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9600000018

第18章 《好了歌》唱尽红楼悲曲

繁华终须散

《好了歌》是《红楼梦》第1回中跛足道人所唱的歌。姑苏城内的小乡宦甄士隐家业破产后,夫妻俩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但其岳父是个贪鄙的小人,连骗带哄把他变卖田产仅剩的一点银子也诓了去,弄得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走投无路。一天,他拄着拐杖出去散心,碰到一个疯疯癫癫的跛足道人,口中在念: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钱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就是《好了歌》,歌词说世人都向往神仙,却又放不下升官发财和老婆儿子。其实,就是官做到将相,到头来也只留下荒芜的坟堆;成年累月劳碌积聚财富,等到财富多起来时,人也死了;老婆日日与你说恩爱情深,你死了她又跟别人去了;自古以来痴心父母总放心不下儿孙,可又有谁见过真正孝顺的儿孙?

吟咏《好了歌》,会使人顿时产生一种人生的空幻感和人生一切追求的幻灭感。人生一世,一世人生,人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是被欲望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一旦死神降临,一切都像江水东流,什么都是空的。书中写跛足道人唱罢《好了歌》,还点化甄士隐说:“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好了歌》画尽了悲喜冷炙的世间万象,参透了炎凉世态,道尽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社会规律,字里行间寄托着作者极端愤懑、悲观、空虚、失望的感情。表面上看,它只表示了一种对人生无常,不必过于追求身外的功名富贵那种古人固有的思想,但引人注意的是,它反复采用“好”、“了”、“了”的句式,实际上在强调所谓“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语气中明确肯定了“了”,只有“了”,才是“好”。这首歌,是《红楼梦》中最著名的具有悲世情怀的歌,也可说是全书的主题歌。因此,读《好了歌》,必须进到红楼中去,有所得后,再从红楼中出来。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一曲不朽的末世悲歌,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说,《红楼梦》“是彻头彻尾的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清人二知道人在《〈红楼梦〉说梦》中也说:“小说家之结构,大抵由悲而欢,由离而合,引人入胜。《红楼梦》则由欢而悲也,由合而离也”,故全书弥漫出一股浓郁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红楼梦》之悲所以感人至深,首先在于它写出主人公贾宝玉的人生苦痛与解脱进程,即描写了一个贵族青年不被世俗社会理解、与世俗社会格格不入、最后出家当和尚了却一生的精神悲剧。贾宝玉出生于世袭官僚贵族之家,家境好,物质生活条件优越,是老祖宗贾母的宠孙,是贾府众望所归的祖业继承人,但他的行为举止,却处处有悖于世俗,与世俗格格不入。如世人都仰慕功名,视读书做官为人生的理想坦途,他却鄙视科举,斥骂“禄蠹”;世人都男尊女卑,夫为妻纲,他却贬男尊女,体贴女性、呵护女性;世人都严划等级界限,喜摆主子身份,他却没上没下,与仆人乱玩一通;世人在择偶上都讲究门当户对、财产根基,他却看重思想与意趣,不要“金玉良缘”,偏要“木石前盟”;世人都以攻“四书五经”文义为矜尚,他却杂学旁收,喜欢小说和传奇类闲书。是故贾宝玉被家人称为“孽障”、“祸胎”、“混世魔王”、“富贵闲人”、“无事忙”。后人评论他为“情痴”、“封建纨绔”、“色情狂”、“多余的人”、“叛逆”。贾宝玉知道自己无裨于国,无益于家,为现实和世俗所不容,最后只能离家出走。

《红楼梦》之悲所以感人至深,还在于它为“闺阁昭传”,写出以金陵十二钗为代表的众多青春年华的女性在各自的人生遭际中被摧残、被扭曲、被毁灭的命运悲剧。作者所描写的那一群女性,如贾府四小姐之身居高位、荣耀达到顶点的贵妃元春,忍让顺从、恪守规矩的迎春,爽利机敏、争强好胜的探春,内向孤僻、洁身自好的惜春;贾府四媳妇之宽厚善良、深谙人情的尤氏,精明强干、机关算尽的王熙凤,稳重贤惠、本分随和的李纨,贤淑贞静、温柔敦厚的薛宝钗,她们命运的结局都是不幸的,无一不是悲剧的下场。难怪后人评论“元、迎、探、惜”四姐妹时说,她们的命运本当为“原应叹息”。至于博雅多思、心智奇巧,而又性情孤傲、感情脆弱的女主角林黛玉,虽然和贾宝玉心心相恋,但寄人篱下,无依无靠,最后不能不为了纯洁、真挚的爱情泪尽而亡。而触柱而死的瑞珠、投井而死的金钏、吞金而死的尤二姐、自缢而死的鸳鸯、撞墙而死的司棋、自刎而死的尤三姐及无辜被迫害致死的晴雯和香菱,纵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逃避和改变已被规定了的悲剧命运。作者所描写的女性中,有不少是走出家之路以了却尘缘的。如果说,孤洁自赏、难与浑浊人世为伍的妙玉,是少年时因师父指点走了出世为尼之道,那么,惜春则是因自己“看破红尘”也走上了同一条路。情愿与惜春为伍,伴随青灯古佛了却一生的还有林黛玉的丫鬟紫鹃,十二女伶中的芳官、藕官、蕊官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不少读者都为大观园中群芳凋零的悲惨结局而流下同情的眼泪。

《红楼梦》之悲所以感人至深,又在于它写出了一个赫赫扬扬的百年望族由于坐吃山空、箕裘颓堕而最终趋于败落的历史悲剧。历史悲剧是用血泪凝成的。曹雪芹生长在一个封建没落的年代,自己又是个封建没落贵族的后裔,所以他能在书中非常细腻地诉说着那个时代贵族生活的奢侈、荒淫和恶作。他是在康、雍、乾盛世时蛰居北京西山创作《红楼梦》的,这时,他的家族已彻底败落,他本人已困窘到衣食无继的地步。冷酷的现实不能不迫使他吃惊、彷徨,不能不迫使他进行严肃的反思。一方面,他痛感自己家族的运数终尽,树倒猢狲散、一败涂地,于是以如实描写的手法塑造了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和众多的女性,真实地再现了贵族之家败落的历程,反映了深厚的历史内容和广泛的社会内容;另一方面,他排除不了贵族家庭败落后对过去失去了的一切的回味和留恋,在创作中努力探寻自己家族悲剧和当时社会的关系。贾府的败落和子孙的流散,给他带来了强烈的“末世”感。在《红楼梦》中,他多次提到“末世”,如说贾雨村“生于末世,父母祖宗根基已尽”,说王熙凤“凡鸟偏从末世来”,说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脂砚斋在评点时也说:“作者之意,原只写末世,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可知书中之荣府已是末世了”。他写家族的“末世”,是一种大家族经历了大起大落后的深沉的无可奈何的悲叹!尽管这种“末世”感是朦胧的、困惑的,但却是深刻的、勇敢的。自古逆境出诗人,正因为曹雪芹在人生的道路上翻了跟斗,经历了艰辛,才能滴泪为水,研血成墨,在苦艰困顿中看清冷暖人情,为后人创作出一部卓越的中国封建末世上层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揭示了封建贵族社会“大厦将倾”的历史必然趋势。《红楼梦》对封建社会上层的描写,比官修的正史更形象、更生动,因而更足以打动读者的心。鲁迅先生对此曾说:《红楼梦》一书,“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为写实,转成新鲜”。

概言之,贾宝玉出世之路的精神悲剧、红楼群芳的命运悲剧、贾府败落的历史悲剧使得曹雪芹在创作中不断地在寻找出路,但到头来他又找不到出路。久而久之,他终于“觉悟”,这种“觉悟”就是寄托于禅道。《红楼梦》中,他借二仙师之口道:“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字相连属,瞬息间又乐极生悲,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竟归空……”人生就是梦,梦就是人生,人生像梦一样虚无飘渺,倒不如走弃世之路,以求得解脱,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曹雪芹是时代的产儿,我们应当历史地看待他,不能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他和他的作品,他在创作时的世界观不能不受到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这种以出世来求得解脱的路毕竟只是曹雪芹脑子中的理想之路,世人感到更充实的依然是仕途功名、升官发财、娶妻生子、官场纵横的路。因为前者是那么的苍白、虚幻和不切实际,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是那么的不具吸引力。

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将手持一根金箍棒打遍三界、闹翻天宫的孙悟空写为“孙大圣”、“美猴王”,但最后还是斗不过如来的无边佛法,不得不皈依佛门;曹雪芹则在《红楼梦》中将“行为偏僻性乖张”、“古今不肖无双”的贾宝玉写为“混世魔王”、“绛洞花王”,最后也不得不“悬崖撒手”遁入空门。禅道,大约是那个时代找不到出路而又无所寄托的知识分子想到的唯一可走的道路,艺术给两位伟大作家造成的忧郁在艺术魔镜中的反射,竟然如此的相似!

《好了歌》从哲理的视觉出发,警示现实,点悟人生,给人以强烈的沧桑感。它跨越了时空,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凝聚着曹雪芹的辛酸血泪,揭示了他全部人生理想的幻灭,既表达了他悲观、虚无、厌世的世界观,又表达了他在创作《红楼梦》时对现实人生的否定,而这个现实,具体来说恰恰就是《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当时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法制度统治的社会。它虽然有感情低靡、悲观厌世之意,但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它实质上否定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看破的是当时的社会现实,诅咒的是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腐朽。

两百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求得解脱的书”。直到今天,王蒙先生也还认为:“读一遍《红楼梦》,如经历一回人生,历一回风尘变幻,得一回红尘醉迷,又一回人生解脱”(《〈红楼梦〉启示录》)。王蒙先生的见解,也可用来作为对《好了歌》的解读。

同类推荐
  •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寻找属于我的翅膀

    本书作者通过对学习、生活的感悟,用细腻、真切的描写手法,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人生的执着追求和对友谊、亲情的无限眷恋,点缀出了小作者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十五岁绚灿人生。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少年漂泊者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少年漂泊者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情忆·名人·美文

    情忆·名人·美文

    蔡先生回国后住在上海的时候,似乎曾经跟了吴先生到他的府上去过。但是除上一所一楼一底的房子之外,什么也不记得。也许这一楼一底的房子还记忆的错误,实在不曾去拜访过也说不定。但是那时候一个印象是相当清楚的。也可以说是蔡先生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大约是在张园举行的许多群众大会之一吧,蔡先生的演讲是在那里第一次听到。《情忆·名人·美文》讲述了名人的生平事迹和经典著作。
  •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

    《培根随笔集》是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历四百年而不朽,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 用文字摆平好汉

    用文字摆平好汉

    耿立的文字质感多层面,可以慷慨悲歌,可以诗意旖旎,可以故事曲折回环,可以幽默解颐。《用文字摆平好汉》使我们感到的是:梁山不远,水浒很近。那些人物是宋朝的,也是当代的,水浒气,如阴魂恶鬼缠绕着这个民族。那些戾气可以借尸还魂,人们啊,要警惕。
热门推荐
  • 爱开膛

    爱开膛

    这是由一件一件命案延伸出来的故事,主角是某市刑警队命案组警员白雨,案件由一条条线索往下展开,还有围绕在主角身边纠缠不清的爱情,共同交织出一个侦探爱情故事,其间有嬉笑怒骂的诙谐,有慷慨激昂的争辩,有唏嘘感慨的无奈,还有触及心灵的真情流露。。。。。。雨后清晨,一具女尸拉开了故事的序幕。
  • 人皮手机

    人皮手机

    传闻不论任何手机只要贴上一层人皮膜,就会自动下载一种“人皮木马”病毒。之后,它就会监听世上任何一部手机。更为惊奇的是,用这部手机盗窃流量、话费甚至他人银行账号居然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真是骇人听闻,而恰恰守墓二十多年的张曦竟然得到了这样一部“人皮手机”。但是没有想到这部手机与几桩命案有关联,几经周转,案情告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市面上居然悄悄地流行起来这种手机,而且十分疯狂。一座古墓开启,张曦石破天惊般发现魏忠贤的一系列秘密,这让张曦纳闷不已,然而更让张曦纳闷的却还在后头.........
  • 易烊千玺我太累了

    易烊千玺我太累了

    易烊千玺和他家米澜重逢后,又开始相爱。只可惜易烊千玺只知他是鹿小骨,不知她是沐米澜。
  • 为什么那个笨蛋赚钱比我多

    为什么那个笨蛋赚钱比我多

    本书内容包括:为什么你那么聪明却不够有钱、是什么禁锢了你和你的财富、聪明陷阱之一:消磨掉你特立独行的精神力量、聪明陷阱之二:你革于并乐于做精明的贫穷者等15章。
  • 论死篇

    论死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何加工小麦产品

    如何加工小麦产品

    如何加工小麦产品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小麦加工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小麦粉的等级划分,面包、饼干、蛋糕、饺子、苗条、馒头专用小麦粉的特点,小麦除杂的基本原则等。
  • 帝都:霸后天下

    帝都:霸后天下

    她一生,遇上了三个男人,他爱她入骨,可是他是王爷,只能默默守护着她;他爱她入心,可他是帝王,永远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他爱她似命,为了她痴狂,用命来保护着她登上帝后的位置。看一个纯真少女是如何步步如棋如何登上霸后的位置的。
  • 秦武天下

    秦武天下

    看他力挽狂澜,看他霸绝天下,看他美女无数,——他,他是盖世英雄,他把弱小的人团结起来,把那些强势力统统干掉!最重要的找个好老婆,不是一个,应该好几个,嘿嘿!本书每天更新时间为下午六点,各位大大敬请关注哦!期待票票!期待推荐!期待收藏!期待评论!
  • 斯波克育儿经

    斯波克育儿经

    本书内容涉及了家庭育儿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宝宝这个新生命的到来,到家庭新生活的开始,再到宝宝有了内心的需要,精神健康、行为培养、学校教育等部分,针对育儿问题的最新研究,给关心宝宝成长的父母们,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计划和帮助。
  • 另一边的我

    另一边的我

    偶然有一天,出了场车祸。意外的再医院躺了三个月后我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而他将伴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