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录在本书中的文稿,系笔者2006年下半年先后在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考察学习后于2006—2007年度陆续整理和撰写的考察报告和读书笔记。全书正文12篇,另有9篇附录,共21篇文章。内容主要涉及公共经济理论与方法,公共管理理论与方法,财政金融理论与实践,区域发展经验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社会心理理论与应用,社会风险理论与建构,法律转型理论与方法,工程哲学理论与方法,等等。显然,集结在这里的考察报告和读书笔记,只是笔者在清华和香港学习考察收获中的一部分。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能同读者分享笔者的点滴收获和粗浅心得,并就教于大方之家和学界同仁。
本书得以完成,端赖于许多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在书稿即将出版之际,笔者需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但在此难以全部排列。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要特别感谢泽巴足先生,感谢他及其所领导的团队为我们提供的宝贵的学习机会,如果没有他们的决定,本书的写作将无从谈起。感谢张兆璐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团队为我们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课程,如果没有她们的设计,本书的理论深度将大打折扣。感谢方国荣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团队为我们提供的周全的学习计划,如果没有他们的安排,本书的香港经验将难以展开。感谢邹积立先生及其所领导的团队为笔者提供的难得的讲演机会,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本书的撰写动力将难以持久。感谢所有为我们上课的老师和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如果没有他们的启迪,本书的研究选题将面目全非。感谢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和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为我们提供的精心的人文关怀,如果没有他们的导引,我们的学习考察将难有收获。
笔者还要特别感谢高进水、罗文光、陈学明、何舟富、郭心诸先生,感谢他们及其所领导的团队为笔者提供的文稿发表和交流支持。感谢游克斌、夏雪、熊建中、杨治刚、钟晓诸先生,感谢他们为笔者提供的技术帮助和研究支持。感谢吴耀宏先生,感谢他将本书选题纳入其所领导的四川大学公共问题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发展规划和为本书提供的慷慨援助和出版支持。感谢《经济研究参考》、《中国财经信息资料》、《西南金融》、《天府新论》、《成都行政学院学报》等期刊及其各位编辑先生,感谢他们为刊布本书中的部分文稿及其主体内容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编审支持。最后要特别感谢笔者的家人,感谢他们的爱,感谢他们长期以来为本人所做的一切,特将本书献给他们,献给所有爱我的人。
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相当一部分文稿在这里仍是首次刊布,而且差不多每篇文稿都是首次全文完整刊布,包括定稿时间和参考文献。在成书过程中,笔者先后直接或间接地参考和引用了学术理论界和新闻传媒界已有的一些著述和文献,并将这些著述和文献辑录在参考文献中,在此特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若有疏漏,敬请谅解,并深表歉意。书中表达的观点纯属个人学术性见解,与任何组织和机构以及他人无关。鉴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任治俊
2008年2月8日
于成都安顺桥头
本文的写作直接受益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玉杰教授一个课堂讲演的启发。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游克斌先生的帮助和支持。在此,特向两位先生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但文责自负。
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游克斌先生的支持和帮助。钟晓先生对论文初稿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在此特表示敬意和谢忱。但文责自负。
本文形成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陈学明和周晔等先生的帮助和支持,谨致谢忱。但文责自负。
在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高晋康、陈学明和周晔诸先生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谨致谢忱。但文责自负。
在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陈学明和周晔等先生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和感激。但文责自负。
本文的写作直接受益于香港大学高级行政课程中心主任方国荣博士一个课堂讲演的启发。成文过程中,笔者参考和引用了方国荣博士课堂讲演的部分内容和相关数据,特此说明。游克斌先生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诸多帮助和支持。在此特向两位先生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谢忱,但文责自负。
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熊建中,倪方平两先生的大力支持和杨治刚,夏雪,游克斌诸先生的无私帮助,谨致谢忱。但文责自负。
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吴耀宏和游克斌两先生的支持和帮助,特致敬意和谢忱。但文责自负。
本文的写作受到孙建苗先生2007年7月在西安一个座谈会上发言的启发,并得到了孙建苗和游克斌两先生的帮助。在成文过程中,笔者参考了孙建苗和云峰两位先生的发言,并引用了其中的部分内容,在此特表示敬意和谢忱。但文责自负。
本部分与周江合作。
本文是任治俊主持的四川省财政厅06年度重点调研课题《发挥公共财政职能 推进四川新农村建设》最终成果的一个简写本。在课题调研过程中,作者得到了四川省财政厅有关领导和相关处、室、所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协助。对此,作者深怀敬意和感激,并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但文责自负。
本部分与游克斌合作。
本部分与钟晓、骆筱虹合作。
在成文过程中,笔者得到了陈学明、周晔和游克斌诸先生的帮助和支持,谨致谢忱。但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