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5900000015

第15章 名学的建立(2)

荀子具体举例:客观万物的形状、颜色、纹理,用眼睛来区别它们的不同;声音的清、浊、和谐、不和谐,用耳朵来区别它们的不同;甘、苦、咸、淡、辛、酸,各种特殊味道,用口来区别它们的不同;香、臭、芬芳、腐气、腥、臊、马膻气、牛膻气等各种特殊气味,用鼻子来区别它们的不同;畅快、烦闷、喜、怒、哀、乐、爱、恶、欲,用心来区别它们的不同。以上这些论述,无疑说的是人的感性认识作用,这在形成不同的概念的过程中显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人的认识并不就停留在此,仍要前进,天官之一、或日天君——“心”的作用远不只是上面讲的一点。

荀子认为“心”还有“征知”这种理性认识作用。

“征”是检验。理性能检验观念与事实是否符合,从而作出判断,这种作用叫“征知”。荀子所谓的“征知”,是指理性进行比较、分析、判断的活动。正因为“心有征知”这种理性认识活动,凭着耳朵可以识别声音,凭着眼睛可以认知形状,能如实地把握关于声音、形状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要检验,首先必须有感性经验,而那是靠各种感觉器官接触相应的外物,如耳朵接触声音,眼睛接触形状、颜色等而获得的。如果感官接触外物却无感知,或者“心”进行检验,即把概念与事实比较,却不能作出判断,那么,人们会说这是“不知”。

荀子这里既强调心有“征知”作用,又指出理性思维依赖于感觉经验,较为正确地阐明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三、制名的原则

荀子在正确地论述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二者的关系,即论述了名的认识论基础后,提出了制名的原则及方法,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制名之枢要”。它包括同、异原则,单、兼原则,约定俗成原则,径易不拂原则,稽实定数原则。

同、异原则是说具有相同本质的事物就用一个名去指称,对本质不同即不同类的事物就分别用不同的名去指称。

单、兼原则是指名的语词表达方面,有时用一个汉字即可表达如马、牛、羊、山、川之类对象,那就用一个汉字,这样的名称为单名。有时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表达一些对象,如白马、骊牛、高山、大川之类,这样形成的名就称为兼名。

约定俗成原则是说某个客观对象用什么名去反映、指称与某个名到底应指称、反映哪个(类)对象一开始不是固定的、不一定是合适的。某实用某名去反映、指称,某名反映、指称某实,要有一个使社会的人习惯、认可的过程,即要经过约定俗成的过程。虽然名的形成是“名无固宜”、“名无固实”,但好的名却是有固定标准的,即“径易而不拂”,意为好懂、易记、准确清楚而不易引起误会,符合这一标准的,即为“善名”。

最后一条稽实、定数原则,所谓“稽实”就是考察客观对象的实质,同的归为一类,不同的区分为不同的类,而“定数”是通过考察对象的实质以决定“名”的数量。

其实质是从客观对象的同异、相互关系和变化来具体论述名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四、名的种类

关于名的种类,《荀子》一书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称谓。诸如:新名、旧名,散名、善名、宜名、实名,刑名、爵名、文名,单名、兼名,共名、别名、大共名、大别名等。这是由于从不同的角度即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名进行划分的结果。这些不同种类的名大致可作如下区分:

首先,对于荀子所处的时代来说是沿用过去已有的名,还是新创制的名,分为新名、旧名。

其次,依据对治国是否有直接关系,将名分为刑名、爵名、文名与散名。其中刑名、爵名、文名与治国有直接关系,可称为专有名词。《荀子·正名》篇中说:

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

法律名称殷朝较为详备,沿用之。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及五服三百六十官,这些规定等级的名号——爵名,周朝的完备并且在荀子时代变动不大,故从之。文名指各种礼仪之名,周礼非常详备,规定细微、具体,据说有三千三百条之多,故沿用之。另一类,与治国关系远不如刑名、爵名、文名那么直接的名,如马、牛、羊、山、水之类,称为散名。

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

对世上万物所取之名,称为散名。遵从中原各国的约定俗成之名,这样,远离中原、交通不便、有不同风俗的地区,也可以根据散名交流思想。

第三类指在制名过程中用到的一些称谓,如宜名(合适的名)、实名(某一具体事物的名)、善名(好的名,具有“径易不拂”特点的名)。

最后一类才是依据内涵、外延不同特点而划分出的单名、兼名,共名、别名,大共名、大别名,这才是从逻辑角度对名的种类的区分。

五、名的谬误

荀子名学体系中最后一个重要理论是名的谬误及其防止,这就是名的“三惑”说。作为战斗的唯物论者,荀子的正名思想体系是在与各种“擅作名以乱正名”的谬论作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他不但从正面论述了制名的目的(“所为有名”)、名的客观基础(“所缘以同异”)、制名的原则及方法(“制名之枢要”)及名的种类等问题,还从反面论述了“乱名”之害,即名的运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及防止的方法。这就是“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的“三惑”说。

《荀子·正名》申说:

“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

所谓“以名乱名”就是看不到概念(名)的确定性,用偷换概念以混淆概念。其实质在于没有正确区分共名与别名,即属概念与种概念。对“以名乱名”的谬误,荀子提出了两条防止以名乱名的原则或方法:一是检查一下某个名的本来意义即“所为有名”;另一方法是实践检验,从名的作用来考察,看这些说法与通常的说法哪个行得通。

所谓“以实乱名”,《荀子·正名》中指出:

“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钟不加乐”,此惑于用实以乱名者也。

杨惊注:“牛羊日刍,犬豕日豢”,泛指家畜。这种谬误的实质,荀子认为以上命题都是根据片面的、个别的事实提出来的。用个别的、片面的事实去淆惑名的本来含义,就是以实乱名。荀子为纠正、克服“以实乱名”的谬误开出的药方,一是考察不同的名之所以不同的原因,即“验之所缘以同异”;二是“观其孰调”,即看哪一个说法合乎人情,为人们普遍接受。以上两点做到,就能防止、禁止以实乱名的混乱说法了。

所谓“用名以乱实”,《荀子·正名》中说:

“非而谒楹”,有“牛马非马”也,此惑于用名以乱实者也。

前已述,荀子认为名的根本作用在于“名足以指实”,“名闻而实喻”。如果名的含义可以任意解释,造成名不足以指实,名闻而实不喻,这就违反了制名的根本目的。故“以名乱实”,就是用混淆、偷换概念来歪曲事实。防止此种谬误的办法,荀子提出只要用共同约定的名的定义来验证一下,指出其自相矛盾之处,就能禁止、防止以名乱实的谬误出现。

荀子认为名实关系之间可能产生的诡辩情况只有这三类。总的来说,荀子的概括、分析批判是颇为细致、深刻的。

六、荀子名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荀子在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基础上对名辩学作出了巨大发展与贡献,在中国名辩发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这是其主要方面。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荀子名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其一,荀子的名学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荀子研究、论述、运用名学所追求的目的,不是名学的研究与发展,而是如何使地主阶级统治长治久安,达到“治之极也”。在荀子心目中,名学是一种统治的工具,而不是单独的一种以思维的形式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荀子认为,名以指实,名定而实辩。这都是指正确的名。如果名达不到指实、实辩的目的,那就是“乱名”。

“乱名”多起来就会造成思想混乱,从而引起实践上的混乱。所以,荀子极力反对“析辞擅作”的“乱正名”的思想活动。否则,必然会引起人民的疑惑,从而辩论、争讼,而这是一种“大奸”行为,与伪造符节、度量一样的大罪。

“乱正名”的严重后果是“贵贱不明、同异不别”,会使得“志必有不喻之患,而事必有困废之祸”。这就是说如果统治阶级的思想意志不能通达无阻,统治者的事业就难免发生困难而陷于失败。

相反,如能及时克服“乱正名”这种“大奸”行为,名不乱而正,则老百姓思想统一了,老实而听话,当然就容易驱赶役使,统治阶级的事业就容易获得成功。“名正”而不乱,那么统治者的法令就会得到遵守,统治阶级的寿命也就可以延长了。这使得荀子的名学理论带上了鲜明的统治阶级的烙印,因而必然导致名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地位与意义的否定。

其二,由于历史的局限,荀子对于思维的内容与思维的形式未能作出明确的科学区分。荀子的名学像后期墨家的辩学一样带有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深深的烙印,这是中国古代名辩学的一个特点,一定意义上也是其缺点。这是荀子混淆名学自身作用与名学应用,把二者混为一谈,因而把名学看成是思想统治工具的认识论根源,这就妨碍了他对思维形式名、辞、辩说及其规律的进一步研究与贡献。

虽然,在先秦,是荀子而不是任何其他人提出了最科学、最接近传统逻辑的关于名、辞、辩说这些思维形式的定义性说明。

同类推荐
  •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

    2006年中国歌词精选,主要内容有:这么多年、暮鼓晨钟、走进碑林、乡情、山喜鹊,尾巴长、老友、口红、温馨的港湾、卫士颂、我们一起去看海、做人不做仙、帐篷学校、我在另一个城市想你、这不是爱的故事、祝福中国、给妈妈许个愿等。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古代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国宝密码

    国宝密码

    国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证据,几百几千年过去了,它们是以怎样的方式被发现的,又经历了怎样的辗转流离,它们现在的命运又如何?本书将一一为您讲述国宝背后的历史真相与考古秘闻。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魏晋神韵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魏晋神韵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热门推荐
  • 腹黑女神绝代反击

    腹黑女神绝代反击

    花瓶我不是,坚决不被男人养。女孩也要自立自强不素吗?成为明星好玩,虐白莲花非常爽,绿茶婊千万不要出现。陷害,装柔软,这是本姑娘十岁时玩剩下的,和我斗,你睡觉都要睁只眼睛噢!
  • 穿越之沄海羽空

    穿越之沄海羽空

    命运的指引,穿越到魔法文明发达的诺拉大陆。在这里开始奇妙冒险之旅,心中无所谓正义,万事随心。本想平淡度过,可世事难料,只能为了爱斩荆披棘。可是危机如期而至,全大陆人的安危都受到威胁,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在作祟?比猛兽更厉害的植物,口蜜腹剑的敌人,被世人遗弃的精灵……未探索的神秘版图。
  • 重生之银龙无敌

    重生之银龙无敌

    重生成为一只变异的银龙,不用多修炼先天就很强大,为了生活不无聊,白离在都市里努力进击且悠闲无比,却不料自己不作死却偏有人来面前作死的生活故事
  • 妖猎天下之万妖朝宗(卷三)

    妖猎天下之万妖朝宗(卷三)

    妖星蔽日,红莲出世。魔胎种玉,万法臣服……一个人族小和尚孔雀,修真路途上的妖艳之旅,他一入乱世洪流,几经波折,一朝风云,金鳞化龙!大胆泼辣的银狐少女,温柔可人的鹤女阿颜,外冷内热的塞外胡女,性感忠贞的鲛女,神秘高贵的妖族祭师烟箩……
  • 妖后崛起:媚婳凤矜

    妖后崛起:媚婳凤矜

    是谁日日泪湿衣襟,无力自勉?是谁夜夜笙歌,不分青红皂白将她贬为皇室侧妃?痴心女苦等二八,却换来一句“朕不想再见到你”若不是后庭尔虞我诈,肮脏至极,她又如何会遭人陷害?雨露夜夜,却在此时遭到背叛,她该如何咽下这苦涩的泪水?五年前,意外相遇,却暗订终生,只为一句“我在皇宫等你”入了后庭,却只是三千粉黛之一...她该如何是好?....
  • 蜕龙纪

    蜕龙纪

    原本的天才之人褪去了华丽的外衣,变成了废物…三年之后,当他回归,曾经他的时代已经变成了历史,他微微一笑抛之脑后…他是从九天上的苍龙变成了虫,还是隐藏于渊,等待那风雷来到的一刻…
  • 三眼窥天

    三眼窥天

    一眼窥灵,二眼窥神,三眼窥天!---------------------------------2015,两枪走起,各位看官,见好就收!记得收藏入书架哈~
  • 天下锋芒

    天下锋芒

    穷秀才弃文从武,力抗朝廷,百废俱兴,妖兽横行,却是慢慢走上一条不归路。修真的世界,光怪陆离,百族林立,未知的命运,如何踏上彼岸?我以吾之本心,诛以天下之锋芒!**************************空卫军(新群):150755476
  • 水幽花之缕

    水幽花之缕

    当清傲的眸子再次睁开,当灵巧的身形穿梭迷雾。家族的残酷?修炼的艰险?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一切,尽在她手中!御兽,炼丹,炼器,符阵,幻灵,移隐,她无所不能,自在巅峰!契约兽:莲,透蛊,翼尊强势来袭!当遇到似冷傲似邪魅的他,“记住,无论是万年之前还是万年之后,你都是我的!”声音霸道笃定而邪魅。当想起又绝代又孤单的他,“雨梦,我们说好的,万年之后,不离不弃。”音调孤单忧伤而缱绻。她,该如何抉择?强者的世界,又是谁和谁并肩主宰到最后?【感兴趣的请加群:439986803随时欢迎亲们的到来哦~~】
  • 六小姐浴火重生

    六小姐浴火重生

    明明从未谋面,却仿佛早就相识。两世的爱恋牵绊是缘分未了,还是硬改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