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7900000017

第17章 不霸道,不限制——把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3)

培养孩子

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能力之一。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就要让孩子从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学会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事看上去虽小,但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锻炼机会,无形中让孩子学到独立生活的能力。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父母怕孩子累着,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父母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认为小孩长大自然就会;更有一些父母认为,男孩子是不需要学习做家务事的,他们将来是要干大事业的。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

肖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一所重点中学,随后的日子他将离开父母到学校去过寄宿的生活了。儿子能取得好成绩,父母内心的喜悦是不用提的了。可随着开学日子的临近,肖然的父母却失眠了。原来肖然的父母从小就非常重视儿子的学习,为了让肖然安心地搞好学习为今后考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他们从肖然开始上幼儿园起就没让儿子干过一丁点家务活。肖然早上洗脸的水父母会帮他倒好,刷牙的牙膏父母会帮他挤好,肖然的房间父母会帮他整理,衣服鞋袜父母也会帮他洗好叠好放在衣柜里,其他的像洗碗、打扫卫生等家务事父母也从来不让他做。现在,肖然要离开父母到学校过独立的生活了,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到了学校肖然该怎么办呢?而且男孩子比较贪玩,自制力又差,父母真怕肖然上了中学后什么都料理不好还不好好学习。

其实,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由于家庭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那些缺乏自理能力的孩子之所以什么都不会做是因为没有机会尝试。因此,父母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动手的可能性,因势利导,把握孩子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做父母的要给以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时,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自信心。父母不要总认为孩子小,许多事情都舍不得让他做而事事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渐渐地,很多事情就真的不会做了。

而很多孩子常常由于年龄小,所有他们早期出现的劳动热情往往会给父母增添一些麻烦,可能要浪费父母一点时间,甚至还会糟蹋一些东西,但即便如此,父母也不能因此轻易地放过教育孩子的好机会,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能力范围,给孩子分配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必要的时候,父母还要耐心讲解,反复示范,甚至手把手地教,再逐渐放手让他独立操作。

让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都喜欢把孩子列为自己的私有财产。既然是财产,又掌握所有权,当然无一例外得投资。于是5年计划、10年计划统统都出来了。而且每位这样做的家长都怀着无比伟大无私的情怀,他要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将来。但是,这些父母们却不知道,孩子的将来不是他们所能创造得了的,孩子的将来得靠他们自己创造。

如果把孩子比做一张白纸,那么,画笔应当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父母的任务只是带他们出外看风景,长见识。因此,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好父母要学会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让他自己去描绘他的人生。

在何旭刚上小学时,父母就跟何旭做了一次严肃认真的谈话:“你现在是小学生了,应该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每天按时起床,穿衣上学,不准迟到;放学回家,先完成各科作业并认真检查,收拾好学习用品后才能去玩。父母有自己的工作,你有你的学习任务。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

父母还把何旭每天的零花钱按月交给他,让何旭自己掌控,告诉他节约自得,超用不补。他们只是默默地关注着何旭的一举一动,定期不定期地抽检作业,只要不出大的、原则性的问题,从不多加干涉。像多用了5角钱,星期五放学没把作业全部做完之类的事情,父母从不过问,给了何旭一定的自由空间。何旭也还算听话,基本上能按要求去做。当然,刚开始少不了需要父母提醒,但慢慢地时间长了,习惯就养成了。就这样,何旭轻轻松松地度过了他的小学阶段。

何旭上初中的时候,父母也仅是买了一只闹钟交给他,让闹钟提醒他按时起床,之后就再也没对他操过心。何旭总是在父母的睡梦中悄悄地去上学。

上高中、上大学的时候,何旭也是自己收拾好行李,拎着行李箱自己去的。再后来到找工作,也没有让父母操过心。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但何旭在外地工作,他的父母只是想念,“忧”却少了许多。因为他们知道,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儿子都会想办法解决的,因为他知道那是他自己的事。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太淘气,从来没有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连吃饭、穿衣都好像是大人的事。的确,当孩子能够自己吃饭时,父母还要喂着孩子吃饭;当孩子能够自己穿衣时,父母还要帮着孩子穿衣;当孩子学习时,父母还要在一旁陪着写作业。当大量的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被父母代劳之后,孩子就会认为这些都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渐渐地,他们就不会懂得要为自己负责。事实上,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做,让他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才能懂得为自己负责。

父母可以先在一些小事上对孩子放手,给孩子作决定的自由,然后,再将他们可以作决定的事情范围不断扩大。随着孩子年龄和能力的增加,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难度更大的工作,从而使孩子有了完成任务的骄傲感,更加自信和自律。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父母有时也可以放弃自己的观点,听从孩子的意见,像对待成人那样和孩子平等协商地解决矛盾。如果孩子对某些事情确实没有经验,父母可以用引导、探讨的方式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培养孩子

独立思考的能力

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他还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父母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认清世界,体味人生,思考自己的未来。

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任寰出生于1975年,她7岁写诗,9岁发表作品,10岁出版第一本诗集,12岁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时至今日,任寰已出版诗、文集7部,发表各类文章近500篇,并多次获国际、国内文学奖。

任寰小时候不爱说话,这与她从小患过敏性哮喘有关,每次住院、打吊针、输氧,她也不多说话。这种生活习惯使她自然形成了善于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的习惯,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任寰爱好写作,当作家的父亲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她自觉地学会观察和思考,并让她记日记。一个只有7岁的孩子在日记中不单描写大自然的各种景物的变化,而且注意观察人物,观察人的心理,进而思考社会和人生。《10岁女孩任寰诗文选》就是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结晶,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称她的诗“具有思辨性”。

思考好比播种,行动好比果实,播种愈勤,收获也愈丰。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孩子才能品尝到金秋的琼浆玉液,享受到大地赐予的丰收喜悦。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父母会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想到什么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的,长此以往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1。为孩子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

这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很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太小、需要成人照顾而把他看成是成人的附属品,要受成人支配。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比如,允许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存在,给孩子一块由他自主“摆摊”的地盘,接受孩子对成人的合理建议,相信孩子的每一次保证等。父母不妨与孩子一起逛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和孩子一起阅读或看电视,然后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只有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让孩子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孩子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才会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有句话说:“什么样的父母,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在父母努力启发孩子创造力时,不要忘了同时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使自己成为能欣赏创造力,并能与孩子的创造力互动的主力。父母不应该在孩子与孩子间制造竞争压力,也不必为了培育创造力将家庭生活弄得紧张、沉重,更不必一改常态,变成严肃又过分认真的父母。真正成功的创造力培养者,是能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像个挚友般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举止,知道何时给他掌声,何时扶持他一把的人。他们是从来不嘲笑、不气馁,没有命令、没有压抑的人。

同类推荐
  • 陪着孩子长大

    陪着孩子长大

    160则温馨的小故事,160则爱的叮咛。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现象,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他们的所思所想;同时站在家长和老师的角度,告诉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塑造孩子理想的人格,如何让他们走出挫折的阴影。
  •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源于古老的哲学思想,后又散见于17、18世纪的教育理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幼儿教育学》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对幼儿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否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别让儿童伤在敏感期

    敏感期一词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成长时首先使用的名称。后来,蒙台梭利在长期与儿童的相处中,发现儿童的成长也会产生同样现象,因而提出了敏感期的原理,并将它运用在幼儿教育上,对提升幼儿的智力有极大的贡献。敏感期影响其心灵、人格的发展。因此,成人应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谛。
  •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别错扣第一颗纽扣:成长中最中重要的36个秘密

    本书讲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成长中最重要的37个经验。这些经验具有独到见解,有助于青少年的生存、工作、理财、成功等。本书是关注孩子成长、关注自身发展的广大读者的不错选择。
  •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本书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热门推荐
  • 霸世龙啸

    霸世龙啸

    悠悠沧海,混沌开,道法自燃,苍龙现……天雷滚滚,翔云密布,电闪雷鸣之后,只见苍穹金光一闪,骄儿降世。从此天下群雄角逐,一场浩劫,正在弥漫而来。张翎骄,一个猎户之子,又是如何得奇果、习武技、巧姻缘、组势力、分天下、压群雄、成霸业呢……
  • 位面逐道

    位面逐道

    身临诸天,修行万界,在不尽的求索中明悟。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 纸戒指之花恋

    纸戒指之花恋

    我是一个花恋,也可以叫我花痴,我喜欢花,以及花的语言。我原以为,花将会是我的全部,将来的妻子也是个平平淡淡的,温柔文静的,喜欢花语的女孩。可是命运跟我开了一场玩笑,那场玩笑让我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人。蓝色妖姬——相守是一种承诺,人世轮回中,怎样才能拥有一份温柔的情意!双枝蓝色妖姬——相遇是一种宿命,心灵的交汇让我们有诉不尽的浪漫情怀。三枝蓝色妖姬,送花人表达的是另一种情愫——你是我最深的爱恋希望永远铭记我们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遇上你,是从一到三的蓝色妖姬,是从始至终的承诺,相信我的承诺,一辈子许的愿。还记得那时的纸戒指吗?还记得那份纯真吗?不管未来的结局是怎么样,你愿意和我去面对吗?
  • 魔逐瀚宇

    魔逐瀚宇

    我们所追寻的不能仅仅只是未知的未来,还有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真相,因为历史不仅仅能让我们了解过去,更能让我们来了解未来的路。或许有很多人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命由天定这是亘古不变的事实,那些所谓改变了自己命运的人其实也在天命之中,因为每一个人上天所给的命都不是单一的······
  • 宠妃做将军

    宠妃做将军

    五年前,她拒绝了他,折损了他的骄傲,依他的性子,他怎么可能轻易罢休?他粗暴占有她,甚至有点刻意的折磨,只为发泄自己这五年,对她的念念不忘……
  • 愿无初见

    愿无初见

    愿人生只如初见,可初见却不一定美,但无疑是最纯、最真的。
  • 血族继者

    血族继者

    最近因为无聊所以我便写了自己的科幻恐怖小说,喜欢的可以看看,不喜欢的也不要喷我毕竟第一次写小说而且知识有限这个小说讲述的是男主和朋友们成为吸血鬼与千年圣战中以拥有以神能力并肩的血宿展开了一场恐怖的恶战。上次的千年圣战血宿因为大量的吸食人类的血液并变成吸血鬼,上帝看到人类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不得不出手,上帝引发的洪水虽没有取得血宿性命,但让他们受到了重创不得不进入休眠为了第二次圣战做准备!
  • 我愿像空气守护你

    我愿像空气守护你

    曾经为了你,堕入人世如今为了她,再回天堂
  • 梦越之我为天地

    梦越之我为天地

    一切的开始是由“梦”开始,到很长时间主角—韦威都认为自己在做梦,而且经过韦威的一次受伤后都是在做梦与另一个自己互相感应。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保证书的质量,虽然没投过稿,我觉得这本书的思路清晰,构思了很久,呵呵自我感觉不错,看过其他大神的很多书,但绝不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