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719400000002

第2章 历史沿革(2)

第二章 历史沿革(2)

(六)血痹、狐惑病、阴阳毒的提出

《金匮要略》中有论述血痹、狐惑病与阴阳毒病的专篇,记载了这3个疾病。

1.血痹血痹最先由《内经·灵枢》记载:“邪入于阴,则为血痹”。

《金匮要略》中有血痹专病一节,并作了系统的论述。

血痹的病因为“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血痹的症状为“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风痹又名“行痹”,以关节行走疼痛为临床特征。

脉搏为“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微脉主久虚血弱,涩脉主血少精伤,紧脉主痛、寒。

治疗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综合上述记载,血痹这一病证、病因与筋骨虚弱、疲劳、汗出、卧时风吹有关。症状有麻木不仁和关节行走疼痛,脉搏为微弱涩紧,病邪的具体部位在血脉关节之中,其损害了阴分(阴气、阴血、阴精)。

按照以上的分析,血痹相当于现代免疫风湿病中的血管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四肢血管炎表现为主,以下简称“红斑狼疮”)以及多动脉炎、风湿性多肌痛等疾病。

脉痹一证包括血管炎一大类疾病。脉痹可与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相对应,似更为确切。

2.狐惑病狐惑病的症状有咽喉、阴部、眼部的腐蚀。“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下部”,“蚀于肛”,“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

这是在2 000年前,世界上第1次描述了1个疾病,其临床表现有咽喉、阴部、眼部3个部位同时有疮蚀、溃疡的记载。现代国际上将其称为“贝赫切特综合征”,而国内中医界也已公认将狐惑病与贝赫切特综合征(白塞病)相对应。

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书中提出内服有甘草泻心汤、当归赤小豆散,外洗有苦参汤,外熏有雄黄。这些方法临床至今还在参考,用以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

3.阴阳毒病阴阳毒病的症状有面部红斑、身痛、咽喉痛。“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

面部有红斑、花斑、如织锦的花纹那样,并有身痛症状的疾病,临床上不是很多,比较符合该症状的疾病是红斑狼疮。现国内有部分中医专家提出将“阴阳毒病”与“红斑狼疮”相对应。

(七)痢后风、痛风、鸡爪风、鹤膝风等名称的提出

宋代以后的著作中有关风湿病的症状与病症名称更为专业化。

1.痢后风宋代《和剂局方》《证治要诀》曾将痢疾后关节疼痛称为“痢风”“痢后风”。

2.痛风元代朱丹溪(1279-1368)在《丹溪心法》提出“痛风”这一病名。“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不圆块,参差逐步形成起,按之滚热,便是痛风。”这些症状的描述,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是很符合的。

3.鸡爪风《解围元薮》将“拘挛疼痛,手指不能屈伸,状如鸡爪”的称为“鸡爪风”。

4.鼓槌风明《景岳全书》将“两膝肿大、腿骨枯瘦”的称为“鼓槌风”。

5.鹤膝风明《景岳全书》将“肘膝肿痛,臂胻细小”的称为“鹤膝风”。

这些都符合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关节变形与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6.产后风明·楼英《医学纲目》将“产后身痛”的称为“产后风”。

产后关节痛有两种情况。其一,部分风湿病免疫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生育为其诱发因素;其二,少数病人产后受凉,全身关节酸痛,抗体都是阴性[如类风湿因子(RF)、抗核抗体(ANA)、所提取的核抗原(抗ENA)、双链DNA(dsDNA)、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补体调控蛋白)抗环瓜氨酸抗体(CCP)等],不能明确诊断的。第2种才是产后风。国内西医内科学与风湿病学的著作中尚没有这个病名记载,笔者根据临床将其称为产后性关节炎。

7.白屑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将“初起微痒,久则渐生白屑,叠叠飞起,脱之又生”称为“白屑风”,现称为银屑病、牛皮癣。但该书没有记载有关节痛的症状。笔者将银屑病性关节炎仍称为白屑风。

(八)关于72种风的名称

中医界有72种风的名称,自清代流传至今,代代相传。如肩关节周围炎称“漏肩风”,坐骨神经痛称“腿股风”,颈椎病称“颈肩风”,肋软骨炎称“胸肋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称“龟背风”等。

这些名称笔者年轻时曾在一些中医、针灸、伤科的临床门诊病历卡与非正规出版物上见到过。

(九)尪痹、燥痹、红斑痹等名称的提出

这三个中医病证名称都是当代名老中医提出来的,并基本上得到全国中医风湿病专家的承认。

1.关于尪痹这是当代名老中医焦树德教授提出来的中医病证名称。他根据《金匮要略》历节病“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的记载,提出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肌肉羸瘦、行走跛拐的称为“尪痹”。相当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都能损害膝关节,或并发滑囊积液。后来尪痹就演变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名。

2.关于燥痹这是当代名老中医路志正教授提出来的中医病证名称。因为六淫均能致痹,而《内经》与历代著作中有风痹、寒痹、暑痹、湿痹、热痹这五种痹,唯独没有“燥痹”。路老提出的燥痹相当于干燥综合征一病。

3.关于红斑痹这是笔者在2006年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并在笔者主编的《临床中医风湿病学》一书中再次提出,将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的中医病证名改称为“红斑痹”。

其依据为红斑狼疮、结节性红斑有关节痛,属于风湿病、痹证、痹病范畴,并有多种红斑表现。

(十)我国当代中医界对风湿病名称的认识

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集中了全国老中青三代中医风湿病专家。他们根据中医古代文献的记载,提出了痹的特点是关节痛,但痹证不是一个症状,也不是一个证候,而是一大类疾病的表现。

风湿病这一病名,最早是由汉代张仲景提出来的,是中医的传统。在长达二千年中,风湿病与痹证两个名称并存,同时流传下来。我国早期的西医在对Rheumatism翻译时,就采用了中医的“风湿病”名称。

中华中医风湿病学会,在1989年的一次全国性学术会议上,提出将痹证恢复为风湿病时,得到了与会专家们一致通过。并得到了老一代中医专家的认可。这样在疾病名称方面就与国际统一了,并将痹、痹症、痹证、痹病作为中医历史上的名称。

此后出版了我国第1部中医风湿病专著——《实用中医风湿病学》,由中华中医风湿病学会的专家们集体编著,100多万字。书中将风湿病的病名作为中医风湿病专家集体的观点确定下来。该书于1999年获得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成果三等奖。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教材对于关节炎一类疾病,至今仍然采用痹证这一名称,没有改名为风湿病。这是由于50多年前编写教科书时,当时的教师就采用了痹证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目前全国绝大多数中医医院在临床上,对于关节炎的中医诊断一项,仍然采用痹证这一名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医学术保守、发展缓慢的原因,也反映了中医药大学教师知识更新的保守性与局限性。

(十一)中医对有关免疫病的认识

“免疫”一词,顾名思义是免得疫病,预防疫病的意思。

在中医2000年前汉代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出了“上工治未病”,“四季脾王不受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等防病思想的观点。这些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已经有了防病思想的萌芽。

在13世纪的金代、元代,李东垣、朱丹溪等医家,先后提出了“脾胃”学说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理论。指出许多发热的疾病是由于人体虚弱——气虚和阴虚而发生的。第1次提出了退热的治法,为益气与清热同用,滋阴与清热同用。其代表方剂分别为补中益气汤与大补阴丸等。

在15、16世纪的明代,赵养葵、张景岳等医家,先后提出了肾命学说——肾阴肾阳与命门虚损而致病的理论。

脾胃学说、肾命学说是我国古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而提出来的两项重要理论,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处于假设阶段。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由上海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沈自尹教授证实了,肾命学说与内分泌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而脾胃学说与免疫系统有关。

我国早在16世纪的明代就已经广泛采用了人痘接种法——鼻苗法来预防天花。这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人工免疫法,曾传遍欧亚各国。这是我国古代中医学对世界医学做出的重要贡献。

古代中医学在免疫方面的个别技术与假设理论,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可是数百年来,却发展得非常的缓慢,防病理论大多数停滞不前。

明清时期又出现了温病学派,代表著作有吴又可的《温疫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等。他们对传染病、流行病的中医理论与辨证论治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温病学派并没有创立预防疫病与免疫方面的相关理论。

我国古代中医的防病思想、温病理论与现代西医免疫病的概念和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但是免疫病的大量临床表现,如发热、关节炎、血管炎、肿胀、积液、红斑、皮疹、紫斑、紫癜、血液细胞减少、肾损害、肝损害、心损害、肺损害、神经损害等,在《中医内科学》中都可以找到辨证论治方面的相关内容。

(沈丕安)

同类推荐
  •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译注:素问玄机原病式

    《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读者对象是要求学习和阅读中医古籍,领会和参悟医道原理,以提高中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广大中医工作者,也包括具备一定古汉语水平的中华文化热爱者和中医爱好者。《中藏经·素问玄机原病式:译注(文白对照·译注详解)》的目的是为广大读者提供一部系统、准确的中医古籍原文及现代汉语译注本,并进一步提供各种外国语译注本。以期正本清源,弘扬医道,泽被圜州,造福桑梓。
  •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现代临床内科护理进展集萃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详尽介绍了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肾脏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外科、妇产科以及儿科等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如何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等内容。
  •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医学领域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问题的一门学问。
  • 中医针炙与按摩

    中医针炙与按摩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和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针灸医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保健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非药物的保健方法,诸如针灸、按摩、饮食疗法等,因安全可靠,疗效持久,适应面广,无任何副作用,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护理员

    护理员

    医学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中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体系。医学旨在保持和增强人类健康,它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根据研究内容、对象和方法可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三部分,各部分又包括有不同的专门学科。
热门推荐
  • 茅山神童

    茅山神童

    上古恶兽黄龙的一个魂魄,居然转世成人,没有了前世记忆,还机缘巧合下拜入自己的死敌道门,和自己的手下成为了敌人,从此走上除魔为道的路,斩厉鬼,杀僵尸,灭妖魔。最后知道自己的身份后他又该怎么选择……快来看看吧
  • 注意饮食保健(实用生活文库)

    注意饮食保健(实用生活文库)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体也是由一定的物质组成成分按严格的规律和方式组构而成的。人体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归纳起来主要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两大类。人体正是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通过严整、缜密的组合,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来维持着生命的延续和不断向前发展。
  • 金牧场

    金牧场

    小说穿插叙述几条线索的故事:红卫兵重走长征路、牧民重返家园的大迁徙、在日本做学术交流等。这是几个都以主人公或主人公所代表的群体的追求失败为结局的故事。金牧场――阿勒坦·努特格――是主人公所在的牧民大队人的故乡,但是,当他们在一场生死拼搏的大迁徙之后回到故乡,这个故乡却永远不属于他们了。因此,金牧场在历史的变迁之中成了一个不能再返回的家园,一个只能在回忆中叙述的梦。
  • 她是大亨背后的女人

    她是大亨背后的女人

    未婚夫为救初恋,逼她去死,医院楼顶上绝望的一跃,成了谁心中的魔障?一朝醒来,她回到了五年前,本想与段家不相往来,却因为一纸设计图纸,和他叔叔有了联系。即时在外人面前有礼疏远,冷酷霸道,却愿意默默守护她心爱的宝贝,无助的时候让她安心,生病时不眠的照顾,细心的为她挑鱼刺,将她护在怀里替她披荆斩棘,冒着全盘皆输的风险为她打下属于她的设计江山。只为多年前的一瞥惊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也会想要学做他喜欢吃的东西,因为他出差回来而雀跃万分,盼望着见他…因为爱你,所以倾你一世温柔,守你笑颜不落,护你一生欢颜。
  • 宠妻入骨:豪门第一长夫人

    宠妻入骨:豪门第一长夫人

    她依靠着一张“整容”的脸在职场翻手覆雨。男人只分两种,一种是她想要的,一种是她不想要的。民政局“听说九块九就可以买一个结婚证?”某总裁邪肆的一挑眉头,看向身边面无表情的小女人。小女人闻言,笑问着眼前俊美无邪的男人:“什么意思?你这是想和我结婚?不好意思,这样我怕会犯了重婚罪。”男人俊颜笑得愈发无害,轻轻的捋去她额角几缕发丝,声音温柔迷人:“是吗?上任丈夫是哪个畜生?”小女人微笑着缓缓地抬眸……
  • 玖门

    玖门

    故事源于九门,终于九门。跟随着主角的脚步见证又一个传奇的诞生。
  • 纯情年代二三事

    纯情年代二三事

    程北北,既然师生一场,你就以身相许以报师恩吧。反正你我都是初恋,你不亏。
  • 风水奇谭3:突厥神棺

    风水奇谭3:突厥神棺

    云梦泽客店神秘出现的青衣老妪,手里紧紧握着一枚摸金符。这一枚古老的摸金符隐藏着什么秘密?一直隐匿不出的摸金派,此次倾巢而出,莫非是为了那藏在倒斗门中的不传之秘?沼泽深处走出来的黑衣人,脊背上深印着狰狞的狼头,难道他就是历史上神秘消失的以狼为图腾的,那最后一名突厥人?
  • 相识在花开的季节

    相识在花开的季节

    寂寞的心情没有忧伤,没有欢欣,没有欲望。寂寞便是寂寞,一种恬淡的拥有,一种难得的馈赠。享受寂寞,便是在品味人生的真味,感受最真实的自我。
  • 仗剑少年行

    仗剑少年行

    月下白衣飞仙境,千古风华一剑轻。爱恨从来都入土,一生一代一双人。现代小哥穿越异界,为寻真相,江湖仗剑,少年恣意,看江湖儿女的爱恨情仇,听江湖深处的一卷风雨。原来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