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4400000028

第28章 日本的茶道

绿茶从中国引进日本之后,逐渐在寺庙贵族和武士精英阶层的宅第里被人们饮用。刚开始的时候茶叶是被当作一种药物使用的。比如僧人饮用茶叶主要用于提神醒脑。早期的茶道不外乎在富丽堂皇的厅堂里炫耀器具,或者是在熙熙攘攘的聚会上陈列各种茶叶,让人们猜测、品尝茶叶的品位和产地。在禅宗大师的影响下,上茶的程式才演变为精神提升的形式。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茶开始从我国传入日本,茶文化也被成功地延续了下来,成为生活中的一种艺术和神圣的仪式。

日本茶道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寻求茶道之理想,最终受道教禅宗思想的影响成为颇具独特风格的茶道。在日本民间还有这样的传说,说茶树乃禅宗创始人达摩之眼皮所变而成。达摩在某次静坐冥想中不觉睡去,醒后悔恨不已,盛怒之下竟将眼皮割下掷地,结果眼皮落处瞬时长出一株婆娑大树,煮尝其叶,睡意全无,精神倍增,如此这般便产生了茶这种“圣树”。传说虽不可信,然而从侧面说明茶对于佛教与僧人之重要,以致僧人将之视为佛祖恩赐。另一方面,僧人嗜茶,在茶的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作用。最初的茶道实际上就是僧人们集合在菩提达摩的像前举行神秘的圣餐仪式时,轮流着喝同一碗茶的禅宗仪式。

实际上,茶道只是一个总称,其具体内容则为“茶事”,而茶事又依举行的时间来区分,分别为破晓、清晨、正午、夜晚、饭后、临时和特别的茶道具拜见等七种,通称“茶事七式”。

日本茶道的形成

把饮茶仪式引入日本的是大应国师,后有一休和尚。而品茗大师村田珠光又发展了他们的饮茶礼仪,创造了更为典雅的品茗形式,他成了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在这以后,经多人改进,茶道更加完善,从而,作为一种品茗艺术流行于世。现在,日本流行的茶道,是在16世纪后期由茶道大师千利休创立的。千利休取其名的由来传说是名利皆休之意,即厌倦尘世,却又不想出家,便在茶道中寻找平衡。出生于城镇商家的千利休,从师于武野绍鸥。后侍奉于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安土桃山时代是“天下人”(贵族、有权者)与像千利休一样的一般平民百姓可“平起平坐”的时期,而且也是千利休的茶文化与丰臣秀吉文化的共存时期。千利休茶道所使用的茶具,一改过去一贯使用中国唐朝的豪华茶具的习惯,主要使用日本与朝鲜的木碗和竹器茶具。而且茶室也逐渐变小,最终小到一张半席子的茶室。千利休的茶道,具有禅的精神和诗的风格,而且,茶具与茶室的布置方法也别具一格,使它简化但具有艺术性。在千利休之前,茶道一般以娱乐为主,而到了千利休时代,它的艺术性高于其娱乐性。这其中凝聚了千利休的“数寄”精神。所谓“数寄”,指的是喜欢到了极点时,而出现的一种“升华”。

千利休的风格

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主张茶室简单化,庭径创意化,茶碗小巧、木竹互用,形成独具风格的“千家流”条法。即不用昂贵的进口器皿,不用阔绰的接待厅,只是用简单的铁壶、朴素的漆茶桶、茶勺、用竹子削出来的搅茶器;他在只有两张半席子的茅屋里面沏茶,饮茶也只用一个普通饭碗。利休的茶室惟一的装点是悬挂一个卷轴,壁龛里面放着大瓶花。但是,恰恰因为缺乏装饰,参与人更可能注重细节,他们被周围的简单的美所唤醒。

一次利休在下雪天举行茶会,学生问为何今天没有插花,利休说外面飘着的雪花,何尝不是一种更美的花。花和画无非都是对自然的一种向往,而当真正的自然造化降临时,其他的东西似乎就变得多余了。千利休不愧为千利休。

千利休与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与千利休有着不同寻常的友谊。有一天,丰臣秀吉听说千利休在庭院里种的牵牛花(日语叫“朝顔”あさがお)很漂亮,坚持要前往观赏。当天利休起了个大早,谨慎地挑选了一朵牵牛花,然后叫弟子将其他剩下的花全部剪掉。秀吉来到茶庭却未见一朵花,勃然大怒。正要发作,忽见一朵秀丽无比的牵牛花静静地挂在茶室的墙上,秀吉无话可说。

事隔不久,丰臣秀吉自己带了一株梅花和一个浅底的水盆去找利休,要他当场插花给他看。利休端详了一会,将水盆注满清水,然后二话不说,拿起梅花就乱扯一顿。花瓣有的落在水面上,有的掉在盆外,剩下还留有零星花瓣的梅枝,便随意斜架在水盆边。其效果又出乎秀吉所料,他再度哑口无言。

其实,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利休的技艺,而是他的无奈、愤怒背后的苦衷。他粗暴地剪掉园子里鲜艳的牵牛花,胡乱地甚至是野蛮地扯下娇嫩的梅花花瓣,这岂不违背了利休茶道对自然的崇拜和感恩理念吗?不,当时的利休大约已深深体会到伴随暴君的不易和自己语言的无力,既然无法说服,那就做给你看吧!丰臣秀吉决定要远征朝鲜,那千利休应该如何去做?他痛心地剪掉那些美丽的花朵,他狂乱地扯下那些无辜的花瓣,其无言的用心已经再清楚不过了。

利休之死

1591年,千利休由于反对并阻止战争的情绪使丰臣秀吉大为不快,遂被逼迫自杀。千利休在自杀这一天,邀请了他的几个主要的弟子举行临终茶仪式。客人们满怀悲伤地在约定的时刻集合在门廊里。然而庭院的甬道依旧如往日一般平静,只有几片落叶飘落在那里。这时从茶室里飘出一丝香气,邀请客人们进入。茶室的壁龛里挂着一幅论及万物皆空的绝美的书法。火钵上沸着的壶水发出响声,仿似秋蝉在悲吟逝去之夏。客人们默默顺次啜饮,等着主人的到来。根据惯例,一位至宾提出参观茶器的请求。利休便把各器皿连同挂轴摆了出来,并将它们一一赠完,只留下一个茶碗。“被不幸的人的嘴唇玷污了的茶碗不应再让别人使用。”利休说着打碎了茶碗。仪式结束之后,客人们泪流满面作了最后的诀别,便一一离去。只有一个最亲密的弟子被挽留下来作为临终的见证人。千利休换上一直深藏的洁白无瑕的赴死时穿的长袍,并将茶仪服装仔细叠好,取出了闪着寒光的短剑,他静静地望着前方,吟咏了他的绝唱:“人生七十,力围希咄;吾主宝剑,祖佛共杀。”

千利休死后,其茶道的技艺由孙子继承。到江户时代,建立了“家元制度”,使茶道“传宗接代,不出祖流”。这期间又产生了不同派别,至今仍十分活跃,其中以里千家最有名,弟子最多,此外还有表千家、宗宋、石川、织部等流派。各派都有自己的规矩和做法,但都维护祖师传下来的茶道精神。尊崇祖师是各门各派共有的宗旨,各派之间相互学习、和谐共处。现在日本人不仅以隆重的茶道迎接外宾,有的茶道流派还出国访问,像里千家就曾多次派团访问中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茶道艺术。2004年4月千利休的第15代传人千玄室又一次来到北京,在高校与学生一起讲茶论道,并接受了著名节目主持人水均益的专访。

日本茶道的精髓

茶道是日本独树一帜的礼俗,保持着原始质朴的美、亲近自然和返朴归真的思想。人们希望依着“单纯和质朴”的茶道,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茶道中讲究“四规七则”,四规是指“和、敬、清、寂”,这是贯穿茶道仪式中的精神。千利休的第15代传人千玄室在谈到这四个字时发自内心地说:和,就是和悦、和谐、和平。不具备这样的心境,进茶室就是一种亵渎。敬,即心灵要单纯、诚实,品茶的过程实际上是主人全心全意为客人沏茶,客人专心致志地看、品、欣赏主人的演示,主客间心与心在交流,从而达到互敬互爱、融为一体的境界。清,是讲干净、清净,不仅指环境,而且指人的心灵。寂,指茶室、饮茶庭院的气氛、氛围安静、典雅。“七则”是指:茶要提前准备好;炭要提前放好;茶室要冬暖夏凉;室内插花要像野花一样自然;一定要守时;雨天要准备好雨伞;要把客人放在心上。

茶道中的茶又称为“佗茶”,意思是闲寂、恬静,它已成为日本人欣赏美的意识。这种美意识的产生有其社会历史原因和思想根源:平安末期至镰仓时代,日本社会动荡,原占统治地位的贵族失势,新兴的武士阶级走上政治舞台。失去天堂的贵族感到世事无常而悲观厌世,因此佛教净土宗应运而生。失意的僧人把当时社会看成秽土,号召人们“厌离秽土,欣求净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很多贵族隐居山林或流浪荒野,在深山野外建造草庵,追求“佗”的心态,在郊外或僻静的地方过上隐居的生活,享受古朴的田园生活乐趣,寻求心灵上的安逸,以“恬静、闲寂”为美。茶人村田珠光等人把这种美意识引进茶道中来,使“清寂”之美得以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千利休的“茶禅一味”、“茶即禅”的观点被视为茶道的真谛所在。

日本茶道的仪式和程序

茶道仪式是经过精心设计之后形成的最周到、最简练的动作。如入茶室前要净手,进茶室要弯腰、脱鞋、以表谦逊和洁净。无论是天皇还是普通百姓,在这一点上都是一样的。日本有句格言:“茶室中人人平等。”过去进茶室必须把象征阶级和地位的东西留在茶室外,如武士的宝剑、佩刀、珠宝等都不能带进茶室。现在,虽不强调这些,但随手带着的东西也得放在茶室以外,而且进了茶室不能交头接耳闲聊,因为茶道要求保持“和谐、尊重、纯净、安宁”的环境。

茶道的任何一个细节都有严格的礼仪做法:从衣饰到移步,从推门进茶室到接人待物,从俯身沏茶到仰身献茶,从捧碗饮茶到饮毕道谢,都有明确的规范,这是培养茶道中人的人格不可缺少的内容。茶道的目的不是为了饮茶解渴,不是鉴别茶质优劣,品茗茶叶浓淡,而是通过复杂的程序和仪式,达到追求幽静、加强和睦、陶冶情操的境界。茶道的真正精神是:清静、质朴、典雅,以及朴素简洁与优雅无华的唯美主义。

一场正式的茶道包括食品以及两道茶(“浓茶”和“淡茶”),整个过程持续大约四个小时。期间茶师全神贯注地营造一个能够给客人带来美好享受并且身心舒畅的环境,让客人获得心灵的平静。为了做到这一点,茶道的茶师可能花几十年时间学习掌握给客人上茶的规定程式,以及学习欣赏艺术、工艺、诗歌和书法。另外,他们还得学习花道、料理、园艺等。在这个过程中茶师慢慢地使自己获得一种优雅、无私和周到的特质。据说千利休的后人千玄室为了做好祖传的茶道掌门人,竟在寺院修行30年。虽然茶师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了客人的享受,但这并不意味着茶道仪式是沉溺的消遣。茶道仪式把参与人的注意力集中到欣赏光、水声和炭火的燃烧等大自然的最简单现象的深刻的美,并且通过人的活动(例如漂亮物件的制作等),将人们的注意力聚集到宇宙的创造力中,进而感到自己的渺小和谦卑。茶室里面的交谈也集中在这些话题。客人不得闲谈或者传播流言蜚语,他们的交谈限于各种器具的起源和赞美大自然显现出来的美丽。

体验日本茶道

在日期间,我曾有幸被邀请到日本朋友家去体验茶道表演。我们从客人进出的门被迎进客厅,然后把自己的外套和随身带的东西放在过道的货架上,由主人带着进茶室。茶室的门与其说是门,还不如说是一扇窗户,而且既不落地又很小,只有爬着才能进去。据说这是茶道倡导人人平等的一个象征。即使是天皇,要进入茶室都得从这里进,就这样爬着进去。日本人的家庭茶室小巧玲珑,茶室除了墙上挂着的书画和一束插花,四壁空空如也,显得格外高雅幽静。

饮茶前,我们作为客人一字排开跪坐在榻榻米上,而身穿华贵和服的女主人则坐在我们的对面,从胸前慢慢掏出干净、漂亮的绸巾,然后仔细地擦拭茶具。接着用开水温热茶碗,倒掉水,再擦干,又用竹刷子刷拌沫茶,并斟入茶碗冲茶。所有的动作都是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茶碗小而精致,似乎都是名贵的珍品。献茶前先上小点心,以解茶的苦涩味,接着才献茶。吃过小点心得把用具收拾好并放进自己的衣服口袋中。

茶道所用的茶是摘茶季节摘下的新茶,未经发酵处理,只是使其自然干燥,然后放入大坛封存,初冬季节打开坛封,取出茶叶加工制成绿色粉状沫茶。

献茶礼仪非常讲究。女主人跪着,轻轻将茶碗转两下,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客人,客人中排在第一位的按照常规自然是第一个得到献茶,但一般都得表示谦让后方可接茶。接过茶碗时必须是双手,先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轻轻转上两转,将碗上花纹图案对着献茶人,又把茶碗举至额齐,表示还礼,然后再分三次喝尽。喝时要求轻吸慢品,而且口中要发出啧啧声,表示欣赏和赞扬。由于沫茶很稠,因而其实味很苦,真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饮毕,客人还要讲一些赞许的话,特别要感谢主人的款待,赞美茶具的精美以及环境的优雅等。然后才能把茶碗花纹面对主人分两次推过去。在平时,完成这些动作后,茶道表演就结束了。但在正式的茶道表演中,之后还要上一到两次浓茶和淡茶之后才告完毕。最高礼遇的客人还要被茶室主人请吃丰盛、讲究的“怀石料理”,即利用鱼、蔬菜、海草、竹笋等精制的菜肴,味道异常鲜美。

在今天的日本,有数以百万计的不论贫富的男人、女人,每周都去茶道老师那里学习两个小时。他们轮流沏茶、扮演茶师角色,下周仍然重复着同样的功课,不少人终生乐此不疲。茶道的老师不鼓励人们从书本上学习,而要求用心去体会,以身体去实行。在日本,传统的艺术如茶道、书道、花道以及武士道,基本上都不使用教科书。因为教学的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心灵的升华。

所以,如果是真的想了解日本的茶道,你必须首先了解日本的美学、建筑学,其次是佛教、禅宗的基本理念,还得对花道、料理、漆器、陶瓷器、茶道具等都有大致概念,然后才有可能进入茶人之心境,也才有可能领略到茶道之精髓。

同类推荐
  •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中国道路的奠基与开创

    本书从1956年至1982年就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与开创进行了历史的考察,对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几个关键点和关键事件作了再现和分析,理清了道路发展的历史逻辑,廓清了思想上的迷雾。
  •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苦撑危局——周恩来在1967

    本书以周恩来在1967年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政治危机中的应对、苦楚及其心路历程,全方位地展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周恩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党、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不朽贡献,揭示出周恩来这位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
  • 白宫内外

    白宫内外

    这是一部有关美国总统和美国政治的成功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有关领导、专家、国际关系研究者和政治爱好者学习、借鉴和参考。作者通过美国总统的从政生涯,对美国政治生态、内政外交、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了提炼和概括,清晰准确、深刻生动,对我们客观认识美国国情,正确把握中美关系,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帮助。
  •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用二十四史的读书心得。全书讲述了毛泽东研读二十四史的厚今博古,他运用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去批判问现象。他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地贯注在他读史的过程中。翻开这部《二十四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许多册、许多页上都留有他当年阅读时的批画符号和批注文字。《毛泽东读二十四史》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一份不可再得的精神财富。学习、研究毛泽东读二十四史的实践和所作的批注和批画,对我们全面认识毛泽东,全面理解毛泽东,全面评价毛泽东,全面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等都是很有益处的。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宣传工作

    《党建工作实务:党的宣传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热门推荐
  • 荒古帝

    荒古帝

    荒古大陆,谁主沉浮一代天骄,起于微末刀霸天下,败尽诸敌美人恩重,把酒夜谈
  • 艾泽瑞思历险记

    艾泽瑞思历险记

    本书的主人公乌瑞恩和女友丽娜是艾泽瑞斯世界最大的种族人类王国暴风王国的子民,故事开始于第四次兽人战争。乌瑞恩和女友在血与火之中历险,走过无穷无尽的黑暗森林,打倒灵异古怪的古老生物,最终成为暴风王国受人敬仰的英雄,并成就了一段传为佳话的爱情故事。
  • 异世之不死邪神

    异世之不死邪神

    他,是打不死的小强!他,是连创世神都妒忌的男人!他,有一块领地,是种植精灵还是种植……他……,拥有很多奇特的物品。--------VIP读者群;83226269(新建空)普通群;64580975(新建空)
  •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得遇龙华修证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营养百味:美味素食菜品

    中华营养百味:美味素食菜品

    邂逅舌尖的素菜风情!《美味素食菜品》让你爱上素菜的味道!饭桌上,素菜和荤菜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各占半边天。有的时尚人士甚至奉行“素食主义”。素菜的特征主要有:新鲜为主,清爽素净;花色繁多,制作考究;富含营养,健身疗疾。现在就跟随这本书学习制作美味的素食菜肴,然后做给自己的家人吃吧!
  • 回到古代搞教育

    回到古代搞教育

    时间,是不可以随便乱改的。一个小小的差错,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景德五年,一个类似唐朝的时代刚刚成立,就在内困外扰的情况下,一个少年,踏着夕阳,来到了这里。。。。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书法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书法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奇缘一梦

    奇缘一梦

    不解释,不诉说,你说的都对,可是我的痛你不懂
  • 伤心断肠剑

    伤心断肠剑

    东晋末年北方戎敌南侵,百姓苦不堪言!剑宗盟盟主风云召集天下豪杰御敌,一去不归,皆被击杀。十多年后风云之子风晨再度踏入江湖。国难家仇他背负一身,红颜香损他醉罢提剑战九霄,千古绝唱广陵现世,激起江湖有一场怎样血雨腥风?
  • 强势攻陷:女王的大牌明星男友

    强势攻陷:女王的大牌明星男友

    做我女人,首先要温柔体贴,再就是小鸟依人,下的厨房,玩的了“车震”,上的了“大床”。做我男人,必须要我说什么,他便做什么,我要他往东,他就不能往西,大事小事都要听我依我!当嚣张富二代遇上权势女……娶我,至少能让你少奋斗十年,你知道么?做我女人,那是全市女人梦寐以求的事,你懂么?想要让我依附在你的翅膀下做小女人?做梦!一夜变故,某女带球消失。三年后,某男阴恻恻的说道,敢带着我的种跑,我就不会拐走你的孩子吗?某萌娃看着自己的一对逗比爸妈,哭道,我究竟是招谁惹谁,为什么都拿我出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