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772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导论二 汶川地震的新闻学启示录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地震灾害,震惊世界;与此同时,抗震救灾体现了国家的意志、社会的风尚、人道主义的基本法则。地震带来的伤害很大,但同时也带来了思想遗产——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都可以从中寻求到宝贵的启迪。新闻传播,也不例外。笔者以为,震灾所可能会留下的新闻传播学的学理启示,大致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信息的公开

信息公开不是一个新话题,也不是一个本土性的话题。信息公开是为了服务大众。信息公开并不是为了限制政府,而是让其决策更正确。

在“非典”其间,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流言的形成造成了多大的恐慌,给政府形象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非典”从2003年2月8日开始形成社会危机,期间,许多社会力量要求信息披露,笔者也在2月15日《南方周末》上发表了《流言止于公开》谈话,4月20日,国家确立了疫情信息公开发布的制度,此后流言渐止。在后来的禽流感、松花江事件中,政府都吸取了这个教训。

此次汶川地震中的信息公开,继续给我们上了正面的一课。尽管在最初,中国媒体有过短暂习惯性的失语和沉默,但是很快,政府和主流传媒向我们展示了何谓信息公开:对灾难事件及救灾行动作24小时不间断的报道。演播厅直播、流动字幕、转引其他媒体的报道、政府公报、公民新闻的发布,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天候公民新闻运动。

以央视为代表的中国新闻媒体及其背后的新闻政策,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让我们看到了何为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帮助政府高效完成了自己的职责,争取到了来自全社会和国际社会的救援,实现了全社会的有效动员。并且,信息公开有力地遏止了可能出现的流言和谣言的传播,社会安定,万众一心,使得国人保持了对政府的信任。

信息公开,是国家视角的“君子坦荡荡”,是“事无不可对人言”,是还知情权、传播权于国民。这种治国风范反映了政府和执政党的高度自信。

我想,这些思想印迹将会在全国民众心目中长久保存下去。历史是向前的,公众在此已形成了新的域限,产生新的预期。日后,低于这个域限,将很难满足人们对于新闻开放的要求。

二、业务壁垒的消失

长期以来,新闻界存在着以下业务壁垒:

一是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之别。核心的主流媒体只有几家,通常,在一些重大灾难事件上,只有核心的主流媒体才有报道权。

二是党报与非党报之别。某些题材只有党报才能报道。

三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别:只有传统媒体有采访权,网络媒体没有,其中又只有少数新闻网站才具有新闻登载权。

四是中外之别。某些新闻只允许国内媒体报道,不允许国外媒体介入。

五是官方与民间媒体之别。允许官方的、有登记号的媒体报道,不允许公民介入新闻报道。

以上种种差别,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业务准入门槛。在这次事件中,这些门槛一扫而空,我们看到了全国、全世界都难以忘怀的新闻场面:几乎我们知道的所有媒体都向灾区派出了记者。

这里所说的开放,甚至不仅仅是对本国的所有新闻媒体的开放,还包括了对全世界新闻界的开放,其意义之深远,将会载入史册。此外,大众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的平等的全方位参与,围绕抗震救灾的公民新闻如火如荼,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题材禁区的打破

所谓题材禁区,一种是对某些题材的报道限制,例如重大灾难,是要奉令才能报道的。另一种更为常见,是不允许报道灾难的“负面”方面。通常,在某些重大灾难事件中,媒体只报道政府和人民积极救灾、赈灾,而限制报道灾难本身,特别是限制报道灾后的凄惨景象,媒体上也鲜见灾民的声音。

由此,关于灾难的主旋律报道盛行一时,也形成了所谓新闻口径的禁区。

在这次地震的报道中,新闻媒体一开始还没有做好思想解放的准备,维持着旧有的报道模式和新闻观念。如央视的系列直播主标题,一开始就定位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明显还有着题材禁区的痕迹。然而,在国家本质利益导向的认可下,媒体很快就调整到实事求是、全面报道的轨道上。这些报道,强烈地点燃了国人赈灾的激情,引发了全社会动员的热潮,也给国际社会留下了中国新闻界客观报道、权威报道的良好印象。

也有人从严格的意义上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本次报道跟历次灾难报道一样,凸显“五多五少”:其一,领导的讲话、指示被连篇累牍地反复强调,感觉占用画面时间多了,而底层百姓受灾群众在灾区的痛苦场景少了;其二,军警救灾的画面多了,灾民自救的分量少了;其三,军警成功营救“幸存者”在报道中占的比例多了;挖出遇难者遗体在报道中占的比例太少了;其四,捐款捐物的报道多了,灾后生活的报道少了;其五,转述国外的报道中,表扬中国政府的多,关注中国民生的少了。【5】但是,我们要承认,与以往相比,在灾难题材突破方面,新闻报道已经有了极大改善:多了许多受灾群众、灾难现场的报道,也有一些负面报道,在新闻报道的布局上实现了全方位的客观报道,这些都打破了过去的题材禁区,也突破了过去的单一舆论导向。

这意味着:日后,我们遇到类似的重大事件时,会知道主旋律不是要唱唯一旋律,新闻导向也不是靠对事实视若无睹来框定;会知道打破禁区后,新闻报道依然可以弘扬正气、积极向上,即使负面的事件林林总总,负面的人物参差不齐,负面的报道见仁见智,可是新闻的警示济用,依然能得到积极的体现。

四、新闻专业主义的锻造

曾有很多学者质疑新闻界的专业主义水准。有人认为新闻业受到意识形态影响太多,一部分新闻人专业训练太差,社会责任感太低,行业风气太差,道德水准落后,诸如此类。这次地震报道中,这种不良印象虽不能说一扫而光,但也得到了极大澄清:有上千名记者在救灾现场舍生忘死地工作,更有无数新闻从业者在后方不眠不休地工作;在前台,在央视的播报席上,主持人纷纷洒下热泪,这些都体现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呈现了他们的专业精神和道德素养。

另一方面,即使是一些在专业水准上还略有差距的新闻工作者,在这次事件中也受到了洗礼、锻炼。颇多记者在已经发表的采访记中,详细描述了他们在现场受到的震撼以及在专业水准上受到的考验。

西方新闻媒体也有一些文章赞誉中国同行在此次地震中的表现,其赞誉时常指向其敬业精神。须知,在西方新闻界中,对中国新闻界的赞誉殊为难得。经此一役,国内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业界在国际同行中的形象得到一定的提升。

自然,如此盛况,难免也会泥沙俱下。仍有少数记者因为缺乏专业精神受到指责,如央视某记者被网民揭露为临阵脱逃。【6】

我们还注意到,新闻伦理方面,一些中国的新闻记者暴露了欠缺和无知的一面:部分新闻媒体从业者占用救灾资源,妨碍救灾,特别是不顾生还者的生理创伤和心理创伤,一拥而上抢新闻的现象,这种对新闻伦理的违背是令人唾弃的。

以上,不管是正面的收获还是负面的教训,地震中对中国新闻界的专业主义的养成,都是极有帮助的。

五、媒介议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地震中,媒体、社会大众不仅关注新闻,而且发表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有些言论直接影响了抗震救灾策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

例如国家哀悼日的设立,就是由公民个人首先提出来的——在网民讨论的基础上,复旦大学的葛剑雄教授首先以知名学者的身份正式撰文提出,应仿照外国先例设立国家哀悼日,并提出哀悼日的具体时间,此建议得到政府采纳并迅速予以执行。【7】

又如,向国际社会开放援助,也是民间首先大力呼吁,意见为政府所采纳,于是才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的救援队入川。

一般而言,政府的传播策略通常是主动发布新闻,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调控,也就是说,通过设定政策议程,以此来影响媒体议程,进而影响公众议程,这里,所表现的只是政府政策对媒介和民众的引导力。

但是,在一个以民为本的社会环境中,公共政策的发布、社会治理的施行,与媒介及大众之间,并不是单向的上对下的影响关系,而是相互协商、相互融通的,笔者把这种三方交互关系称之为“多向互动议程设置”,也可以简称为“议程协商”。事实上,这也是公民社会要走向公共领域建设的必由之路。民众可以通过大众媒介言其心声,传媒自然更可以通过议程设置来影响民众、影响政府的治理。虽然这些影响未必一定要左右彼此对某一事件的具体态度,但是,宏观意义上的社会交流,对于推进政治文明、进行科学治理、构建社会和谐,毕竟有益无害,意义深远。

以上所举出的震灾中的一些例子,是这种多向互动议程设置的典范。它们雄辩地说明,在一个开放、谦逊、务实的政策环境中,媒介议程可以积极而负责任地影响公共议程,民间意见可以积极而负责任地影响政府政策,最终,新闻传播学意义上的民主沟通,能够最大程度地有助于国家治理。

同类推荐
  • 中文版AutoCAD2011基础与应用案例教程

    中文版AutoCAD2011基础与应用案例教程

    本书采用项目教学方式,通过大量案例全面介绍了AutoCAD2011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技巧。全书共分8个项目,内容涵盖AutoCAD2011基本操作,绘制与编辑图形,标注尺寸,添加文字注释与应用表格,创建与应用块,绘制与编辑三维图形,图形输出等。
  • 组建家庭局域网与无线网

    组建家庭局域网与无线网

    该书是“快乐驿站”丛书之一,是一本精心为初级家庭电脑用户打造的局域网与无线网组建入门与提高的图书,同时还涉及一些办公网络的组建内容。《组建家庭局域网与无线网》以局域网和无线网的功能、设置以及实际应用为导向,用生动的实例、形象的图解和幽默的语言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局域网和无线网的概念、产品、设计、组建、调试与维护的相关内容。
  • 中文版AutoCAD2005建筑绘图精讲精学

    中文版AutoCAD2005建筑绘图精讲精学

    本书从中文版AutoCAD2005建筑绘图的基础进行介绍,讲解了建筑绘图的环境设置、二维建筑图形的绘制、二维建筑及装饰图形的编辑、建筑绘图中的文字标注和图形查询、建筑装潢平面图中的尺寸标注、建筑绘图中图块的应用、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建筑立面图的绘制、建筑剖面图的绘制、建筑绘图中的三维造型、三维建筑模型绘制及建筑图纸的布局与打印输出等内容。
  • 爱上我的“手机女友”

    爱上我的“手机女友”

    本书共有五个部分:第一章:千娇百媚的我—手机门类大搜索第二章:了解我的心—手机“芯”理学第三章:不一样的我不一样的美—手机的万种风情第四章:命中注定我爱你—神秘手机星座解读第五章:有求必应贴心女友—手机的绝世武功通过这本书,想要购入手机的你会知道哪款手机女友更适合你,已有心仪手机的你可以让手机女友懂得更多变得更聪明。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你在手机选购上和手机使用上更舒心、安心、贴心。
  •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
热门推荐
  • 人生逆境应变术

    人生逆境应变术

    本书介绍了人生逆境有千种,应变之道有万种,每一种逆境都需要高超的智慧去应对。
  • 月伴湾

    月伴湾

    一个人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岛”,开始了漫长的大学生活。所有的事物由陌生到熟悉,由欢喜到沉默,由误会到相知。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那高高悬挂着的明月和那一湾幽深的河水。一座月亮岛,一汪月牙湾,一轮爱听故事的月亮来相伴。
  • 亡界之火光

    亡界之火光

    生与死交接的世界,生者与亡者共存的国度。传说中的神灵曾经称之为乐土的伊始乐园上如今长满了荆棘,漆黑的泥土地染上暗红,腐尸啃食着生灵的躯体……这是一个连灵魂都无法轮回的世界。住在黑海对岸的人们遥望远处天空中高悬的灵柩,那是亡者的安息之地,是此地之人往生之处,亦是此地之人永远无法触及之处。从遥远的歌谣中传来的希望,是这个世界生灵的唯一救赎,歌者们将其吟颂于世。踏入黑暗的人们义无反顾,只为了这个世界里的一点火光,去寻找安息或者生存的道路……艾迪亚,在这片贫瘠的大陆上,人类和亡灵将与你一起谱写史诗的乐章。
  • 鬼伴娘

    鬼伴娘

    伴娘被闹新房时,猥亵而死,成了厉鬼……她张开血口,伸出鬼手,不会放过那对新人!!!!微信号:1456390954
  • 圣魂杀

    圣魂杀

    一个被随意殴打、辱骂的小乞丐,被一个神秘组织收入,经过各种残酷的训练,他成为组织中最冷酷,强大的杀手,但为什么他背叛了组织,惹到组织的追杀,他如何能逃脱强大组织的追杀……圣魂杀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异世大陆….
  • 嗜血盟约

    嗜血盟约

    这是一个从三个人开始的故事,写的却是一个时代的波澜。
  • 古剑神录

    古剑神录

    一柄天地初开,至无尽混沌中孕育而成的古剑!一柄蕴含绝世神秘,引起无数太古神魔争夺的古剑!一柄埋葬万千古神朝,镇压天道的古剑!一柄斩断无尽星河,自我封印的古剑!一柄欲挣脱无边牢狱,向往自由的古剑!当我诞生意识的那一刻起,阻拦我的一切都将在我锋利的剑芒下,灰飞烟灭!我欲挣脱这片被束缚的天地,看破过去与未来,到达玄宇的彼岸!吾名--亘古!
  • 暴力阴阳师:呆萌殿下,撩不得!

    暴力阴阳师:呆萌殿下,撩不得!

    ?半路捡了个呆萌失忆小男生,是吸血鬼,开玩笑,你见过晕血、很喜欢西瓜汁、总是喜欢缠着你不放,天天嚷嚷着要跟你睡觉的吸血鬼吗?!奇怪,那个欺负以我为乐趣,巴不得我分分钟出糗的慕宇怎么变得这么温柔?!兰澈不是没有亲人吗,怎么跑出个父亲来了?!什么殿下,什么你要离开我……这一切都太过离奇了!当暴力无赖阴阳师遇上呆萌失忆吸血鬼,会有怎样的情景呢?“小薰……”“嗯?”“小薰……”“说人话!”“小薰,你好香……”“滚!”“小薰,你可不可以不要这么暴力啊!”“我喜欢!”兰澈突然揽住我,笑得像得逞的狐狸一样,“抱都抱过了,打也打过,小薰,不如再亲一下吧!”
  • 佛说四辈经

    佛说四辈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祖遗产

    先祖遗产

    远古的上一次战争是什么时候?似乎已经久远过了任何一个生灵的记忆。但当风吹起,那些灾变、瘟疫、人祸像暴怒的喷火雪山一样从大地涌出。大地尽头的北风地,一只妖被人逼到绝境,走投无路闯下的祸端,让远古订下的戒约焚泯如烟。神与妖不可避免的再次开始厮杀。此时的世间已是神和人的天地,妖怪已经无力反抗。那些穷途末路的流亡者向着先祖的故乡一路逃亡,祈求在那里能够获得安宁。而在这条看似没有尽头的漫漫长路上,某些发现似乎在印证着——此时世间的一切劫数和众生即将卷入的命运洪流,或许早已存在于先祖的预言之中。上一场战争,其实还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