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物了。除夕之夜,这些应节的饮食便纷纷摆上餐桌,让人垂涎欲滴。
(一)春节期间吃饺子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儿,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儿里,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祈望。
1.吃饺子的习俗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
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儿晚上零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饺”与“交”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儿里。吃到如意和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
饺子因所包的馅儿和制作方法不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也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曰“线穿元宝”。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除了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外,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地方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
2.饺子的来历与演变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儿、被称为“馄饨”的食品。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估计那时的饺子煮熟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
唐代饺子的外观和吃法已经和现在一样了。宋代称饺子为“角儿”,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据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做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3.饺子的传说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在寒冬腊月,看到穷人的耳朵被冻烂了,便制作了一种“祛寒娇耳汤”给穷人治冻伤。他将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温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煮熟,分给穷人吃。
人们吃后,觉得浑身变暖,两耳发热。以后,人们仿效着做,一直流传到今天。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开天辟地,结束了混沌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
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保护好。
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儿,用嘴咬着吃。
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春节期间吃年糕
春节时我国很多地区都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明朝崇祯年间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记载了当时的北京人每于“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难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谐音而来。
1.年糕的历史及内涵
据说,最早的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发现了稻种,这说明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了。
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6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
将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这可从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得到证明。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用绢罗筛过后,加水、蜜和成硬一点的面团,将枣和栗子等贴在粉团上,用箬叶裹起蒸熟即成。这种糯米糕点颇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制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产,在北方也有糯米那样黏性的谷物,俗称小黄米。这种黍脱壳磨粉,加水蒸熟后,又黄又粘,而且还甜,是黄河流域人民庆丰收的美食。
春节食品年糕的种类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农家的黄米糕、江南水乡的水磨年糕、台湾的红龟糕等。
年糕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
年糕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带有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和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儿;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
年糕不仅是一种节日美食,而且年年为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诗中写道:
人心多好高,谐声制食品。
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谂。
2.年糕的传说
过年吃年糕是中华民族的风俗之一。年糕是过年必备的节日食品,据说是从苏州传开的。
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
吴国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传说这一天,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
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
伍子胥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以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
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当时并未当真。
没过多久,吴王驾崩,夫差继承王位,他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
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震天。
这时,那位随从记起伍子胥从前对他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
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的老百姓。
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供奉伍子胥,以感谢伍子胥的恩德。久而久之,称其为“年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