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35100000012

第12章 辞职报告惹的祸(5)

所以,吴大爷的兵特别能打。举目而观,清朝的八旗官兵,从入北京后就坐享其成,很多人十多年来都没有摸过刀把子,面对这种没有作战经验的人,吴大爷的兵士并不怕。

其实,吴大爷这人,缺点很多,但是,优点也不少。可以用近两百年后清朝一位重量级大臣胡林翼的三句话来概括吴大爷的性格:杀人如麻;爱才如命;挥金如土!

吴大爷从入关的那天开始,就在不停地剁人,战场上的规则就是这样的,你不剁人,别人就会剁你。什么才是最好的老师,不是兴趣,而是生存的本能,这个教会了吴大爷剁人。

与此同时,吴大爷是一个爱才的人。吴大爷的女婿胡国柱,长期效命于吴大爷身边,别的啥事都不干,专门为吴大爷寻觅人才,在吴大爷反叛两年内,四方响应,因他爱才。

清史官说,吴大爷贪财,这话倒确实不假。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满汉全席,如此铺张浪费,只记录于清朝的笔记小说,正史上没有片言,清朝史官的人品,实在是差得掉渣儿。

吴大爷爱才,但是绝对不抠门。他要剁人,就得养兵,养兵就要钱;他爱才,人才也是要吃饭的,养士也要钱。当然,吴大爷也是人,也需要享受,享受也得要钱,这是事实。

这便是一个真实的吴大爷,一个清朝史官笔下记录的叛徒。

当吴大爷拜祭完朱由榔后,就宣布择吉日进兵,把满洲乡巴佬赶回关外去。

按照起兵造反的惯例,总得弄个啥檄文之类,而且檄文是很重要的宣传材料,写得越好,写得越煽情,对造反越有鼓动作用,大才子骆宾王《讨武曌檄》成了此类文的千古典范。

吴大爷也如此,在起兵之前,写了一篇气势恢宏的《反清檄文》,这篇檄文不留于清朝史料中,早说过,清朝史官人品差,对于这种史料,他们是不会留的,在日本史料中却留着。

我多次读这篇檄文,只恨吴大爷都揽些啥人才,琢磨出这样欠水平的檄文,我只怀疑吴大爷是不是又被人忽悠,别人看着吴大爷爱才,不管高手还是菜鸟,都跑到他那儿混饭吃。

具体内容先不看,连名字《反清檄文》都很雷人。造反,还敢大声宣扬,亏吴大爷底下诸位幕僚想得出来。看看骆大才子的檄文《讨武曌檄》,让人一看,就知道武则天是混蛋。

纵观整个清朝,只有一篇檄文,与骆大才子的檄文有一番较量,在近两百年后,有一位出生于农民家庭,读书读得不要命的人,在湖南衡阳写下了一篇高明的《讨粤匪檄》。

关于《反清檄文》的具体内容,骂清朝是不可少的,歌颂吴大爷是肯定的,鼓励人民造反是必要的,至于不听从吴大爷调遣者,杀无赦是必然的。然而,还有一点没有明说。

辅助明朝后裔登基,那是完全不可能的。檄文上没有写,也就是吴大爷自己不想写。

也许是吴大爷跟人家打工被拖欠工资太久,然后被扫地出门的教训深深刺痛了吴大爷,所以,吴大爷想独自创业,白手起家,干起当皇帝这桩大买卖,岂止,这买卖是能随便干的?

但是,这一次,吴大爷又错了。

听说吴大爷要造反,很多人是反对的。

首先是吴大爷他老婆张大妈,在吴大爷带领诸位兄弟,准备宣布造反的时候,她跑到大殿上一哭二闹三上吊,破口大骂胡国柱等人不地道,你们怎么能唆使吴大爷行此等事呢?

至于说张大妈有啥爱国主义觉悟,那是不可能的。张大妈比较关注自己儿子的性命,老爹都反了,康熙不会对吴应熊仁慈。再说,造反这单买卖,风险太大,做起来不容易。

然而,张大妈也毕竟是张大妈。她从没想过,如果不造反,娘儿几个就有活路吗。

其次是陈大姐,我说的陈大姐,就是大家熟识的陈圆圆。

由于陈圆圆年龄没史料记载,我按照常理来推测,她现在应该三四十来岁,叫陈大姐也不委屈她,你要是叫她个美女啥的,也不会雷到她。在本书中,只准备再让她露这一回脸。

吴大爷准备带着陈大姐一起北上,但是,陈大姐拒绝了。

于是,很多书上说,吴大爷倒行逆施,众叛亲离。亏这些人想得出来,我仔细甄别过史料,因为陈大姐此时信佛,又有病,不大愿意跟随吴大爷北上,仅此而已。

以上二位,在阻挡吴大爷造反的人群中,属于典型的跑龙套角色。而以下几位就完全不同了,他们是阻挡吴大爷造反的一部分生力军,因为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文化人。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的确没错,但是,任何人,也得不到所有人民的心,即便你是佛祖,天底下还有几个没事找抽连佛都想剁的人。所以争取读书人的心,方最为重要。

农民也好、商贾也好、士兵也好,很大程度都只是想混口饭吃。只要填饱肚子,不管张大爷还是李大爷当皇帝,都与他们无干。然而读书人却肩负为天下而开太平的伟大理想。

所以,洪承畴大人说得好:士为秀民,士心得而民心悦!

争取读书人的心,其实并不容易。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这是一群可笑又可怕、可悲又可敬的人。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头悬梁,锥刺股,然后不要命地扑向四书五经,为的要么是个功名,要么是展现宏图大志。

有人熬了十年,有人熬了二十年,有人熬了一辈子。清乾隆年间,有位九十多岁的老大爷胡子都快掉完,居然还参加了科举考试,可惜他还没有熬到第二年发榜就命赴黄泉了。

有人说,读书很高尚;有人说,有文化才能治国。事实上,这一切都是扯淡,所谓的文化教育,就是把你先变疯,再变傻,最后培养成一个具备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偏执狂!

所谓的偏执狂,俗称一根筋。孔子说华夷之辨,他们绝不反对;孔子说为臣必忠,他们也绝不反对。反正,孔子说的都是对的,违背孔子的,他们必然拿起笔杆,群起而攻之。

当吴大爷拉起大旗,自我创业开创造反事业之时,几乎所有的一根筋同时变成了两头堵。

当吴大爷请在湖南的王夫之出山的时候,长期反清复明的王夫之拒绝了,拒绝理由很简单:不忠不孝之徒,岂堪共事?吴大爷很郁闷,但郁闷之余,吴大爷没有为难他。

当吴大爷向李长祥请教的时候,李长祥只说了一句话:如果王爷能辅助明朝后裔,天下归心,何事不能成?吴大爷思考了很久,终于拒绝了,而李长祥一声叹息,离他而去。

吴大爷请安徽的谢四新出山辅佐其事业,因为吴大爷与谢四新是老交情了。这回更雷人,谢四新倒没有请来,他作了一首诗,托人给吴大爷带来,差点儿没让吴大爷吐出一碗血:

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

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

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

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又思亲。

李陵、项羽,至少在当时的理论中,始终被冠以汉奸的罪名。谢仁兄骂人不吐脏字,损人损到骨头,骂得吴三桂在看到谢仁兄这诗词后,破口大骂:谢四新,你他妈真是小人!

其实,吴大爷很痛苦,也很冤枉。

人生其实很复杂,远不是几个书生文章,几本史书便能包括。人生看似有很多选择,其实人生根本就没有选择,任何一种选择都套着另一种选择,牵扯太多,就变成了没有选择。

还是那句老话,吴大爷除了拼命还有得活,否则,他将像耿精忠、尚之信一样,死无葬身之地,直到这些人死时,竟还在做永做王爷的春秋大梦,死并不可悲,死在梦里才可悲。

人,始终要有一种精神,同现实相搏斗,为命运而抗争的精神。

不管怎么说,吴大爷都不是谢四新说的汉奸,无论吴大爷跟着哪一边混饭吃,都是中华民族的人,满洲是中华民族的满洲,汉族是中华民族的汉族,自己人干架,用不着这损词。

对于吴大爷的苦衷,二十来岁的康熙认为并没有什么怜悯之处。听到吴大爷造反后,他有的只是愤恨,只是气恼,以及愤恨气恼以后,恨不得把吴大爷全家剁完、碎尸万段的想法。

然而,尽管康熙很愤怒,而他的大臣们,是愤怒与惊讶,当然,还有幸灾乐祸者。

索额图与图海,早在撤藩前就已经申明,不能这样胡搞,吴大爷虽然很温和,但是,吴大爷也绝不是小猫,任人欺侮,他曾经是老虎呼啸百岳,把他逼急了,就犹如纵虎归山。

所以,面对吴三桂的反叛,他们虽然愤怒与惊讶,而在骨子里好像得到一丝慰藉。事实证明,他们才是真正的老成谋国,事已至此,索额图提出了一项语惊四座的平叛主张:

“杀主撤藩之大臣,以正国法,以平叛匪!”

索额图要剁的对象,自然是明珠。这位擅长溜须拍马,一副道貌岸然的满族仁兄。他也许没有想到,人在江湖混,终归要挨刀。国家大事要掺和,但是绝不能乱掺和,他唯有懊悔。

明珠想到了汉文帝身边的那个晁错,在七国之乱的前夜,晁错向汉文帝提出,要撤藩,引起全国性的动乱。汉文帝,多么英明,多么温和的一个皇帝,下了一个严厉命令:剁晁错!

在皇帝面前,是非黑白,忠贞曲直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祖宗社稷,万里江山。

而臣子很多时候,是要有一种善于背黑锅的勇气的,那个晁错,就是负责的人,而敢负这个大责的人,仅仅二十岁。

在索额图的心中,似乎已经看到了最后的结局。歌德说过:勇往直前者,必有神助!

所有的罪责都不必由任何大臣来承担,众位臣工需要做的就是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把吴大爷打趴下,为了这个既定的目标,康熙皇帝愿意与所有臣工站在一起,共同奋斗。

一封讨伐吴大爷的诰旨向全国发布了,这标志着,这场辞职引发的祸,就此开始。要成为替康熙皇帝背黑锅的那个人?

然而,二十岁的康熙给了这样的回答:“撤出三藩,是朕的主张,与他人何干?”

并不完全因为康熙善良,其实他想了很多。他想到了汉朝的那个晁错,想到了汉朝的那个自称英明的汉文帝,在剁了晁错之后,七国之乱并没有平息,天要下雨,该来的总会来。

听到康熙的话,那个并不十分伟岸的明珠突然变得纯粹起来。所谓的纯粹,不是正直,不是邪恶,既不高尚,也不卑劣,而是为了某种人生原则,勇往直前,九死不悔的顽强精神。

有了这种纯粹,金钱可以不要,美女也可以不要,官位与权力也可以不要,甚至面对身首异处、粉身碎骨的危险都可以不眨一下眼睛,人是要有所依托的,这种依托就是人的原则。

明珠现在秉持着这样一种原则——士为知己者死!

康熙如此回答,让索额图大感意外,他似乎看到了一个能够超越秦皇汉武的皇帝坐在殿上,天下之家,凡能成就大事者,必定是敢于负责的人,而敢负这个大责的人,仅仅二十岁。

在索额图的心中,似乎已经看到了最后的结局。歌德说过:勇往直前者,必有神助!

所有的罪责都不必由任何大臣来承担,众位臣工需要做的就是同心协力、众志成城,把吴大爷打趴下,为了这个既定的目标,康熙皇帝愿意与所有臣工站在一起,共同奋斗。

一封讨伐吴大爷的诰旨向全国发布了,这标志着,这场辞职引发的祸,就此开始。

同类推荐
  • 刘邦传

    刘邦传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青少年读本。励志改变命运,读史点亮人生。靠决心屡战屡胜,靠用人适才适所。 他出身布衣,却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才干平平,却揽尽天下奇才异能之士;他被称为常败将军,却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本书将告诉你,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刘邦是怎样走上了成功之路。
  • 郁达夫传

    郁达夫传

    本书介绍了郁达夫的生平事迹,包括故园残梦、岛国春秋、“创造”天地、风雨情深、放棹江湖、烽火家国等内容。
  • 静静的山

    静静的山

    她是被誉为:“高山雪莲”的奇女子,登顶过7座8000米雪山,足迹到地球三极。她曾遭遇雪崩,经历12级风,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却是上市公司“探路者”的联合创始人。登山、创业之外,她更热衷于环保并从事公益事业。她是王静,飞雪静静。
  •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名人脸谱

    不及格的政治家——王春榆点评李自成;投机分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柏杨眼中的吴三桂;伊非寻常女,境界堪绝伦——阎崇年眼中的孝庄;慎之又慎解难题——阎崇年解读康熙……本书收录百篇名家眼中的100位中国历史名人的评论。
  • 盛世基石:姚崇(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盛世基石:姚崇(中华历朝著名宰相大传系列)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对姚崇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详细介绍了武则天至唐玄宗时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姚崇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热门推荐
  • 绝品废柴狂逆天

    绝品废柴狂逆天

    什么鬼,学校通知旅游,竟然被嫉妒自己的同学给推下悬崖,莫名其妙穿越到古代的灵天大陆的一个大户人家,穿越到的那个人竟然还是个被姐姐欺负的一个废材,而且和我的名字一模一样。诶,我又惹上了一个厉害的霸主,我才不会屈服呢,结果那个霸主竟然是第二空间的天宇尊者,百般宠着我。“哼,我狂我傲,是因为我有狂傲的资本。”
  • 杀手月牙

    杀手月牙

    崇祯登基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迅速地除掉了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魏忠贤,此后,便开始了对阉党的清理,但是,据说,魏忠贤的外孙流落人间,一直并未找到......
  • 独宠娇颜

    独宠娇颜

    他爱她!爱得入心入肺,爱得不能自已,爱得恨不能以全世界来换取她的爱!可是,她竟然在和他欢爱的时候杀了他。最糟糕的是,他竟然不恨这个让自己做了风流鬼的狠心女人。千年之后,他重生了!纵使已过千年,他还是要找到她!这一世,他要让她爱上他!决不再让她离开!谁敢阻挡他?他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反正,为了她,他已经成魔!
  • 时影龙威

    时影龙威

    龙威,这是一个名字,曾经在各个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存在,而时影,它是龙威的机甲,和龙威一起并肩作战,谱写了一个传说。放弃一切高官厚禄,只为一个承诺,一个从未谋面的少女。
  • 冷无心

    冷无心

    他,本为凡人。却卷入一场非他能左右的战争,她,天左盟圣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甘为他放弃一切。终了,她躺在他的怀中痴痴的望着他“你终于,肯看我一眼了。”他望着怀中痴痴呓语的人儿终究未在说些什么。十年前自己未救回自己所爱,或许这就是命运,,自己终究保护不了自己珍视的一切。
  • 万斯同先生传

    万斯同先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小姐凌心

    大小姐凌心

    苏宇夕离开学校,看见门口有人打架,便去劝架。劝架成功却被卷入一件大事。他遇见一个神秘老头,老头传授苏宇夕一身本领,却让他开始了传奇人生的旅程……
  • 偷天换日

    偷天换日

    传闻,太古洪荒之时,宇宙为一片混沌,盘古初辟天地,大地之上苍茫一片,触目可及的,皆是虚无缥缈。突有一日,天上神光乍现,引得无数天雷降至,直袭这片苍茫大地,从而诞下了无数生灵,遍布于神州浩土,这群生灵便为人类,而这片大地,则为中原大陆。
  • 极品女老板

    极品女老板

    秦风因身具绝脉之体,无奈下山寻找易筋经易筋洗髓,却在俗世中邂逅各种美女……纯洁善良的老板娘?俏皮可爱的富千金?妩媚妖娆的小表妹……我天!饶了我吧,我不过是想要活命而已啊……老天你找这些磨人的小妖精出来,我无福消受啊……秦风如是说。
  • 末世机甲兵

    末世机甲兵

    这是一部讲述了某个机甲控的少年为了救一只萝莉被车撞到怪物肆虐的末世异界驾驶机甲横扫千军大杀四方终于击败怪物并拯救了全人类的史诗般热血战斗经历的轻小说——对不起,我不该这么认真严肃地做简介的。好吧,这实际上只是一篇打着末世招牌披着科幻外衣同时正宫地位不可动摇的11文。最后我用所剩无几的节操作保证,虽然文中会有一些搞笑元素,但这绝对不是欢乐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