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7000000016

第16章 "虞山派"领袖王翚——从鉴定他的《山水册页》与《云山竞秀图》谈起

王翚与清代著名画家王时敏飞、王鉴、王原祁,被后人合称为"四王"。

王时敏曾创建画派—"太仓派"。太仓,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在苏州的东北角上,离常熟很近。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文人套萃,出现了许多有名的画家,"四王"就来自这两个地区。王翚是常熟人,常熟市内有一座山,叫虞山,于是王翚又另外开创了画派—"虞山派",并成为“虞山派”领袖。可以这么说,王翚是在王时敏的教导下,并在他的门户里,从古人的绘画里面找出很多能形成自己"虞山派"的东西,这就是王翚的本来面目。藏于天津博物馆的王翚《山水册页》和《云山竞秀图》,是王翚的代表作。在王翚的绘画生涯里,不同年龄段的绘画作品是不同的。要想认识他的作品,并了解他绘画的整个面貌,首先要熟悉他绘画生涯的成长过程。

王翚( 1632-1720),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又号剑门樵客、乌目山人、乌目山中人、琴川老人、清晖老人等,为清初著名山水画家,虞山画派创始人。江苏常熟人。出身于文人世家,祖上五世均擅画。他自幼喜爱绘画山水,童年拜常熟山水画家张坷为师。初时,专仿黄公望,经常为画商摹制古画,二十多岁时已具相当仿古能力。顺治八年( 1651 ),太仓名画家王鉴在常熟见到二十岁的王翚所画山水扇面,极为赞赏,收其为弟子,领回太仓悉心指导其临写书法及历代画迹稿本。后因王鉴外出,又将其引荐给太仓名画家王时敏做弟子。王翚成为王时敏的弟子以后,其绘画作品就仿王时敏,王时敏看了他的作品,非常兴奋,深感后生可畏,他很惋惜地对王翚说,你认识我太晚了,早二十年前就应该认识我。于是,王时敏带王翚游历山川,并将家里所收藏的唐代、宋代、元代、明代等书画名迹拿出来给王翚看,并让他临摹,临完之后还为他题字、指导,一直到王时敏去世。在"二王"的指授下,王翚画技大进,功力渐深。四十岁后展示出个人独特画风,五十岁后,采南北二宗众家之所长,技法丰富精湛,成为画界公认的巨擘。王翚的山水画虽以临古入手,但并非专摹一家,王维的雪景、李成的寒林、董源的平峦远清、巨然的秋山萧寺、王诜的渔村小雪、米氏父子(米芾、米友仁)的云山烟雨以及元代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的作品,都是他摹绘的对象。他不但于传统技法有很深的功底,而且能融会贯通,集古人技法之大成,能工,能写,但又不完全为成法所束缚,比较注重写生。他贯通诸家,以南宋笔墨,运北宋丘壑,创造出秀润多姿的风格和面貌。他的绘画风格为中年用笔细秀繁密,墨色浓润苍劲,晚年用笔遒劲严谨,墨色富于变化,意境深远含蓄。六十岁时,奉康熙帝之诏,主持绘制了堪称巨制的《康熙南巡图》,康熙帝赐书"山水清晖"。

《康熙南巡图》(在天津发现的,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共十二大卷,画面自京城永定门开始,至绍兴大禹庙,再经金陵回京城,沿途城乡风光、社会生活、山川景色以及康熙南巡的盛况,安排得井然有序,又富有穿插变化,场面之浩繁,内容之丰富,笔墨之多样,实为清代手卷画中的宏篇,可以看出王翚驾驭场景的高超能力,让他名满四海。

王翚是一位职业画家,因是一介布衣,所以绰号"常熟布衣",因家境所需,作画卖画,以此为生,为后人留下很多珍贵的绘画作品。当时的江南,有很多富豪和一些大家,皆请王翚到家中,根据室内布置情况设计绘画的最佳地方,按照主家提出的要求进行绘画。

《山水册页》是王翚七十多岁绘画最成熟时期所画,均用墨笔仿唐、宋、元各家的名作,是他临摹绘画作品的代表作。但不管王翚仿谁,都具有他自身的绘画风格。

第一开是王翚仿明代赵元的《秋山萧寺》。赵元,生卒年不详(入明后,为避朱元璋讳,改名“原”),字善长,号丹林,原山东莒城人,因长期居吴,某些史料称他为"吴郡人"。赵元山水以师法董源为主,兼及荆浩、关仝、右丞、高彦敬等诸家笔法,其画风格清秀,画风代表了元末明初水墨山水的一种面貌。赵元又擅画墨竹,尝与擅墨梅的元代画家王冕合作《三友图》。

再有一开,是王翚仿元代杰出画家王蒙的《庐山白云》。王蒙所画山水用细笔,画得很松润。《庐山白云》因是王翚仿王蒙的,画出来的笔路也很松秀。

现藏天津博物馆的《云山竞秀图》是王翚晚年时期的代表作,八十三岁时为清代著名鉴藏家安岐三十寿诞所画。因是专为安岐画的,所以他画得非常用心。他在这幅画里,运用了大量唐、宋、元时期的绘画技法,整幅画苍劲、秀润。画中的云、山、树很有特色。云是微微的淡云,山是相对称的山,树有米点子树,小树枝像细铁丝一样。这种绘画技巧,一般的画家是做不到的。

皴法,是绘画中的一种笔法,在一幅绘画中,皴法的应用是多方面的。王翚在他晚年的绘画中,皴法也用得特别多,在《云山竞秀图》这幅画里面,有折带皴(用毛笔一横、一竖,一横、一竖),干笔(倪云林就是这种皴法);里面有小逗点的,是点子皴,也叫逗点皴、雨点皴;用斧劈皴法画出来的山,山石坚硬、陡峭、险峻。如此绘画的景致,北方人是画不出来的,就好像是照相的透视法,把近景推出去,形成远景,使人感觉有五十里地。这是南方的画家,北方画家没有这种实践。王翚到老年以后画的松树都是龙爪型,很有特征,让你感觉它在动。

由此我又想到:王翚绘画的特点,结构紧密,构图中没有空白,表现出一个艺术家在笔墨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写实性强,他在画面上描绘的景观,是根据映在脑海里的实地情形所画。倒如,他三十七岁时画的《虞山枫林图轴》,是描绘家乡的深秋景色,传达出了画家的真实感受,画面生意盎然,富有自然天趣;五十三岁时作的《虞山十二景写生册》,是描绘家乡虞山风景的写生作品,用古人笔法,写眼前胜景,古趣盎然,生动有致,正如恽寿平题跋所述:“虞山名胜甲江南”;《康熙南巡图》更是如此。王翚绘画特点也同样是后人鉴定其作品真伪的参考依据。

鉴定王翚的绘画,首先要了解他的笔路。什么叫笔路?如我们国家现有十三亿人口,每个人的指纹是没有重样的。笔路,也就是说,十三亿人写的字没有相同的,与盖图章相比,签字的准确性是百分之百。王翚不论是绘画还是书体,都有他的笔路,即他特有的本来面目。

王翚的书体,其定向、字体基本上是学董其昌,但是不排除他在写董其昌书体的同时也写过其他书法家的书体。宋代有四大书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这四大书家里,苏轼、黄庭坚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所以王翚的书体里包含黄庭坚的书体风格比较多。黄庭坚书体的面貌是长胳膊大腿。王翚在作品里吸收了黄庭坚的笔势,但是从一个字的四角来看,并没有展开,这一点很抽象,如看不到黄庭坚的字,是体会不到这一点的。可以说,王翚的书法不仅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也受到宋代书法家的影响,同时又受王时敏的熏陶、教导以及当时书风的影响。这里既有学习古代书法家的因素,也有他本人的努力,这就使一个书画家在其作品里面最后形成自己的风格。能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搞书画鉴定,要了解和掌握历史上书画家的特点,他们留下来的书画作品,在其不同的年龄段中,包括其写款、印章等,有哪些变化?如王翚二十多岁到五十五岁这个阶段,其"翚"字的比例为,上半部分的"羽"字和下半部分的"军"字各占一半。到了六十几岁以后,"羽"字就短了,"军"字里面的一竖笔神得比较长,"翚"字的比例由各占一半,变为上短下长。有时"羽"字还点点,拐过来点两点,或一点,王翚《山水册页》里面就点了一点。到了八十几岁时就不点点了,只是一勾,"羽"字和"军"字的比例,变为"军"字占主要部分,"羽"字就像缩脖子缩进去了。这就是王翚一辈子写款的特点,往往看他的"翚"字,在不同的年龄段里,表现是不一样的。我们在鉴定王翚的书画作品时,这些细微方面都要注意到。

古人对仿谁的字很讲究,同样对印章也很讲究。从古至今大书画家在印章的使用上是变化的,这也是一种文化。如王翚《山水册页》上面的印章,红文的叫阳文,也叫朱文,凹进去的叫阴文,也叫白文。王翚在他不同的年龄段里,所用的印章也不同,经常用的引首章是"上下千年",有时有"太原"两字的印章,因王翚的远祖是山西人。又如,"清晖老人"的印章,王翚在七十岁以后就不用了。

另外,对画家的认识,是在长期的鉴赏中不断加深的。我曾见到一幅王翚的画,写款是"琴川老人王翚",从来没见过"琴川"两字。有一次上海博物馆请我去鉴定鉴定完了之后,他们说,常熟博物馆有点东西我们一块去看看,我说,好啊。在去的路上,路过一条河,我一看,这条河很美。我就和常熟博物馆的同志说,这条河挺好。他们说,你不知道,这是我们常熟最有名的琴川河。他们一说琴川河,哦,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有"琴川老人"之说。我又联想起天津的一个画家,住在黄家花园,他给我画了一幅画,写款是"墙子河老人"。如果不知道天津曾经有一条河叫"墙子河",就不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从那儿回来以后,我知道了琴川就是当地的一条河,"琴川老人"就是王翚。所以我们对这些作品是逐步认识的。

王翚敬仰董其昌,又直接受教于王时敏,这些都是他能够成为书画大家的成功因素。他晚年自成一家,在作品里仍然有董其昌和王时敏的绘画风格,但只是量有多少的问题,如果这个量占主要分量,他自己就难成一派。王翚由于受董其昌和王时敏的影响,在他自创的"虞山派"中,既有"华亭派",也有"太仓派",将这几个画派综合在一起,才使他成为"虞山派"的领袖。

同类推荐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日常生活中的设计

    日常生活中的设计

    本书重点讲述的是一些有利于生活中的小设计,设计理念,作品用途等。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挑战挫折

    一生的成功励志书——挑战挫折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实现以价值为中心的变革、价值链管理、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预算控制流程、价值管理与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等。
  • 乱世疑云

    乱世疑云

    这个故事的背景发生在1910年左右,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是一本悬疑、侦探类型的书。
  • 血决

    血决

    这天不能守护它的子民,那就由我来守护,以我之身、以我之血、以我之魂,起誓永远守护这片天地,直到身死魂灭。。。。。。。。。。。。。。
  • 武破震乾坤

    武破震乾坤

    一块天降陨石,却让一个本不应平凡的人变得平凡,多年后却让这个平凡的人破天而出,不管前面有多少人阻止我前进的脚步我定以武破之,不管异族之心何其残忍,我定以武震之。。。本书之前的铺垫或许有些枯燥,不过后面不一样了,相信阿夜,后面的情节会有想不到的惊喜
  • 墨府绝世双姝

    墨府绝世双姝

    相传,从未在历史上出现的东临国,皇帝仁厚,重情重义使天下国泰民安,百姓富裕,丞相墨尘羽有双姝,姐姐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善于琴,希望一生一世一双人;妹妹秋波湛湛妖娆姿,春笋纤纤娇媚态,善于心计。虽未及笄,世人欲得,娶之为妻,然他却只钟情于她,她也倾慕与他,而她却嫉妒她......
  • 神祈

    神祈

    高二女学生君怜是个心地善良偶尔会耍耍小脾气的可爱女生,因为转校的关系需要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子。结果竟然遇到了一个漂亮的不可思议的千年鬼魂。这个漂亮的鬼魂却像个小孩子一样又哭又闹粘皮糖一样的缠着她,喜欢吃东西,爱撒娇,爱看电视,不过最怕的却是看恐怖电影。对君怜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肚子饿了!害得君怜不得不制定出一连串的家规限制那个漂亮的千年鬼魂。
  • 邪君强宠,爱妃别闹了

    邪君强宠,爱妃别闹了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惨遭毒手……一朝穿越,她成了丑女加废柴!废材又如何?看她分分钟逆袭。契约神器神兽,运气好到爆!丹药珍贵?她一炼一大把,她的兽兽当糖豆吃!当初所有羞辱她的人,如今全被她狠狠修理。她是丑女?当她除去脸上的伤疤,宛若天仙下凡,倾国倾城……“娘子,我们什么时候成亲哪?”某个腹黑无耻的人做出一副纯真无害的样子抓住她的手,问道。“对不起,我们不熟。”她一把推开某个人的手。“小汐汐你这样说,本君好伤心呢!”某人拿着手帕,轻拭着眼睛。沐千汐要无语,在人前那个冰冷无比与生人勿近的邪王哪去了?不是说他一向不近女色吗?现在又为何对她投怀送抱?
  • 青春里的荒唐事儿

    青春里的荒唐事儿

    出生的那年,批命郎中的说我是王爷命。何为王爷命?二十岁之前无忧无虑,享尽福气,二十岁之后命途多舛,劳苦奔波。小老百姓奋力拼搏,哭过笑过哭过,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勇气,所以终将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旧尘忆

    旧尘忆

    当一个人老了的时候,总会口头上说着自己还年轻之类的自欺欺人的话,外人听起来很像是一个和尚坚持说自己留了头发,而不愿意去承认自己的一发不染的光头。可这对自己却是一个催眠式的安慰。漫漫长夜,有数不完的星星。哪一条路自己曾经走过,哪一条路才是自己以后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