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从建设初就开始经营城乡的废旧物资,六七十年代在城乡组建了一批代购点和代购员进行收购,到了20世纪八十年代组织联系了大批专业户、个体户进行收购,形成了多渠道的废旧物资回收网。到1989年基层供销社有经营废旧物资的收购站17个,综合商店42个,分销点87个,双代店284个,共计438个。从1976年到1986年的11年里,共收购废铝107.3吨,废铅锡190吨,废橡胶563.4吨,废轮胎468.5吨,破布63.6吨,废棉9吨,破布鞋330吨,废麻织品163吨,废纸1371吨,废塑料147吨。从1976年到1989年的14年里共收购废杂铜747.8吨,废钢铁25335.7吨,杂骨2628.4吨。1986年全区收购总值50.8万元,到1989年突破了200万元大关。到2002年仅收废钢铁达2200吨,经营额达200多万元。到2004年,回收报废汽车及废钢铁278吨,完成购销额174.3万元。
三、物资经营1977年7月,武威县物资局成立。1978年9月正式营业。截至1989年,下属金属材料、木材、机电建化、农村物资建设供应公司及物资交易中心、黄羊物资供应站,另有集体所有制的物资局综合服务公司。2000年,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物资局撤销。其所属的物资经营企业也相继以各种形式进行改革或解散,各类个体、私营物资经营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先后建成北关木材市场、南关钢材市场、北关建材市场、南关建材市场,经营品种有钢材、木材、五金、建材、电工机械、化工原料等。个体私营企业的不断发展,为群众的物资交易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对外经贸
1、机构
凉州区地处汉唐“丝绸之路”的要道,也是商贾云集的贸易重镇,对促进中西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民国时期,武威没有专营的外贸机构,有少量的民间以货易货的对外贸易。1964年6月18日,武威成立了武威外贸购销站。后几经撤并,于1975年成立武威地区外贸局。1987年10月30日,经上级批准,成立武威市对外贸易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需要和地方出口商品的增长,近年来凉州区的出口商品不断增加,商品出口额逐年增长,到2006年实现外贸出口额达488万美元。
2、主要出口商品土畜产品类:蜂蜜、发菜、黑瓜子、白瓜子、葵花子、甜菜粕、羊毛、羊绒、驼绒、猪羊肠衣、猪鬃、骨粉等。粮油食品类:扁豆、豌豆、荞麦、蚕豆、苹果、大蒜、亚麻油等。医药化工类:甘草、锁阳、麻黄、糠醛等。轻工纺织类:40克有光白纸、高级地毯、2826白坯沙等。工艺旅游类:沙枣核门帘、铜奔马等。
出口商品大部分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扁豆、高级地毯远销法国。甘草、锁阳、麻黄远销美国。
3、进口商品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外贸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凉州区先后进口了当地急需的钢材、广播电视器材、化肥等物资。从苏联、罗马尼亚、法国、西德及香港引进了5000锭亚麻、混纺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
五、粮油经营
1、机构
清初,田赋分为地丁、粮石、草束三大项。顺治二年(1645),武威共征粮4379.85石(每石合200公斤),每石外随马粮5升。当时征粮办法主要是按土地好坏而定。民国31年(1942),武威将田赋附加改征为公教粮,每征收田赋粮1石,附加公教粮3斗3升3合,同时把购粮改为军借粮,每征田赋粮1石,附加军借粮1石4斗。
民国初年,武威县设经收课,后改为征收局,征收全县赋税。民国30年(1941)10月,武威成立粮政科,同年县设田赋处,办理征实、征购及土地呈报等事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成立了军粮局和公粮局。1950年5月,2局合并为粮食局。1985年改称武威市粮食局,局内设6股,下辖13个粮油购销管理所,27个粮油购销站及12个厂、公司等。2001年8月,市改区后,更名为凉州区粮食局。
2、征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粮食征购办法几经变更。1950年~1952年为征收阶段。1953年~1954年为统购统销初期阶段。1955年~1964年为三定(定产、定购、定销)阶段。1965年~1981年为一定三年不变和一定五年不变阶段。1982年~1984年为征购、销售、调拔、包干阶段。1985年~1987年为合同定购阶段。
1989年7月,商业部授予武威市售粮先进市称号。1953年到1989年,全市总计向国家提供商品粮23.26亿公斤,年均6313万公斤。期间,国家向农村回销粮食1.5亿公斤,实际向国家净提供商品粮21.85亿公斤。
到2000年,粮食收购继续实行定购和保护价收购的制度,定购和保护价收购的品种为小麦,玉米退出定购和保护价收购范围。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变坐等收购为主动收购,增设临时收购网点38处,全年收购小麦7727万公斤,玉米7596万公斤,收购国家定购粮4302万公斤。2001年,全区粮食系统收购小麦14482万公斤,玉米2706万公斤。2005年,继续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累计收购各类粮食23242.3万公斤,收购保护价粮12789万公斤,玉米3953万公斤。2004年是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价格的第一年。
2005年,对国有粮食企业和多种经营实体推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重组,其中粮食储备和军粮供应企业实行国有独资,其余企业全部放开。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粮食经营量或粮食转化加工量大的武威市红太阳面粉厂、永昌镇张义面粉厂、黄羊金穗面粉厂、武威希望饲料有限公司、武威丰华农副有限责任公司、武威市和寨农副购销站、武威市黄羊长寿面粉厂、荣华集团公司8户非国有企业进行调查摸底,这些企业全年收购小麦、玉米共504300吨,销售472310吨,饲料工业玉米转化量305444吨。截至2006年底,全区粮食系统共收购粮食6620万公斤,其中小麦1645万公斤,玉米2253万公斤,大麦2606万公斤。
3、销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武威县城市居民吃粮均到粮食市场购买。农村缺粮户通过集市籴粮和以物易粮弥补不足。1953年12月,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后,县粮食局先后设立了6个粮食供应站。从1955年“三定”到1989年,全县共向农村销粮1.51亿公斤,统销价格也屡有变动。
城镇供应实行按人分等,定量供应。1955年,城镇供应粮为1634万公斤,其中人口口粮为1150万公斤。1989年,全市市镇粮食总销售量为2656.5万公斤,其中人口口粮达2225万公斤。
到2000年全系统累计销售粮食9138万公斤。2001年全年共销售小麦5789万公斤,玉米10349万公斤。
2002年3月,武威市粮食局下发《关于加强粮食销售工作的通知》规定:“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销售到省外、省内系统外以及系统内经营和加工企业的粮食,均给予销售补贴,非补贴销售的品种,按‘购得进,销得出’的原则,收购的优质粮食和退出保护价的粮食,随行就市销售,不享受销售补贴。”凉州区当年共销售粮食20369.4万公斤。2003年,对全区退耕还林进行粮款补助,补助粮食为85.436万公斤,现金补助1708720元。2004年起,将原向退耕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是年,共销售粮食26109万公斤,实现粮食销售总额35275万元。
2005年,全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累计销售粮食27988万公斤,实现粮油销售总额42813万元。
截至2006年底,全系统共销售粮食2158万公斤,非国有粮食经营加工企业共销售472310吨,饲料工业玉米转化量305444吨。
4、储运
1949年9月,接管国民党县政府田赋粮食管理处仓库18座,总容量199万公斤。1953年,仓容量达950万公斤,储存粮928万公斤。1973年,全县已建“土圆仓”52座,容量271万公斤。1989年底,全县共拥有各式仓库149座,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设计容量1.2亿公斤,实容量为1.1亿公斤。到2000年,武威市的粮食仓库建设基本上达到了片有所、乡有站、站有库,综合库存高达51.4万吨,拥有各式仓库166座,粮仓建设及固定资产投资达2985万元。2003年11月18日,甘肃武威国家粮食储备库扩建工程项目正式竣工验收,装粮压仓指标为62000吨。2006年2月15日,甘肃武威国家粮食储备库整体移交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管理,至此,甘肃武威国家粮食储备库正式成为中国储备粮武威直属库。
1954年,油脂公司成立后,采用油柜储油,共制做木油柜2个,容量15吨。1956年,用铁皮制做油灌1个,容量100吨。1957年,制做钢板油罐1个,容量350吨,多数食油采用桶装露天保管,无较好的储存设备。另外,在凉州区城乡还有许多私人榨油坊,主要用于当地农民自己榨油食用,其装备基本是油桶,在市场上销售的数量也不大。
凉州区历来盛产粮食,是甘肃省粮食输出的重点县。粮食统购统销后,粮油调运由中央统一安排,各级粮食机构对粮油调运必须控制在计划管理之下。粮食市场放开后,企业可以自由调运,随行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