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2200000043

第43章 人的现代化和人物形象塑造(14)

[7]〔奥〕赫尔曼·巴尔:《表现主义》,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页。

[8]〔法〕H.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4-65页。

[9]〔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3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38页。

[10]周荫祖:《关于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第6页。

[11]崔自铎:《人的现代化三题》,《理论前沿》,1997年,第9期,第6页。

[12]王正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第37页。

[13]参见〔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4页。

[1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18页。

[1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94、104页。

[16]〔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281.4页。

[17]王正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哲学思考》,《理论学刊》,2003年,第1期,第39页。

[1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页。

[19]〔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0、322-323页。

[20]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1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6页。

[2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3-446页。

[22]《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23]王泽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光明日报》,2007年4月3日。

[24]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第33页。

[25]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求是》,2006年,第24期,第4-6页。

[26]参见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第32-37页。

[27]参见李斌雄、夏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界定的多维视角》,《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年,第8期,第18-21页。

[28]〔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29]〔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6、87页。

[30]夏之放:《文学的情意本体论纲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第10页。

[3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7、422页。

[3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3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83页。

[34]刘晓虹:《个人观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37页。

[3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页。

[36]刘晓虹:《个人观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4页。

[37]刘再复:《性格组合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38]参见〔法〕米歇尔·福柯:《作者是什么?》,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46-450页。

[39]〔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40]〔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41]〔奥地利〕皮埃尔·V.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147页。

[4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9-80页。

[43]刘晓虹:《个人观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37页。

[4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45]〔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4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47]〔俄〕巴赫金:《论陀斯妥耶夫斯基一书的改写》,转引自董小英《再登巴别塔》,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1页。

[48]〔俄〕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3页。

[49]转引自向兵:《〈绝对权力〉:黄钟大吕讴歌浩然正气》,《人民日报》,2003年6月20日。

[50]转引自刘复生:《“反腐败”小说的表意模式与叙事成规》,《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第107页。

[51]张德祥:《2001年电视剧管见》,《中国电视》,2002年,第2期,第28页。

[52]〔苏联〕列·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53]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5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34页。

[55]邓小平:《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56]江泽民:《在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9日。

[57]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1月11日。

[58]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262页。

[59]伍蠡甫、胡经之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60]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77页。

[6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50页。

[62]〔英〕托马斯·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08、255页。

[63]〔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267页。

[6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3页。

[65]杨周翰编:《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60页。

[66]〔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58页。

[6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02、304页。

[68]〔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69]雷达:《当今文学审美趋向辨析》,《文艺报》,2004年6月23日。

[70]王伟国:《电视剧〈江山〉的叙事话语研究点滴》,《中国电视》,2003年,第11期,第45页。

[71]〔法〕让·爱泼斯坦:《电影的本质》,见李恒基等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72]张绍林:《〈太阳从这里升起〉导演阐述》,转引自仲呈祥《“飞天”与“金鸡”的魅力》,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43页。

[73]参见周靖波:《影视叙事文本特性初探》,《现代传播》,2003年,第3期,第71页。

[74]潘小杨:《〈人间正道〉导演随想录》,《中国电视》,1998年,第2期,第24页。

[75]转引自〔德〕鲁道夫·爱因汉姆:《电影作为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59页。

[76]〔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77]转引自解玺璋:《百家争鸣说“通俗”》,《中国电视》,1993年,第10期,第54页。

[78]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335页。

[79]参见周靖波:《论电视剧人物的三角关系》,《现代传播》,1995年,第5期,第79-81页。

[80]〔法〕约瑟夫·祁雅理:《二十世纪法国思潮》,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0页。

[81]〔苏联〕沃罗夫斯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8页。

[8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8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2页。

[84]王筑民编:《中国古代文论选篇注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7、378页。

同类推荐
  • 绘画人生

    绘画人生

    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使我懂得一个道理,人一生不会一帆风顺的。何况我这一辈子,早年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年代里,青年生活在新旧社会变革的年代里,中年生存在与极左路线斗争之中,长期生存在艰难险阻之中,能够活过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到了晚年才活得像个人样子。我生来诚实好强,想对人类文明做点贡献,觉得比登天还难。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 女娲的遗珍——琉璃

    女娲的遗珍——琉璃

    本书介绍了琉璃的起源、发展、制造、鉴赏、辨伪等知识及相关的琉璃文化。同时配以270幅精美的图片。
热门推荐
  • 灭世暴君

    灭世暴君

    神,魔,妖,人四族共存的世界,曾经万民景仰,仁爱天下的人族之皇东皇太无,手持无上剑,身穿龙神宝甲,通天玄眼大开,誓要灭世重生,所为何事?被三大至高天集合千万大军击败于天神山下,幸得龙神宝甲保护,免于一死,却已经变回二十岁时候的皇东太无,功力,武学皆完全退回二十年前,又是否继续他的灭世重生之旅?
  • 白领伊索

    白领伊索

    本书以伊索寓言加白领攻略的方式,从职场规划、谋取职位、求职成功后的自我完善与发展,一直到对职场生涯最后结果的评价,做了一个链条式论述。
  • 孕期无限:宝贝太粘人

    孕期无限:宝贝太粘人

    “听说住院的是个金主?”护士唐子仪起了贼心,半夜跑进病房想和金主混个脸熟,不料竟被他一把搂住小蛮腰,一不留神防线失守……本想找这金主要点赔偿,不想日日讨债,竟莫名其妙把自己讨成了未婚妈妈!更可恶的是,那腹黑金主说什么这就是他的赔偿,还问她要不要利息……
  • 散场情歌

    散场情歌

    主角瑶倾晨一天突然看到窗外对面楼有个美男子正看着自己!和着青梅竹马洛瑾昱一起上学却看到了住对面的那个男生....
  • 一页

    一页

    一页纸,一本书,在喧嚣的世界里,或许只有它会给人安宁平静。
  • 龙江鬼魔

    龙江鬼魔

    丁承希本不过是龙江鬼魔这片大陆上一个普普通通的二世祖,过着他声色犬马的日子,可一次意外却让他从头再来。入世百年的翡翠魔龙,在他身上寄生。世人惧怕的红宝蓝蛇,绕其左右。师从最优秀的毒王,却是被逼无奈。拜师于苍离上神,却只能偷偷摸摸的修炼。但是这一切都不曾让他退缩,他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登上绝世毒尊的位置。且看丁承希如何在龙江鬼魔翻云覆雨,傲视群雄。
  • 产后美丽宝典

    产后美丽宝典

    《产后美丽宝典》把产后变化与恢复方法对应结合起来,把身心疾病与医疗预防、母体保健与健康哺乳结合起来,系统而全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使年轻的妈妈在产后重塑魅力与自信,教您产后如何成为一个既健康又漂亮的妈妈!
  • 仙源之界

    仙源之界

    少年世尘,寻强者之路,铸就强者之心,一人一剑纵横万千世界,巅峰之境,阻吾之路者,诛之!
  • 穿越之大海贼

    穿越之大海贼

    前世的杀手陆飞,在完成他的最后一项任务之后葬身大海。却不成想穿越到了海贼的世界,还成为了路飞。对海贼世界完全不了解的杀手大人将会对这个世界造成如何的改变呢?小小的蝴蝶改变了整个世界,另外的穿越者的到来又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危机?他的船员将会有如何的变化?这是全新的海贼世界,不一样的ONEPIECE作者还有一本上架书籍,本作更新缓慢,所以无聊的时间大家可以去看本站其他海贼王同人书籍哦~
  • 红印花

    红印花

    有些事情谁也无法预料,它很偶然、很突然地发生,犹如一颗流星划破夜空,在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痕迹。雪子的出现就是这样,她一下子打乱了林鹤的生活格局,将他卷入一场奇异的恋爱旋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