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惯和风俗,如果我们希望到一个新地方去发展,千万不要轻视了这一点。举个浅显的例子吧,假若我们想去东北开个菜馆,可以不全卖东北菜,但最起码的东北四大炖菜可一定要保留,并且一定要请当地人做菜,假若想靠什么湘菜或其他什么菜在东北站稳脚跟,那根本就是在做梦。因为东北人最爱吃的就是炖菜,哪怕是东北乱炖也比那精工细做要美味得多。另外,再加上东北炖菜实惠,而南方菜系讲究味道,分量较少,自然难以被东北人接受。再比如,因为东北人豪爽、讲义气,所以只要服务态度好,他下次肯定还会光顾你的菜馆,而假若你态度太差,即使给予他一定的打折,他也未必下次再来,因为他会认为你不够义气。
由此可见,了解风土民情,对于开拓自己的事业至关重要。所以,到一个地方之前,先找出与当地人生活习惯相关的书籍来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次是要多走动,走的地方多了,见识自然就多,有些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必须实地考察才能有所收获,再一个方法是多向别人请教,不知者不为过,不懂装懂的人迟早会碰壁。
史书上记载,楚国人范蠡到山东做生意时,把赚取的许多钱分给了当地的百姓,结果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最后乃至“日进万金”。
范蠡为何要这样做,这正是他取得成功的关键,一个外乡人到一处做生意,如不笼络本地的人甭说你赚他们的钱了,即使不赚钱还有人想找茬欺负你。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总容易受到冷遇。因此,假若你想在陌生的环境里有所作为,最好要有几个本地朋友,他们不但可以及时地给你反馈信息,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一些在此地发展的注意事项。
总之,如果一个人能在所处的环境里,使自己的所想、所做融入其中,虽是异邦人,也可游刃有余。
到异地做事应该藏起自己的锋芒,懂得入乡随俗,在陌生的环境里张显个性只会给自己添麻烦。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行事规则和习惯,要让自己很好地融入一个新的环境,必须学会认同所处环境的规则和习惯,但这要在实践中去体会,没有新环境的体验,不可能有对新环境的认知。
成功是从迈出第一步开始的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可自己被告知必须要走一段很长而且其中可能还会遇到许多险阻的路时,即使是迈出第一步,可能也是要颇具勇气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第一步很可能是一次壮美且成就事业的开始。
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视我们已经开始的哪怕是一个很微不足道的行动,它是我们许多工作的探索和尝试。有了第一步,我们才能根据其反馈信息,确定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只有有了千百种的尝试,人们才能获得千百次的成功。
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看过这一消息,多数人很难理解: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过活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然而,我们不要忘了乞讨,那是他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说,那只是他走向成为百万富翁之路的开始。
第二步、第三步,他是如何做的才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只依靠乞讨而成为百万富翁,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聪明的人,为了要达成主目标常会设定“次目标”,这样会比较容易于完成主目标。许多人会因目标过于远大,或理想太过崇高而易于放弃,这是很可惜的。若设定“次目标”便可较快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能逐步完成“次目标”,心理上的压力也会随之减小,主目标总有一天也能完成。
曾经有一位63岁的老人从纽约市步行到了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经过长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到达了迈阿密市。在那儿,有位记者采访了他。记者想知道,这路途中的艰难是否曾经吓倒过他?他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气的。我所做的就是这样。我先走了一步,接着再走一步,然后再一步……我就到了这里。”
是的,做任何事,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再一步步地走下去,你就会逐渐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的具体的目的地,而且向它迈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每个人都应该有伟大的长远梦想和希望,然而,对于目标设定,成功大师往往建议人们做一个不太成功的人,而不是过度成功的人,也就是说,采取初级步骤。例如,如果你最终想减重50磅,拥有健美的身材,他们会推荐你先减重20磅,而不是试图向前迈出一大步,一下子减重55磅;不是去健身房一个小时,而是只去20分钟。换句话说,设定一个不太成功的目标,然后迫使自己坚持它。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压力太大,而是觉得能够应付。
人生就像行走,行万里路者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只要走下去,人生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而关键的是我们必须要走。
任何宏伟的梦想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付出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而这千百次的尝试和努力,我们相信你不是随心所欲的茫然所为,它是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总结的结果。
敢闯方能胜,爱拼才会赢
世界是闯出来的,敢闯才会成功。当然,闯的过程也是经历挫折和遭遇坎坷的过程,闯得多了,见得广了,自会有一扇成功之门向自己打开,自会有一条成功之路向远方延伸。
异地求生,是许多人的成功经验。但是最初推开家门,勇敢迈出的第一步却颇不容易,然而更难的还在于受困于异地,并能继续前行,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阿春,1985年7月从南方某大学国画系毕业,分配到北京某杂志社任美术编辑。从南方小城走出,一变而为首都的公民,阿春着实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可是,平凡乏味的日子,一眼望穿的人生让不安分的她觉得很不过瘾。于是,1998年,随着出国大潮,她自费留学到了美国。然而,在美国的日子并不像她想像中那样美好,处处碰壁之后,阿春又回到了杂志社。1992年的杂志社已经很不景气了,她决定再次“出走”寻找机会,也就是这关键的一步,送她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这次她选择了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亚洲国家柬埔寨。
初到柬埔寨的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阿春边打工边学习柬文,中间经历了很多艰辛。经过自己的努力,阿春渐渐有了部分积蓄,她用这部分积蓄作资金,准备做些生意,说干就干,在最短的时间里,阿春租了门面,卖起了中国的日用品、百货等。
阿春能吃苦,又很勤奋,她的生意日渐起色。尝到了甜头的阿春想:“我何不把中文也当成一个产业呢?”经过深入的市场调查,阿春决定在柬埔寨开办一个华文学校。靠毅力、靠文化的思路终于成就了阿春的百万富翁梦。当时,由于柬埔寨政局稳定,许多台湾商家和内地的国有企业,还有许多私营企业纷纷来到柬埔寨投资发展,懂华文的人才在柬埔寨很稀缺,华文教育的前景十分看好。租到房子,打出广告,阿春开始了执教生涯,她每天教学长达12个小时,学生越来越多,她不断扩大学校的规模,并从国内请来知名的退休教师执教。
在柬埔寨华人协会每半年举行的中文考评中,阿春的学生囊括了前5名,到1999年年底,从阿春学校培训出去的学员达2500人,阿春终于圆了她的梦。
阿春的成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她的一句话让我们思索很多,她说:“如果我在岗当编辑会有今天的成就吗?”这句话颇有破釜沉舟的味道,当她别离稳定而枯燥的工作准备到柬埔寨发展时,绝对是孤注一掷的,没有别人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要靠自己来摸索。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继续追求成功的勇气。
在美国的失败经历也成了阿春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阿春的成功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智者、勇者的风范,还让我们明白了机遇固然重要,更关键的还是寻找机遇的勇气和那颗抓住机遇敏锐而坚强的心。
现实中,即使我们有过努力、奋斗拼搏的经历,但我们也不一定就能达到自己渴望达到的目标。可是如果我们不去奋斗和拼搏,可能我们就永远不会成功。成功不是等来的,是你在不断地探寻和勇敢地闯荡中发现和争取到的。
让自己独立地行走
现今的人类独立性更强,尤其是“新新人类”,更渴望翱翔、独立,不想再依靠别人。我们为每一个靠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行走的人喝彩。
现在我们走向了社会。过去在我们的周围,有父母呵护自己,有老师指导自己,有同学帮助自己。现在这些都离我们远了,面对复杂而喧嚣的人群,我们已没有依靠,只有独立地面对一切。
我们如何能迈好这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是需要很好设计一下的。
没有人一生都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人随时都会碰上磨难。勇于尝试,才能获得成功。
没有尝试,就会显露出人生的肤浅苍白。离开尝试,就意味着没有了思想之源。
因为尝试,才迫人思索,才逼人明智,才使人练达,而又富有发现创新精神的人,人生才会卓越,生命才能不同凡响。
尝试,使胆小者卑琐乖戾,使强者顽强坚忍。经历一次尝试,就是经历一次演练,经历一次登高。尝试使人懂得了生命之不易,从而对每一份收获都弥足珍重。是尝试使人体味了人生之艰辛,从而坚定执著刻苦勤奋。是尝试使人领悟到了红尘之纷繁,从而自信自强认真做人。是尝试的痛苦经历,使人品味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幸福的滋味。也是尝试使人明白了:每个希望成功的人,都应做好吃苦受难的准备。美国女盲诗人海伦·凯勒说得好:“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决不应该爬行的。”我们要翱翔,不要再爬行;我们要独立,不再依靠别人,我们要靠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
1991年11月1日,在美国爱荷华大学留学的中国青年博士卢刚在十分钟内枪杀6人,其中包括他的导师和同是来自中国的他的同学山林华博士。卢刚事件被美方报纸报导为“是没有上帝的悲剧”。卢刚在智慧上能思考宇宙苍穹辽阔无涯的问题,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成了一名高智商低能儿!这其中与他在成长中处处有依靠、独立性差不无关系。在卢刚从少年班到出国留学这一路上处处绿灯大开,凡事有依靠,整个社会对这样的英才捧着、护着,使其根本没有独立能力,没有一种承受痛苦、挫折的心理准备;他是公派出国,有经济依靠,并不需要像自费留学生那样靠自己去洗碗、当保姆、打工来挣学费;卢刚毕业后不想回来报效祖国。面临失业,支票又断档,这时的他,想到的不是去独立、去闯,而是一旦失去依靠和支撑,便走上了一条极端的绝路。
卢刚的悲剧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它警示人们:我们的学识与能力再不能是畸形的了!当人们初次跨进社会的同时,还要跨越种种依附心理。
同样是在美国闯天下,“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初到纽约,一没有经济依靠,二没有亲戚朋友,兜里揣着18美元,骑着自行车穿梭于急驶的“奔驰”与“奥迪”车之间,奔波在学院与餐馆的洗碗间的途中……靠着自强独立,周励成功了,她不但拿到了学位,也成了叱咤纽约商界的巾帼英才。
有人说,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当中最敏感、最深刻的一族;而久居象牙塔却限制了我们的敏感与深刻;而我们要说:大学的围墙并没有限制我们敏感的触觉、独立的行走,只要我们不处处依靠别人,只要我们愿意让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可以断言:尽管我们初进社会,也不会手足无措,也不会茫然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那时的我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会像从一个房间走进另一个房间那么自然!
人类最智慧的支撑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权势,更不是靠山;人类最智慧的支撑便是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我们不要因为失去别人的搀扶而胆怯止步;不要因为是第一次独立行走而担心摔倒;一种年龄的人要走的路,就让那种年龄的人去走,哪一个走路的人没有跌过跤呢?留一份真实,留一份坦然,留一份独立的洒脱,在每一个生命的路口,每一个年龄的季节,从你开始,从我开始,在这里起步,让我们大家都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继而完成我们一生的旅途!
人生之路往往比脚下的路更崎岖,更坎坷。它隐于沸腾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之中,不为一般人的视野所触及。每个人由于目标不同,行走的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不相同。只有善于独立行走的人,才能走向人生的辉煌。
路途泥泞才能留下脚印
有许多人只是梦想着通过摸彩票中大奖,而不是通过自身奋斗去发财;只想着天上掉馅饼,而不是一刀一枪去打天下。此种心态不改变,又哪里来的成熟、哪里来的成功呢?
唐代高僧、日本律宗的创始者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草鞋。住持叫醒鉴真问:
“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草鞋做什么?”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草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寺前是一段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答:“想做名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