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679900000026

第26章 气病证用方配伍 (2)

第十章 气病证用方配伍(2)

四、行气化痰法

【适应证】痰阻气郁证(梅核气):喉中如有物梗阻,咳之不出,吞之不下,每因情绪、精神因素而诱发或加重,胸闷,胁痛,或咳,或呕,舌淡,苔薄,脉弦。

【治法】顺气消痰,降逆散结。

【代表方剂】半夏厚朴汤(《伤寒杂病论》)

【组成】半夏一升(24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15g),干苏叶二两(6g)。

方歌:半夏厚朴咽喉证,茯苓生姜共紫苏,行气化痰开郁结,痰阻咽喉证能除。

【用法】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配伍技巧】痰阻气郁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痰阻于咽;气郁于咽。治疗痰阻气郁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行气药肝气郁而不疏脾,脾不得肝气所疏而水湿内停为痰,痰气相互搏结而上行阻滞于咽。证见喉中如有物阻,咳之不出,吞之不下,治当行气下气,在用药时,尽可能选用既有行气降气作用,又有化湿醒脾作用,更有升达气机作用的药,如此配伍可收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半夏厚朴汤中厚朴,苏叶。

2.合理配伍化痰药痰邪阻结咽喉,治当化痰散结,在配伍化痰药时,还要注意选用既能化痰,又能燥湿,更有利咽喉作用的药。如半夏厚朴汤中生姜,半夏。

3.酌情配伍渗利药痰由湿而生,治痰必须配伍渗利化湿药,治湿药,可杜绝痰邪变生之源。如此配伍既可治标又可治本。如半夏厚朴汤中茯苓。

4.随证加减用药若咽喉不利者,加牛蒡子,桔梗,以开窍利咽;咽中有痰者,加贝母,陈皮,以理气化痰利咽;若气滞者,加柴胡,枳实,以疏肝降气等。

【用药要点】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解郁散结,降逆顺气,健脾和胃,杜绝痰饮变生之源。厚朴下气开郁,行气化痰化瘀,芳香醒脾,使脾运化水湿,与半夏相用,行气化郁,燥湿化痰,宣畅气机,解除郁结,善疗痰阻咽喉。茯苓健脾和胃,渗湿利痰,使湿从下而去,与半夏相用,以燥湿利湿;与厚朴相用,使湿得气而化。生姜降逆化湿,和胃化痰,与半夏相用,以降逆消痰;与厚朴相用,以行气消痰。干苏叶疏利气机,畅利咽喉,开达郁结,与半夏相用,利咽喉而消痰;与厚朴相用,宣畅咽喉之痰结。诸药相伍,辛可散郁开结疏气,苦能降泄痰饮浊逆,辛苦相合,利咽喉,消痰结,以达治疗痰阻咽喉证。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胃窦炎,肠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焦虑性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症,神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上呼吸道感染;不孕症,急性乳腺炎,中枢性闭经;以及慢性咽炎,咽神经紧张综合征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半夏散及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咽痛寒证。咽痛而不欲饮水,咽中如有物似痰阻塞,咳吐白痰,咽部红肿不明显,舌淡,苔白,脉紧。

治法:散寒通阳,涤痰开结。

组成: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10g)。

用法:上三味,等份,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2.苦酒汤(《伤寒杂病论》)

适应证:痰郁火灼咽痛证。咽痛,咽中溃烂,咳吐黄痰,或咽痛有灼热感,语言不利,发音嘶哑,稍用力则疼痛,咽中痰阻,舌红,苔黄腻,脉数或滑。

治法:清热涤痰,敛疮消肿。

组成:半夏洗,碎如枣核,十四枚(5g),鸡子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一枚。

用法: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五、行气和中法

【适应证】脾胃气郁证:脘腹胀满或疼痛,或胸膈满闷,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舌苔薄黄,脉弦。

【治法】行气解郁,调理脾胃。

【代表方剂】越鞠丸(《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各等份(各12g)。

方歌:越鞠丸治中焦郁,香芎术神与栀子。

【用法】为末,水丸如绿豆大,每服6~9g

【配伍技巧】脾胃气郁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脾胃气机郁滞;火瘀痰湿食内生。治疗脾胃气郁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行气药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达清气,胃主降泄浊气,升降有常,气机协调一致。脾胃气机郁滞而不得升降,浊气壅滞,则证见脘腹胀满。治当行气和中,以调理脾胃职司升降气机。如越鞠丸中香附。

2.合理配伍理血药气为血之帅,气郁则血行不畅,血行不畅则为瘀,证见脘腹疼痛。治当理血行气,以利于气机畅通。如越鞠丸中川芎。

3.妥善配伍泻火药气郁则血瘀,郁瘀而化火,火郁而作酸,证见吞酸吐苦。治当清热泻火。如越鞠丸中栀子。

4.适当配伍消食药脾胃气机郁滞,浊气不降而填塞,胃气不降而食积,浊气上攻则嗳腐。治当消食导滞。如越鞠丸中神曲。

5.酌情配伍燥湿药脾主运化水湿,脾气壅滞而不得运化水湿,水湿内停而为痰,痰气阻结又加剧水湿内结,证见食而不消。治当燥湿健脾,使脾气能运化水湿。如越鞠丸中苍术。

6.随证加减用药若气郁明显者,加厚朴,枳实,以行气理气下气;若血瘀明显者,加当归,丹参,以活血散瘀止痛;若邪热内盛者,加黄连,黄芩,以清热泻火;若饮食积滞明显者,加麦芽,莱菔子,以消食和胃;若湿气内盛者,加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若痰气内盛者,加半夏,陈皮,以降逆化痰等。

【用药要点】方中香附行气理脾和胃。川芎行气理血,与香附相用,以增行气解郁。栀子清热泻火。神曲消食和胃,苍术燥湿健脾,与神曲相用,以燥湿化痰,并杜痰邪变生之源。诸药相用,以建其功。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六、温中行气法

【适应证】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沉迟。

【治法】行气温中,散寒除湿。

【代表方剂】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姜制、陈皮去白,各一两(30g),甘草炙、茯苓去皮、草豆蔻仁、木香各五钱(15g,)干姜七分(2g)。

方歌:厚朴温中草陈皮,苓蔻木香与干姜,温中行气除胀满,寒湿气滞证能消。

【用法】合为粗散,每服五钱匕(10g),水二盏,生姜三片,煮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

【配伍技巧】寒湿气滞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寒湿阻滞脾胃;气机不得升降而中阻。治疗寒湿气滞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温中散寒除湿药寒湿之邪侵袭脾胃,脾胃气机郁滞而不畅,浊气壅滞,证见脘腹胀满,治当温中散寒除湿。如厚朴温中汤干姜,草豆蔻。

2.合理配伍理气化湿药寒湿侵袭,气机阻滞,不能气化水湿,进而又加剧寒湿内淫。治当合理配伍理气化湿药,如厚朴温中汤中厚朴,陈皮,木香。

3.适当配伍利湿药寒湿之邪,寒易散,湿难消;治湿一要辛温化湿,二要理气化湿,三要渗利祛湿。渗利祛湿可使湿邪从小便而去。如厚朴温中汤中茯苓。

4.随证加减用药若脘腹寒冷明显者,加肉桂,附子,以温阳散寒止痛;若气滞明显者,加槟榔,青皮,以行气导滞止痛;饮食不消者,加莱菔子,山楂,以下气消食等。

【用药要点】方中干姜温中散寒。草豆蔻温中行气,温暖脾胃,与干姜相用,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功。厚朴下气化湿。陈皮理气化湿。木香行气化湿,与厚朴、陈皮相用,以增强行气下气,温暖脾胃。茯苓渗泻湿浊。甘草益气健脾,并调和诸药。诸药相用,以建其功。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良附丸(《良方集腋》)

适应证:脾胃寒滞证:胃脘胀满或疼痛,胸胁不舒,畏寒喜热,女子因寒痛经,舌淡苔薄,脉紧或弦。

治法:行气散寒止痛。

组成: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等份(各12g)。

用法:上两味药须要各研各贮,用时以米饮汤加入生姜汁一匙,盐一撮为丸,服之立止。

七、温肝行气法

【适应证】肝肾寒滞证:睾 丸疼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代表方剂】暖肝煎(《景岳全书》)

【组成】乌药二钱(6g),肉桂一二钱(3~6g),当归二三钱(6~9g),小茴香二钱(6g),枸杞子三钱(9g),沉香一钱(3g),茯苓二钱(6g)。

方歌:暖肝煎中肉乌药,当归茴香枸杞子,沉香茯苓加生姜,温暖肝肾并能滋。

【用法】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

【配伍技巧】肝肾寒滞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肝肾阳气不足;寒气相乘于脉络。治疗肝肾寒滞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温暖肝肾药肝之经脉循阴器,抵少腹;肾开窍于二阴。寒邪侵袭肝肾,浸淫经脉,壅滞经气,气机滞涩不通,证见睾 丸疼痛或少腹疼痛。治当温暖肝肾。如暖肝煎中乌药,肉桂。

2.合理配伍行气降气散寒药寒邪侵袭肝肾,浊气壅滞经脉,气机运行因寒气阻塞而不通,证以疼痛为主。治当配伍行气降气散寒药。如暖肝煎中沉香,小茴香,生姜。

3.妥善配伍补血滋阴药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互化互用。寒邪侵袭肝肾,治当温暖行散,但用温暖行散药不当,有可能暗耗肝血肾精。因此,在用温散药时尽可能配伍补肝血、滋肾精药,从而达到温散而不暗耗精血。如暖肝煎中当归,枸杞子。

4.适当配伍渗利药肝肾寒滞证,治当温暖行散、补血滋阴药,但用滋阴补血药若有不当,则可能壅滞气机,因此在方中适当配伍渗利药,既可使寒气从下而去,又可监制滋补壅滞。如暖肝煎中茯苓。

5.随证加减用药若寒甚者,加附子,吴茱萸,以温暖肝肾;若腹痛甚者,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若睾 丸疼痛明显者,加桂枝,郁金,以通经活血止痛等。

【用药要点】方中乌药,肉桂温暖肝肾,散寒止痛,乌药偏于散肝寒,肉桂偏于散肾寒。当归补肝血,与乌药相用,温肝而不伤肝血。枸杞子滋肾,与肉桂相用,温肾散寒而不伤肾阴。小茴香行气散寒止痛。沉香降气行气止痛。茯苓泄肝肾之浊气。生姜温阳散寒。诸药相用,以建其功。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睾 丸炎,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鞘膜积液,前列腺炎,痛经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类方】

1.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

适应证: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疼痛而牵引睾 丸,或睾 丸肿胀,舌淡苔薄,脉沉。

治法:暖肝行气,散寒止痛。

组成:天台乌药、木香、小茴香、青皮、高良姜各半两(各15g)、槟榔二个(12g),川楝子十个(20g),巴豆七十粒(10g)。

用法:上八味,先将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麸炒黑,去巴豆及麸皮不用,合余药共研为末,和匀,每服一钱,温酒送下。

2.橘核丸(《济生方》)

适应证:阴寒疝证。睾 丸肿胀疼痛偏坠,或坚硬如石,或痛引脐腹,舌淡苔薄,脉沉迟。

治法:行气散寒,软坚散结。

组成:橘核炒、海藻洗、昆布洗、海带洗、川楝子去肉,炒、桃仁麸炒,各一两(各30g),厚朴去皮,姜汁炒、木通、枳实麸炒、延胡索炒,去皮、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各半两(15g)。

【用法】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9g),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八、行气调经法

【适应证】气郁寒客证: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胀甚于痛,或胸胁乳 房胀痛,或经行不畅,舌苔白,脉沉或弦。

【治法】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代表方剂】加味乌药汤(《济阴纲目》)

【组成】乌药、缩砂仁、木香、延胡索各一两(30g),香附炒,去毛二两(60g)、甘草一两半(45g)。(编者注:若用汤可在原方用量上减少1/2)

方歌:加味乌药汤香附,砂仁木香草延胡,气郁寒客宫寒证,随证加减不可忽。

【用法】细锉,每服七钱(21g),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七分,不拘时温服。

【配伍技巧】气郁寒凝证的基本病理病证是气郁而经脉不通;寒气相客于经脉;血脉运行不畅。治疗气郁寒凝证,在用方配伍技巧上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证机选用行气散寒药女子以气为用,以血为本,以阴为体。寒邪侵袭,郁滞气机,气郁寒客,证见经前或经期少腹疼痛,胀甚于痛。治当治病求本,调理气机,温经散寒。如加味乌药汤中乌药,木香,香附,砂仁。

2.合理配伍理血药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行不畅,女子经血以气帅为用,气郁则血行不畅,证见胸胁乳 房胀痛。治疗必须配伍理血药。如加味乌药汤中延胡索。

3.妥善配伍补气药气能行血,理气药虽能行气,但若用之不当,则易损伤正气,因此应适当配伍补气药。如加味乌药汤中甘草。

4.随证加减用药若血瘀明显者,加当归,川芎,以活血行血;宫寒明显者,加细辛,桂枝,以温以散寒;胀痛明显者,加厚朴,枳实,以行气理气;经血量少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行血散瘀等。

【用药要点】方中乌药温阳散寒,行气止痛。木香,香附,砂仁行气解郁,散寒止痛。延胡索活血行血,理气止痛。甘草补气,帅血以行,并能调和药性。诸药相用,共奏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临床扩大应用】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慢性宫颈糜烂,前列腺炎,附睾炎等病证而见上述证机者。

同类推荐
  • 医学基础实验教程(形态学分册)

    医学基础实验教程(形态学分册)

    本书是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主要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也可供助产、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相关专业使用。本书编写过程中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克服内容偏深、偏难,满足在护理从业中对正常人体形态知识的需要,突出护理岗位日常使用的解剖学内容,突出实验要点,精减与理论教材间的重复性内容,并在本书的最后附有填图、绘图和实验报告练习。
  • 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朱秉宜肛肠病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本书系统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朱秉宜教授的肛肠病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经验方、验案、成才之路、学术流派、养生思想、名家风采,以及在朱老指导下取得的主要医疗成果。以便读者学习和运用,使名老中医的宝贵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等得到广泛的传承。
  •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本书分为新生宝宝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疾病、婴幼儿常见营养失衡性疾病、婴幼儿常见心理性疾病四个章节,讲述针对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宝宝常见病,如何观察症状、了解病因,并进行家庭护理和饮食调养。宝宝常见病的种类介绍全面,而且大部分饮食调养都列出了相应的调养菜谱,让妈妈们全面了解宝宝常见病怎么吃怎么养。
  • 验方大全

    验方大全

    中医的历史渊源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历代德高术精的良医,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治病良方。这次编写的《验方大全》精选近代及当代名医之秘、验方数千个,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疗效确实可靠;其编辑以临床分科为纲,以病症统方,每方均详细说明药物组成、适应病症和制剂用法,有些还附有验案举例,不仅编目条理清晰,井然有序,检索简便而快捷,即便不懂医学者,也可依图索骥,自诊自疗。书中方剂均为临床验证了的验方疗效确实可靠针对性强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

    《中医儿科处方手册》以实用为原则,缩减理论阐述,力求简明扼要,对指导临床有实际意义。全书共10章,选择中医药有一定优势特色的病证88个。在病证下立法处方,以病统方,方证相对。每一种疾病均按照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警示四项编写。诊断要点一般按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段式编写,以求精简易掌握。在处方中大多数是辨证用药,也有少数是辨病用药,力求临证用之有效。儿科处方用药剂量应根据小儿年龄、体重、疾病轻重缓急、药物多少及配伍而定,《中医儿科处方手册》除新生儿疾病外,一般中药汤剂处方用量,适用于4~7岁儿童;中成药剂量仅供参考,临床选用时以其药物说明书为准。
热门推荐
  • 极品花魁

    极品花魁

    穿越醒来,发现自己身处青楼只有14岁,前世为杀手的她,文韬武略,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世为人的她,为求长远,勤学苦练,在前世的基础上又创出新一番世界。几年时间,她如常冷血,依然隐于青楼,身份却神秘莫测,却不想有一天,会遇到如此多的桃花劫,本就冷血无情,谁又能夺她之爱。
  • 仙仙来吃

    仙仙来吃

    诸君,十二发新书了。《核舟记》简介:“苍茫的仙侠是我的爱,绵绵的仙山脚下花正开,什么样的修士是最呀最摇摆……”叶小白只觉得一万匹草泥马在心中狂奔而过,这熟悉的旋律,为毛会出现在仙侠世界,还有尼玛的两百多层的琼楼玉宇上的大屏幕上播放的是啥?星河战队?不!那是我大华夏仙国巨资拍摄的《大战域外修罗人!!!》经过仔细的辨认,叶小白明白了,她不仅穿越了,穿越的还是仙侠世界的未来版!PS:挺有趣的修仙文,请诸位亲赶紧抱走吧!求收藏、点击、推荐、打赏等一切能求之物!泪目,总之,求包养!
  • 三年你我画地为牢

    三年你我画地为牢

    三年前,你救了我,突然成了我的监护人。当我意识到喜欢上你的时候你走了。如今回来了,男未婚女未嫁,不然我俩凑合过吧
  • 等到你,我愿意

    等到你,我愿意

    他,有钱,有势,更有妖孽般的身材。她,与他为青梅竹马。从小与他形影不离,但因为一次事故,她与他的感情越来越淡。他踏上了与她纠缠不清的路…………【全文男追女】是她,亲手结束了与他缠绵不清的一段姻缘
  • 佳人竟成男儿身

    佳人竟成男儿身

    她,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来到一个叫做五行的王朝。到这也不错,而且还碰到一个帅哥。可这帅哥是她亲哥。这也就算了,兄妹恋现在流行,可她居然变成了男人。这样也就算了,那神马,现在流行。可她还遇到寻找五行之人的破事,还遇到人妖,怪力女,一些莫名追杀的她的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何叫这名字?来了就知道了。
  •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顾盼之中,流溢着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述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诗意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
  • 猫猫故事会

    猫猫故事会

    帅的出奇的白马王子在众美女中间游刃有余……我们的主人公身怀绝世神功,挥手间天地变色……他得到神仙的眷顾,在修真界纵横驰骋,所向无敌……出身军界,混迹人间,美女如云,财富无边…………不过,这些和本作品没有任何关系!!!!!!
  • 逍遥游星天

    逍遥游星天

    古老宫殿,沉睡少年,悄然苏醒。“我要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此便是少年的梦想。“把酒话逍遥,谁待我乐逍遥”便是少年游历大陆的方针。看少年如何逍遥天下,如何独霸四方。他的身世又是何?
  • 潜书

    潜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偕天同苍

    偕天同苍

    任时光荏苒,白马过隙,心中所念只有一人。这是一个起于三苗“罪血之人”的故事。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