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5800000061

第61章 杜甫(5)

接下来的十六句为第二段。五、六两句概括、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妪以下的长篇述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的“呼”与“怒”,全力描写妇的“啼苦”与结果,而吏的“呼怒”自见。“听妇前致词”句承上启下,而听是诗人在听。“致词”是老妪“苦啼”着回答县吏的“呵问”。读下面十三句的“致词”,千万别以为是老妪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坐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一何怒”与“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前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诗人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描写得细致入微。八至十二句是致词的第一个层次。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呵问诉苦的。此前诗人已用次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时,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没找到一个男丁,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妪于是苦诉出“三个儿子都拉去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打仗战死了。”也许县吏呵斥她在撒谎,老妪还把书信交给县吏看。总之,“存者偷生、死者长已”,处境是够让人同情的,她很希望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的人了?快交出来!”老妇又针对这一斥问苦诉:“没别的人了,只有一个吃奶的孙子。”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妪先说了“家里再没人了”,而在此关键时刻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县吏怒吼声的惊吓,哭出了声来,掩口也不顶用。县吏抓住了把柄,威逼道:“你是在撒谎,不是还有个孩子在哭吗?”老妪不得已,这才说道:“只有个孙子啊!还在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妪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后,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连一件完整的衣裙都没有,穿得破破烂烂的进进出出,怎么好让你看见呢?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妪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了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气虽然衰微,请求跟你们连夜赶到河阳前线应急,还可以为作战的士兵做早饭。”妇、吏的对话到此结束,最后是县吏竟然同意老妪赴役,不再大喊大叫了。

尾四句为第三段。既照应前四句所涉及的人物,又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诗人的感受。“语声绝”表明老妪已被抓走;“泣幽咽”是说儿媳妇在低声哭泣哽咽。此时老翁尚未回来。“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妪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夜久”未能入睡,不知什么时候才打了一会盹儿。收尾两句于叙事中饱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妪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妪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一个人作别登路。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后人有评此诗者说: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婆媳惨酷如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老弱妇孺,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确属岌岌可危了。诗人面对当时现实,如实地揭露了政治的黑暗,发出了石壕吏夜间乱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本诗的艺术表现最大的特点是精练,事长言短。全诗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且爱憎强烈,倾向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全诗仅一百二十字,却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上的复杂矛盾与冲突,是非常难得的。

新婚别

杜甫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1]。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2]。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3]!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4]。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5]?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6]。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7]。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8]!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9]。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10]!

【注释】

[1]兔丝:一种蔓生草,必须寄生在别的植物身上。蓬麻:蓬草和苎麻,都是低矮的植物。[2]与:给予。[3]无乃:恐怕、只怕、只是。[4]河阳:指黄河南面一带,当时正是打击安禄山叛军的前线。[5]姑嫜:公婆。[6]将:将就,跟随。[7]苍黄:比喻事情变化反复,由《墨子·所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引申而来。[8]戎行:军队的守卫与作战。[9]罗襦裳:丝绸短衣[10]迕(wǔ):违背、违逆。

【鉴赏】

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精心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诗采用“独白”的表现形式,先后以七个“君”字表达新娘对新郎的肺腑之言,感情真挚,读来深切感人。

全诗可分为三个段落,表达了三层意思。但三个层面不是平列的,而是一层比一层深邃,一层比一层高远;每一个层面中又都有曲折。这是因为人物的思想是递进的,心情极端复杂。

前十二句为第一段。主要是新娘诉说自己的不幸命运。一个刚过门的新媳妇,过去和丈夫没见过面,没讲过话。所以语气显得有些羞涩,有些吞吞吐吐。首二句用物作譬,很符合她的特定身份和特定心理:好像兔丝子这种蔓草攀附在蓬草或苎麻类低矮植物身上,兔丝子的蔓须也就不能延长。在封建社会里,女子得依靠丈夫才能生活。可是她现在嫁的是一个“征夫”,很难指望白头偕老,用“兔丝附蓬麻”作譬非常贴切。次二句加深了首二句的意思。为什么新娘子会伤心到这步田地呢?以下八句正是申明这个问题。“结发”二字不要轻易读过,它说明这个新娘子对丈夫的好歹看得很重,因为这关系到她今后一生的命运。然而,谁知道这洞房花烛之夜,就是生死离别之时呢?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一早就得去打仗,连你的床席都没有睡暖和,这哪里像个结发夫妻呢?“无乃”二字是反诘语气,全句意为“岂不是太匆忙了吗?”如果是为了做别的什么要紧事,匆忙相别也还罢了,因为很快可以团圆;偏偏你是到河阳前线去打仗,将来的事且不说,眼跟前我这媳妇的身份都没有明确,怎么去拜见公婆、侍候公婆呢?古代婚礼,新娘嫁过门三天以后,要先告家庙、上祖坟,然后拜见公婆,正名定份,才算成婚。“君行”二句,点明了造成“新婚别”的根源是战争;同时说明了当时进行的战争是平定安史之乱。由于组织指挥上的失误,唐朝官军节节失利,伤亡惨重,广大地区沦陷,边防已经内迁到洛阳附近的河阳,守边居然守到内地的家门口来了,这岂不可悲可叹?所以,读者还要把这二句看作是对统治阶级昏庸误国的讥讽。诗人在这里用的是一种“婉而多讽”的艺术方法。

中间八句为第二段。新娘把话题由自身转落到丈夫身上。她关心丈夫的死活,并且表示了对丈夫的忠贞,要和他一同去作战。当年父母对自己非常疼爱,把自己当作宝贝藏于深闺。然而女大当嫁,父母也不能藏我一辈子,还是不能不把我嫁人了,而且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现在我嫁给你就得跟随你。你却要到那九死一生的战场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能靠谁呢?想到这些,怎能不叫人沉痛得柔肠寸断呢?紧接着,新娘子表示:我本来决心要随你上前线,死也跟你死在一起,省得牵肠挂肚。但又怕这样一来,把事情弄得更糟糕,形势弄得更复杂,真叫人左右为难。这八句刻画了新媳妇那种心如刀割、心乱如麻的矛盾心理表现得非常到位。

最后十二句为第三段。新娘经过一番痛苦的倾诉和内心剧烈的斗争以后,终于从个人的不幸中、从对丈夫的关切中跳了出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放远了自己的眼光。她一变哀怨沉痛的倾诉而为积极的鼓励,话也说得痛快,不像开始时那样吞吞吐吐的了。她决定不随同丈夫上前线,为的是不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并且,为了使丈夫一心一意努力杀敌,她表示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爱情:我这贫家女儿费了许久的心血好不容易才备办得一套丝绸新装,现在起不再穿了;我还当着你的面去掉脸上的脂粉,抹尽铅华。你走了以后,我更没心情梳妆打扮、穿红戴绿了。这一方面是对坚贞专一爱情的表白,另一方面也是鼓励丈夫放下担心,满怀希望地去杀敌。新娘子的鼓励是十分明智的,只有把幸福的理想寄托在丈夫的努力杀敌、凯旋归来上面,才有实现的可能。应该说,这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好姑娘。结尾四句是全诗的总结。其中有哀怨、有伤感,但已经不像开始那样强烈、那样明显。“人事多错迕”似乎在诉说人不如鸟,百鸟尚能成双成对地翱翔天空,我们新婚夫妻却要生离死别地天各一方。但人世间的许多事情往往是与人的愿望背道而驰的,只有随天命、尽人事,振作起来往好的方面想。于是她说出了“与君永相望”这样含情无限的话语,用生死不渝的爱情来坚定丈夫的斗志。

本诗是一首高度思想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好诗。作者在新娘子身上倾注了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同时在塑造的人物身上又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精雕细琢,新媳妇有血有肉,在经过曲折剧烈的痛苦的内心斗争以后,毅然鼓励丈夫“努力事戎行”。读者可以深切领会到战争环境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丝毫不感到勉强和抽象,而觉得非常自然,符合事件和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言语之间深深打动人心。

人物语言个性化是本诗的最大艺术特点。诗人化身为新娘,用她的口吻说话,生动而且逼真。诗中用了不少俗语,这也有助于语言的个性化,因为诗人描写的本来就是一个“贫家女”。全诗一韵到底,一气呵成,与本诗采用人物独白的方式有关,也有利于主人公的诉说,更便于读者的倾听。

佳人

杜甫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1]。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2]。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3]。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4]。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5]。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7]。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8]。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9]。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释】

[1]绝代:汉乐府《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绝代即绝世,绝无仅有。幽居:隐居。[2]良家子:出身清白、好人家的儿女。[3]关中丧乱:指安禄山陷长安之事。[4]世情:世俗风情,指一般人趋奉势利。恶(wù):厌恶。衰歇:衰落失势。转烛:风中烛光,闪烁不定,喻人情世故反复无常。[5]轻薄儿:轻佻浅薄之人。[6]合昏:合欢花,又名夜合花,朝开夜合,知时守信,坚贞不贰。[7]泉水清:喻贞节自守。泉水浊:喻操行不正。[8]萝:女萝、松萝,树状植物,直立或悬垂,长达一米以上,呈灰白或灰绿色。[9]采柏:采折松柏。柏常绿不凋,似有坚贞不移的品性。盈掬:装满叫盈;两手捧取叫掬。盈掬,满把之意。

【鉴赏】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辞掉华州司功参军之后,不得已挈妇将雏,翻越陇山,来到秦州。此诗作于秦州,写一位妇女在安史之乱中的她的坚贞气节和不幸遭遇。

诗的开头以陈述句领起,说他见到了一位“幽居”在深山空谷中的“绝代”佳人。接着,诗人借“佳人”的口吻,自述战乱中的遭遇:她本是出身于清白之家的“良家子”,但在战乱中只能托依山林草木,过着孤苦零落的生活。这是因为:关中丧乱(安史之乱),官居高位的兄弟“遭杀戮”,连“骨肉”也不得收葬。加之世态炎凉,趋炎附势,“万事”如同“转烛”之光,反复不定。因而,她“轻薄”的丈夫因她娘家人亡势去而抛弃了她,与“美如玉”的新人寻欢作乐去了!“佳人”自述到此,悲愤欲绝,以“合昏”花和“鸳鸯”鸟作比,说明花鸟还守信有情,现在人却弃旧喜新,岂不可叹!“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以“笑”和“哭”对比,更见出她令人同情的悲惨身世!

这位“佳人”并没有被不幸的命运压倒,诗人用“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作比,指出“佳人”如同山之清泉,独居深山空谷,与草木为邻,保持着高尚的节操!你看,侍婢卖珠,“牵萝补茅屋”;“佳人”首不加饰,发不插花,采柏子而为食;天寒地冻,“翠袖”单薄;“日暮”黄昏,倚“修竹”而临风,可见女主人公安贫守道,如松柏、修竹一般,有着高尚的贞节操守!这是诗人以眼观物,对“佳人”所作的行动描写。全诗铺陈其事,但“赋”中有寓。诗人通过佳人身世遭遇和坚贞品德的描写,把贤士失职,去国怀家之思寄寓其中,以表自己高尚的情志和报国无门的难言的隐痛和悲愤!所以,长期以来“佳人”的遭遇与志向常引起有识之士的同感与哀怨,不是没有道理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中国十大悲剧故事

    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增进对优秀的文学遗产和艺术遗产的了解,我们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中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和较高艺术性的悲剧名篇,分别为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冯梦龙的《精忠旗》、孔尚任的《桃花扇》、方成培的《雷峰塔》、高明的《琵琶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孟称舜的《娇红记》等以飨读者。
  •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收入宋烈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62篇散文,精短的散文笼罩着诗意的光芒,同时这些文字浸透了一个诗人对生存的观察、沉思和内省。沉郁冷静、思辩而不失热烈的叙述风格使得这些散文更像是漫长岁月深处的一支深沉的歌。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真挚的友情从来是不求回报的,只记得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 幸存者

    幸存者

    本书介绍了若干个凭借对生命的渴望,用超强的意志力、坚韧的毅力和聪慧的头脑,穿越生死线、战胜死神的故事。
  •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莫急,你要的岁月都会给你

    豆瓣超人气、嘴最贱、毒毒教大当家“毒舌奶奶CC”最辛辣观点。豆瓣上从未发表过的8万字内容首度面世。生活中的女汉子,写书时却是玻璃心,对于爱、背叛、受伤、柴米油盐霸气解读。言犀利却用轻轻的笔触修复你在社会丛林生活中遇到的伤。拒绝神秘主义,拒绝哄你开心,掏心窝地直言隐秘的生活真相,如果不能训练你内心更强大,至少给你安慰。天下万物来和去都有它时间,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如果世界上真有奇迹,那也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只是需要自己慢慢等待。读这本书能静下自己的心,充满正能量,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热门推荐
  • 那些追求的日子

    那些追求的日子

    一山村少年在朴素的理念指引下,虽经历身边朋友和伙伴因各种原因而纷纷离开学校,他始终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虽遇到各种原因但没放弃追求,一直到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也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即使现在也如此,期间也遇到过自己青春岁月中的刻骨铭心爱的记忆,由羞涩朦胧到深刻体悟。既有对生他养他的故乡和亲人的回忆和眷恋,也有对曾经一起生活学习过的老师、同学及恋人的深情的想念
  • 问道封仙

    问道封仙

    这方世界是人类的主宰,还是妖兽的横行,亦或者是鬼魔的寄居。把酒问道,以力破天,十级元力,百转成仙...看我如何逆转乾坤...
  • 邪王绝宠:杀手王妃很倾城

    邪王绝宠:杀手王妃很倾城

    苏漠,21世纪的杀手,被最信任的人背叛,死时,唯一的念想就是:若是有来生,她再也不要有“情”。再次醒来,她穿越在轩朝丞相府痴呆三小姐身上,既然占用了别人的身体,自是要为原身的主人打抱不平。却不曾想,这中间,她招惹了一个强大到她无力反抗的人。———————凤芷挑眉看着横卧在他身下,一脸视死如归的人,调侃道:“怎么不反抗了?”宋菀清眼眸一嗑,淡淡地道:“就当是被狗咬了。”凤芷:“......”
  •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

    作者化繁为简,将艺术知识和艺术鉴赏变成孩子们熟悉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方式,揭示出了伟大艺术最平易近人的一面。旨在为孩子们注入持续一生的对于真、善、美的热爱。
  • 星空演习

    星空演习

    人类仰望星空的目光从未停止,但当星空触手可及,却又是那么的让人望而生畏。作为一名已经退役的武警士兵,在参加第七次《星空演习》时,他又能有什么作为,在人类与外星智慧种族博弈中,他又能干什么是地球文明被殖民,亦或独立,一切尽在第七次星空演习
  • 守护甜心之血染你心

    守护甜心之血染你心

    一场陷害,让她看懂了朋友之间的脆弱,退出守护者,步步难走的生活让她出国,三年之后,回归日本,她已改变。
  • 瓦罗兰战歌之我心永恒

    瓦罗兰战歌之我心永恒

    一场毁灭的战役,一个国家的沦陷,德玛西亚,本是瓦罗兰一个超极大国,但在与树敌诺克萨斯一战后,彻底沦陷,仅留下皇子嘉文和几位将领存活,但诺克萨斯丝毫没用放弃对他们的追捕,他们一路逃亡,经过一波波折难,他们渐渐发现,他们国家的沦陷并非那么简单,乃是一场被精心策划的惊天阴谋,最后演变成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这场黑暗与光明的较量,结果将会如何,请收藏!
  • 玉落无情年华似殇

    玉落无情年华似殇

    这是一座普通的小城,只是一所普通的中学。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校园里,却发生了一段唯美又伤感的爱情故事……林浩宇是一名阳光开朗而又多愁善感的男生,方筱可是一名古灵精怪而又心思细腻的女生。他们的命运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高中三年时光匆匆,他们经历了从相识到相知,从理解到误会,从分手又到复合,最后……每一次的调座位都是一次转折,而每一次的转折又牵扯出了一段段或甜蜜或悲伤的独家记忆……
  •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世界名流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现、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我是道士她是鬼

    我是道士她是鬼

    乾坤无极,浩瀚永生,道法万象,遗失千年道法,从见天日……以魔入道……我遇见我的师傅,遇见了那只鬼,注定我的一生不再平凡!我叫曾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