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802200000019

第19章 古代建筑(4)

青城因水烟而繁盛,因水烟而没落,可以说是“成于水烟,败于水烟”。青城浓缩了兰州水烟栽种加工史。民间传说,青城水烟始于明初,一户姓周的大户人家随肃王从甘州迁兰州,选中了青城定居,开始栽种烟叶。史料记载,兰州水烟兴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光绪年间,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丝、香、味”三绝闻名全国,素有“兰州水烟天下无”之誉。水烟具有避疫、消食、杀虫、解闷的作用,能提神顺气,消瘴解烦,预防虫、蛇咬伤,对居住在阴湿山区和瘴气弥漫、地气潮湿地区的人,特别是长年下水耕作的农民和下河海捕鱼的渔民十分有益,被视为“神药”。

民间传说中,兰州水烟的引入与诸葛亮密切相关。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征讨南蛮,深入南方不毛之地,瘴气不时伤害将士,隐士孟节说“薤叶云香草”,含一片可除瘴疠。故而兰州的水烟业都将诸葛亮视为始祖,号称“云香事业”。青城人在明末清初引进水烟制作工艺,到康熙年间,青城人的水烟已经形成品牌,一个大型的货物集散码头逐渐形成,运往包头、广东、福建等地,行销全国各地。清朝光绪年间,兰州水烟达到了极盛,据说有140多家商号。青城成为方圆几百里的商贸中心,驼队、车队、马帮,尤其是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成为水烟运输的主力。青城有大的商号作坊70多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

水烟品种也由黄烟种,增加到了麻烟、棉烟等多个品种,销售区域遍及全国各地,最为出名的品种则是“广东红”。

人们在做工和配料上研究,逐渐形成了宏字、泰字、兴字、昌字等各自不同的品牌,到了十九世纪中叶,青城地产水烟中的“甘字、条字、蓉字”等品牌,在西南、东南沿海地区,甚至台湾都非常畅销。

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大量的洋烟进入中国市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纸烟”,同水烟相比,纸烟简单方便,易于携带,水烟业逐渐开始走下坡路。20世纪50年代,铁路通车了,汽车多了起来,青城这个水旱码头就逐渐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

高氏祠堂:清代祠堂的缩影

兰州市榆中县青城镇民风古朴,是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虽是乡村但人们谈吐文雅、彬彬有礼、乐善好施、轻财好客。虽商贾云集而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明朝初期,朱元璋的第十四个儿子被封为肃王,他带领大批护卫、仪仗队以及其他的部属,来到了甘肃。青城许多家族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甘肃的,他们在此逐渐形成了以家族为核心的宗族文化,如今保存完好的青城高氏祠堂,给我们展示了青城地区浓厚的宗族文化。

青城高氏来自于山东渤海村,当初兄弟三人随肃王来到甘肃,先是居住在陇西,后移居兰州庙滩子。在战争中二弟、三弟为国捐躯后封护旗将军。后来举家迁之青城城河村。高氏后人在1785年修建的高家祠堂保存至今。

高家祠堂是高姓祭祀先祖的场所,始建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年),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堂、廊坊20多间,是一处典型的明清建筑。一进大门便是视野开阔的大厅,迎面就是祭祀祖先的厅堂。过厅中悬挂着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匾额,白底黑字上书“进士”二字。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明清时期建筑,造型独特别致,气势宏伟庄严,院中一株百年古柏巍然屹立,使整个祠堂更显古朴典雅。一副“源宗渤海家声远;春满青城雨露新”的对联,道出了整个家族的历史。2003年,该祠堂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城地区的张家祖籍南京,兄弟俩人跟随肃王来到甘肃,一人留在甘州,一人移居兰州。有两副对联说的就是这段历史“凤阳三迁戍条堡,龙沟六世发金城”;“随洪武保肃王功绩永留史册,怀壮志戍边疆声名久著金城”。

可见,青城保留下来的家族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忠孝节义思想一脉相承。

甘肃贡院的兴衰

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永久地封存在了西关十字临夏路这条老街上。

许多人曾经到兰大二院内探访过一个大院,它的北面是一个大殿,里面住着三四户人家。两侧是走廊和厢房。院子极空旷,几株大树,长势极旺。如今这里的一切早已被拆除了。这就是甘肃贡院旧址。甘肃贡院始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由陕甘总督左宗棠主持修建。至公堂的门上方悬挂着一个大匾,上面写着“至公堂”,门两侧悬左宗棠撰书楹联:“共赏万馀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上联写批阅试卷,选拔人才(紫芝、朱草),不使人才埋没。下联左宗棠回顾自己的科举道路的坎坷不平:“一攀丹桂”写他参加一次乡试中了举;“三趁黄槐”,说他会试三次都名落孙山。今天,兰大二院内至公堂大匾上左宗棠的题款依然清晰可见。

甘肃贡院落成之前,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学子们要想参加乡试必须长途跋涉,到陕西三原陕甘学政驻地进行考试,由于交通不便,仅到达考场,就要花费三四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不仅路途花费大,而且常常被雨雪所阻,一些考生没有到达考场就已病卧途中了。一般情况抵陕考试不到3000人,而甘肃籍(包括宁夏、青海两省)学子最多不过600人。

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后,1875年上《奏请甘肃分闱疏》后,清政府同意陕甘分试。当时,全省各界踊跃捐助很快就筹集到了51万两白银,修建起了这座贡院。

据《甘肃新通志》记载,甘肃贡院坐东向西,占地长140丈,宽90丈,外筑高墙内建号舍等考试办公用房。此院规模宏大,建筑壮观,一次可以容纳4000名考生考试。贡院正门左右设有点名厅和搜拣厅,考生们通过点名检查之后,穿过三门和龙门,就是明远楼,楼前面是闱墙,墙上开有两个门,分别为南文场门和北文场门,进去就是号房。明远楼后面有一个水池,上面有一座桥,过桥之后就是观成堂,对读所、弥封所、誊录所等考试的主要机构就设在这里。观成堂后面是衡鉴堂,最后是至公堂。今天人们在兰大二院里面看到的至公堂是甘肃贡院仅存的建筑,明远楼后来被刘尔迁往五泉山。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科举考试的一些规程,考生将试卷答完后,先要交到受卷所,然后由专门的人誊录,再由专门的人对读看看誊录的是否正确,然后再密封起来,交由考官审阅。

甘肃贡院落成之后,左宗棠亲自主持了第一次考试,参加人数甚多,盛况空前,这是自康熙五年陕甘分治之后,209年来在甘肃举行的第一次乡试,3000人参加了考试,当年的第一名就是素有“陇上铁汉”之称的安维峻。

安维峻一生清廉,不阿权贵。1894年12月他上《请诛李鸿章疏》,其忧国忧民之心、激昂慷慨之情为天下关注,“陇上铁汉”即出于此。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后,昔日热闹的贡院沉寂了。从光绪六年(1880年)甘肃贡院落成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共选取了646名举人赴京会试,考中进士116名。其中著名进士除安维峻外,尚有编纂《重修皋兰县志》的张国常、求古书院山长天水刘光祖、重修五泉山的刘尔炘、兴办实业的河州邓隆等。

从隋代实施科举制后漫长的1300多年间,甘肃出的武将多,文人少。从汉代的赵充国、李广到清代的张勇、王进宝,在历史上姓名著录的甘肃将领多达千余人,但是甘肃进士却没有多少。据《甘肃全省新通志》、《甘肃通志稿》和《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自唐代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1300年间,甘肃考中进士者总计775人。文进士中,唐18人,五代2人,宋38人,金7人,元11人,明218人,清348人。清代进士又有武进士133人;明清考中举人者总计4777人,武举人1707人。

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将他在甘肃的亲信、时任甘肃总督的张广建封为“子爵”。于是,张广建打着修建甘肃机器局的旗号,为他修建了一座“子爵府”。老百姓称之为张大帅官邸。1917年,这里变成了甘肃制造局所在地,开始大规模生产各种枪弹、炸弹、炸药,同时进行军械修配。

1946年8月1日,国立甘肃学院同西北医学院兰州部合并为“国立兰州大学”,也是以此为校址的,解放后此地就成了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5年,改名为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从甘肃贡院到机器制造局,从机器制造局再到甘肃化工机械厂,从兰州大学到兰医二院门诊,洋务运动、平定阿古柏叛军、建立新军、袁世凯复辟、雷马事件、兰州事变、日本人轰炸兰州等等的事件中,我们都能从这里看到它们的踪迹。往日人声鼎沸的甘肃贡院现在只剩下了至公堂等两座建筑了。

同类推荐
  • 春秋之奴隶王者

    春秋之奴隶王者

    在波澜壮阔的春秋时代一步步抗争,一步步奋斗。领略春秋诸侯争霸的风采,品鉴独特而又有魅力的春秋文化。从奴隶到王者的抗争史和奋斗史。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逆天四子

    逆天四子

    他们,孤苦伶仃、举目无亲被人收留,曾经过着快乐无忧的生活。。。惊雷炸响,风雨飘摇,那一天,他们被狂飙裹挟着拽进风云变幻之中,从此,开始他们的传奇之旅。。“自古英雄出少年!”他们用一副铁肩担起千钧的道义,他们用一腔热血将乾坤逆转。。。他们是一帮真正的逆天少年!遥望夜空,看着晴朗的天空繁星点点心中感慨万千!在这寂静而空灵的夜晚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那是他们远去的背影留给世界永恒的璀璨!
  • 大汉王爷

    大汉王爷

    一个高中生机缘巧合投胎到镜像空间三国时代,刘备临终前大笑不枉此生,郭嘉赞他智括宇内,诸葛亮称之为后汉姜尚,他到底做了什么能获得这些赞誉呢?------------------------看书之余随手扔点推荐吧,语春感激不尽!建议征集QQ群:229853697
热门推荐
  • 本命印相

    本命印相

    (介绍)在这个九域大陆的世界里,人人都有自己的本命印相,一般在8岁时才能开启印相,9-10岁时根据自己本命所反应出的印相选择勇武印相或者灵智印相进行修炼且到达期望的高峰。本命印相开启初为雾状,后随着修炼者的实力会渐渐实化,印相者根据自身阴阳调节阳盛为勇武,阴盛为灵智,呈现出的印相勇武为红,灵智为蓝。一个幼儿时期被无情封印的孩子颜昊,在经历重重考验成长起来后又能揭开怎样的惊天秘密。。。精彩内容,尽请期待后续更新。。。
  • 世界航空母舰科技知识

    世界航空母舰科技知识

    武器是用于攻击的工具,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特别是武器的科学技术十分具有超前性,往往引领着科学技术不断向前飞速发展。本书主要包括军事枪械、弹药火炮、装甲战车、舰艇航母、航空航天、导弹武器、前沿武器等现代武器的各种类型和品种,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前沿性和系统性。
  • 原野上的草原

    原野上的草原

    这是一部用心来诉说蒙古草原上的感动的作品,在作者深情地勾勒下,我们仿佛能听见牧民们的放歌与交谈,孩子们的追逐与嬉闹,看见门外树桩上拴着的马,以及狗在来来回回跑。在这篇纯净的土地上,牧民们外出时家里不需锁门,对待外来的客人异常热情谦恭。这是作者的故乡,也是作者的天堂。他写草原上的每一个眼所能见、心所能感的东西,每一种东西、每一缕思绪无不洋溢着他对草原、对蒙古最热烈的、最深厚的爱。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热爱,读后能让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并归于平静。他的笔很淡,却写活了他所身属的草原,给人以强烈的触动。
  • 她的抉择

    她的抉择

    周蕊,一名普通的在校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却遇上了劫匪,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居然发生在她身上,看周蕊如何面对......
  • 修真都市王者

    修真都市王者

    偶得混沌玉佩,却被人追杀,无奈自爆,却因玉佩穿越,穿越时,灵魂相溶,造就了个全新的王者,欺我者!死!辱我者!亡!都市王者!从此刻诞生!
  • 凤妖九重

    凤妖九重

    她意外重生,成为初生婴儿,却在满月之际遭到劫难,别以为她小就可以随便欺负,前世的本事她可是样样都在。原来主谋竟然是皇帝,既然欺负到她家人头上了,那就莫怪她手下不留情了,这笔账,她会慢慢跟他算滴!
  • 我们都爱当初的自己

    我们都爱当初的自己

    是啊,我们都回不去了。不会再有以后了,未来了。少年,愿你安好明媚不忧伤。时光不如初,我们不如初。
  • 姻缘劫之前世

    姻缘劫之前世

    在盛京有一家姻缘馆,专测前世今生,重忆被孟婆汤所遗忘的前世情缘。悲欢离合,情关难过。
  • 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

    当今世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强度、高效率的生活现状,使众多忙于工作、精神压力大的人们越来越吃不消,因而前所未有地重视起自身保健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使人们“重返大自然”的心理越来越强,在这一背景下药膳食疗这一独特的中华文化宝库的奇葩,越来越显示出她深厚的底蕴和夺目的光彩,为此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防癌治癌科学养生滋补食谱》,希望读者能在获得美味可口的佳肴同时,也滋补了身体,祛除了疾病,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
  • 凌云录:嫡女妖娆

    凌云录:嫡女妖娆

    前世,是绝色雇佣兵的她,天价身份,却被人背叛而被杀害。今世,是宫家的废物三小姐,惊世背景,却被人嘲讽耻笑。如今,她历艰辛,经万苦。势要再次成为这主宰世界的王者。斩妖魔,遇美男,解封印,弒仙神。修习之路尚不难,炼情之路有些难。“无论前路怎样,谁敢阻我,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别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毁我一粟,我夺人三斗!”“我偏要逆天而行!若是天不容我,我便破了他的天!我看谁敢阻我!”“你的意思是....我是魔?”惊天背景给带来的是福是祸?王者之路,绝非简易。坎坷众多,王者不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