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2300000030

第30章 焦头烂额的王莽(2)

他有些怨恨上天,上天可能是存心要捉弄自己,先把自己捧上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然后再让自己看着宏图大业在眼前烟消云散,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最后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上天曾经给了自己实现远大抱负的无限希望,现在又把这种希望无情地掐灭,让自己从意气风发、飘飘欲仙的云端堕入心如死灰、痛苦不堪的深渊。“我前生是不是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行,要用今生的痛苦来偿还啊?”王莽扪心自问。

由于几个嫡子先后离世,王莽担心自己后继无人,所以将二十多年前在封国的时候,与婢女们生下的两子两女都接到了长安,承认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封王兴为功修公,封王匡为功建公,封王晔为睦修任,王捷为睦逯任。对于这几个孩子,王莽终于尽了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

最倒霉的皇帝

接二连三的家庭悲剧远远不是王莽遭受的厄运的全部。在王莽登上皇位之前一直伴随着他的好运气,让他如有神助的那种力量现在抛弃了他,开始与他作对。在中国所有的皇帝中,王莽大概是运气最差的一位了。下面这些天灾人祸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的冬天,河北的真定、常山郡遭遇严重的暴雨和冰雹灾害;

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多郡出现蝗灾,黄河决口,水淹数郡;

天凤元年(公元14年)四月,沿海出现严寒和霜冻天气,六月刮起了沙尘暴,七月飓风席卷关中,树木被连根拔起,长安城内的很多房屋受损。冰雹袭击了关中的一些地方,牛羊都被冰雹砸死了。边郡则出现了严重的饥荒,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惨剧;

天凤二年(公元15年),邯郸以北暴雨成灾,水深数丈;

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伴随雨雪天气,一些地方积雪厚达一丈。此后几年,关东连续发生旱灾,导致严重的饥荒;

地皇元年(公元20年)七月,关中降暴雨;

地皇二年(公元21年)的秋天,霜冻导致大面积的庄稼被冻死,关东发生饥荒,遭遇蝗灾;

地皇三年(公元22年)的夏天,蝗虫自东向西席卷而来,长安也不能幸免,连未央宫的殿阁上都趴着蝗虫。

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帝国的社会危机,民不聊生,流民四起,社会陷入严重的动荡当中。加之过于激进的复古改革,本来是为了抑制兼并、打击豪强、富国强兵、改善民生,但由于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让本就饥寒交迫的老百姓处境更加艰难,而达官显贵、豪强地主、富商巨贾则从中渔利,巧取豪夺。

特别是王田制、改奴婢为“私属”并禁止买卖,更是开罪了世家大族、豪强地主和诸侯王公,这些人的势力盘根错节,对于帝国政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足以颠覆王莽的政权。

改革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动荡,让一心想实现天下大同、太平盛世的王莽反而成了人们怨恨的对象、矛盾的焦点和众矢之的。他想造福于天下苍生,但由于自己食古不化的书生气和不切实际、急躁冒进的做法,换来的是天下人的仇视。好心是可以办坏事的,好人也可能无奈地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坏人。可怜的王莽!

这还不够,帝国的外患随着内忧的不断滋生而加剧。除了让人头疼的匈奴之外,西南的句町国、东北的高句丽、西域诸国也蠢蠢欲动,甚至公开反叛。为了反击匈奴,王莽要求高句丽人出兵助战。高句丽人不愿意参与这场与自己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拒绝出兵。

辽西郡大尹田谭见高句丽人不听朝廷的号令,就强行拉壮丁,很多人背井离乡,外出逃难,甚至落草为寇,呼啸山林。田谭率兵围追堵截,结果被高句丽人所杀。地方官把责任推到了高句丽侯驺的身上。王莽召集大臣们讨论应对之策。

富有远见卓识的将军严尤认为,对高句丽人应该采取安抚的政策,如果强行镇压,只能激起更加强烈的反抗。一旦高句丽人和扶余人联合起来,匈奴的外患还没有消除,新的外患就又来了。

可惜的是,现在的王莽已经不是那个礼贤下士、虚怀若谷的王莽。地位的上升让他变得自负和目空一切,登基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沉重的压力,特别是复古改革的一次次挫折,让他更加固执己见、刚愎自用。这是人自然的心理反应,顺境中心胸开阔,富有包容性,会保持头脑冷静,理性地处理问题,别人的话也能听得进去;逆境中则变得心胸狭隘,心浮气躁,头脑发热,独断专行。

王莽断然拒绝了严尤深谋远虑的建议,反而派他出兵讨伐高句丽。高句丽侯驺虽然最后被杀,但引起了高句丽人的报复,匈奴未灭,外患又起。严尤当初的担忧变成了现实。王莽却对形势的恶化毫无知觉,反而洋洋自得,将高句丽更名为“下句丽”。

要说这严尤,应该是王莽麾下最有眼光和军事才能的将军,本有机会成为像卫青、霍去病一样战功赫赫的名将。遗憾的是,遇到了王莽这个不懂兵法和军事、又固执己见的书生皇帝,结果错失机遇、一事无成。从他的遭遇可以看出王莽在用人问题上的明显不足。

当初,王莽在边境陈重兵准备攻击匈奴,他曾建议王莽果断出击,以求速战速决,没有被王莽采纳。结果千军万马驻扎在边境上,长期无所事事,徒然消耗了巨额的军费和物资,最终也没能给匈奴以有效的打击。

后来,王莽打算立王昭君的大女婿须卜当为新单于,帮助他建立王庭,取代与新朝为敌的匈奴单于。他将须卜当裹挟到长安,封为后安公、须卜单于。此时,担任大司马的严尤向王莽建议说:“须卜当处于匈奴右部,他的骑兵从来没有侵犯过我们的边境,每次匈奴单于有所动作,他还向我们通风报信,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但现在把他弄到长安来,他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胡人而已,倒不如让他留在匈奴对我们更有用。”

王莽还是没能听进正确的意见,反而让严尤带兵讨伐匈奴单于,拥立须卜当。只不过最后没能成行而已。

已经过了花甲之年的严尤面对帝国的内忧外患,心情格外沉重。想想自己已经到了这把年纪,位列三公,也不必顾忌自己的仕途了。他撰写了三篇借古讽今、论述边防问题的文章,试图通过战国名将乐毅、白起不受君主信任的历史教训,劝谏王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大臣和将领。

此后,王莽召集大臣们讨论如何处理匈奴的问题。严尤主张:攘外必先安内。匈奴对边境的骚扰由来已久,虽然冒犯天威、劫掠财物和人口,对于帝国的尊严和安全构成了威胁。但毕竟是外患,并不能动摇根本,而真正的心腹之患则是国内的流民暴乱和盗贼蜂起,这种内忧才是最可怕的。一旦蔓延开来,有颠覆社稷的危险。所以,匈奴问题应该暂时搁置一下,在边境上加强戒备、严密防范就可以了,把主要的精力和军队、战略资源集中到扑灭国内的盗贼上来。

严尤的观点高瞻远瞩、一针见血。可惜的是,他触到了王莽痛处。王莽自比古代的先王和圣贤,认为自己是推行仁政和礼治,理应天下太平。尽管帝国境内狼烟四起,流民暴乱此起彼伏,但王莽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发挥作用,他坚持认为这不过是迫于生计的小股流寇,不足为患。否认在他的治下会有这么多的人因为活不下去,揭竿而起,甚至要推翻他这个圣王的统治。

所以,严尤赤裸裸地指出新朝面临的危险,没给王莽留一点情面,让他恼羞成怒。王莽当场大发雷霆,训斥严尤说:“你担任大司马都四年了,对外不能遏制匈奴的袭扰,对内不能扑灭造反的盗贼。上不畏惧天威,下不听从诏令。为人暴戾,还自以为是善良之辈;固执己见,居心叵测,动摇军心。我虽然不忍治你的罪,但要收缴大司马的印信,遣返回乡。”

后来,王莽的老对头、当初反对王莽辅政、与前将军何武相互举荐为大司马的原左将军公孙禄建议处死贻误朝政的大臣,缓和与匈奴的紧张关系。他也认为帝国的心腹之患不是匈奴,而是国内的叛乱。公孙禄的见解与严尤如出一辙,同样惹恼了王莽,被直接轰了出去。

就这样,一个忠心耿耿、才能卓越、深谋远虑的大臣被王莽赶出了朝堂。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识人、用人是决定得失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识人之明,又不能用人之长,是王莽走向末路的原因之一。

除了高句丽,西域诸国也开始与新朝离心离德。焉耆国发动反叛,杀害了王莽任命的西域都护但钦。面对即将分崩离析的西域局势,王莽也坐不住了。他派出特使王骏等人,想与西域各国联络感情,稳定西域局势。但这次王莽又犯了用人不当的错误。

当时,焉耆国表示愿意臣服,西域各国的使者都来迎接帝国特使。王骏头脑一热,自作主张,决定趁这个机会杀掉这些人,为但钦报仇雪恨,挽回新朝的面子。在他的一手策划下,联谊活动变成了杀机四伏的暗杀行动。

为了方便自己擅自行动,免受他人的干涉,王骏竟然把护送的部队甩在了后面,带着自己的亲信单独前往会见西域各国使者。孰料,焉耆国是诈降,他们事先埋伏好了兵马,杀死了王骏等人。新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就此宣告破裂,帝国伸展的右臂折断了。

同类推荐
  • 凡·高

    凡·高

    凡·高(1853~1890)Gogh,Vincentvan荷兰画家。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尔特,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死。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早期作品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画派影响,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纳河滨》等。曾两次在咖啡馆和饭馆等劳工阶层展出自己的作品。不久厌倦巴黎生活,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开始追求更有表现力的技巧;同时受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探索自由抒发内心感受的风格,以达到线和色彩的自身表现力和画面的装饰性、寓意性。
  •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居里夫人的故事》从居里夫人的儿时生活写起,一直写到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为人类做出的卓越贡献,再现了居里夫人坚毅、勇敢、热忱的品质和为科学事业而奋斗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真切地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坎坷而的人生历程,铭记她为科学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李嘉诚全传

    李嘉诚全传

    “传记”部分,从李嘉诚祖上搬迁定居潮州开始,到其父李云经违背祖训下南洋,再到他年幼时就随父迁到香港,逐渐成长为华人世界首富,全面地反映了李嘉诚家族的传奇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对他创造的商业神话进行了再现。后两篇着重分析李嘉诚的管理智慧、资本运作技法、做人原则以及运用财富的高度,并对其旗下的几位香港打工皇帝进行了详细讲述,这是以前的李嘉诚传记中看不到的内容。
  • 华盛顿大传

    华盛顿大传

    美国文学奠基人,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以自己真实的笔触,历经数年创作出了《华盛顿传》。这本书的内容详尽、文笔朴实,全面而又清晰地将美国国父的一生向世人娓娓道来。除此之外,它还贯注着作者伴随美国76年的人生体验,所以它不只是一部传记,更是一部伟大而又光荣的“美国建国史”。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热门推荐
  • 男人向左,婚姻向右

    男人向左,婚姻向右

    《男人向左,婚姻向右》是一本让无数读者争议纠结的小说,一个能引起共鸣的婚恋故事,关于“围城”,关于“爱情”……
  • 倾城难寻

    倾城难寻

    辰入黎明掩风华,浔溅秋水咫蒹葭。卿若秉烛夜访菊,宸落北涯命难违。从何时起,你的痴情已经刻骨铭心,又是何时,你我之间相隔万丈蒹葭。你说天命难为,在那一场大雪中,我的魂,便不再为你守候……
  • 游侠剑歌

    游侠剑歌

    晨曦揽雾月芒辉,游子破风佳人随,乱世浮沉同烈火,天涯狂歌诉离悲。......这是关于一代风云游侠的故事;他说:我执剑,只为追寻自由!
  • 大内功时代

    大内功时代

    本世纪最伟大的走私头子,穿越到了武侠世界,不走盐,不走粮,专走属性各异的内力。靠着走私头子的努力,这个世界也成功进了新能源时代——大内功时代。
  • 圣街

    圣街

    黑暗的大时代降临,厄运归来,这片大陆陷入大混乱,世界阁,六帝盟,以及圣街……
  • 轩辕之至尊修炼系统

    轩辕之至尊修炼系统

    做为华夏第一世家轩辕家的大少爷自然是要什么就有什么,可是当他又获得了一个完美的至尊修炼系统,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比他更厉害呢?让我们看看主角如何在世间逍遥吧。
  • 歌手王子的甜丫头

    歌手王子的甜丫头

    【欢迎入坑;不喜误喷】他是全国著名歌手,她是他最忠实的粉丝。“洛可!我这辈子只爱你!哪怕你现在不愿意回头!”某男即将拿着行李的她大喊,洛可抽泣着:“傻瓜!被骗了吧,让你一直欺负我!”
  • 温柔在我心之顾白恋

    温柔在我心之顾白恋

    八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她却一直深爱他八年之久。他却毫不领情,伤她一次又一次,最后她遍体鳞伤走出了他的世界。四年后却重新回归……
  • 人生沧桑

    人生沧桑

    80年代,那个开放之初的时代,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新奇、开放、宽容、充满了向上的力量。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一个文学爆发的年代,一个积极进取的年代……重活一次,在这个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黄金年代,怎能还像前世那般碌碌无为,他要和自己的祖国一同登上世界的舞台。
  • 权倾朝野:狠妃无泪

    权倾朝野:狠妃无泪

    翩翩公子,窈窕淑女,一双璧人,最后却只留她一人。她要整个天下,就给她整个天下。他为她颠覆了整个天下,却还是不能拥她入怀。“说好的不离开,你还是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