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17200000019

第19章 读书不能使人明智(4)

生死

人有很难改变的特质,那种特质是附着在灵魂上的,超脱了生死。如果你有一颗反叛者的心,哪怕你死了,你反叛的灵魂依然活着,到下一世,一旦时机成熟,你还是个反叛者。过去世中庄园主的女儿,到了未来世,一旦觉醒,她仍然是反叛者。即便身份和社会阶层改变了,她从奴役者变成了被奴役者,但她反抗奴役的灵魂没有变。她的丈夫和她一样,在过去世从事废奴运动,在未来世带着克隆人抗争。肉身已不再是同一个肉身,灵魂仍然是同一个灵魂。

年轻的作曲家忍受不了自己的同性恋倾向而自杀,在受到老作曲家的威胁时也不敢向他开枪。他的怯懦并不是此生才有,而是前世就有。如果你细心,会发现在前世,他是被船长踹了一脚的侍者,挨了一脚踹,还毕恭毕敬,大气都不敢出。这种胆小和怯懦是附着在他灵魂上的特质。就像庄园主女儿向往自由的特质一样,会跳脱出生死,在不同的时空中流转不变。

那位庄园主,在其他的时空中,他是追杀女记者的杀手,是养老院监禁老人的护士,是镇压反叛军的头目。无论在哪一世,他都是旧秩序的忠实捍卫者,永远和那些向往自由而企图打破旧秩序的人作对。他相信这个世界固有的秩序,视之为“自然法则”。庄园主的灵魂特质,同他女儿的一样,同年轻作曲家的一样,跳脱生死,流转不变。

若如此,那灵魂特质就永远不变了?人始终是人,佛始终是佛,泾渭分明,不可逾越吗?若如此,灵魂的流转中就没有可以变化的东西了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庄园主和他的女儿是同一个人。

在末世荒蛮时期的原始部落中,有部落崇拜的图腾,有蛊惑人心的魔鬼。其实,魔鬼就是庄园主,图腾就是他女儿。图腾和魔鬼是一个人的两面,一旦化身为不同的人,魔鬼便是图腾的父亲,图腾便是魔鬼的女儿。惠能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魔鬼是前念,图腾是后念。魔鬼始终要维护旧秩序,而图腾要打破它。一个人内心中,坚持固有信念的一面是魔鬼,要打破它的一面是图腾。父亲会生出女儿,女儿会和他决裂。追本溯源,没有父亲哪有女儿,没有魔鬼哪有图腾,没有人类哪有上帝,没有众生哪有佛?人类要对抗自己的心魔,就要给自己的意志一个化身,于是就有了上帝,有了佛。

《圣经》与《易经》的读法

西方的神的伟大在于他的刚强,中国的神的伟大在于他的柔弱。拿《易经》来打比方,西方神之德是乾,是照耀和引领;东方神之德是坤,是背负和承载。我不喜欢基督的说教,是天性使然。

《圣经》和《易经》有一点极其相似——都是悬空说话。悬空说话的结果是,你本事越大,对经文理解就越深刻。不像报纸和小说,处处都说实了,没有读者发挥的余地。具体比方说,你讲金庸小说,讲得好主要不是因为你水平高,而是因为金庸小说好。但你讲《易经》和《圣经》,讲得好肯定是因为你水平高。它们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读者自身的境界。所以以赛亚说:他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圣经》和《易经》读起来就是这样。

读《圣经》,要跳开字句,感受耶稣身上的气魄和秉性。耶稣的一喜一怒是因何而起,因何而息。耶稣的一举一动是何动机和缘由。耶稣的话,是孤怀自遣还是说给人听。对耶稣其人多一分理解,就对《圣经》其文多一分理解。但凡一个人在人格上伟大,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解读他,总会有让自己觉醒而受益的地方。

读《易经》,要把书扔一边,观察世界。比方说,看见一朵云彩,想它是哪种卦象,看见一排树后面的高楼,想它是哪种卦象。这还很初阶。进一步,读史书,武王伐纣,想它是哪一卦哪支爻在动;陈桥兵变,想它是哪一卦哪支爻在动。再进一步,身边的事情,周围的事情,都能从卦、爻、象的角度来看。本来六十四卦的发明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善易者不卜,是不用占卜就知道自己的卦爻情形。

扯开说点读书的题外话。入门时要读好书,入门之后不妨翻点坏书。坏书有它坏的地方,不过很多坏的地方是需要留意的。就像一个人应与高尚者为友,但一生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很多平庸俗气的人打交道。自己身上,也免不了有平庸俗气的地方,知道自己平庸俗气在哪里,才好戒绝。翻坏书,也是这个目的,但不能陷溺进去。

其实,内行是不会点开这篇文章看的,除非是抱着来看作者秀下限的娱乐心态——因为标题就起得不通,不过这也是我要写此文的意旨所在。

要聊《易经》,起码要亲昵儒家道统,不然就是门外汉。我这个标题,就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标题。儒家来写这篇文章,怎么能把Holy Bible叫做《圣经》呢?儒家的圣是孔子。Holy Bible只能叫做《新旧约》。《易经》也不该叫《易经》,太业余了,专业的叫法是《易》或《易经》。最重要的一点,《圣经》不能放在《易经》的前面。所以,专业的题目应该是《〈易〉与〈新旧约〉说》。读中国的书,特别要注意这一点,这叫做“微言大义”,似乎是细节,却处处体现着立场、精神和取向。

如果我把题目叫做《〈易〉与〈新旧约〉说》,内行就会点开看,而业余的人看见题目就跑掉了。但实际上,内行是不用点开看的,因为他们已经懂了。

这正是布道者的痛苦所在。作为一个内行,你总是得以一个外行的姿势出现。孔子如此,耶稣也如此。这话说大了,往小了说,如果你的论文太过炫目太过犀利,要想让答辩委员会的那些外行大佬们搞懂,你得往最肤浅处去讲,那些名气大、心眼小的答辩组成员们的词典里是没有“不明觉厉”这个词的。

《管锥编》并没有那么深奥

《管锥编》的名声很响亮,留给大家的印象是,这是一本很深奥的书。我曾经以为这本书是世界上最牛的书之一,一直渴望读而又读不到。大一刚入学,我就从图书馆借来了这本书,很痛苦地啃了个开头,然后放下了。原因很简单,啃不动。

今天再看《管锥编》,发现这本书一点儿都不深奥。更重要的是,现在在我眼里,“深奥”早就不是评价一本书价值的标准了。没有哪本书是深奥的。所谓深奥,只是你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如果把《通信原理》和《管锥编》同时放我书桌上,我会觉得《通信原理》要比《管锥编》难懂十倍。虽然我读不懂,但我知道《通信原理》很浅显。同样,《管锥编》也不难。

很多人觉得《管锥编》很牛,大概有两个理由:第一是钱钟书名声很大,第二是他们读不懂。所以他们就想当然地认为《管锥编》很牛,甚至是一部皇皇巨著。《管锥编》虽然是一部好书,但还不能称之为巨著。一本书的价值,由读得懂的人来评价总比由读不懂的人来评价更靠谱一点。事实上,能把《管锥编》读懂的人之中,很多是没有工夫把它读完的。因为《管锥编》是一部更适合茶余饭后读一读的书,是点心,而不是正餐。

怎么区别哪些书是点心哪些书是正餐呢?很简单。只吃正餐可以吃饱,只吃点心,可以吃下很多但不会觉得饱。看一下《管锥编》的目录,讲的是《易经》、《诗经》、《左传》、《史记》、《老子》、《列子》等,就会明白《管锥编》是一部辅导用书,不是教材。也就是说,假如你没有读过《易经》、《诗经》、《左传》、《史记》这些,直接去读《管锥编》,是没法读下去的,读了也没有什么意义。词汇量不一样怎么能交流?钱钟书在写《管锥编》的时候,假定读者首先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可以是他本人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一,但不要跟他有数量级上的差别,那就没法交流了。

一些流行的经济学教材通常会在序言里面说,我假定我的读者已经具备了微积分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只有三千英文单词的人去读《经济学家》一定是吃力不讨好的,想读懂《经济学家》,那就先回家把单词背了。不过当他真的回头背了足够数量的单词,也许他就不读《经济学家》,而是直接读《国富论》了。

有些书初学者可以直接读,比如《宋元学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或者罗素的《西方哲学史》。这些书就好比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教材,你没有一点儿基础也可以读,而且读完之后你就有基础了。但想读《管锥编》、《先秦诸子系年》、《文史通义》这些书,你必须要有很好的基础才可以。而且不同的是,《文史通义》、《先秦诸子系年》这些书读完后你的功力会有所增益,但《管锥编》读完后功力并不会有所增益,只是招数会多一些。所以,如果是从修炼内功的角度,《管锥编》并不是一部很好的进阶教材,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能读懂它的人不一定会去读它。

我是在否认《管锥编》的价值吗?完全不。否认《管锥编》的价值,就等于否认杜甫的诗、苏轼的文章。钱钟书是一个作家型学者,他做学问的首要目的与其说是为了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不如说是自娱自乐。他用文言文写《管锥编》,用他的话说是“技痒”,这只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管锥编》这种书根本没法用白话文来下笔,那样效果会减弱很多。《管锥编》的价值就好比杜诗的价值,它并不是要追求学术上的意义,而是要体现一个人在这里。有了杜诗,杜甫就在这里;有了《管锥编》,钱钟书就在这里。这就足够了。所以,读《管锥编》的人,更多不是对《管锥编》中学问感兴趣,而是对钱钟书这个人感兴趣。论学术功力,钱钟书不及其父钱基博;但论个人魅力与影响力,钱钟书远远超过了他父亲。

《管锥编》写于“****”后期。“****”前期,钱钟书、杨绛夫妇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就在河南信阳的罗山县,离我家半小时车程,后来干校迁到了息县,杨绛的《干校六记》写的就是那里发生的故事。在下放的苦难生活中当然是没有条件进行写作的,当时钱钟书已经到了耳顺之年,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学养的人,他显然不情愿自己传世的只有《围城》、《谈艺录》这些文艺小清新作品。虽然这些对于一个普通作家来说已经很足够了,但钱钟书一定觉得那些早年的作品只能反映其整个人生的冰山一角、长河一脉,不足以代表整个的他。所以我推测,应该是他在下放的那些年,就已萌生写一部能更好地代表自己的书的念头。1972年钱锺书回到北京,时年63岁,开始动笔写作《管锥编》,1975年初稿完成。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赞扬古时候做学问的人并不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而是为了个人的志趣和爱好。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正是他作为一个“古之学者”的最好写照。

诺贝尔奖对中国文学意义不大

我还在读经济学研究生的时候,偶尔打电话回家,老爸会问我:“你听说过××经济学家吗?前天在报纸上看到他的一篇文章,分析经济形势真透彻。”我在脑子里快速搜索了一遍之后说:“这人没什么名气吧,我没听说过。”我爸就会说:“你还学经济的呢,连这么著名的教授都不知道!”我说:“他真不著名,在国内经济学界,但凡有点水平,甚至没什么水平但还有点名气的人,我都不可能没听说过。”老爸就会说:“你这孩子真是太不谦虚了,明明是自己知道的少,还偏不承认。”

对于这档子事,起先我一直不以为意。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是每个人的生态空间不一样。

当初传言莫言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位朋友发微博说莫言的作品水平不高,立马有网友留言围攻说:“你且等几天之后再看你今天说过的话!”这位网友的逻辑很简单:如果莫言获奖了,看你还不羞愧得钻到地下去!但他可能永远无法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拿某个奖项作为评判艺术作品高下之分的标准。事实上,只有自己心中没有标准的人,才会拿别人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尤其是拿获某项奖作为标准。

诺奖的确很权威,但并不是得了诺贝尔奖的就是最好的。《新发现》主编严锋发微博说:“来看看没有得诺奖的作家吧:托尔斯泰、乔伊斯、普鲁斯特、卡夫卡、博尔赫斯、契诃夫、易卜生、亨利詹姆斯、左拉、马克·吐温、昆德拉、纳博科夫、格雷厄姆·格林……这些不可直视的名字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轻易干翻绝大多数获奖者。”

即便在诺贝尔奖最权威的物理界,霍金也没有获奖,爱因斯坦是因为光电效应而非相对论才获奖。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迷信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中国文学的意义?答案很简单,崇拜权威。他们没有自己的评判,所以才会崇拜权威的评判。他们对文学的理解不足以建立一套自己的标准,所以只有照搬别人的标准。他们没有自己的尺度,所以只能山寨别人的尺度。仅此而已。

同类推荐
  • 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如果你渴望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未来,那么就请你翻开此书吧。本书吸收了许多精彩的观点,又聚集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能助你走向积极的人生。它犹如一杯香茶,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你在阅读、品味过程中,不知不觉领略到做人与做事的真谛。
  • 这才是阿里巴巴

    这才是阿里巴巴

    一个人要进入优秀的公司工作,前提是必定要具备一个伟大公司所必备的胸怀、眼光以及视野,这样你才能在公司游刃有余地工作。假如你正在为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而苦恼,假如你正在为徘徊在名企的大门外而沮丧,假如你正在为自己无法进入的公司而忧心不已。那么我们不妨看看阿里巴巴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样,你就可以了解什么才是公司所需要的人!从马云的成功经历和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中总结了阿里巴巴需要的十种人。
  •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如何掌控你的生活

    掌控自己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在财富上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学习。本书概括了数十位亿万富翁的财富理念,他们是:比尔·盖茨、洛克菲勒、萨姆·沃尔顿、李嘉诚;犹太人、美国人……这些精彩实用的财富理念,将使你真正掌握获得金钱,保存金钱以及用金钱赚取更多金钱的全部秘密。
  • 开会开不好,怎么做公司领导

    开会开不好,怎么做公司领导

    现代社会,会议是每一个职场人必须经历的活动,每个场合都存在着各种目的和各种形式的会议,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有政工会议和业务会议,学校里有学生参加的班会和家长参加的家长会,企业里的会议更是种类繁多,销售会、动员会、招商会……数不胜数。客观、公平和正确的认知会议,掌握开会的技巧和方法是必须的。
  •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你面前的这本《听心理学家讲故事》,旨在帮助读者在心理健康的调适和修炼方面,自己做自己的心理医生。这本书重在解决“如何做好自己的心理医生”这一问题。全书以心理学家讲故事的方式化解读者心中的各种困惑,引导读者热爱生活,关爱自己,以健康的心态迎接人生的的挑战。
热门推荐
  • 雪遇到水

    雪遇到水

    穆雪是出身高贵的公主,是天下人的福星。艾水天下的霸主冷酷无情。当雪遇到水又会怎样融化呢
  • 我的老板是只猫
  • 泼辣新嫁娘

    泼辣新嫁娘

    什么什么什么?穿越时空?!哈!开玩笑的吧!一定是在做梦的,估计没休息够再睡小会儿。天杀的谁在推她,没看到本小姐她!不对不对!什么小姐?话说回来,他们是谁?这里是哪里?她又为什么在这里?好吧,她承认第一反应其实没那么激烈,但是!要疯了!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她要嫁给这种人人口中的魔鬼!说到这,他现在是怎样啊,这眼神是在给她鄙视她么?小样的,长得好看了不起啊,眼睛漂亮很得意啊!姑奶奶她正毛着呢,什么鬼山庄,惹毛了她照给他搅翻天不误。什么?休书?!他区区一个魔鬼居然敢给她发休书?!
  • 高冷老公软萌妻:一宠成瘾

    高冷老公软萌妻:一宠成瘾

    人前,他是只手遮天的高冷总裁;人后,他是宠她如命的温柔公子。“他是她的堂哥哥,比她大七岁。原来,高冷冰山也能被融化。
  • 莫付君心:人生何处是江湖

    莫付君心:人生何处是江湖

    繁华落尽,他说:好好活着......风起云涌,她泪流不止:既相逢,何必相识?既相识,何必相知?既相知,何必相恋?既相恋,何必相忘?……剑指天下,刺尽了繁华,血洗过的天空,你的笑颜依旧那么无暇。真相大白,荒唐之至,她冷笑,心如死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枫雨树国

    枫雨树国

    来自神界掌握着无数生命的生命之主意外转生,与前世和自己一同来到奥兰特世界的神明重新结识,在无尽的修炼中一点一点的努力,建立起只属于他们的无拘无束的国度。
  • 放手便是爱

    放手便是爱

    女主被她至信至爱之人各种算计,她想要拿回自己所失去的一切,不计任何代价,可终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她终究还是太单纯了……
  • 康熙教子

    康熙教子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沃土,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抛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拥有品德的收获;撒下一粒品德的种子,就能收获命运的硕果。孩子的性格特点和禀赋与父母一脉相承,他们说话的神态,走路的姿势,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其父母有意或无意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 湛然居士文集

    湛然居士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庶难从命:云雨未歇

    庶难从命:云雨未歇

    厌倦了腥风血雨的日子,得老天眷顾人生可以重来一次,本以为不争不抢,安安分分便可以赢个现世安稳。可惜……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两位女杀手,两种风格迥异的性格,两段轰轰烈烈的人生,会谱写出一场怎样彩纷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