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四川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摘要]深化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概念、特征以及互动关系的认知和把握,进而利用人力资源的创新原则,促进人力资源运作与管理模式的创新,指出了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的科学开发、配置和利用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 数量 质量 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基本的资源形式,也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和最重要的生产力。作为智力与体力总和的体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及其作用,对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综合利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人力资源体现的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力状态,它所反映出的概念与特征具有鲜明的内涵与个性,决定了它的资源形态的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
(一)人力资源的涵义及延伸
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的构成形态,是人力资源内涵的基本概念体现和构成基本内容的必备要素。
人力资源指在一定时间与一定地区内,社会或国民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智力与体力劳动能力区分的人们的总称。
人力资源存在内涵的延伸性,即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具有不断开发和利用的再生性价值;人力资源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具有交流、互动与融合的优势;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关系关系密切,二者可以充分利用数量与质量的演化,提升能动作用,不断在平衡与非平衡之间进行互动,互补,加大质变与数变总量,提高开发与利用档次。
(二)人力资源的意义特征
人力资源要素的综合性、组合性决定了它的基本特征。它的意义内涵与表述所突出的潜能作用,深刻地揭示出了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和先进性。
1.特征的创造性意义
人力资源的创造性是极为丰富,是任何资源不可比拟的。它的创造性独具优势,表现极为丰富:通过人力自身的行为、思维、观念、智力、体力、知识等能动作用,深刻改变自然与社会形态;可以进行资源创新,进行资本创新转换,介入多种领域,积极发挥潜在能量;扩大物质与精神财富产能,丰富人类与自然社会表现层面,构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在整体上推进人类自身发展,等等。
2.特征的多重性意义
人力资源的多重性意义表现在:它具有自然的属性与社会的属性,资源的独特优势在客观上扩大了开发利用的空间;这些属性存在变异性和融合性,在不同的环境、时段、组合等条件变化下,存在分散-选择-整合-集中-运作的过程;
多重属性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可以形成不同的人力绩效;多重性意义对于促进人力资源优化极具开发价值。
3.特征的延续性意义
延伸性即发展性。人力资源的延伸性表现在:具有潜能行为,可以不断刺激和开发自身和自然的能力,并且可以提升质量与数量档次;在一定基础上,人力资源可以满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需求,使这样的资源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延伸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特征的易变性意义
人力资源具有的易变性优势,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影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改变行为、判断、支配、状态等方式,其发挥状态与走向,会极大地影响人力资源的发展进程、数量与质量。并且易变性是具体可感的,如人的情感发挥、行为动作的发挥等。这样的易变性极容易发挥其动态效果,引发人力资源自身的更新力度与作用力度。
5.特征的综合性意义
人力资源作为最宝贵的资源,有自身发展的综合性,它包含着人力的智商资源、情商资源、体力资源、知识资源等多样性分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开发的综合性决定着人力资源数量的综合性,管理的综合性影响着人力资源质量的综合性。人力资源综合性作用于人力资源的规划、整合、组织、调控、激励、发展,配置、协调、补充与提高绩效非常明显。
二、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协调发展人力资源,认识并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促进人力资源发展和利用的根本。它对加强人力资源的合综合开发与利用,实现资源的优质配置意义十分重大。
(一)人力资源的数量
体力资源的数量是指某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目前存在的现实劳动总量,即具有劳动能力、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实际人口数量。
1.人力资源数量的绝对量与相对量
人口数量是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基础指标,构成了人力资源的最终数量形态,反映出人力资源数量的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数量的绝对量,一个是数量的相对量。绝对量是指人口中实际可以进行劳动的人口数量;相对量是指人力资源在现实人力资源中的比重,即我们通常讲的人力资源率。绝对量表明人力资源越丰富,劳动力则越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相对量表明,人力资源率越高,创造的收入就越多,并且在多领域、多层面具有相当的发展优势,是反映人力资源创造力最重要的指标。
2.人力资源数量的基本构架
人力资源数量不仅仅是数据的反映或量大量小的界定,还具有内在的构架形态,揭示出相当的变化规律。从人力资源数量的六个基本构架形态看,人口总量决定着人力资源数量,二者呈现出一种因果关系;人口自身的年龄、性别、能力、结构等,影响着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转化。数量的综合性构架影响着质量的综合性构架,存在着量变影响质变的驱动关系;人口的迁徙、教育、经济、政治状况等客观性指标的现状与变动,会引起数量的外在变化,带来数量要素的重新整合;劳动参与率影响着人力资源数量的转变,显示出数量的实质利用率,会反映出数量自我特性的变态状况;人力资源的数量总在不断的变化中,它的任变化都会引起人力资源的质量变化,数量的转化或置换,提高了人力资源数量的自我改造能力;通过数量的规划、整合与调控,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数量的人为利用与控制,实现数量的动能监控,达到人力资源发展的相对平衡与协调;人力资源数量的多与少,常常决定着效能的大与小,极易受到社会发展状况和人类经济发展的制约,并带有明显的规律性。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某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目前存在的现实劳动质量,即具有劳动创造力,可以从事社会劳动的实际人口提升劳动价值或意义的实际形态。
1.人力资源质量的综合量与可控量
人力资源的质量是人力资源中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质量状况常常受到数量状况的影响,反之质量能动于数量的作用亦非常明显,与数量呈S型互动,关系极为密切,二者缺一不可。人力资源质量同样存在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质量的综合量,一个是质量的可控量。质量的综合量,即指人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等的具体不同含量。受到数量干预和自身衍生性影响,综合量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人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等多项表现总是称综合性匹配状态,从而构成质量优势,并且各构成要素可能因人力实际利用需求,有时此强彼弱,有时互动交融,但综合量总会保证其综合形态并产生作用。质量的可控量,指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不断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调控,是劳动力的科学性反映。通过可控手段,人力资源质量经科学化、集约化提升,实现了质量的不同选择,提升了某些质量标准,细化了质量利用对象等,更具有操控性、目的性和持久性。
2.人力资源质量的基本构架
人力资源质量同数量综合构架一样,但综合构架更为清晰,要素体现更为明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力资源质量可以进行指标性预测和运用。如人的健康状况、技术能力、教育状况、劳动能力、劳动态度等,可以凭借预测和运用扩大质量的容量,通过选择、竞争整体提高质量水平;影响人力资源质量水平的因素较多,质量指标的参考系数较大,构架的内容比较丰富。内在的,如人自身的遗传、营养、教育、性格、态度、心理等参考系数。外在的,如社会状况、经济状况、社会投入、经济投入、教育投入等质量指标等;人力资源的质量在不断的提升与不断的平衡中发展提高,形成了质量资源体系,构成构成了自身的研发与运行机制,对数量的能动作用越来越大。如对人的身体、心理、技术、文化、思想、道德素质等的考核与测定,会提高对数量的择用要求,更强调人力资源数量中的个体或某些群体的潜在优势的开发与利用;特别看重人力资源质量中某些个体或群体的体质与智力状况,重视知识与技能对体质与智力的重要延伸和导向价值,注重质量的后继开发与创新运用。
(三)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的互动
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辨证的统一,互动性极强。数量可以影响质量,质量反作用于数量。前者是人力资源存在的前提,后者是人力资源发展的引力。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相互发展、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呈递进形态发展,又有螺旋交叉特征,存在三个基本点:任何一方的变化必将引起另外一方的变化。变化的程度决定着变化的结果,动态与平衡会产生众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数量呈物质性和概括性,是量的概念,质量呈本质性和根本性,是质的概念。质量要求越高,对数量的要求就会降低,反之亦然;社会发展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质量重于数量的主导性及决定性要求愈加明显。从发展看,质量指标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旋律,质量比重会进一步增加,形成质量主体与质量优势。
三、人力资源的创新
实现人力资源的多样化、科学化、人性化、现代化开发与利用,创新发展是重要前提。依据人力资源内在原理和外在运作规律,人力资源在创新中进一步实现要素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是人力资源发展的新课题。它表现在理念、管理和作用创新三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的理念创新
人力资源的目前主要存在三大理念的创新形态,即人力资源的创新力、实践力和发展力的创新。
1.人力资源的创新力理念
人力新资源开发具有广阔的空间,创新力要素优势特别明显,是引发资源进一步创新的强大动力。人力资源的创新力理念表现在四个基点上:运用现代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创新,改变人类基因链,利用生物技术和基因产业,从人的遗传和基因结构上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行优化,减少负面遗传,强化人的生命遗传基础,提高人力资源的内在质量;运用综合科技改变现有人力资源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基本结构形态,进行阶段性的重点开发,调整构架,实现新的优化、整合、调配以增强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结合人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要求,更加关注人力资源的生命周期及其循环模式,突出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多样性配套、多样化模式、多元化互动、多优化运作,真正实现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有机融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绩效;利用创新力综合性改变和综合性提高人力资源整体质量,特别注重人力资源的资本特征,按照经济运行规律促进资源的资本构架及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