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过是孩子的虚荣心作祟,虚荣心是与自尊心相伴而生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尊心,不得不采用一种虚假的方式,去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一个孩子之所以会有虚荣心,那是因为他不够自信,他担心自己普普通通的家庭会遭人耻笑,担心自己身为小职员的父母不足以给他带来荣耀,担心自己平价的衣服不够光鲜……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却又极度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成为众人的中心时,就会虚构一个富裕的家庭、不同于常人的父母,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卑微,从而引起别人的关注,从中获得满足感。为此,他就不断地向父母索要品牌的服饰、大量的零花钱,向那些他认为“有面子”的朋友靠齐。
虚荣心强的孩子大多喜欢通过物质的形式来展现自己的“实力”,这种过度“物化”的观念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认为只有高档的、名牌的东西才是最佳的消费选择,让孩子内心充满了物欲。虚荣的孩子在判断他人时,也习惯通过这些物质的东西来分辨一个人,那些身穿名牌、一个包就上万甚至十几万的人,在孩子眼中才是成功的人,是自己可以巴结的人;对那些衣着朴素的人,往往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这种错误的观念会给孩子一种错觉,让他过度地追求外表而忽略了内在的修为。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虚荣的孩子一般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对别人的言行过度敏感,不肯向他人虚心学习。这些不良的性格都影响着孩子,甚至滋生出恶行。正如培根所言:“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所以,家长不能将孩子的虚荣心仅视为是对物质的追求,当孩子对物质的期望过高,而自己的能力又无法满足时,是很容易出现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来实现的。
好妈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发现孩子心理的变化。当自己的孩子开始对自己的衣着、自己的学习用品变得挑剔,开始对接送自己的家人提出要求时,虚荣心已经在孩子的心里滋长了。
虚荣心完全是受一种错误的价值观所支配,而这种观念大多认为物质是一个人价值的体现。例如,孩子认为穿上名牌的衣服可以给他挣足面子,就会不断地向父母提要求购买,有的孩子认为到处旅游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就不断地吹嘘自己去过哪些国家。所以,好妈妈要纠正孩子的虚荣心,就要从纠正孩子的观念开始。
虚荣的孩子大多都是极爱面子的人,所以,即便妈妈发现孩子撒谎了,也不要当众戳穿他,这样会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对妈妈产生憎恨。妈妈不妨替孩子掩饰,等回到家中,再与孩子谈,告诉他撒谎的坏处。
好妈妈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自己的评价向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好妈妈会赞美那些拥有良好品质的孩子,例如遇到诚实的孩子,好妈妈会夸奖他;遇到乐于助人、有爱心的孩子,妈妈会表露出自己的喜爱,通过这种有选择性的褒奖,孩子会明白,哪些品质是受到他人的认可的,哪些是他人喜欢的。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逐渐重新确立起自己的价值判断。
好妈妈知道,孩子有了虚荣心,其实是他自我意识膨胀的表现,说明孩子有了让自己受重视、受尊重的愿望。好妈妈会因势利导,将孩子的虚荣心转化成进步的动力,让虚荣变成实实在在的荣誉,从而克服虚荣心。虚荣的人往往比较好胜,妈妈就可以利用这种好胜心,将孩子比较的矛头转移到一些有利的事情上,如有意识地带着赞赏的口吻告诉孩子,隔壁的孩子每天起大早学英语,某个同事的孩子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好胜的心理会让孩子心里暗自开始与这些人比较起来,继而将孩子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对他有益的事情上来。
让自卑的孩子挺起胸膛
自卑是孩子常见的一种心理,外表不够出众、对自己期望过高、不切实际、家庭条件差、能力不足等因素都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自卑的孩子内心会对自己的能力、品质做出一个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
当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合比较胆小,不愿意抛头露面,不愿意开口说话和做事,生怕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心理障碍,容易出现紧张、口吃等生理现象;孩子有时候会表现出对其他孩子强烈的嫉妒,时常会恶意地贬低、诋毁其他孩子;做事没有主见,犹豫不决,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往往容易为他人的想法所左右,孩子可能已经有了自卑的心理。
一般来说,自卑的孩子会表现得很敏感,自尊心又很强。他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可能就会触动孩子的自卑感,让他内心翻江倒海,思虑半天。自卑的孩子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障碍,不良的人际关系又反过来更加增强孩子的自卑感。自卑的孩子缺乏对自己客观、正确的认识,做事的时候畏手畏脚,对他人生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限制。
自卑的性格一般在幼儿期就会形成,如果父母不注意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会一直伴随着他长大,对他日后的工作、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还不能对自己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不像成年人,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认识,孩子对自己的判断,主要来自外界。当孩子在幼儿园受到老师的批评时,或者遭到幼儿园小朋友的嘲笑、疏远,以及来自家长的训斥时,孩子会通过外界的这些信息,产生一个负面的“我”——丑陋的,不听话的,无用的“我”。当孩子屡次尝试失败后,也会出现一种怀疑自己、轻视自己的心理。这种心理不断地加深,如果没有外界的及时疏导,没有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孩子就会逐渐变得自卑,从而开始否定自己,轻视自己。
自卑感是与自尊心成正比的,一个自尊心越强的孩子,当他受到挫折、打击时,他的自卑感就越强烈。我们时常会发现,那些性格比较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的孩子,在遭到老师或者父母的批评时,经常会嬉皮笑脸地应对,让大人哭笑不得;相反,那些对自己要求很高、自尊心很强的孩子,面对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往往很在意,越在意,他就越容易自卑。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是一种可以伴随孩子终身的性格,也可能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合格的好妈妈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自卑心理,积极地疏导,让孩子摆脱心理的阴影,健康、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是由于他接受到了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而不懂得如何排遣、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好妈妈不会给孩子雪上加霜,她会给孩子的心里投上一缕阳光,扫除阴霾。好妈妈不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赞美,让孩子看到自己正面、积极、阳光的一面。妈妈无法阻止外界对孩子的批评和攻击,但是妈妈可以帮助孩子分辨,让孩子清楚,哪些评价是公正的,哪些评价是恶意的攻击,孩子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虚心接受客观评价中获得进步。
好妈妈会鼓励孩子在行动中获得自信。自信来自于哪里?它不是来自于想象,那只会滋生虚荣心,自信来自于不断的行动,在行动中不断地累积而来。当一个自卑的孩子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与陌生人交谈;当孩子第一次鼓足了勇气,站在众人面前讲话;当孩子第一次在课堂上举起了小手,他就迈出了走向自信的第一步。通过行动,孩子会发现,其实跟陌生人交流也没那么尴尬嘛,站在许多人面前讲话其实也没那么恐惧嘛,在课堂上答错了老师的问题,其实也没那么丢人。尽管第一次的尝试不一定很成功,但是它给了孩子以信心,让他打破了之前固有的“我不行”的想法,就会产生第二次尝试的念头。在一次又一次的行动中,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若,他也能在不断的行动中积累经验,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
在行动中,孩子还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形成对自己客观的评价,既不会只看到缺点而自卑,也不会因为过度夸大自己的优点而变得自负起来。在行动中,孩子还会不断地学习,以应对面临的问题,这种知识的累积,也是孩子自信的来源。
好妈妈会不断地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值。抱有“完美主义”观念的妈妈,孩子在他们眼中总是浑身是毛病:考了全校第一又怎样,比全市第一差远了!考试错了一道题,这么不用心,以后当医生还不把病人给治死,当老师也是误人子弟……妈妈的苛刻让孩子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活得很失败。好妈妈不会对孩子有过高的预期,即便孩子的表现并不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她也不会失望,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抱怨不停。她会给孩子制定小小的容易实现的目标,每当孩子实现一个目标时,妈妈就给予他鼓励和赞美,让他有信心朝下一个目标继续进发。这种小目标的量化累积既让孩子不断地进步,又让他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成功”中获得自信。
好妈妈不专制,她不会包办孩子的一切,无视孩子的意见。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孩子自己的事情,好妈妈都会发挥民主精神,听取孩子的意见。民主的妈妈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变得自信而又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