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090400000035

第35章 士族、庶族与家族、宗族关系辨析(2)

从“户调之式”复除令的内容来看,其所规定的是各级官僚具有占田、荫族及荫客的特权,受庇荫者得以免除官役。这里,“荫”是依官品而定,而非区分士庶而荫。其中所谓“士人”是指入“士籍”者,与士族不是同一概念。士人中固多士族地主出身者,但并不全系士族地主出身。而且,士族地主出身者,也不一定都可得为“士人”。推测西晋户调之式中所讲的“士人”,多半应是已故官僚后裔与隐逸名士后裔或前资官吏。可见,这里“占田”、“荫亲属”、“荫客”并非士族地主的特权,而是品官的特权。根据官品,庶族品官也当然享有荫亲属的特权。反之,世家大族中那些未能入仕列入“士籍”者同样不能享有免税免役的特权。这也就是说,就品官荫亲属这一特权而言,只有官民之别,并无士庶之别。正如唐长孺先生所言:“根据户调式,姑不论业已上升到高官的寒人(以军功起家的历代都有),就是刚沾上一官半职的寒人也得以荫及期亲。如果单从按品荫族来看,只能证明西晋所重在当代官职,不能说明士族特权。”在经济状况上,士庶之间亦无绝对界限。贵者未必皆富,士族中也多贫乏之例。例如:北地泥阳人傅玄,祖燮,汉朝汉阳太守,父干,魏扶风太守,而傅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丹阳句容人葛洪,祖系,吴大鸿胪,父悌,邵陵太守,葛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夜辄写书诵习,遂以儒学知名”;谯国龙亢人桓彝,汉桓荣九世孙,父颢,官至郎中,彝“少孤贫,虽箪瓢,处之晏如”;沛国相人刘惔,祖父宏为光禄勋,从祖粹为侍中,从祖潢为吏部尚书,并有名中朝。父耽,晋陵太守,亦知名。

而刘惔,“家贫,织芒?以为养,虽荜门陋巷,晏如也”,后来仕至丹杨尹;北地灵州人傅隆,高祖咸,晋司隶校尉,曾祖晞,司徒属。父祖早亡。而傅隆“少孤,又无近属,单贫有学行,不好交游”,至四十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城阳营陵人王裒,祖脩,有名魏世,父仪,为文帝司马,而裒因父死非命,示不臣朝廷,“家贫,躬耕,计口而田,度身而蚕”;高密淳于人徐苗,累世相承,皆以博士为郡守,祖邵,魏尚书郎,苗“少家贫,昼执锄耒,夜则吟诵”,后为儒宗,郡察孝廉,州辟从事等并不就;南乡范缜,晋安北将军汪六世孙,祖琚之,中书郎,父早卒,“少孤贫”,官至中书郎、国子博士。这些士族子弟日后或隐或显,暂且不论。但从当时的经济状况来看,他们并不富裕。上述这些士族子弟中,有许多人当其贫困之时,其经济地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还算不上是什么“地主”。

同样,庶族亦有“宗族富盛”者。如襄阳人习凿齿,父祖无闻。“宗族富盛,世为乡豪”;雁门人莫含,“家世货殖,赀累巨万”。庶族同样具有经济方面的家族、宗族功能。如:任城樊人魏舒,“年四十余,郡上计掾,察孝廉。宗党以舒无学业,劝令不就,可以为高耳”。魏舒对策升第,入尚书郎,官至司徒,“有威重德望,禄赐散之九族,家无余财”;平原高唐人刘寔,“少贫窭,杖策徒行,每所憩止,不累主人,薪水之事,皆自营给。虽处荣宠,居无第宅,所得俸禄,赡恤亲故”;河内怀人山涛,“初,涛布衣家贫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禄赐俸秩,散之亲故”;高平金乡人郗鉴,“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不应州命”,“于时所在饥荒,州中之士素有感其恩义者,相与资赡。鉴复分所得,以恤宗族及乡曲孤老”。

总之,在经济特权、经济状况及家族、宗族经济功能方面,都很难将士族与庶族截然区分开。

文化传统上

西汉末年,以儒为业读经的士人越来越多,且子承父业,使文化具有家族世袭化的特点。如:汉代鲁国邹人韦贤,“笃志于学,兼通《礼》、《尚书》,以《诗》教授,号称邹鲁大儒”,以读经而身居丞相之位。他的四子承袭父业,其中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次子弘之子赏,明《诗》,哀帝时以旧恩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列为三公。至东汉韦赏子韦彪,“好学洽闻,雅称儒宗”,位至大鸿胪。故邹鲁有“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时谚。汝南袁氏,袁良,“习孟氏《易》,平帝时举明经,为太子舍人”,子袁安,少传良学,后世代传《易》,袁氏“四世三公”。弘农杨氏,杨敞,汉昭帝时为丞相,子杨窦,“习《欧阳尚书》。哀、平之世,隐居教授”,孙杨震,“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其子孙世代通《尚书》,杨氏仕至“四世五公”等等。这样,累世经学的家族往往成了累世公卿的家族。

这些士人成了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他们是构成魏晋士族的基础。以经学传家,重视封建礼仪,成为门阀士族的重要标志。例如:范阳卢氏,北方一流大族,卢植,通古今之学,为东汉名儒,著《尚书章句》、《三礼解诂》等;梁朝卢广,“少明经,有儒术”,出任始安太守、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遍讲《五经》;北周卢辩,“累世儒学”、“博通经籍”,为太学博士,注《大戴礼》,兄卢景裕,当时硕儒,“注《周易》《尚书》《孝经》《论语》《礼记》《老子》”,所注《易》大行于世,官至中书郎、复除国子博士。还有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河间裴氏、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累世公卿的士族基本上都具有这种文化上的优势。

在研习儒家经典的同时,门阀士族更注重儒家礼仪的遵守。这些家风儒礼在“家庭结构”一章中已有所涉及。士族就是以这种儒雅的门风和家族成员间的文化修养区别于社会上其他家族。再有他们在言谈举止仪态上往往也有特殊的风格。这些差别主要是因士庶之间不同的文化背景。正如陈寅恪先生指出的:“夫士族之特点,即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不过,士族在文化素养上的这种优势也是相对的,庶族中也有饱学之士。如:高平金乡人郗鉴,汉御史大夫虑之玄孙,“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儒雅著名”;上党人崔游,“少好学,儒术甄明,恬靖谦退”;上党人续咸,“博览群言,高才善文论。又修陈杜律,明达刑书”;范弘之,自称“轻微寒士”、“雅正好学,以儒术该明,为太学博士”等等,都是庶族出身而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事例。另外,在言谈举止方面,有些寒门庶族同样也有士风。如南齐丹阳建康人纪僧真,“容貌言吐,雅有士风”;南齐彭城人陈显达,迁任征南大将军,自以为“人微位重”,而其“诸子与王敬则诸儿并精车牛,丽服饰”,执麈尾蝇拂,作士族状。所以我们只能说,士族在文化传统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不能绝对化。

总之,士族从它的兴起、传世乃至衰亡,都与其文化上的特点密切相关。士族的产生,是从士人学与仕结合的过程中发展而来,品德才能的等第发展到了士族族际间的高下尊卑;士族的传世久远在一定程度上亦是依靠家风与家学的力量。而士族的衰败也是由九品官人法的衰败开始,加之士族自身的腐化,南朝宋以后寒人与军功阶层的兴起,南北朝后期科举制的萌生,更进一步削弱了士族的仕宦优势。它不但削弱了士族在仕宦和文化上的优势,也使得反映士族门第的等级标准逐渐失去了意义。文化的下移在士族的消亡中再一次显示出它的作用。

我们再从法律层面看,封建统治者主要是严贵贱之分,而不是严士庶之分。如:北魏和平四年(源远猿年)十二月壬寅诏:“今制皇族、师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与百工、伎巧、卑姓为婚,犯者加罪。”太和二年(源苑愿年)五月诏:“乃者,民渐奢尚,婚葬越轨,致贫富相高,贵贱无别。又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惟氏族,下与非类婚偶。”太和十七年(源怨猿年)九月诏:“厮养之户不得与士民婚;有文武之才、积劳应进者同庶族例,听之。”可见,上述诏令对“士庶”并无分,只是将“士庶”同“非类”(即指百工伎巧卑姓等)区分开。

另外,在服役等其他方面士庶也并没有严格界限(士人除外)。例:吴郡内史殷祐上书言:“贼臣陈敏凭宠藉权,滔天作乱,兄弟姻娅盘固州郡,威逼士庶以为臣仆”;齐建元二年(源愿园年),“会土边带湖海,人丁无士庶皆保塘役”;“(梁)武帝颇招武猛,士庶响从,会者万余人”。

同类推荐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命令、指令、议案、决案、布告、通知、指示、请示;条例、制度;计划、总结;函电、传真;会议文书;社交文书;涉外工作文书。介绍了各文书的概念及写作要点,并附有大量的例文。特在第十一章对公文的处理作了全面的介绍,在第十三章介绍了新兴的各行业岗位职责写作,全书涉及面广,因而具有全面性、指导性、借鉴和实用性,实是公务员必备之工具书。
  •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行知班的那些事:班主任工作手记

    青春会散场,时间会变成流水,流水会带走记忆。即使无法牵手走遍世界的角角落落,却很庆幸,我们曾经拥有同一段青春。
  •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

    《教育的逻辑》立足现实和本土,着眼未来与世界,努力构建与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相适应,以人为根本,以教育公平为基础,以价值教育为灵魂,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教育制度为保障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教育价值与价值教育有机构成的现代教育价值建设内涵,充分表达现代教育的切实性和引领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教育功能特征。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热门推荐
  • 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

    为霖道霈禅师秉拂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世祸缠身情缠绵

    迷世祸缠身情缠绵

    他们不是神,不是仙,却有着同神同仙一样的本领,他们曾是被改造过的人类,受尽人类压迫,反抗人类,隐居在这片海域,繁衍生息,他们的事迹和这片海域一样,无人知晓......他们在这片海域上分为善明恶暗两类即凌澈,烈央两族,为了夺取这片海域,消灭背叛者,他们发动战争,去寻找能解除封印的皇室遗留下来的唯一血脉!
  • 上清后圣道君列记

    上清后圣道君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象龙

    象龙

    天赋太差了怎么办?没关系,我有神功护体,修炼神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天赋!对手太强了怎么办?没关系,我有神功护体,修炼神功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实力!被神魔统治的世界,只有在他们两败俱伤之后,人类才有翻身的可能,可是当神魔开始苏醒,人类只有依靠他的力量,看刘渊如何携带神功闯荡魔法世界,重剑无俦横扫千军,打出一片蓝天。敬请关注象龙,一个让你热血沸腾的故事!
  • 真爱S1

    真爱S1

    我在最寂寞的时候遇到了同样寂寞的她,人们将这种相遇视作缘分,缘起于此,而后相知、相恋,直至相爱到难舍彼此,最终成为一段佳话。如果我和她的身份都只是普通的男男女女,那么我们的相遇,会是一段极好的缘分的开始。到现在我还能记得她的眼睛,她的味道,她柔软的头发。我还记得我们的最后,她哭的像个孩子,紧紧抓着我的手指因为过分用力而变得发白,而我的手臂上还留着她留下的痕迹,已经不会再疼痛,却永远也不会消失了。她不属于我,我知道,从来都是。
  • 盗墓大宗师

    盗墓大宗师

    故事起源于一个九旬老人的临终遗嘱。老人临死前一直叨念着的“孩子”究竟是何意?秦铭得到的那块刻有神秘铭文的金块竟然隐藏着一个惊天秘密!那墓穴中埋藏的不仅仅只是那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还有那胜过一切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一切的一切总是那般的扑朔迷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射手座女孩的浪漫恋情

    射手座女孩的浪漫恋情

    服务小姐一脸亲切的看着我:“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射手饰品,制作创意源自于北宋的宋真宗——赵恒给妃子们的饰品哦,很高雅哦!~而且,戴上它会给人带来幸运。漂亮的小姐,买下它吧?!~它一定会给您带来好运的!”服务小姐笑得很亲切,亮的闪眼的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却让人觉得有些恐怖……
  • 异世之鬼才人生

    异世之鬼才人生

    男子穿越到异界,这里有强大的魔法,酷炫的斗气。充满着神奇与迷幻的色彩,他来到这是龙还是蛇,是称霸一切,还是低头做人。敬请期待。
  • 都市最强系统

    都市最强系统

    带着升级系统重生归来,于是一个最强大的人出现了。装逼能够升级,打脸能够升级,就连一路高歌,嚣张跋扈都能升级。“我最强大,世界都要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