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200000062

第62章 宋·北宋(2)

赵恒天禧四年(1020)得病,不能主持日常政务,刘氏开始直接掌握大权。当时朝中明显分为两派势力。一是以刘氏为首的一派,包括丁谓、钱惟演、曹利用、冯拯和宦官雷允恭等,他们想借真宗生病,直接控制朝政。另一派以宰相李迪、寇准为首,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立刘氏为皇后。

赵恒病,担心不久于人世,想命皇太子赵祯监国。一次,他对亲信宦官周怀政说出了这个打算。周怀政便跑去告诉了寇准。寇准遂出面向赵恒密奏请皇太子监国。并建议罢免丁谓。不料被丁谓昕到风声,丁谓密谋刘氏合力免除了寇准宰相职务。周怀政见事不妙,与宦官杨崇勋等商议发动政变杀死丁谓,复相寇准,废黜刘氏,奉赵恒为太上皇,传位于太子。此事竟被杨崇勋告发,周怀政转眼身首异处。刘氏乘机再次与丁谓合谋,将寇准再贬为道州司马,朝廷中与寇准关系密切的人几乎全遭到排挤。寇准被罢,丁谓升为宰相,擅权用事,很快又与另一位宰相李迪发生了矛盾。赵恒因病情加重,竟怒气冲冲地对前来问安的大臣说:“昨夜宫中嫔妃全让皇后唤去了,剩下朕孤身一人独守空房!”旁人都不说话,李迪上前奏道:“果真这样,何不以法治之?”当时刘氏躲在屏风后,她决计新账旧账一齐算。不几天李迪在与丁谓大吵一场后被赶出了朝廷。丁谓、冯拯、曹利用共居相府。

赵恒的病情敷益加重,召见大臣说:“朕的疾病近几日越发不见好转,今皇太子年德渐成,皇后素来贤明,处事平允,完全可以托付大事。此后凡有重大事务。可由太子在资善堂处置,内廷由皇后辅化宣行,文武大臣皆尽忠翊赞,我自可以放心无忧了。”太子赵祯这时才11岁,少不更事。

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曾,深为赵氏江山旁落而担忧。他通过钱惟演劝告刘氏:“太子年幼,非皇后挟持不能立足。皇后若不倚仗太子,人心也不会归附。皇后只有加恩于太子,太子才会平安,太子平安了皇后自然也就平安了。”刘氏原来就有此意。于是对赵祯更加亲厚。她不只是表面上以母后自居。亲自过问赵祯生活中的一切,赵祯偶尔离开身边,她也不断派人前去看护。侍奉赵祯的乳母、内侍虽全是她亲手挑选的谨慎老成之人,还时常对这些人严加训诫。她拿出自己宫中全都的妆奁费用,派遣的使者遍及天下的佛寺、道观、名山胜境,为赵恒祈福消灾。

赵恒乾兴元年(1022)二月病逝,刘氏向大臣宣谕了赵恒的遗诏:太子赵祯即位,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淑妃杨氏为皇太妃,军国事权取皇太后处理。丁谓为讨好刘氏,在王曾起草遗制时想把“权”字去掉,即由刘氏直接处理朝政。

刘氏便对原来阻挠自己做皇后和参与政治的官员再次实行报复,寇准被眨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县)司户参军。李迪为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团练副使。

垂帘不久,丁谓、雷允恭这班权臣逐让她觉着心烦。丁谓确实曾为刘氏当权立下功劳,刘氏一度放手渐让他捞权也正是为了报答他的这些功劳,但他与雷允恭勾结专恣,瞒上欺下独揽朝纲。对刘氏奏事,他声称已于朝中大臣们商议过:与大臣们议事,动辄称自宫中得旨,任意而为。渐渐地丁谓想要挟持刘氏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赵桢年幼贪睡,常常赶不上卯时御殿,刘氏便令内侍传旨中书,想单独御殿接受群臣朝拜。参知政事冯拯等人因丁谓休假不敢擅决,可丁谓还朝却极力反对,而且一再诘问冯拯等人为何不当即回绝。刘氏见丁谓如此专横,掣肘于己,大为不满。刘氏自垂帘听政以后地位完全巩固,不再需要丁、雷等人支持。不久,王曾揭发丁谓担任园陵使时勾结雷允恭擅自迁移真宗陵寝。刘氏更加震怒,借机下令诛杀雷允恭,贬丁谓为崖州(今海南)司户参军,丁、雷同党也相继被逐出朝廷。

刘氏垂帘初期,号令严明,处事较为公道,内外的赏赐也有所节制。京西路转运使刘绰想讨好刘氏,借进京朝见之机说:“臣那里有余粮千余斛,准备上缴三司。”刘氏不客气地说:“你认识王曾、张知白,吕夷简、鲁宗道吧?这些人是靠进献余粮当上官的吗?”说得刘绰汗颜而退。刘氏自己的亲戚入宫,每逢赐予御膳,她总令把餐具换成铅器,说:“尚方的金银器皿不能进入我家。”

刘氏本人也不讲究华丽装束。她的侍婢看到赵祯的宫女都有贵重饰品,便请太后也赐给她们一些,刘氏便说:“那些是皇帝妃嫔的独有用品,你们没有那种资格。”

刘氏管制群臣用于心计。一天,她两眼含泪,满怀感情地对左右大臣说:“国家多难,若非诸公同心协力,何以至此!眼下大行皇帝的丧事已操持完毕。卿等可以把子孙亲属的姓名开具给我,我要尽数予以破例推恩。”大臣们信以为真,纷纷把自己三族亲戚的姓名一一呈上。刘氏将这些名字列成图表。贴到寝宫墙上,每逢大臣推荐官员必先观图。只有图上无名者她才同意任命。她是在用这种办法防范大臣任人唯亲,形成过于强大的个人势力。

刘氏立为皇太后不久,就一再为其三代祖宗加赠封号,曾祖刘维岳成了镇宁军节度使兼侍中,祖父刘延庆成了建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父亲刘通成了魏王,母亲庞氏成了晋国太大人。刘氏培植娘家势力,也使那位先是丈夫后成哥哥的刘美一家得到了想象不到的荣宠。刘氏曾授予刘美掌管马军的要职,待刘美的儿婿们也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刘美在大中祥符五年(1012)。死的时候,长子刘从德年方14岁就升任供备库副使。次子刘从广尚在襁褓,也迁为内殿崇班。后来刘从德历任地方长官,刘氏不管对方能否胜任,必然加官,刘美的女婿马季良。出身茶商。刘氏偏让他担任史官。一时间,凡与刘美家沾亲带故的人就连巴结上刘家的奴婢也能升官。凡是亲戚们仗势欺人、横行不法,刘氏也极力包庇袒护。

刘氏不想让赵祯过早治理朝政。她对赵桢的要求十分严格,生活上也尽量使之俭朴。就连虾蟹海鲜等物也很少让这位小皇帝受用。刘氏特地命人选择了如《孝经》、唐代谢偃的《惟皇诫德赋》、唐太宗的《帝范》、唐玄宗时所撰的《圣典》、《君臣致理论》等书,让赵祯反复阅览,以丰富赵祯的知识。增加才干。

明道元年(1032)二月,赵祯的生母李氏病死,刘氏怕赵祯知道底细,想以普通宫嫔的葬礼草草埋葬了事,宰相吕夷当着刘氏和赵桢的面提起这件事,刘氏大惊,忙宣布退朝。然后单独召见吕夷简,责问道:“一个宫女病死。当宰相的有过问的必要吗?”吕夷简从容回答:“臣待罪宰相,自然事无内外,皆当与闻。”刘氏勃然怒道:

“你难道想离间我母子不成?!”吕夷简说:“太后难道不想保全刘家吗?要想保全刘家,丧礼就该一切从厚。”刘氏听罢。怒气稍减,但仍不想大张旗鼓,便派宦官罗崇勋向吕夷简说:“本年岁月不利就葬,所以棺木不能通过宫门,只能在宫墙凿个洞运出去。”吕夷简坚持道:“李宸妃乃皇上生母,理应穿皇后的衣冠入殓,还应该在棺内盛满水银。若太后不听此言,丧不成礼,将来必定有人因此受罪,到那时别怪我吕夷简事先没说!”刘氏明白这话的厉害,只好依言而行,按一品夫人的规格礼仪埋葬李氏。由于监护得周密,赵祯对此事毫不知晓,刘氏悬着的心多少放下一点。

刘氏垂帘听政,曾一再表示等皇帝年龄稍大自己就还政引退。赵祯20岁,刘氏不但没有还政的意思,对权力的热衷越强烈。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宋绶建议,依照唐朝先天年间处理朝政的办法,由刘氏5日一受朝,裁决军国重务,赵祯每日临朝。处理一般事情。请刘氏多少分点权力给赵祯,刘氏也大为不满,将宋绶贬知应天府。

刘氏不但没有还政的意愿,甚至产生过想做真皇帝的念头。她问参知政事鲁宗:“武则天是个什么样的人?”鲁宗道回答:“唐朝的罪人!几乎危及社稷。”有个小官奏请依照武则天宗庙的做法也给刘家立七座宗庙。鲁宗道说:“若立刘氏庙,将来的皇帝如何处置?”刘氏明白了。武则天的历史是不会在自己的身上再现的,所以当她看见另一个马屁精三司使程琳献上的《武后临朝图》时,便断然掷到地下,高声说:“我不干这种对不起祖宗的事!”

明道二年(1033)二月将要举行祭太庙大典的时,人们纷纷劝谏,参知政事薛奎甚至说:“太后若穿皇帝的衣冠,有何面目进太庙见祖宗?”刘氏执意要穿,大臣无奈,只好将皇帝衮服的样子稍作变通。典礼这天,刘氏在提前斋戒沐浴之后,乘玉辂来到太庙,她身着特制衮衣,由内侍扶导着行初献之礼,虽然并不完全与皇帝的服饰相一致,但仍俨然一副天子的派头。礼毕,刘氏在太庙文德殿接受了群臣新上的尊号——应天齐圣显功崇德慈仁保寿皇太后。

刘氏几天之后突发重病,卧床不起,赵祯遍募天下名医,医治终归无效。于三月二十九日,65岁刘氏病亡。谥号章献明肃。

杨氏——仁宗赵祯皇太后

杨氏,益州郫(今四川成都)人。祖父、父亲是布衣,只有叔叔杨知信在禁军中谋了个天武副指挥使的职位。杨氏12岁进皇子赵恒的府中当小妾,一直很讨赵恒欢心,即使后来刘氏入府得到专宠,杨氏也未因此而失宠。在赵恒的心中,她的地位仅次子刘氏。

赵恒即位,是为真宗。杨氏被封才人、又进为婉仪。在刘氏做皇后前,她们几乎是比肩齐名的。真宗无论巡幸到哪里,总有她俩相伴。

两个女人同样得宠而不争风吃醋,这是很难做得到的。杨氏偏偏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她明白,自己虽与刘氏同为妃嫔,但刘氏的真实地位是她望尘莫及的。杨氏要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只能去讨好刘氏。她靠着嘴巴甜、手脚勤周旋在刘氏身边,奉承得刘氏喜笑颜开,再加上一层同乡关系,刘氏不但从来没有把她当成争宠的敌手,反而热乎得简直同胞姐妹。

刘氏策划借腹怀胎之事。并没有瞒杨氏。她把孩子从李氏那儿夺来后。就得照顾孩子的事情交给了杨氏,可见她对杨氏是多么信任。随后刘氏被立为皇后,杨氏也升为淑妃。

杨氏心地善良,又没有刘氏那样的政治野心。加之自己没有孩子。便将所有的精力放在赵桢身上,赵祯的饮食起居,全由她一手操办,同吃、同住、同起居,从不离开身边。赵桢在宫中便称刘氏为大娘娘,称杨氏为小娘娘。赵祯体质较差,动不动就感冒咳嗽,刘氏大概为了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连虾蟹之类的海鲜都不让他吃。杨氏偷偷烹制了喂给赵桢。刘氏秉性严毅,在赵祯面前也总是板着面孔,杨氏慈祥。因此。赵祯更为亲近。

刘氏死后,赵祯得知自己的亲生母亲是李宸妃。他对杨氏仍然十分尊重和孝顾。

真宗赵恒死后,38岁的杨氏按遗诏被尊为皇太妃,刘皇后自然被尊为皇太后。赵祯为了报答她的哺育之恩,召杨氏的侄子杨永节、杨永德,想授予诸司副使之官。杨氏闻讯后辞谢说:“小儿岂能胜此大恩?给他个小官就满够了。”赵桢遂命杨氏二侄为左右侍禁。杨氏做事比较谦谨,没有为她娘家亲戚要求过多的恩赏。

真宗赵恒去世时,赵桢才13岁,不能处理朝政,便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处理军国大事。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去世。临终之际。她还不愿把权力交给22岁的皇帝赵祯,遗命尊皇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和皇帝同议军国大事。遗诏宣布之后,赵桢遂遂颁布诏令,只尊杨氏为皇太后,居住的宫殿名叫保庆宫,被称为保庆皇太后。

时年52岁的杨氏景祜三年(1036)十一月四日,无疾而终,谥号庄惠。

曹氏——仁宗赵祯皇后

曹氏,河北真定人(今河北正定),祖父赠尚书令冀王曹彬。至检校太师,同平章事。枢密使。一直深得太祖、太宗,真宗的倚重和尊敬。曹氏的父亲曹阁就官任尚书虞部员外郎。赵祯第一皇后是郭氏天元二年(1024),在太后主指下,年仅14岁的郭氏为皇后、赵祯二人婚后不和眭。赵祯看上了张氏待寝。天圣六年(1028),赵被封张氏由才人到美人。张氏不几天就病世。赵被明道二年(1033)亲帝后,把早死的张氏尊为皇后。郭氏被放在一边。赵祯又与尚氏、杨氏待寝在一起,冷淡了郭氏。明道二年(1033)十二月一天,赵祯与尚、杨二人亲热一团,郭氏骂了几声。尚氏反唇机咒。杨氏叛助威,郭氏举手打了杨氏两耳光,又举手再打时,杨氏一闪,正打在赵祯脖子上,划出两道血迹。赵祯便恼怒于明道二年(1043)十二月二十三日下诏,因郭氏长年无子,特封净妃。玉宗神仙师赐名清悟迁居长宁宫。郭氏被废后,于次年距刘太后去世九个月之后,因病而死。被追册为皇后。

仁宗赵祯没有正式立曹氏为皇后之前,想立茶商陈子城的女儿陈氏为后。虽然赵桢在尚氏、杨氏两位美人被驱逐出宫后,很想纳聘一位贤德的皇后,来整肃宫闱。他也曾当着参知政事宋绶的面表示:“选皇后当求德门,以正内治。”然而,赵桢唯美是求的秉性,始终没有变。他择后的目光总是在那些漂亮窈窕的姑娘身上打转。新皇后选来选去,最后确定了曹氏,景祜元年(1034)九月诏立曹氏为皇后,十一月正式册封曹氏正式为皇后。一门显宦。

同类推荐
  •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科学家成长故事》精心挑选出古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成才故事,以简明、流畅的语言展示了他们光辉的一生。他们有勤奋的头脑、不屈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如同历史天空的启明星,永远被人们所追求和敬仰。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从他们的经历中汲取教益,提高自身素质,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 过往红尘

    过往红尘

    作者品评的八位女性,均在上个世纪留下过深刻的人生印记。她们以各自不同的人生姿态和生存际遇,仍让今天的我们萦怀于心。顺着作者的笔触,品读她们的命运和人生,竟会是如此的苦涩而又温馨,仿佛有干愁百结,欲罢不能。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老舍茅盾

    老舍茅盾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名人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热门推荐
  • 溺爱绝宠

    溺爱绝宠

    第二天宁染一出伊家就看到自己那辆红色法拉利停在门口,并且已经修好了,而且好像哪里还有什么不太一样。
  • 凤凰倾城之女配逆袭

    凤凰倾城之女配逆袭

    此书名字内容全该,我会努力更文。北凤冷玉造渣男欺骗感情之后自爆杀死渣男渣女,后得知自己是女配便逆天而行,北凤冷玉杀伐果断、护短。让北凤冷玉不爽者死,伤害家人者千刀万剐、五马分尸、下地狱永不超生。希望多多支持,男主没有(╯▽╰)
  • 如樵采拾集

    如樵采拾集

    本散文集以文化抒怀为目的,对历史上一些已然淡远的镜头或久已沉寂的人物重新捕捉梳理,掬呈上一份自家的理解和怀恋,而对那些坐落在都市间的山水风物并不着笔亮丽的景致,只一味从厚重的人文角度出发,予以品读和寄情。全书分闲话、人物、山水三部分,其中闲话篇包括将军与美人、问景渔樵、失落的天衣等十二篇,人物篇所回顾的人物包括作者的奶奶、外公及闽王王审知、柳永、李清照共十二个人物,山水部分描写了鼓山、西湖太姥山等福建知名山水景胜,全书等共三十篇,约十二万字,另有九幅硬笔书法作品,分别为作者对书中部分作品有感而发所的诗歌。
  • 冷情总裁炽情妻

    冷情总裁炽情妻

    明明先来招惹人家,偏偏还总摆出那么一张冰块扑克脸。本小姐是欠你几百万么?“没错,你就是欠我的,所以你这辈子都得慢慢的还我!”他冷笑着一步步逼近“你……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欠你钱了”他耐心用尽,上前用唇堵住她的嘴“这是你上辈子欠我的……情债。”
  •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址

    神址

    混沌与秩序的碰撞!天道与大道的恩怨!无论谁能够称霸!我终究是这天地间最强大的神。荒凉的世界,人心的邪恶。天地人的追杀,天地不能忍我的存在。不好意思,你们不过是我登顶神址的台阶。
  • 解读生命

    解读生命

    本书对生物、人的生命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介绍,这些介绍是对5年来人类在生命领域探索成果的形象总结。
  • 宠你一万年:Boss萌萌小甜妻

    宠你一万年:Boss萌萌小甜妻

    “一一,你家boss战斗力如何?”周怜丝邪笑着,没节操问着田真一。“一般,一般啦。”“boss,最新消息,刚刚监听到夫人跟周小姐说……”某个下属心里害怕的对着某个冰山男想说又不敢说。“她又说了什么?”男人沉着脸问道。“夫人说,boss的战斗力一般……”某男额头布满黑线。“嗷嗷,老公,求放过~”田真一抱着某男的腰。“田真一,是你说我战斗力一般的,现在我就力行告诉你,到底是一般还是强……”田真一狗腿的笑着,“哎呀,人家是说一般一般,全国第三啦~~”某男心里邪魅笑了,“那我就让夫人见识全国第三的厉害……”说完,封住女人的唇,田真一就知道,惹上这个boss,她说什么都是躲不掉的……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重生就要让爱更幸福

    重生就要让爱更幸福

    前世无儿无女丈夫早逝的她,如何在今生儿女双全与幸福相伴?重生意味着可以洗牌重来,意味着改正一切错误,重生真的就能事事顺利一切无忧么?重生是上天的眷顾,当坦然接受重生后,你是一个人潇洒一家人幸福还是让更多的人拥有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