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休教授对这类人的建议是,仔细体会周围人的帮助与爱心,借以改变自己孤独、冷漠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感。
如果你的回答是“童年时有极其残暴的虐待小动物的行为”,那么说明你内心的魔鬼指数在70%以上,这一类人性格孤僻,严重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对美好事物也有一种厌恶感。所以,他们在生活中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因为他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并且不知悔改,乐在其中。他们的人生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威胁,只是他们还浑然不知而已。
瓦休教授对这类人的建议是,用心感受和体会周围人的关怀以及这个世界的关爱,纠正自己正在日益扭曲的内心世界,正确看待世上的一切美好事物,用感恩的心去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充满爱。
瓦休教授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童年时期对待小动物残忍、残暴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心魔,它预示着你在今后的人生中,特别是在遭遇到某些不好的状况时,你可能会做出令大家甚至令你自己也意想不到的错误行为。”
另外,瓦休教授提醒大家,即便你内心的魔鬼指数在70%以上,也仍旧是有办法改变的。因为心理不正常的人只占社会的极少数,并且这些人还可能因自身和外界的帮助而使心理得到改善,从而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最后,瓦休教授呼吁大家,努力战胜心魔,走出人生的阴影,千万不要像卢卡斯那样,被人生的阴影蒙住了双眼和心灵。
6. 皮格马利翁效应为何能促使你美梦成真?
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个性情孤僻的人,有一天,他用象牙雕刻出了一尊完美的女神塑像,并且对其一见钟情。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皮格马利翁总是对着雕像诉说真情。最后他的真心感动了爱神阿佛洛狄忒,她施了法术,将雕像变成了活脱脱的美少女,成全了皮格马利翁的婚姻。这个传说后来演变成了心理学术语“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指的是人们通过赞美、夸奖等积极的信号,便可以使一个人愿望成真。而说得美妙一点,它就是一种能够让一个人美梦成真的好办法。对皮格马利翁效应研究最为透彻的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专家罗伯特·罗森塔尔,他在1966年所做的“白鼠实验”对此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证明研究者自身的主观意愿对于研究结果是存在影响的,罗森塔尔将两组白鼠分别交给了两组学生,并且告诉他们,A组的白鼠是一支高智商的队伍,它们能够识别大量的外部信息,而B组的白鼠资质愚钝,难以调教。
在收到这两组白鼠之后,学生们开始按照罗森塔尔的嘱咐进行实验,他们要做的就是引导这些白鼠通过一个迷宫。之后,罗森塔尔一一询问了这些参与实验的学生,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最后的结果与他预料的如出一辙——A组的学生一致认为,自己手中的白鼠非常聪明,而且这些白鼠真的不用太多引导就可以在迷宫中行走自如;而B组的学生则表示,自己手中的白鼠愚笨至极,它们无法凭借自身实力走出迷宫。
事实上,这两组白鼠之间并无差别,而罗森塔尔实验的主体也不光是这帮无知的小动物,那些驱使白鼠的大学生同样也是他想要研究的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本身不存在差别的白鼠在主观意识强烈的学生调教下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表现。由此,罗森塔尔指出:“实验者对于‘聪明’的动物充满了好感,他们也乐意教导这些灵活多变的小动物。与此相反,那些‘愚蠢’的白鼠在学生眼中就非常可恶了,它们受到了粗暴的对待,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它们的学习力自然也就被削弱了。”
在白鼠实验之后,罗森塔尔还进行了另外一个实验,他给一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提供了一份学生名单,告诉他们这份名单上的孩子都是将成大器的好苗子。之后,罗森塔尔便离开了这所学校,再也没有和这里的人产生任何联系。8个月之后,他再次折返回来,查看了自己从前提到过的那些学生的考试成绩。很显然,这些学生的成绩明显要高于以往,而且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度有了显著提高,师生关系、个人品行也明显改善。
事实上,那份“极具潜力”的学生名单也是罗森塔尔随机抽取的,他甚至连对方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基于以上种种实验结果,罗森塔尔证实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是真实存在的。正是由于自己的一份名单,老师和家长在潜意识中对那些所谓的“潜力股”有了额外的照顾,而一个在良好条件下顺利成长的学生,各方面自然也就提升得很快。
由此来看,外界的期望对一个人的成长暗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种权威性的说法以及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对这些学生产生了极高的心理期望。而学生为自己设立的目标也随之变高了,而且他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还会有意识地向着增高之后的目标靠拢,这显然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有利。
除罗森塔尔以外,皮格马利翁效应还得到了其他哈佛专家的认可,他们同样认为,在现实生活当中,积极的赞美和表扬对一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是非常有利的。这其中实际上暗含着非常大的能量,如果发挥得当,那些原本看起来不可逾越的障碍就会不堪一击。
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哈佛学者眼中是非常可贵的,在很多时候,它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自信、乐观以及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哈佛专家们也设计了不少测试题目,以此来检测一个人内心当中是不是真的积极、主动,有闯劲。
其中一个测试题是这样的:
当你在地上看见一个闪闪发光的物体时,你会认为它是什么?
A.一定是一枚2克拉的钻戒。
B.不过是个普通的瓶盖罢了。
C.想必是破碎的玻璃片。
D.可能是一个50美分的硬币。
对于以上几种选择,心理学家认为,选择A的人属于超级乐天派,他们对于未知事物充满了信心,并且认为胜利永远是触手可及的。然而,这一类人有些盲目,过分的赞誉会使得他们的自信心爆棚,由此陷入骄傲自满的境地。因此,如果想要帮助他们顺利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只需要发挥20%的作用就可以了。
选择B的人在哈佛专家眼中属于偏向悲观的集群,从整体上来看,这类人占据了人群中的大多数。他们不是那些整天爱幻想的小孩子,对于社会的认识也是比较成熟的。这个时候,赞美对于他们的帮助是最大的,在很多时候,只要给他们的生活中添加一点积极因素,这些人就能够展示出极大的变化。罗森塔尔表示,“皮格马利翁”只需要按照正常标准,使出50%的力量就足够了。
选择C的人悲观程度最高,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同时也是自闭症的高发人群。在哈佛学者看来,这类人多愁善感,时常沉迷在自己的幻想当中,蜻蜓点水式的鼓励和激发并不能对他们的人生起到特别积极的影响,可以说,他们是“皮格马利翁效应”最微弱的一个群体。如果想要让他们发挥出惊人的能量,外界的鼓励是需要“非常露骨”的,即“皮格马利翁”需要发挥90%以上的作用或许才能够激发出他们的热情,让他们变得更加优秀。
选D的人心态不错,稍微还带有一点玩世不恭,和他们交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在罗森塔尔看来,“皮格马利翁效应”在他们身上的反映也是最明显的,只要稍微有一点外力作用,他们就会变得兴奋起来。假如将这群人看作是1966年的小白鼠,他们或许只需要为数不多的赞美,就可以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总体而言,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在同等条件下,得到赞美的人往往随后也会展现出他们的优势,使得自己看上去更加名副其实。这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那些所谓的“白日梦”是完全可以被外界的积极信号所影响的,只要乐观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皮格马利翁不也是将一尊象牙雕像变成了自己的美嫁娘吗?哈佛大学的心理学专家罗森塔尔还告诉我们,人与人的内在因素是有差别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所体现,只不过在一部分人身上反映得更为明显罢了。
7. 为何外出旅游能将人们带回最真实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