

    神威:英雄诞生

    黑暗异能者的诞生。孤独的英雄世界。。。。
  •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文星璀璨:北宋嘉祐二年贡举考论

    历史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些时间关节点,不仅本身绚丽多姿,而且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甚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嘉祐二年贡举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关节点。如果说有宋三百年以科举得人最盛,那么嘉祐二年(1057)的贡举则尤为突出。
  • 二嫁豪门:闪婚帝少不靠谱

    二嫁豪门:闪婚帝少不靠谱

    回忆七年的婚姻生活,真正带给我的是什么?本以为平淡的生活还会继续,可是社会和我开了现实的玩笑。结婚七年,抵不过小三插足,两个月的婚姻保卫战,我输了一切,也让我明白男人的心已经不再了,在强求只会自取其辱。离婚过后,为了生存,只能工作,可突然发现,七年好像与社会脱节但是也要奋斗,努力终于有了成果,娘家又给你惹事,贪婪的家人在婚姻中没有给自己任何帮助,反而是婆婆刁难的理由。离婚妇女的再婚路是崎岖的,尤其还带着个拖油瓶,当一切艰难过后,我再次踏入婚礼殿堂的时候,前夫又来捣乱,求复合,这是真当姐是包子?还是脸上写着我好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