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1500000027

第27章 文化研究的起源(5)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序言

E.P.汤普森

本书的题目有些笨拙,但还是达到了它的目的。之所以用“形成”这个词,是因为它研究的是一个能动的过程,这个能动过程缘起于能动作用就如同缘起于条件作用一样。工人阶级不像太阳那样在固定时间升起。它出现在它自身形成的时候。

由于诸多原因,本书目的之一就是考察阶级(class),而不是许多阶级(classes)。二者间当然有区别。“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es)是一个描述性术语,既难以捉摸又具有明确的意义。它将一大堆分离的现象松散地联系在一起。此处的裁缝,彼处的织工,他们一起构成了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es)。

我理解的阶级是一种历史现象,将许多根本不同的、看似不相关联的事件统一起来,既包括在经验的原材料中又在意识中的事件。我强调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我不把阶级看作一个“结构”,甚至不把它看作一个“范畴”,而是将它看作人类关系中实际发生的某种事物(而且能够表明是已经发生过的事物)。

不啻如此,阶级观念引发出历史关系的观念。同其他关系一样,它流动不定,如果我们将它固定在特定的时刻剖析它的结构,它便规避分析。即便最严密的社会学网络也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纯正的阶级标本,如同它不能提供一种尊崇或爱的标本一样。关系一定总是体现在真实的人们和真实的语境当中。此外,我们不可能有两个独特的阶级,每一个都有独立的存在,然后再使其彼此关联以形成关系。我们不可能没有爱人而产生爱,也不可能没有乡绅和劳动者而产生尊崇。一些人由于具有共同(继承的或共有的)经验的缘故,感觉和系统表达了他们之间利益的同一性,而反对利益不相同(通常相反)的人们,于是阶级就产生了。阶级经验大多取决于人们诞生于其中——或不自愿进入的——生产关系。阶级意识就是从文化角度处理这些经验的方式;以传统、价值体系、思想和制度形式为其体现。如果经验看起来是被决定的,阶级意识则不然。我们能够在经历相似经验的相似职业群体的反应中看到一个逻辑,但我们不能断言任何规律。阶级意识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以相同方式出现,但绝不以仅有的相同方式。

今天,一个常在的诱惑假定阶级是一个事物。这不是马克思在自己的历史著作中阐述的意思,可是,这个非马克思主义的错误错误地引导了后来的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它”,工人阶级,被假定具有一种真实的存在,几乎可以精确地加以界定——如此众多的人们都与生产手段处于某种关系之中。一旦如是假定,如果“它”能正确地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和真实利益,就有可能推断“它”应当具有(但实际很少具有)某种阶级意识。这种认识可以通过一种文化上层建筑在许多不充分的方面显示。这些文化“迟滞”和歪曲是很令人讨厌的,这样一来很容易从这种理论转移到某种替代理论:政党、派别或理论家揭示的并不是原本的、而是应当具有的阶级意识。

如果牢记阶级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事物,我们就不会以这种方式思考。“它”的存在既不是为了拥有某种理想的利益或意识,也不是要像病人那样躺在带调节器的手术台上。我们也不能把问题本末倒置,就像一位权威(在阶级研究中过分关注方法论,以至于排斥对真实历史语境中唯一真实的阶级状况的审视)告诉我们的那样:

阶级是建立在与某些位置有关的合法权利的差异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建立在有关其权威期待的社会角色的结构基础上的……个体根据权威的观点,通过扮演相关的社会角色而成为一个阶级的成员……他属于一个阶级是因为他占据了社会组织中的一个位置;也就是说,阶级成员身份源于社会角色的位置。[1]

问题当然在于个体是如何充当这种“社会角色”的,以及(具有财产权利和权威结构的)特殊社会组织是如何存在的。这些是历史问题。如果我们将历史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点上,那就不会存在阶级,存在的只是具有无数经验的无数个体。但是,如果在足够长的社会变迁中观察这些人,我们就会观察到他们的关系、他们的思想和他们的制度的模式。阶级是由亲身经历过自身历史的人所定义的,并且,最终这是它唯一的定义。

即便我已经表现出对某些社会学家在方法上的先入之见缺乏足够的理解,我仍然希望本书被认为有助于理解阶级。因为我确信,除非把阶级看作一种社会和文化构形,我们才能理解阶级,这种构形产生于许多过程,只有当这些过程经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产生结果,才能对它们加以研究。从1780年到1832年这段时期,大多数英国工人开始感觉到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与他们的统治者和雇主的利益相悖。这个统治阶级自身是四分五裂的,事实上,只有在所经历的相同年月里,面对反叛的工人阶级,某些反抗得以化解(或逐渐变得无足轻重),它才获得内聚力。这样一来,在1832年,工人阶级的存在就成了英国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

本书是这样安排的。在第一部分,我探讨了在18世纪一直存在的流行传统,这些传统影响了18世纪90年代极其重要的雅各宾骚乱。在第二部分,我从主观影响转移到客观影响——工业革命期间工人群体的经验在我看来尤为重要。我也试图评价新的工业工作纪律的特征,以及卫理公会对它的影响。在第三部分,我拣取了平民激进主义的话题,中经勒德主义一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时期的英雄时代。最后,我将讨论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政治理论和阶级意识的一些方面。

这是一组相关主题的研究,而不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的叙述。在选择这些主题的时候,我时常有意识地利用写作反对流行的正统观念的影响。首先有费边社的正统观念,它认为,除了少数有远见的组织者(著名的弗朗西斯·普拉斯)外,绝大多数劳动人民都是被动的放任主义的牺牲品。其次有经验派的经济史学家的正统观念,这种观念把劳动人民看作一种劳动力,流动工人,或统计基数的资料。然后还有“天路历程”式的正统观念,根据这种观念,故事发生的时期被翻了个底朝天以寻找福利国家的先驱——倡导者,社会主义共同体的发起人,或(较晚近的)理性工业关系的早期典范。这些正统观念中的每一种都有其合理性,都丰富了我们的认识。我与第一和第二种正统观念的争执在于,它们往往掩盖了劳动人民的能动性,掩盖了他们通过有意识的努力为历史的形成作出贡献的程度。我与第三种正统观念的争执在于,它根据后来的先入之见解读历史,而不是将历史作为实际发生的事情解读。只有成功者(就其志向预示了后来的演变而言的成功者)为人们所牢记。绝境、失败的事业和失败者本人却被遗忘。

我希图将贫穷的织袜工、反对机械化的佃农、“被淘汰的”手工操作织布机的织工、“乌托邦”工匠,甚至被欺骗的乔安娜·苏斯考特的追随者,从后人了不起的屈尊俯就的态度中解救出来。他们的手艺和传统可能正在消亡。他们对新工业主义的敌视看上去已经时过境迁。他们的公有社会的理想可能是幻想。他们反叛的密谋可能很鲁莽。但是他们经历过剧烈的社会动荡,而我们却没有。就他们自身的经验而言,他们的志向是合理的;如果他们是历史的受害者,那么,在他们遭受谴责的自身生活中,他们仍然是受害者。

我们唯一的判断标准不应该根据后来的演变证明人行动的合理性。毕竟我们自身没有处于社会演变的终结时期。在工业革命时期人民的一些失败的事业中,我们发现了有关社会罪恶的一些深刻见解,这些罪恶是我们必须要祛除的。此外,当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仍旧面临工业化问题和民主制度的形成问题,在许多方面与我们自身在工业革命时期的经验相似。在英国已经失败的事业,很可能在亚洲或非洲获得胜利。

最后,是向苏格兰和威尔士读者致歉的说明。我忽视这些地方历史的原因不是出于沙文主义,而是出于尊重。阶级既是一种文化构形,同样也是一种经济构形,正因如此,在归纳英国以外的经验时,我一直很谨慎。(我探讨了爱尔兰人,但不是在爱尔兰的爱尔兰人,而是英格兰的爱尔兰移民)苏格兰的记录,同我们自己的记录一样,非常具有戏剧性,同样遭到歪曲。苏格兰的雅各宾骚乱更激烈,更具有英雄色彩。但是,苏格兰的经历极为不同。卡尔文主义与公理会教义不是一回事,尽管在19世纪早期很难说哪一个更糟糕。我们在英格兰找不到与高地移民相似的农民。流行文化也很不相同。至少在19世纪20年代以前,还是有可能认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经验是独特的,因为工会和政治联系是短暂的和不成熟的。

(赵国新 译、罗钢 校)

注释

[1]R.达伦多夫:《工业社会中的阶级和阶级冲突》(1959),第148-149页。

同类推荐
  •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歌,是一种相对尴尬的存在,它缺少了古典诗歌精致的格律美,不再被人们从蒙童时代便熟纳于心,随时引用,成就一种出口成章的悠然。现当代诗歌的自由体,使人怀疑诗歌到底是否还是诗歌,或者仅是一种占据着这个名词的新的物种。然而,走过这沧桑的百年,穿越那参差不齐的诗行,我们不禁为那些幽深的情感和思虑所打动,它们脱去了格律的桎梏,却依然营造着诗意的氛围,展示着诗人们超越现实的情怀。
  • 棋与道

    棋与道

    本书是当代作者从自己的学棋经历出发,结合中国道法自然精神写的表述围棋与道之间的关系的杂文集。
  • 姓名与人生

    姓名与人生

    怎样为个人、公司、产品、商标起名?名字并不像附号那么简单,起名字也不有随意为之。一个好名字有时能决定一个人、一个产品的命运。
  •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大盆地生命的记忆:巴蜀文化与文学

    本书立足于全球化浪潮荡激下中国文化的坚守和再造,主要以人类文化学、地域文化学的视角。梳理巴蜀大盆地生命产生以来,在物质、精神创造上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征,并于中揭示大盆地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生命记忆。同时把巴蜀文化文学历程中一些重要时段和重大现象置于当时全国乃至于世界格局中去透视,从考古、历史、民俗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揭示文学的发生发展诸多动态原因,透视人类精神活动及其外化表现的一些规律,以此思考中国文化与文学盼重构和未来发展的问题。
  • 中华典故(第十卷)

    中华典故(第十卷)

    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笔画多少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逐仙大道

    逐仙大道

    何为仙道,仙道是机缘、是天赋?而这一切少年都没有,他有的是汗水、是坚持,让我们来看一看少年慕云怎样踏上仙路。
  • 那些哀伤的往事我的自传

    那些哀伤的往事我的自传

    5年前我就想写这本书,但是一直拖到现在。每次当我想写这本书,就会感到难为情。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工种场所做了一件丢脸的事情一样难为情。我要写的,恰恰是将我二十多年来,所有难为情的事情,甚至是个人隐私暴露出来。如果我是一个不习惯分享的人,我不说出来,故事就不会发生。但是我偏偏是一个不吐不快的人。现在,我觉得我再不说出去,就会被噎死,所以,我现在已经不再顾及我的颜面。
  • 绝代双骄:腹黑王爷俏医妃

    绝代双骄:腹黑王爷俏医妃

    一朝穿越,为何别人都是废材小姐,可以逆天,俯瞰天下!而她就是一个不受待见的王妃?而且那个所谓的“夫君”王爷,竟然还有一堆侍妾?还各个都是小婊砸!无妨,反正也无聊,整一整小婊砸也不错!但是,那个啥狗屁王爷你吃错药了吗?不是要休了你姑奶奶我吗?不是不待见你姑奶奶我吗?现在一天到晚粘着你姑奶奶我是要作甚?哎呦卧槽你还脱衣服?卧槽你滚开!别过来!
  • 至尊圣贤

    至尊圣贤

    玄秘万分的符文与图腾,热血的武者,超然的贤者。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神话的世界。圣贤,修炼者的顶峰。一将功成万骨枯,谁人的成功背后,不是累累成山的尸骨?一个家破人亡的少年,来到异乡,三年隐忍,终于开始踏上武者的路途。强大诡秘的邪龙,盛极而衰的老圣贤,颠沛流离的异天境之旅……圣贤之路,困难重重,且看张一帆如何披荆斩棘,登天而上!
  • 英雄联盟之荣耀长存

    英雄联盟之荣耀长存

    他曾是中国电竞史上最绚丽的一颗新星,却因为一场充满阴谋的比赛成为罪人。忍辱负重蛰伏于韩国四年。当他再度归来,面临的却是国内变得混乱不堪的电竞形势……但是,再度归来的他,决心完成这场混乱之治,重归荣耀!战旗所立,群敌环伺;剑指王座,竞斗不休!已有完本作品《英雄联盟之王者荣耀》。
  • 噬妖劫之龙颜怒..more

    噬妖劫之龙颜怒..more

    人妖二界,自古而来就有诸多纷争,延续至今似乎已是一种习惯。然而,人间却出现了一个降妖者,他说过,只要能够除去妖道,任何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家仇,族恨,这是一场阴谋的暗战,更是一场仁德的较量,谁能在这殊死的搏斗中傲世世间?期待吧!总会有一个赢家!一袭黑色的长衣,仿佛笼罩着黑夜中最可怕的力量,身背着一把青铜古剑,剑柄上一抹血色的鲜红,仿佛是死亡的警告。他将剑抵在女妖的胸前,眼神
  • 都市极枭

    都市极枭

    他虽然不是一个正义的使者,但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他凭借着一身过硬的本事纵横于非洲大陆……全球哪里有他出没的身影,哪里就有人为之戒备……
  • 帝拳

    帝拳

    东方大陆,刀剑相争,拳脚纵横,魔教灭亡,新星诞生,冥王剑神,各不相让,十二鬼王,治理天下,妖族盛行,拳帝乍现,攘外安内
  • 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

    我就在一个没有人知道的地方默默的守护你,你走我不留,你来我温茶以待。
  • 守着温暖阳光守着你

    守着温暖阳光守着你

    嗯咳,原谅我词穷。写的不好不怪我!-------------------阳光温暖,就如同她的性格一样,温柔,活泼。他想永远守护着她,但是命运是多变的。他和她,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是茫茫人海中互不相识,还是在一起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