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5300000005

第5章 农时与季节(2)

[10] ”糯稻文化圈”的兴衰

提起糯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元宵节的汤圆和端午节的粽子,还有各式各样用糯米制作的糕、团、糍、饼、粥等点心,以及用糯米酿造的甜酒和黄酒。糯米伴随着中国人走过几千年的漫长道路,遗憾的是,糯米在现在的地位和处境已今非昔比。

黄河流域在商周时期,河流湖泊较现在为多,水源充足,水稻栽培相当普遍,如《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为酒为醴,烝畀祖妣。”这醴即是用糯米酿的甜酒,古代黄河流域称稻为稌,那时的稌或稻,主要都指糯稻。《诗经》的《小雅·甫田》《唐风·鸨羽》《豳风·七月》《小雅·白华》《鲁颂·闷宫》等都有咏稻的诗句。后来随着气候转旱,河流湖泊干涸,水稻面积缩小,旱作小麦代之有更大的发展,所以今天北方人过新年以包饺子吃为主,只保留元宵节吃汤圆。南方过新年则至今还吃糯米年糕、八宝饭等。

唐朝是南北稻麦消费的转折点,因为唐朝以后南方的农业经济蒸蒸日上,赶超北方,唐王朝已依赖运河漕运大米到长安。唐玄宗(713—755年)在端午节宴群臣诗中云:“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官宴雅臣??。”笔者查检《全唐诗》,共得咏稻诗263首,另咏粽诗7首,咏麦诗253首,通过诗歌也可以窥见稻麦消长的一斑。宋真宗(958—1022年)从越南引种占城稻,主要在南方推广种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回忆北宋首都开封城里点心时,描写为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但是提到的糯米食品只有端午的粽子、春社、秋社及重午、重九的社糕,还有最热闹的马行街铺席供应的糍团、团子等数种。而南宋首都临安(杭州)记录的糯米点心,琳琅满目,有丰糖糕、乳糕、镜面糕、重阳糕、枣糕、拍花糕、糖蜜糕、裹蒸粽子、栗粽、巧粽、金铤裹蒸茭粽、蒸糍、元子、汤团等数十种之多。

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接触到的糯米食品已经越来越少,尽管苏州的糕点老工人还知道近千种的糯米点心,但实际上现仍在制作的只有百来种,绝大多数已不制作了。麦当劳和肯德基占领了我们城市饮食市场的很大份额,这种单一化的快餐食品打败了历史沿袭的多样化中式点心。其实受到单一化冲击的又何止糯米一样!可是糯米深深融入中华文化的情结,是不会轻易消退的。说来话长。

籼米、粳米、糯米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淀粉的分子连接成直线状的,称直链淀粉;连接成分支状的,称支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越高,米质越黏;反之,则米质越松散不黏。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9%~100%,米质最黏,最适合酿酒;粳米含18%左右的直链淀粉,黏性便差于糯米;籼米含25%左右的直链淀粉,黏性最差。籼和粳虽然也可酿酒,但酿成的酒品质很差。正是淀粉分子结构的不同,决定了三者的食味和用途各不相同。

自然界里的野生稻是没有糯性的,可能是我们的先人在采食野生稻时,发现了个别纯正的糯质稻株,经过反复种植选择,育成了糯稻,从此有意加以留种,单独加以繁殖,世代相传,繁殖不息,终于获得纯粹的栽培糯稻。这是了不起的成就,是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这种既好吃又可酿酒的糯米是怎么来的,先人们是无法解释的,于是他们归因于上天的恩赐和祖先世世代代的保佑。因此,每逢收获季节,人们一定要把丰收的糯米酿成酒,煮成饭,祭祀天地和祖先,然后才把酒畅饮,进食糯米饭和点心。

汉字“年”的小篆写作“禾”下从“千”,故《说文》解释:“年,五谷熟也。从禾,千声。”汉时还没有发现甲骨文,这个解释代表汉时的观念,并流行于后世。但在甲骨文里,年是“禾”下从“人”,是个会意字。“年”像禾熟以后,人们背着收割下来的禾把,表示丰收喜悦的意思。这“禾”下从“人”的年字,在现今土家族的“茅谷斯”庆丰收的舞蹈里,有着生动的表达。在每年正月十五的“调年会”上举行,土家族人先是祭祀远古的祖先天地,焚香敬酒,祈求谷物丰收。祭毕,开始各种表演。其中最突出的是茅谷斯舞。参加跳舞的人,全身周围都扎满稻草,头上戴的是稻草编的尖顶帽,帽顶上伸出五条稻草辫子,看起来整个人变成稻草人,这个古老的庆丰收仪式,真是禾下从人的“年”字最生动地诠释了。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年字上半部的禾,当是糯稻,而不是籼或粳,因为酿酒必须用糯米,即使不酿酒,祭祀之米也必须用糯米,如《山海经·南山经》有“其祠之礼??糈用稌米。”糈是祭神专用的精米,指定要精选的糯米。祭神的糯米或酒,最初是不许人食和饮的,后来演变为人可以食和饮,所以八宝饭、粽子、汤团、酒等都是由祭神沿袭下来的糯食和饮料。

从印度东北的阿萨姆、泰国、缅甸和老挝的北部到中国的云南、广西、贵州的部分地区,人们到现在都还种植糯稻,以糯米为主食。日本学者渡部忠世称这个地区为“糯稻栽培区”。在这个栽培区以外的长江、黄河流域和亚洲其他地区,虽然也种植糯稻,但面积较小,只供副食和酿酒之用。至于传播到欧洲、澳洲、美国、南美洲的水稻,都不是糯稻,所以这些国家都没有糯稻。

古代长江和黄河流域栽培的都是糯稻,春秋吴越时最初传入日本的也是糯稻,日语稻的“ィネ”,来自古越语“善缓”。《春秋》襄公五年载:“会吴于善缓。”《谷梁传》:“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缓”(nuǎn,同暖)和“糯”(nuò)是一音之转。《说文》:“稬(即糯),沛国谓稻,糯。”沛国在今安徽宿县一带,春秋时属吴国,是吴语通行的范围,古越族就是以糯米为主食的,传到日本的也是糯稻。百越族自秦汉后陆续迁往云南、广西、及泰、缅、老挝等地,保留以糯稻为主食的习惯,并非是他们迁到这些地方以后才改以糯米为主食。可见糯稻栽培圈在历史上的范围要远比现在为大,因此不如说是“糯稻文化圈”更为贴切。因为糯米在这个圈内,不光是食用和酿酒用,它还有其他说不清的民俗、民风的文化内涵和食用以外的形形色色的用途。

日本学者常常到现今云南少数民族(如彝族、侗族等)地区进行风俗民情调查,拿来与日本民间的风俗民情相对照,发现竟然有那么多的惊人相似。如侗族一种特殊的糯米加工方式,称“糄”(biān)米的,在日本也有,日文字也作“糄”。再如,中国古代军队行军或个人出门远行随身带的干粮,称“糒”(bèi),这“糒”是糯米(后来可用粳米、小麦)蒸熟后晒干、磨细的干粮,装入布袋里,随身挂在肩背上,到行军休息需要进食时,用清水冲泡,即可食用。这个“糒”字现在人们已很陌生,日本字典里也有这个字,意义和中国完全一样。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里,描写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时,荧屏上出现袁绍的部队因粮食充足,官兵都吃麦饼,曹操的军队因缺粮,官兵只能啃玉米棒子。其实这是编剧缺乏历史知识闹的笑话。麦饼是用麦粉做的,麦粉要有石磨把小麦籽粒磨成粉,才能做成麦饼。部队行军能携带笨重的石磨吗?至于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三国时的曹操部队,怎么可能在缺粮的情况下吃起明朝才传入的玉米呢?

雕塑的龙或绘画的龙,口里都含着一颗珠,称为龙珠。舞龙灯的时候,这颗龙珠被分离出来,由一位表演者手持有柄的龙珠,在龙的前面不停地上下左右挥舞,逗引龙去吞珠,称为龙戏珠。这颗珠的实物象征就是汤圆,汤圆就是卵的代表。原始母系氏族时期,正如《庄子·盗跖篇》所指出的“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因为那时人们虽然过着两性生活,却不知道生殖的道理,看得见的是女方妊娠,肚子大起来,最后生出孩子。这孩子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充满着神秘的感觉。古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鸟类、蛇类、鳄鱼、乌龟等动物,都是从卵里孵化出来的,于是产生了可能是女子吞食了某种动物的卵,因此怀了孕的解释。古籍上充满了这种记载,如《诗·周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即燕子)。《史记》说得更清楚:“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吞之,因孕,生契。”侗族的《创世纪》史诗中,说最初的时候,有四个龟婆一起抱蛋,第一次孵出的是一个男人,第二次孵出的是一个女人,以后这对男女成了夫妻,子子孙孙繁衍起来,最后变成今天的汉、苗、侗、壮、瑶等民族。早期的图腾信仰不同,有蛇图腾、鸟图腾、龟图腾、鳄图腾等,到后来逐渐融合成统一的龙图腾。清代浙江永嘉苍山(这里是古代山越的后裔)有个龙母庙,传说其来源是一个女子到溪边汲水,“见一卵,悦之。不觉吞下,遂有孕。后产一白龙,女惊死,乡人取其骸骨,置岩洞间,旱则迎之祈雨”。

现在,民间元宵节的舞龙大都不举行祈祷仪式,但民国以前和现今少数民族地区在舞龙之前都有祈祷仪式,祈祷人唱念祷辞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祈求天下太平,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是保障个体的生存,人丁兴旺是祈求子孙的绵延。龙高兴了,吞珠了,这两方面的祈求就都有了保障。龙吞珠落实到人间,就是用汤圆象征龙珠。吃过汤圆,人丁自然兴旺。吃汤圆还延伸到结婚礼仪里,新娘入洞房时也要吃汤圆,外加枣子和桂圆,谐音“早生贵子”。

说到糯米在饭食酿酒以外的用途,就不胜枚举了。中国的书法和绘画都需要经过裱糊,才能陈列和永久保存,这裱糊的原料就是糯米。糯米又是最重要的糨糊原料,古代没有玻璃,家家户户的门窗都用纸张糊,这要消耗大量的糯米糨糊。古代人人都穿布鞋,这布鞋的面和底都要用糯米糊作黏合的材料。古代人为了使洗过的衣服不起皱,要用糯米糊浆衣服,便好像现在用熨斗熨平一样,称之为浆衣。为此,大的城市里都有专门的襁衣店(襁即浆),为顾客提供浆衣服务。

糯稻的稻草特别细而韧,非常适宜织草鞋,以及手工的编织品。糯稻的根须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及无机盐等,中医历来用以入药,与有关药食搭配,可治肺虚、咳嗽、阴虚、发热等,尤其以治成人、产妇的盗汗,小儿虚弱为著称。现在在网上仍可以看到征购大量糯稻根。

在古时,大量的糯米还用于修造坟墓,即用糯米拌和石灰、再加楝树叶,捣烂以后,层层包涂于棺椁的四周上下,顶部特别加厚。这样处理后的棺醇可以不透水,不开裂,隔绝空气,其硬度不亚于现代水泥,有利于长久保存尸体。1994年在上海的一处基建工地发现一座明代墓葬,挖掘后发现墓主人男子的尸体皮肤还有弹性,整体没有腐烂,即是一例。

同样,糯米也可以用来筑城墙。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亲自督建南京城。他对城砖的要求很严格,每块城砖要用糯米粥“固其外”。朱元璋要亲自到现场监督,如果发现砖头上有泥土等杂质,不呈纯白色,就把筑城的工人筑入城垣内!这种惩罚手段可谓残酷,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城砖的质量。

安徽的徽州富集古建筑群。1993年安徽省进行古建筑调查,在某地农村发现一座清代的大家庭建筑,完整保存。随同调查的记者询问屋里一位老婆婆:这座房子有多少年了?老婆婆说有两百多年了。记者指着光洁平滑的客堂地面问:这水泥地面是新铺不久的吧?老婆婆回答说:这不是水泥地面,这是糯米浆铺的地面,与房子同时的,两百多年了,不裂不破,水泥哪能这么经久呢?老婆婆的回答令记者惊愕不已。

江西南部龙南县的九连山腹地,至今还有450多座客家的方形“围屋”,或称“客家围”,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它们背靠青山,面临小河,是一些方形的厚墙建筑。围屋的大小不一,大的占地十多亩,外墙高七八米至十二米,厚两米多。一般是两三层,外墙用糯米浆和麻石、鹅卵石、青砖构筑而成。四角有坚固的碉堡楼,中央是祖厅,房子呈八卦形布局,由走马廊相连。客家人还有意在厚墙的内壁敷上一层由糯米粉、杂粮和防腐的草药拌成的“厚泥”。一旦土围子被敌人围困,粮仓的粮食吃完了,还可以把这层厚泥剥下来充饥。

现代的水泥、玻璃、皮鞋、球鞋、胶水、啤酒、可乐、汉堡包等,看起来同糯米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正是这些东西,它们不断地取代了上面举例的糯米传统的各种用途,使得糯稻的栽培面积不断缩小。5世纪时北魏的《齐民要术》水稻篇,记载了当时黄河流域栽培的24个水稻品种,其中粳稻13个,糯稻11个,糯和粳近乎平分秋色;明朝太湖地区水稻品种的《稻品》,共记录32个水稻品种,其中有籼粳共18个,糯稻12个(占44%),反映了历来糯稻地位的重要性。现在,全国糯稻的栽培面积只占水稻总面积的3%~5%。笔者认为,正是上述糯稻的非食用和食用两方面都被取代,使得糯稻的面积如此迅速下降。

与此同时,水稻科学研究部门也很少有专门研究糯稻的人员,导致糯稻品种退化、混杂,品质下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现在指定浙江省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糯稻新品种的选育繁育中心,因为绍兴地区有2500年的酿酒历史,是著名的黄酒如加饭、善酿、女儿红等的产地,不能再让糯稻资源遭受损失了。经过连年的杂交育种努力,已培育出10多个糯稻新品种,并予以推广种植。国内糯米市场也日趋看好,价格上扬。我们深信只要龙灯年年还在舞,龙舟年年还在划,汤团和粽子年年还要吃,黄酒内销外销年年看好,糯米是绝不会在神州大地消失的。不光是国内,世界各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不能没有糯米来庆祝传统的节日。

同类推荐
  •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价值和最被关注的未解之谜,同时结合科学文献及考古、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科普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谜团背后隐藏的疑点翔实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开阔视野,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 呼鹰楼遐思录

    呼鹰楼遐思录

    中国的传统文化,融汇了几千年深厚的积淀,最高的境界在乎“天人合一”。无论写文章也好,写画也好,练习武术也好……总要经过如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三种境界: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家训(第七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热门推荐
  • 我在你转身后的街角

    我在你转身后的街角

    这一个世界,我们的未来会是怎样呢。出生早了几年的铃兰,被送到彭格列众人的身边。她不出所料也有未来的记忆,她现在比彭格列众人小不了多少。嗯我喜欢蔚海铃兰这个名字,纯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啦啦啦让我为了爱的人再苏一次!到底苏不苏,反正不是跟明星yy】
  • 九转医圣都市行

    九转医圣都市行

    天地初开,九转金丹初现,正邪大战一触即发,当蕴含天地万物的九转金丹流入现代之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医生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 李洛克的狂想曲

    李洛克的狂想曲

    从小学开始追火影直至大学时代火影完结,突然感觉生活中少了一点什么似的,火影中角色众多,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最喜欢的人物,他可能是二少,可能是卡卡西,可能是好色仙人!而我却偏偏喜欢“西瓜头”组合——凯和李洛克。读过很多火影同人小说,没有一个以单纯励志的李洛克为主角的火影故事。今天让我为大家写一部李洛克的狂想曲
  • 卿本凶悍:逃嫁太子妃

    卿本凶悍:逃嫁太子妃

    凤倾凰,21世纪古武世家第一传人。身怀绝技、聪明机警、偶尔脱线!只想过简单的生活,一朝穿越,却遭人飞起一脚!这丫是不想活了!君惊澜,北冥尊贵无匹的太子殿下,严重洁癖!这女人色胆包天,偷看他沐浴,还敢弄脏他的洗澡水!啥米?这位妖孽爷竟然是尊贵的太子殿下?咳,面子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咱还是款一款包袱,逃命去吧。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一片冰心只爱你

    一片冰心只爱你

    婚礼的乐声响起,牧师念着誓词:”顾先生,你是否愿意娶你面前的这位新娘为妻,无论顺境或是逆境,富裕还是贫穷,健康或是疾病,你都将毫不保留的爱她,对她忠诚直到永远“”我愿意“此时的顾念祖丝毫没有犹豫,但他并不是看着新娘说出的我愿意,而是看着新娘身后的伴娘文心说出的这声’我愿意‘此时的文心也是眼角含泪,面带微笑的,看的顾念祖,用唇语对他回以‘我愿意’就在牧师宣布这对新人结成夫妻的时候,文心便被几名黑衣大汉带走了,直接把她送到了飞往祖国的飞机,她知道,这才是她最安全的去处,她不会辜负了顾念祖的付出,她会在地球的另一端好好地活着,即使以后他们不会再联系,不会有交集,但有回忆,有今天这场婚礼足矣
  • 火神仙途

    火神仙途

    厉成超,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名字。但他的经历却不凡:出烈焰,震海岸,灭黑暗,统神光,去至界……看不凡神光,领略平凡的不凡。
  • 元气少女结缘

    元气少女结缘

    有一个人类小女孩,她的爸爸欠了别人好多线,把房子买出去了,就不知道去那了,后来她成了土地神的故事
  • 王俊凯之爱要十指相扣

    王俊凯之爱要十指相扣

    女主时高冷时智障,有虐有甜。盛夏: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么你随意王俊凯:自己做的事自己清楚再次相见,格外想念
  • 华丽姻缘

    华丽姻缘

    (假期爆更中!)她是獍相府的嫡女,却因为种种原因被人怨恨。她从不复仇,因为她相信,她们总有原因才变成这样。可是,你却不曾想过,为什么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其实,善良也好,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追本部小说的粉丝请加入QQ群:308209121.谢谢合作!
  • 上古同盟的复仇

    上古同盟的复仇

    曾经的上古同盟重新觉醒,遗迹中沉睡的圣主、法老、教祖等人物的后代重新觉醒,为横扫整个宇宙尔做准备,而人类们,准备为你们祖先的背叛而承担上古同盟的一切愤怒!龙痕圣主:“醒来吧!我的子嗣!”永恒泰坦:“从深渊中出现吧!吾祖!”流沙法老:“时间在流逝,生命也在流逝。”人类!你将会为你们祖先所犯下的错误,而受到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