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20

第20章 宽心:窗帘拉开,阳光进来(1)

佛家劝诫世人,所谓的分别、概念、狭隘、无明都会将人类的心门锁闭。我们手里握的,心里装的都不是无限,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摊开手,放宽心,就会得到比无限更多的东西,我们也会走在更广阔的人生里,得到更确实的自在和大智慧。

不过一碗饭:想得开,终常乐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

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元·了庵清欲禅师《痴绝翁所庚白云端祖山居偈忠藏主求和》

生活中的是是非非很多,我们无法让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有一个清楚明白的交代,每件事情都会有无数可能的变故。但是,很多人都不能看清这一点,他们总是想让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不知追求清楚明白的途中,他们为自己凭空添了很多烦恼。要知道,让我们烦恼的一切都源自于我们的内心。

有位信徒问无德禅师说:“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呢?”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徒说:“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徒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信徒说:“城垣造完了。”

禅师说:“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徒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信徒说:“毫毛造完了。”

禅师问:“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徒回答:“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问:“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呢?”

信徒回答:“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徒开示:“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正像无德禅师所言,我们的心能大能小,亦可净可浊,由此既能生快乐,又能生烦恼。当我们放宽心量,对世间一切不计较,不执著,自然可以得到快乐,但是如果我们一味狭隘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界诸般一切都斤斤计较,就只有痛苦。

痛苦和悲哀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心。一个人若太过执著,自然会迷失在欲望的丛林中,分辨不出正确的方向;若身在闲处,远离尘扰,心如水般清澈,如月光般轻盈,如莲花般纯净,才能拥有快乐的心境,拥有单纯的幸福。既然痛苦大多来自于人的内心,那么,为何人的心总是不能保持一种平衡稳定的状态,而注定要为尘事所扰呢?

佛教传说中,佛陀出生即能行走,每走一步,脚下便涌现出朵朵金莲。莲花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佛祖慈悲怀,莲花朵朵开”,莲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朵圣洁的莲花,也都有品性洁净的内心。把握这份心,尽量不卷入太多的俗世是非,就有机会得取幸福的关照,从而永远脱离世间的痛苦,得到永恒的快乐。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人、面对事情的时候都太过计较了,所以,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太过计较的人总是追着幸福跑,用尽全力也抓不住飘忽不定、转瞬即逝的幸福。在变幻莫测的生命里,我们每跨出一步,前面意味着什么,能够得到什么或失去什么,都是茫然和未知,但是,很多人却不肯接受这个现实,常常是人未动心已远,可想而知,这样对人生何止一个“累”字了得?所以,在大多时候,我们不要太过计较,糊涂一番又何妨?只有想得开,放得下,朝前看,我们就能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出来,得到最终的幸福长乐。

我们被困住的心:拒绝开门就会永远失去

出家童子岁,爱此雪山人。

长路终千里,孤云华一身。

水中应欠月,草上岂伤春。

永日空林下,心将何物亲。

——唐·皇甫冉《送安律师》

人世间的监狱有有形和无形两种,有人虽在监狱外,心却被困在无形的牢狱之中,有人虽然犯了错,住在监狱里,但是心存悔过,依然能活得坦然自在。

当我们真正放下了世间一切繁琐俗务,将内心的恶业驱除,淡然以对是非名利,便可以坦然自在地活着。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心困在牢狱之中,不想打开心门去接纳一切,那么我们就永远得不到我们想要的,反而会平添许多烦恼。

有个后生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后,后生与老禅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什么使你这样惊讶啊?”。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

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一下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看看故事中的老牛,再想想我们自己,不也正是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像老牛一样围着树干团团转,总解脱不了。我们的处境又比老牛好得了多少呢?

从前,卫国有一群演戏的艺人,因为遇上饥荒,便到他乡卖艺求生。他们在路上经过一座山,据说这座山里有许多恶鬼,还有吃人的罗刹。夜里山中风大天冷,大家燃起火,在火堆边睡着。半夜里,有一个人感到寒冷,就起来穿上演戏用的罗刹服,对着火坐着。同伴中一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突然看见火旁边坐着一个罗刹,顾不上仔细看清楚,爬起来就跑。这一下惊动了所有的伙伴,大家一起亡命奔逃起来。那位穿着罗刹服的人一惊,也跟着大家狂奔,前面逃跑的人以为罗刹要来害人,更加恐惧惊慌。大伙不顾一切拼命逃生,有的跳进河里沟里,有的摔伤胳膊跌伤腿,疲惫至极。到了天亮,大伙才看清楚后面的罗刹原来是自己的同伴。故事中的这群人看起来又笨又可笑,但是,细想一下,这故事不正是在告诉我们:有时候,扰乱我们心神的,往往并不是现实中的东西,而是藏于心中的“罗刹”。

佛祖释迦牟尼看芸芸众生抱守心牢而不自知,就从内心发出至诚的悲叹。他奉劝世人人要学会放下,懂得敞开自己的心。而我们久居闹市 ,心内久系名利,活得很累。只有当我们能够将那些荣华富贵,名声赞誉放下来,并让自己的心走到一个更开阔的所在,才能可能让心灵挣脱牢锁,轻松自在。

不要刻意去追求什么,也不要向生命索取什么,或给自己设置什么障碍,这都是在自己困住自己。简单自然地生活,让心灵如秋月高挂于空,焕发出它特有的明丽。

松开手,放宽心,你可以拥有更多

有德即有福,无嗔即无祸。

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圣严法师

在我们与人相处中,由于利益不同、性格迥异等原因,矛盾、摩擦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常常会为此困扰不已,甚至深陷其中,难以自拔。那么,我们宝贵的人生时光就要被这些事情所羁绊吗?这就取决于自己是否能够穿越自私狭隘的想法化解矛盾。《华严经》中说:“如悬镜高堂,无心虚招,万像斯鉴,不简妍媸,以绝常之静心,照常之圆理。”世间万象的妍媸、巨微,都只是一种表象,若能正确对待自己以及他人的优缺点,必能屏蔽掉外境的干扰,得到心灵的安定和平静。这就是佛家常说的悦纳自己,善待别人的道理。

在佛家看来,人踏上心灵的解脱之旅后,心灵所感受到的万物之丰富便会远远超过自己视线范围内看到的一切。当我们能把自我身心世界全都放下以后,再去认识和投入到我们的身心世界,并作进一步的认识和改善之时,就会使你觉察到净土离我们并不太远。

《菜根谭》中有一段话:“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路径窄处,退一步与人行。”为人处世,有时候吃点亏也无妨,面对别人已经犯下的错误,要学会放宽心,得饶人处且饶人。

战国时期,楚国梁国交界,两国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各自在空地里种了西瓜,梁国的亭卒非常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的非常好,而楚国的亭卒十分懒惰,不务农事,西瓜的长势就不好,与梁国的瓜田有天壤之别。楚国的亭卒们心生妒忌,于是他们在一个无月的夜晚,跑过境把梁国地里的瓜秧给扯断了。

第二天,梁国的亭卒发现此事非常气愤,将之上报给县令宋就,要求也去扯烂楚国的瓜秧,宋就说:“这样做当然很解气,可我们明明不愿意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为什么还要去扯断别人的瓜秧呢?明明他人做得不对,我们再跟着学,这实在太狭隘。”人们觉得很有道理,就问他该怎么办,宋就说:“你们可以每晚给他们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好起来。”梁国的亭卒听了宋就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照做了。

过了一段时间,楚国人发现自己的瓜秧长得一天好似一天,他们很奇怪,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是梁国人为他们浇水,觉得非常惭愧,他们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听了之后,特备厚礼送到梁国,表示酬谢,并以示自责,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梁国人正是懂得得理也饶人的道理,以仁心容忍了他人的过失,从而修成了楚梁之好,一开始看似吃亏,最后却因小得大。

在生活中有的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因而对于别人的错误老是难以释怀。其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味偏执,对犯了过失的人也不宽恕,那就有可能使贤才埋没和流失。事实上,在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因而应该得到谅解。

其实,不要偏执,一切看开,心胸放宽,包容万物,一个人自然能够在世间游刃有余,要知道有了“容”,才有“融”。人间真正的快乐,不是自己能够创建的,即使是“向内走”,也要懂得与人相处,懂得给予,适当的时候吃点亏也无妨,只有这样才能拥有快乐。狭路相逢时,各让一步,则皆大欢喜,否则,往往是两败俱伤。

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有着很强的自我防卫心理。其实,我们在提防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设防,如果我们能够打开心窗,忘掉仇恨,主动地接纳别人,就能重新找回轻松快乐的生活。有的时候,我们需要松开手,放宽心量,这样也许会拥有得更多。人立于世,要时刻为自己的心灵腾出一片空间,装载快乐和幸福。

送轮明月与人,月光也会照亮你心

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佚名

很多人在生活中,凡事斤斤计较、针锋相对,毫不相让。遇到争执的事情,一定要理论出谁对谁错,一定要找出来是非曲直。殊不知,多次之后,赢得了吵闹,却输了快乐。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放宽心,对人、对事宽容大度。因为宽容是心与心的交融,无语胜有声,宽容是仁人的虔诚,是智者的宁静,正因为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限。

一天,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突然开悟。他喜悦地走回住处,却发现自己的茅屋里有个小偷在翻东西。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就把自己的外衣脱下,拿在手上。

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诧异的时候,禅师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着,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穿过明亮的月光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

禅师目送小偷走了以后,就回到茅屋赤身打坐,他看着窗外的明月,不久就进入空境。

第二天,他从极深的空境中醒过来。他走出禅室,却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面对偷窃的盗贼,禅师既没有责骂,也没有告官,而是以宽容的心胸原谅了他,禅师的宽容和原谅也终于换得了小偷的醒悟。像故事中的禅师那样,送一轮明月给他人,我们的心中也会沐浴月光,这就是宽广胸怀的体现。

宽容是一种大度,一种豁达;它能够容纳万物,包含太虚。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宽容是一种最高尚的精神援助,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襟、一种修养。宽容是一种极高的个人修养,要不断磨炼自己的心智才能达到。

同类推荐
  • 不一样的心灵成长之路

    不一样的心灵成长之路

    心灵成长不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喜悦和充实感的过程,在心灵不断成长下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生活。获得心灵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生活本身,通过在每一个当下,活出真正的自己。本书揭示了一个在这个社会、文化、只能高度文明的世界里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问题——如何全能地生活和热爱我们的生命。
  •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得益于他高超的处世艺术,他在自己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有效的处世经验。卡耐基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因而个性各异,与这些独特的个人交往必须倾注满腔的热忱和诚意,饰外修内,表现出坦荡和真诚的品性,对方才能相信自己,这是成功处世的基础。
  • 给女人的心灵私房书

    给女人的心灵私房书

    本书上篇是写给女人的秘密,让女人解开困惑,滋养心灵;下篇是尽享幸福人生,让女人在了解秘密之后,享受幸福美满的生活。
  • 女人受用一生的交际课(第2版)

    女人受用一生的交际课(第2版)

    交际是女人取得事业成功必备的能力,更是安身立命的智慧。善于交际的女人懂得与人相处的方法、技巧和策略,在偌大的社交场上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舞台。本书旨在提高女性的交际智慧,系统地阐述了女人与人交往时需要注意的形象、仪态、内涵、语言以及交际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并对女性容易出现的社交弱点和错误提出警示和忠告,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交际指南。
  •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小心!别让拖延害了你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往往会让我们为此而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悔恨、愧疚、压力、烦躁、不安……这些消极情绪让人失去斗志、丧失激情、甚至毁了人生。拖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极其痛苦纠结的精神折磨,因此超过95%的拖延者都希望能够拒绝这种拖延习性,重新回归正常而规律的生活和工作。尽管人们有心拒绝拖延,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拖延”就好比打不死的“小强”,“春风”一吹立即“又生”。为了帮助广大拖延者成就更精彩的人生,本书紧扣拖延症的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少战胜拖延的方式和方法,意在为广大拖延症患者带来福音。"
热门推荐
  • 邪王夫君请滚蛋

    邪王夫君请滚蛋

    废材?丑颜?花痴?哼哼,也许吧。只是,这怎么可能会难倒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天才黑客姜小菲呢。别看她的名字文文雅雅,假象!这是假象!被姜小菲黑过的人悲愤大叫,文雅?文雅个毛线球球。能黑到美国总部的人文雅?对此只能留下两个字:“呵呵。”即使真的废物,她也要把这片天给翻过来!!!
  • 末世进化史一引

    末世进化史一引

    世界的进化都拥有着起因,经过,结果,然而某些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依旧还是出现了。。。比如→作者专业单机三百年,从来没有停止过!还有一件事!千万不要被书名给误导了!这玩意其实是都市小说!不是末世类的!
  • 豪门隐婚:高校宠妻太惹火

    豪门隐婚:高校宠妻太惹火

    一场变故,让身为高中生的她成为他的秘密未婚妻。人前,她们的世界毫无交集,人后,他们缠绵共枕。“莫先生,不要让别人发现我的身份。”他偏偏多次光明正大的秀恩爱。“莫先生,不要总对我动手动脚!”他依旧豆腐吃个遍。终于她忍无可忍,“莫辰逸!想娶我就表示出诚意来!”隔天整个企业便都转移到她的名下,“这样的聘礼,够不够。”【想要虐中带甜,腻中带鲜,就别错过的看过来!】
  • 诡陵怪谈

    诡陵怪谈

    昔年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永统天下,成就万世不朽之霸业,于是派遣徐福、侯生和卢生等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不久后,传闻侯生与卢生等人寻药未果,谩骂秦始皇而逃之夭夭。可是真相谁也不知道,他们真的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吗?还是说谁故意隐瞒了这个消息。几千年后的今天,五枚拥有神秘力量的玉佩问世,它们隐藏着一个惊天的秘密。五个玉佩的佩戴者被神秘的命运聚合在一起,杀手、盗墓人、神秘人...他们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长生不老药”。这个故事从我被招魂复活后开始...(本故事纯属虚构。)
  • 艾丽丝历险记

    艾丽丝历险记

    一个平凡人间女孩,在四年后的春天被仙子姐妹佳佳带回云朵仙境,在漫漫的旅途中,得知自己是天神丢失36年的女儿,别出身去黑暗城堡,打败黑暗女巫卡洛里亚,救出天神父亲,结识了很多好伙伴,大家猜出来了,从此,幸福……
  • 大蛇妖

    大蛇妖

    一次战乱摧毁了一个小村,满村皆遭屠杀。一少男和一少女却因在离村较远的后山戏耍而躲过了一劫,回来的时候,看见满地的狼藉惨状,绝望了。三天后,全村的尸体都两人被埋葬。“小石哥,我们今后咋办?”少女忧忧的说道。“听村里的老人说过,村东方的千里之外有座仙山,我想去学本事,学成了之后给爹娘还有村里人报仇。”少年淡淡的说道,表情很平静。“小石哥,你去哪,我就跟你去哪,我爹娘从小就把我许配给你了,现在我也只有你一个亲人了”少女说着眼泪不禁流了出来。“小雨,不哭了,从今往后,小石哥不会让你再受委屈了,我们走吧。”说着就牵着少女的手向着东方的朝阳走了去,开始了他们的寻仙之路......
  •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传奇(第七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温热经纬

    温热经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奴隶:大辽王妃

    乱世奴隶:大辽王妃

    她是先皇钦定七王妃,温柔贤淑,识得大体。他是战功显赫七王爷,俊美如神,万女爱慕。本是天造地设美姻缘,却因他的一句退婚而终结!孰料她早已褪去懦弱面具,化身修罗!一笑倾城,再笑灭国!男人,等着接受血染疆土吧!
  • 蓝日

    蓝日

    一场罕见的灾难席卷全球,太阳光突然变成了蓝色,在这场灾难中,很多人死去,还有些人艰难的活着,而另外一些人他们获得了能力,他们开始支配这个世界,他们将普通人驱逐到荒野中。一个叫龙麒的男人在这个乱世之中慢慢成长,他没有一统天下的雄心,也没有坐拥三千佳丽的壮志,他只想活下去。可是活着,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