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5100000009

第9章 辞职报告惹的祸(2)

不为什么,就因为他是汉人,谁知这位主到了福建,会把福建折腾成这样。然而,清朝的目的还是达到了,虽然耿继茂贪点钱,爱享受,但是打仗,他的确是一把好手,这足够了。

官是做什么的?官很多时候不是用来拜的,而是用来办事的。

海瑞同志虽然高尚,惹人喜爱,但是,我们却并不需要他。他很崇高,但不需要。

很多史料上讲,三藩如何如何骄奢淫逸,然而,纵观整个清朝官场,全是一抹黑,加上清朝史官的人品极差,凡是对满洲人有利的,都记成英雄模范,凡是与他们作对的,坏透了。

清朝的天空永远是黑暗的,只能挑着灯,才能看清。

圣人说,时也命也!在这样一个时代,出现耿继茂这样的腐败份子,实在不是耿继茂一个人的错,是整个时代的错。绝对的权力造就绝对的腐败,腐败是制度的产物,与人性无关。

然而,耿继茂又不同于清朝的某些贪官。耿继茂同志虽然贪得多一点,生活更腐败,然而,此人还是一个办事的主儿,他把郑氏的部队,由陆地赶到海岛,由海岛赶到更远的海岛。

行文至此,三位兄台的光辉业绩,简单介绍完毕。

最后一个王爷,靖南王耿继茂,驻扎于福建,不过靖南王的命不好,熬到康熙十年(1671),好日子才刚开始,就一命呜呼了,传位于大儿子耿精忠,就有了我们的三位熟人。

三位兄台,请依次登场吧: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当我列举出以上三位的名字的时候,你绝对不会感到陌生,会立刻想到从小学到高中,甚至大学历史教科书上都一直写着的那四个骇人听闻的大字——三藩叛乱!

而且故事的结局大家也已经知道,康熙皇帝以其无比英明的领导,以其无比坚韧的意志,以其无比果敢的精神,横扫三藩,纵横十几个省,最后把三个猛人,全部干掉。

我要讲的,是这个结果是对的;而说法与过程,全部都是值得商榷的。

历史的结果只有一个:吴三桂病死了,尚可喜病死了,耿精忠被康熙干掉。这结果绝没有支线,但是对这一历史的看法,却存在着无数支线,这个支线,才值得我们永远探寻。

越是你相信的,越是你不应该相信的。千万别相信你的眼睛与耳朵,这些最容易骗你。

康熙接到的辞职信内容是这样的:

臣尚可喜年老,不堪辛劳,祈望回辽东养老,至于我广东的家当,让我儿子继承吧!

康熙等这封辞职报告,其实等了很久,他看到辞职报告,除了笑以外,他还想哭。他看了看写在大殿上的三藩那两个大字,想不到写下它才仅仅几年,愿望居然会马上实现。

康熙想到了六十余岁的吴三桂。他想到自己才登基,就收回了吴三桂的“大将军印”,他想到他把吴三桂的儿子弄到北京,扣为人质;他想到自己把吴三桂的亲信,统统调离了他身边。

这所做的一切,都只因为,他想看到吴三桂也上一个尚可喜一样的辞职书。康熙六年(1667),自己刚刚登基,就接到了吴三桂辞去总管贵州事务的报告,他当即下诏应允。

十四岁的康熙以为,他胜了,因为尽管事后云贵总督卞三元、云南提督张国柱、贵州提督李本琛都上奏疏要求康熙挽留吴三桂,但是,康熙吃了秤砣铁了心,辞职就辞职呗。

然而,事实上,康熙败了。

吴三桂写的这份辞职报告,实际上是给朝廷的一个试探,看看自己在朝廷中的位置。然而他得到的结果却是辞就辞呗,这让吴三桂惊起一身冷汗,但他还是沉默着,没有说话。

沉默才是最可怕的。吴三桂幕僚方光琛等不及,说了这样一句话:朝廷的意思您还不明吗?吴三桂哪里能不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哪怕多他一个。

然而,他还是沉默着,他沉默是有理由的,因为他认为还没有到非反不可的地步。

康熙十一年(1672),吴三桂六十岁大寿,在京城的儿子吴应熊突然回来看他,这让六十岁的吴三桂老泪纵横,不仅是父子重逢的那种快乐,他认为这还昭示着皇帝对他信任依然。

不信任自己,怎么放心把作为人质的儿子放回云南呢?他兴高采烈,突然想起了曾经那个进言方光琛,对方光琛说了一句超级傻帽的话:可见朝廷不疑我,你们都要谨慎些!

吴三桂还是太过天真,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哄着你,是为了更容易地宰了你。

尚可喜不那么好哄,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至少他比吴三桂要滑头。他知道如果不交兵权,皇帝绝不会放过他,于是康熙十年(1671)他就要求退休,由儿子代父典兵。

朝廷没有同意,没有同意并不是康熙不这样想,是时间还没有成熟。

他仍然在坚持。在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他再次向皇帝递交了辞职信。康熙释然了,他等到了今天,等到了这位兄弟自己要求辞职,他做的只有这两个字——允许!

然而,当康熙把这封辞职信下达诸位大臣讨论时,却有了分歧。

一部分人说可以让其辞职,比如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然而,另一部分人表示反对,比如大学士图海,他意志坚决:尚藩断不可迁移!

如果你读过历史书,历史书一定会告诉你:图海他太蠢,姑息养奸!事实上,你明白以后所有事,才会发现,图海兄实在很精,他并不是一个蠢人。他说不撤,是时局不允许撤。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图海身为满人,当然不用像汉族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在科举的路上苦熬。但是,图海兄也与其他的八旗子弟不同,不抽大烟,不遛鸟,不下馆子,不逛窑子,只读书并且练武。

尽管他开始只是一个笔帖式,笔帖式这官,听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很不起眼,就是秘书,因为满洲当官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就必须安排个秘书,慈禧他老爹,也做过这官。

然而,图海兄的文化与气质是不可掩盖的,当顺治帝第一眼看到他时,就说这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以为非常人),始终要相信这句普通话:是金子,放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有了皇帝的高度评价,图海的飞黄腾达便就此开始。

先调任内秘书院学士;后升任弘文院学士,议政大臣;这已经很大了,但是,他的官还在像坐直升飞机一样继续往上升,后加太子少保,掌刑部事宜,后偶因犯错被革职。

康熙二年(1663),图海身先士卒,同李自成的余部夔东十三家做了殊死抵抗。结果,以图海的胜利,夔东十三家的失败而告结束。在此之后,图海凭借他的功绩,官复原职。

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图海应该是位厉害的主。而他在此时阻挠撤去尚可喜,也绝非他脑子突然进水犯浑,而是他的说话,其实是很正确的。至于其他三位,实在是个水货马屁精。

明珠就不说了,整日装得谦谦君子,其实一肚子坏水,后来被郭琇一道奏章弹劾掉,罪有应得。至于说米思翰、莫洛之辈,满洲子弟,没有亲身到南方历练,实在是迂腐之见。

再说康熙,一个二十来岁的毛孩子,他不知道这世界上一种惩罚很可怕:冲动的惩罚!

只有图海,以国家大局为念,他下过基层,了解过下面的情况,知道八旗兵是个什么战斗力,也知道吴三桂他们是个什么战斗力,而且他更加知道,那三位主儿没一个是善茬。

但是,他仍然不同意撤,原因只有一个,时机尚不成熟,可惜,他的议案被否决。

皇帝给尚可喜回信:

您老功劳卓著,久在边疆,操劳日久。看到你的辞职信,知道您已七十,想回辽东养老。情辞恳切,虽然边疆还有许多事要依靠您,但是,我实在不忍心您再操劳,同意辞职。

这回信没啥好讲,总是说句同志辛苦之类的客气话。尚可喜接到皇帝的回信,很高兴,他知道,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才有生存的道理,但是,他也很不甘,自己打下的江山,就这样拱手让人。他叹息,但叹息是无用的,人有时候很难,特别是在面对抉择的时候。

于是,尚可喜继续向皇帝上了一封信,说自己年老该退休,能不能让儿子留在广东继续效劳?康熙皇帝的回答也很干脆:不行!我不忍您老父子分离,况且这也有违祖制。

尚可喜彻底绝望了,我为国家操劳了大半辈子,七十岁的时候,还得打点行装,回老家种地,尽管项羽那时人常说:富贵不还家,如锦衣夜行!但这样回去,心里多少还是不甘。

不甘也没有办法,皇帝圣旨已下,怎么办?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他想到了东北的冰天雪地,穷山恶水;他想到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他不敢再想。

看到尚可喜写了辞职信,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在北京最先得到消息。吴应熊虽然是吴三桂的儿子,但是,他并没有他老子的霸道,他是一个和蔼的人,而且是一个很老实的人。

吴三桂把儿子吴应熊送到京城,一是给康熙当人质,除此之外,还搞点副业,做个间谍,有如今日之外交家,有一句名言说得很精辟:外交家就是间谍家;政治家就是阴谋家。

然而,吴三桂这儿子不知怎么回事,就是不上道。吴三桂实在没有办法,只能给吴三桂派去一名助手胡心水,帮助儿子收集情报,事实证明,胡心水比吴应熊水平高得多。胡先生不但能搞到朝廷的机密情报,而且,他还把朝廷很多官员拉下了水,成了吴三桂的人。

吴应熊看到尚可喜写了辞职信,马上快马加鞭告诉他老爹:老爹啊,你也快写吧,不然朝廷就会怀疑你,你儿子我在京城不仅难以做人,而且也会命悬一线,请您赶快辞职吧!

就在此时,吴三桂同志也着了慌。他简单与幕僚商量后,让谋士刘玄初起草辞职信。

吴三桂因为儿子催得急,有些犯晕,然而,刘玄初却是个明白人。

“王爷!皇上早就想把您轰走了,只不过没有借口,您要是写这信,马上就要走人!”

但是,吴三桂不这样看。他坚定地认为,皇帝不会让自己走,不仅不会让自己走,而且还会好言慰留,因为他始终相信自己在西南的分量,他一走西南边陲就必然会乱起来。

吴三桂还记得自己打下云贵的时候,问了江南总督洪承畴一句话:洪兄!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历史上可是多得很啊,您看我如何能保住这来之不易的王位呢?

洪承畴淡淡一笑:这很简单,王爷只要不让云贵地区过于太平就行了!

洪大人不愧是老滑头,在这里表现得相当的贼。他对清朝人的态度也把握极其准确,因为他知道,满洲人在云贵是办不了大事的,他们只能依靠这个叫吴三桂的人来办事。

吴三桂听了洪大人的话,非常高兴,照着洪大人的话去做,今天这里鼓捣别人抢个劫,明天那里鼓捣别人造个反,朝廷让他裁军,或者是让他少拿朝廷点银子,他就说这地儿如此乱,哪里都要用人,而且,哪里都要用银子。朝廷也只好忍气吞声,自己没本事,认了。

但是,康熙七年(1668),云贵总督卞三元因为守丧而致仕,朝廷往云贵地区派了一位厉害的主,此人名为甘文焜。甘文焜升任云贵总督,按照规矩,驻跸贵阳(昆明吴三桂住着)。

甘文焜,字炳如,汉军正蓝旗人,沈阳人。

说起甘大人,那真要算全能型的人才。他的父亲是烈士,死于疆场,故而甘大人他们家始终保持着军人家族的传统,舞枪弄棒,骑马射箭。除此之外,甘大人文化也了得。

甘大人平素最大兴趣为读书(喜读书),而且特别喜欢读历史书,对历史书上那些有如文天祥、岳飞之类的英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因甘大人是满洲人,不用科举,直接做官。

这些都是清代史家的记录,虽然清代史家人品实在都不咋样,有乱涂乱改的坏毛病,但是,据甘大人当官后的表现来看,甘大人即便没史家们吹嘘得那么神乎,也八九不离十。

甘大人从兵部笔帖式干起,然后做到礼部启心郎。做到启心郎,他看到崇文门税收不平,甘大人就上疏弹劾,皇帝认为甘大人的意见很对,便让甘大人去当崇文门税官。

甘大人给了这样几个字:哪有自己弹劾别人,自己顶上去做这官的!

于是,史书记载,公正无私啊,甘大人。其实,甘大人是很贼的,因为自己已经弹劾了这收税的,自己再去,哪里还能捞到什么油水,自己的那七八个老婆还怎么能养活。

尽管史书上把甘大人叙述得特别特别的清廉,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甘大人并不是什么清水官,清朝人俸禄是很低的,以甘大人的那点工资,连家里的几个老婆都养不活。

但是,甘大人虽然手脚不太干净,但是,对于皇帝交办的差事儿,他却能特别漂亮地办妥帖。在皇帝最需要人的时候,甘文焜的大名,浮现在了康熙的脑袋里,你上吧。

甘大人一到贵阳,就觉得这地方阴嗖嗖的,吴三桂的伎俩又开始使。

甘大人一到,吴三桂就说,甘大人,那西藏的吐蕃康东来揍我了,您赶快带兵来帮着把吐蕃兵顶回去。甘大人立即整顿军队,集结粮草,向着吴三桂呼救的方向,快步挺进。

而当甘大人正行至半路的时候,他的后方又燃起一把邪火,苗族兄弟凯里叛乱。甘大人以其非凡的军事识见,做出了一个十分英明的判断:康东不必在意,凯里在肘腋,得干掉。

于是,甘大人率领大军回去,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凯里兄弟,然后又转过军队,准备去云南同康东干仗。然而,吴三桂却来了一封信,康东兄看到总督要来,吓得逃跑了。

当我讲出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一定纳闷,为何事情会这样巧。

康东兄打云南,凯里兄就在贵州闹;凯里兄被消灭,康东兄就跑了。还是《神探狄仁杰》中的那句经典台词:天下根本就没有什么巧合,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

同类推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穆里尼奥传

    穆里尼奥传

    在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开赛之初,有人问穆里尼奥,他的波尔图队能否一路高奏凯歌,最终获得这项欧洲俱乐部的最高荣誉。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似乎问得很合理:就在四个月前,波尔图捧起了欧洲联盟杯,成为葡萄牙历史上第六支在一个赛季里同时赢得国内联赛冠军和欧战锦标的球队。然而,尽管有如此光荣的执教战绩,尽管这个葡萄牙人有着天生的自信,他还是认为举起“大耳朵杯”不过是在痴人说梦。在穆里尼奥看来,冠军杯的终极荣耀应该属于皇家马德里、尤文图斯和曼联这样的欧洲足球巨人。据他说,当时很多人和他的看法一样--波尔图这样的“鱼腩部队”在欧冠赛场上仅仅是陪太子读书,挣一些俱乐部需要的电视转播费而已。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4)》本书分为岳飞、萨拉丁、成吉思汗等部分。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热门推荐
  • 神偷娇妻:BOSS缴枪不杀

    神偷娇妻:BOSS缴枪不杀

    初遇,他们是对手。再遇,他们是合作者。“做我的三月情人,我将宝石赠你便是。”莫御梵的嘴角边勾起一抹冷笑,双眸中流露出几分淡定,他的王者气势好像要将简熏泞吃掉一般。做就做,谁怕谁。三月缠绵,他为她做了许多,甚至拿起武器,以血为代价,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取得美人之心。三月之后,她拼命逃离,狠心推让。放手后又倔强,他一次又一次试图走进她的心,却又屡遭被拒绝。
  • 葬神古碑

    葬神古碑

    无尽的星空有着唯一的尽头,那里至始至终耸立着一座摄人心神的百尺青碑。古朴无华的青色古碑上面血迹斑斑,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和永不磨灭的不屈斗志。“为了身后的这一片土地,即便身死,也要把他们拦下!”鲜血,继续侵染着青色古碑!男儿的热血梦!这是属于无数热血男儿的梦!
  • 十里竹林录华年

    十里竹林录华年

    我名明念心,我名允昭凌,我名洛叮咛。我们,三生共一世,一世牵一人。我名允昭凌,是两壶山醉壶谷的大小姐,生而安乐,爹娘疼宠,幼弟敬重。只除了,我从未踏出过两壶山,只除了,我无端没了五百年的记忆。醉壶谷,是世外桃源,仙妖和平共处。我却从来不知,这一切都只是爹娘为我织的一场美梦。而两壶山外,隐着我的一场,长长的噩梦……
  • 名伶

    名伶

    将门孤女流落戏班成就一代名伶。红绡香冷,秾华芳重,她的倾世一笑可以颠覆男子的灵魂,可她却在找寻,何为情?何为爱?可为相守,何为情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缘定三生还是红颜薄命;侯门公子的薄幸寡情又会牵出怎样一段惊世血案。百转千回,浮华尘世梦。。。。。。--------———————————————————————————————————皓阑开新坑《宛宛香》,穿越乱世美人劫,落花时节又逢君,有兴趣的朋友去看看哦!—————————————————————————————即日起本文每日一更,早上九点之前,请朋友们多多支持,收藏加推荐,皓阑感谢大家!
  • 重生之千金不好惹

    重生之千金不好惹

    亲爹又如何,你勾搭外面的女人害死我亲妈,害得诺诺毁容,还害死前世的自己你看连老天都看不下去,又给了我一次重生机会,来摧毁你们这群人渣!后妈继妹亲爹又怎么样,前一世对不起我的这一世,我乔然要你们通通还回来!!1
  • 禁宫绾暒传

    禁宫绾暒传

    人生如一梦,荣华总是喜。浮生能有几,贫富一般穷。当我摇身一变成为伯爵之女,代姊入宫荣登君王妃嫔,卷入争斗之中弥足深陷,才明了命运再由不……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甜妻嫁到:总裁大人碰个瓷

    甜妻嫁到:总裁大人碰个瓷

    一夜缠绵,她成了帝都第一少的小情人。说好的只谈钱不谈感情,她负责暖床,他负责给钱,怎么这第一大少处处违背约定?什么?还不准她跟其他男人聊天约会?这少爷未免太霸道,不行,她要逃跑。某少冷哼,想跑?能从他的床上走下去再说!
  • 血决

    血决

    这天不能守护它的子民,那就由我来守护,以我之身、以我之血、以我之魂,起誓永远守护这片天地,直到身死魂灭。。。。。。。。。。。。。。
  • 后宫玲珑计

    后宫玲珑计

    如果她没有进宫,没有做他的女人,或许还不知道什么叫做爱,刻骨铭心的爱,肝肠寸断的爱。她怕,终有一天会变成白头怨妇,用一生等待一夜的缠绵。如果他不遇见她,不走进她的世界,或许永远不懂什么叫做情,缠绵纠葛的情,难舍难分的情。他,一朝称帝……后宫冷艳美妇的娇影,或争宠龙恩,或随侍巡幸,或角逐帝储,或……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是非之地,尽是诡计与谎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花海之重生

    葬花海之重生

    洛阡葬来自上古青铜棺,带着朴树迷离的身世遇见了一生难忘白月七,也见到了千年也不会改变的恋情白月鳞。危险重重,笑里藏刀,这不再是普普通通的皇室和江湖的斗争,而是关系到未来与江山的存留。她有难言之隐,他为她一生戎装,她,稀奇古怪,机灵聪慧,却扛起重大的使命,他们都不容易,他们都在挣扎,他们都想逃亡……友情,是什么颜色…爱情,是什么颜色……谁可以告诉我…谁可以告诉我…谁可以……告诉我…好冷…好冷…他们是……红色的…啊!风太大…眼泪都出来了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