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5800000063

第63章 杜甫(7)

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承接上联的慨叹,转入对诸葛亮功绩的追述。“三顾频烦”显刘备的礼贤下士;“天下计”见诸葛亮的雄才伟略。即他在《隆中对》中设计的据荆州、益州,内修政理,外结孙吴,待机伐魏,统一天下的大计。而“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呕心沥血,尽忠蜀国,鞠躬尽瘁的精神。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在唏嘘追怀之后,生发感想:像这样一位忠心报国的人竟大业未成就死掉了,以致使后代仁人志士感到惋惜、伤心流泪。杜甫早有“致君尧舜上”的匡世之心,但报国无门,故在诸葛亮祠堂前倍感痛惜。宋朝抗金英雄宗泽,临死时也背诵此二句,可见千载英雄所见略同!

全诗语句肃穆,沉郁而悲壮,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惋惜之情。心酸鼻语,实乃千古绝唱!

南邻

杜甫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1]。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2]。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3]。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4]。

【注释】

[1]乌角巾:头巾的一种,乌黑色,为平民所戴。芋栗:芋头和栗子,平民的主食。[2]阶除:台阶。[3]受:接受、容纳。[4]柴门:用树枝做成的门。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近邻人家的情景诗。距杜甫浣花草堂以南、小河的对面住着一位锦里先生(以地名作人名),故诗题名为《南邻》。杜甫对他有所了解和结识,后来又接受他的邀请进屋造访,故而写下这首《南邻》诗。说它是诗吧,却又是画,是用两幅画面组成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上半篇是一幅山庄随访图。到锦里先生家里做客,诗人看到迎接他的主人是位头戴乌角巾的平民打扮;进门的园子里种了不少芋头,树上的栗子也成熟了。说“未全贫”,是说他的家境并不富裕。可是从主人和全家的愉快表情中,知道他是个安贫乐道的谦谦君子,满足于眼前这种朴素无华的田园生活。进了屋,孩子们笑语相迎,原来这家子时常有人来往,连儿童们都很好客。正在台阶上啄食的雀鸟看到人来也不惊飞,因为平时就没有人去惊扰和伤害它们。这气氛是多么的和谐、宁静!在这幅绝妙的写意画中,连主人耿介诚恳的性格都表现了出来。下半篇是一幅江村送别图。“白沙”、“翠竹”显示了明净无尘,在新月的照映下意境特别清幽。这就是主人家的外景。由于是江村,所以河港纵横,树枝做的木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涨了秋水也不过四五尺深。“野航”是乡间摆渡的小船,能够承载两三个人过河,恰好适应这里的需要。在暮色的掩映中,客人杜甫在主人锦里先生的“相送”之下,登上了这“野航”回家。殷殷之情难以言表。可以想见,杜甫来时也是这野航摆渡的。为了不冲淡主题,所以诗中毫无交代。

从“儿童喜”到“月色新”,可以看出主人是殷勤接待,客人是竟日淹留。中间“具鸡黍”、“话桑麻”这类事情,都略而不写。这是诗人的剪裁,犹如画家的选景一样巧妙。

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1]。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2]。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3]。

【注释】

[1]缘客扫: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打扫干净。****:茅草屋门。[2]盘飧(sūn):盘中之熟食,指菜肴。兼味:菜肴品类多。旧醅(pēi):原来的没有过滤的浊酒。[3]肯与:如果愿意。邻翁:田父野老。呼取:呼唤。余杯:剩余之酒。

【鉴赏】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春天草堂初成之时。据诗原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为唐时的县令,崔明府何人,无考定。诗人初到成都,草堂四周无亲无故,花径不扫,****常关,时与田父野老相往还。今有崔县令来访,诗人自然十分高兴。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草堂四周之景及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草堂四周,春水荡漾,群鸥翩飞,境闲景幽。一个“皆”字展现了川西平原因都江堰自流灌溉,四周稻田蓄满春水的情景。“群鸥”写鸥鸟之多,在古人笔下鸥鸟常作为水边隐士的伴侣。“日日来”显示草堂之清幽闲静,无人打搅,只有群鸥来访。客人正是在这春光明媚之日,到草堂来访诗人。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正写客至。由上联的“鸥来”兴起,引来“客至”。诗人以与客谈话的口吻表白:庭中院落里长满花草的小路还没有因为客来而打扫过,言外之意是过去少有人来,自己也不轻易迎客。今天,一向紧闭的家门才特地为“君”(崔明府)打开,欢迎你的到来。表明了诗人对客人的敬重和深情厚谊。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正写殷勤待客。诗人仍以自谦自歉的口吻边劝酒边对客人说:“草堂离市街远,买东西不便,盘中的菜肴简单,品类少;因为家贫,买不起好酒,只有用家酿的陈酒来招待你了!”家常话语,人间真情,既表现了杜甫生活的困窘,又表现了主客之间亲密、真诚相待的情谊。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人笔锋陡转,以征询客人意见之口吻,如果愿与邻翁饮酒,立刻就请他们过来陪你喝酒。在文字上是峰回路转,在意境上是别开生面。诗人居草堂常与农民交,情谊笃厚。他有诗云:“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地偏相识尽,鸡犬亦忘归。”(《寒食》)还有诗云:“步履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从中可看出诗人的平民意识和人文精神。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诗人以门前景、家常话、朋友谊、邻舍情交融在一起,编织成了一幅颇富农家情趣的“春酒宴客”图,极富人性美和人情味。

绝句漫兴九首(选三)[1]

杜甫

其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2]。

【注释】

[1]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次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漫兴者,兴之所至随手写出之意也。不求写尽写全,也不是同一时间写成。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实为由春至夏相继成章,亦有次第可循。[2]造次:匆忙、仓促。丁宁:同“叮咛”,再三嘱咐,反复交代。

【鉴赏】

杜甫寓居的成都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杜甫并未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似锦,家园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故“客愁”二字是九首漫兴绝句的纲领,全部都是围绕这个纲领来抒发自己客居成都时对国难家恨的愁思,属情景诗的范畴。

本诗即围绕客居之愁来写杜甫“恼春”的心绪。首句概括地说明眼下作者正沉浸在客居之愁思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通人情。次句把“春色”描绘成一个“无赖”,它硬要莽莽撞撞地闯进江亭,闯进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但在浸入“客愁”的作者心目中却成了干扰他“愁思”的无赖之徒。三、四句写这个“无赖”就在作者的眼前急匆匆地催遣百花开放,又令莺语频啭,似乎是故意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游子们。

作者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本诗中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他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近。只不过《春望》写在乱中,愁思激切;本诗写在暂安时,客居惆怅。这种“乐景中写哀愁”的手法,产生了“哀愁感倍生”的艺术效果。故诗中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叮咛。这种表现手法充分描绘出了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也就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

其三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1]。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释】

[1]茅斋:杜甫给草堂书房取的名字。

【鉴赏】

本诗以烦乱的心绪描写燕子飞入“茅斋”扰人的情景。

上联说那扰人的燕子早就知道我这草堂书斋非常低矮狭窄,是它们筑巢育雏的理想之地,所以频繁地从江上到屋内、又从屋内到江上飞来飞去。这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光飞出飞进就引起主人烦恼吗?下联就具体描绘燕子在屋内的活动,点明引起烦恼的两个缘由:一是筑巢衔泥时之漏嘴,泥点掉下来弄脏了主人的琴与书;二是为了迅速地追捕和接近飞虫时不时地撞到了主人的身体。

全诗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对“燕子扰人”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通过这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草堂书斋,由于江燕的侵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表达出诗人草堂长期闲居,心境诸多烦恼的情态。客愁无绪,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表现手法,颇具匠心。全诗极富韵味。

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1]。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2]。

【注释】

[1]糁(sǎn):散落。毡:毡毯,用以铺地。点:点缀、点染。[2]雉(zhì)子:小野鸡。凫雏:小水鸭。

【鉴赏】

这是一首明快的,描写初夏风情的状景诗。前两句写静景,后两句状活物。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美妙明快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乡间小路上,好像给小路铺上了薄薄的一层白毡;平静的溪水中一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掉转目光仔细一看:一只只小野鸡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被人发现;岸边沙滩上一群小水鸭亲昵地偎依在母鸭身边安然入眠。诗中“糁径”二字形容杨花纷纷散落于地面,语词精练而富有形象感。“点”、“叠”二字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描绘得十分生动传神。后两句在美妙明快中微寓萧瑟静寂之感。四句诗一句一景,亦是一句一画,皆可各自独立;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画面宏阔的初夏郊野自然景观图。细细品味,则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风光的流连欣赏,闲静心情中微寓客居异乡的萧寂之感。写法上针脚细密,前后照应;对仗工整,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且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充满着深挚醇厚的生活情趣,不愧为名家风范。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

【注释】

[1]潜:秘密的、悄悄的、偷偷的。润:浸润、滋润。

[2]锦官城:指成都。

【鉴赏】这是杜甫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首联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足以唤起人们对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人格化,说它知道时令节气,懂得满足万物的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发、蓬勃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雨就应时而下了,实在是太好了!

颔联承首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春雨一般都是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的狂风暴雨甚至夹杂风雪的“倒春寒”,这种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是“好雨”。所以,仅是“当春发生”的、“知时节”的雨,还不足以表明其“好”。只有伴随着和风的细雨,才使这个“好”字得到了落实,才会令人欣喜。全联用拟人化的手法,表明今夜的春雨是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白天下来,并且下得声势很大,甚至雷鸣电闪,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首联和颔联写在室内听到的情况,第三联写在庭外看的情况。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很不彻底,“好事”就没有做到底。由于好雨是细无声地润物,诗人听不真切,生怕它停了,所以出门去看。若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小路因为黑云沉重而看不清了,江面也烟雾茫茫,只有那船上的灯火忽明忽暗还看得见一点光明。

尾联诗人驰骋想象,如果“好雨”下上一夜,万物都得到足够的水分滋长繁荣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不信,你等到天亮的时候出去看看吧!整个成都市到处是花的海洋,一片“红湿”,那一朵朵、一枝枝,红艳艳、沉甸甸的,多美多壮观呀!而田里的禾苗,山上的树木,一切的一切,都可以想象得到。

人们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本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人们喜爱的春雨,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杜甫的,也是一切“好雨”的高尚人格。喜“好雨”就是喜“好人”。题目中的“喜”字在诗里虽没有再现,但“喜”意贯穿全诗,其表现手法确实高妙。

同类推荐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上)

    生命是一场旅行(上)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

    《宇向诗选》是中国二十一世纪诗丛之一,收录汉语诗人宇向的近体诗72首,分九辑编排,包括:你只是到我这儿来;这个人就要消失了;我的心悬在半空,没有落下来;要一只鼻子永远指着前方;明天,他们仍然要与一些继续生活的人交错而过;现在我打算退休,成为平凡无害的人;我们身体的形状将贴在一起;一根为亡灵弹奏的断指;我要告诉你一件事。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导读

    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合作完成。封面署名的排列顺序,以各位教师所撰写的《作品导读》的字数多少为依据。参与编写工作的教师,大多拥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具备学术研究的深厚实力。同时又都是在一线从事教学的骨干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本教材的篇目编选和导读写作等方面,能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融入其中。
  • 沙石50年

    沙石50年

    这是一本用文集形式记录作者创作轨迹的书。它通过几十万字各类作品的汇集,向人们提供了一部浓缩的作者业余创作史,也展现了作者五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不同时期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以及他与时俱进的个人成长过程。
热门推荐
  • 时光流转爱倾城

    时光流转爱倾城

    她把自己缩进龟壳,冷眼旁观他与红颜知己出双入对,不管不问,只为在围城中获得一心想求的安稳,不被伤得遍体鳞伤。他倾其所有,不动声色地为她精心打造稳固的城堡,不想换来的不是她的深情以许,而是指责和冷漠以对。爱情握得太松容易流走,握得太紧容易彼此刺伤。他步步紧逼,她一再退缩,在这场爱的角逐中,两人将走向何方?
  • 醉人妖

    醉人妖

    昙花一现,不过是过眼云烟。伤心也好,孤寂也罢,至少你还活着。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遗失之境:寻渡

    遗失之境:寻渡

    有一个神秘的传说,很少人知道,远离陆地的茫茫深海中,有通往异世的入口,那是一块遥远的连想象都难以触及的土地,一个没有轮回与时空桎梏的世界,从那里可以通往前世来生的光阴。“我等了一个人很久,久得我早已经想不起来她是谁了。”本该封存的记忆,却始终不曾忘却。他绝世,清冷,狂倾天下,本该如此,却不曾想,原来她的故事里,他早已来过。红颜消逝,天地间不曾为谁留下一粒尘埃。她是来历不明的弃婴,兜兜转转一生,本以为那是她的宿命,岂料自己始终只是一个过客,天下惊世奇才辈出时,她演绎着一切皆不属于她的乱世悲歌。
  • 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话说中国——古代农业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农业历史源远流长。“社”与“稷”原本分别指土神和谷神,因古代君主都祭祀社稷,故以“社稷”象征国家。首先我来介绍我国最古老的农业耕作方式。
  • 梅玉

    梅玉

    众人跟随者,在杂草丛生甚至淹过蓝新梅脑袋的地方慢慢的走着,不久之后,舅姥爷暗哑着嗓音说:“到了。”众人都停了下来,慢慢的聚拢到老头的跟前。走在人群中间被姥姥一直牵着手的蓝新梅也走了过去,一眼,就看到了自己脱下来的那件红底带着小花儿的衬衣。此时,衬衣十分端正的穿在一个骷髅的身上。那骷髅的个子,正和蓝新梅差不多。蓝新梅心中“咚”的一声巨响,昨晚上反复不敢相信,不想相信的事情似乎成了事实。
  • 尘封千年之恋

    尘封千年之恋

    前世,他是日本围棋手,她是北宋郡主,他和她相遇在杭州断桥;今世:他还是那个他,她是普通少女,他和她相遇在……看中国围棋手与日本围棋手,月儿与黑木之间跨越世纪的爱恋,守候千年,只等今朝,千年不灭,为情而已……
  • 偏执

    偏执

    父亲不甘贫穷摸爬滚打让家庭跨入小康行列,儿子聪敏好学人人又夸赞其老实乖巧,但是却父与子形同陌路,是社会趋势带来的鸿沟太深,还是父与子真的注定不能和睦,两人之间有什么误会故事,随着时光流逝,父亲能否懂得儿子内心,儿子能否体察父亲苦情......
  • 慕少,请自重

    慕少,请自重

    苏念在学校中碰到了慕容家的二少爷慕容离,两人先是以知己的身份,随后慢慢变为了男女关系而两人却浑然不知自己早已陷入情涡里......
  • 狐狸精

    狐狸精

    看这浮世的繁华之中,本是匆匆过客的你我,可以把握的幸福究竟有多少呢!无论事业还是爱情,谁都会用心来经营的,我信奉这样一句话;首先撩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就可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我的人生是五彩缤纷的,而心灵却始终象雪一样洁白,我自以为是个最可爱的人,但是有些人不这样认为,不这样认为的人讽喻我为“狐狸精”!这应该不失为她们对我的一种抬举和尊崇吧,所以我不生气,虽然会被弄得很狼狈!我的故事其实简单,嫁错了人,爱错了人,于是波折有了,故事也有了……沧海桑田之后,一份超越世俗伦理的爱情又摆在了我的面前,只是此时的我还敢冒险吗……想了解我吗,请先到字里行间一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