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07100000033

第33章 保险———做“上帝”并不那么轻松(1)

保险的起源

我们谈完了赚钱和交税的事情,下面就要谈谈如何走稳这一生了。要想过得稳定、有保障,有一个话题不能绕开,就是保险。

有关保险的渊源是众说纷纭。据史料记载:

公元前20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曾命手下官员,对其所辖境内居民征收赋金,以备救济天灾之用;

公元前10世纪,古以色列的所罗门王就对海上贸易商人征收税金,用以补偿遭遇海难的商人;

约公元前4、5世纪,古埃及的石匠们就曾采用集体扶助办法,帮助困难的石匠及其家属解决生活困难;

古巴勒斯坦的牧民也曾经共同承担牲口被盗或者被野兽吞噬的损失;

古希腊、古罗马帝国也有类似的记载;

而真正意义上的保险则起源于14世纪。当时人类文明集中体现在地中海地区,当地经济发达,国际贸易利润丰厚且日益频繁,可是航海技术不够发达,遇到风浪,经常要把货物丢进大海以减轻船体自重,还时常出现船毁人亡的事件。商人每次出海都冒着极大的风险。

不光商人冒风险,贷款给商人的金融机构也冒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出现海难,贷出去的款子很难收回,说不定血本无归。有朋友说了,既然有风险就别贷款了呗。可要是不出海难,国际贸易贷款的回报还是非常可观的,毕竟平安归来的船队占绝大多数。

金融投资的理念就是风险与利益并存。风险越大,利息应该越高。当时的利息约为本金的1/4或1/3,这简直是超级高利贷呀。最后,教会实在看不下去了,叫停了这种高利贷。但是贸易还得做,商人还得借钱,金融机构还想贷款。怎么办呢?

人们忽然想到了古代大家共担风险的做法。于是有人看到了商机,办起了保险公司,承诺出海的商人:每次出海前,只要按货物价值交一定比例的保险费,如果在海上遇到损失,包赔。意大利热那亚商人在1347年10月23日签发的航运保险单,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保险单。

自此,保险公司业务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不但出现了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型保险,还出了投资型保险;不但有商业保险,也有非盈利的公益性质的保险;现在,政府承保的社会保险更是日益流行。

保险的原则

假如你是一位保险公司的老总,有一天,一位产品开发人员告诉你,他想开辟一个新的险种,征求你的意见。你如何判断这个新的险种是否可行呢?

头别大,告诉你们一个秘籍,只要考虑六个问题就可以了。

第一,社会上的需求要多。也就是需求基数要很大,这样风险才能分摊。如果就两个人需要,还保什么呀。

第二,损失必须是意外的。要是你不能判断客户是否是故意损失,那你就等着破产吧。

第三,损失是可以计算的。财产、生命在保险学上都可以计算,如果你摊上了无法计算的损失,简直就是跳进了无底的深渊。

第四,损失不能是灾难性的。灾难发生,大部分客户都同时全额索赔,而你只收了一定比例的保险费,明显是赔本的买卖。谁能跟老天爷斗呢。

第五,损失概率可以预测。在为数众多的客户中,虽然你不能认定谁会损失,但是一般情况下发生损失的几率是可以大体预测的,这就是“大数法则”。如果损失几率不能预测,等于你不能预测保险公司的命运。

第六,产品必须有吸引力。如果新的险种不能给予人们需要的保障,价格不足以吸引人们购买,那就什么也谈不上了。

核保顾客———不都是上帝

俗话说:买卖不一心。

拿养老保险来说,老年人一般都很感兴趣;而推销养老保险的却不想卖给老年人,总想卖给年轻人;而年轻人却不想买。

整天在高空作业的从事危险职业的人很想买人寿保险,而推销人寿保险的总想卖给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安全的人,但是坐办公室的人却非常反感卖人寿保险的。

保险公司特别想把保险卖给那些不需要保险的人,这样就可以白收钱不赔付;而那些热切投保的人都是急需保障的人,想少交钱多保障。保险公司称这种现象为“逆向选择”。

从事销售行业的人们已经达成共识:并不是每一位客户都是上帝。客户是有品质差别的,是要被分成三六九等分别对待的。保险业也不例外,也要对客户进行调查核实,差别对待。业界称之为“核保”。

比如,在上交通保险的时候,一个从来不违章的司机费用就会很低;有违章记录的司机费用就会高些;而经常违章的司机有可能被拒绝购买保险。

核保的好处是,信誉好的人可以以很少的钱获得很多保障。

不好的地方是,它会不经意造成群体歧视。比如,某个行业、某个年龄段、某个收入层次的人,在信誉上显示出共性。

群体歧视在经济活动中屡见不鲜,比如,某个国家的人喜欢用信用卡犯罪,某个地区的人喜欢做商业欺诈等。对于那些受歧视群体中的优秀个体来讲,确实有所不公。

保险欺诈

尽管保险公司的核保工作细而又细,但是仍然避免不了保险欺诈的事件。

很多人听到保险欺诈都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情操高尚,根本没必要也不会去做保险欺诈。我来问你们几个问题。

你在申请医疗保险的时候,是不是倾向于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康?

你在工作中可能经常开着自己的车去跑业务,但是为了减少保费,你更愿意说自己从来不私车公用?

如果你家中失窃,在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时候,是不是倾向于夸大失窃财务的价值?

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这些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在保险界便形成了欺诈。

美国每年保险欺诈和夸大索赔的成本至少800亿美元,这些钱足以支付1560万名4年制公立大学学生一年的教育经费,或者220万美国工人一年的年薪。当然了,这些钱就是省下来,保险公司也不会去支持教育或者救济工人。

研究表明,相当多的美国人对保险欺诈都显得很冷漠。1/3的美国人不同程度上能够忍受保险欺诈;2/5的美国人并不希望对保险欺诈行为进行惩罚;很多人反而责怪保险公司的不公正,甚至斥责保险公司的欺诈。

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呀?我想无非是三点原因。

第一,保险公司的利润太高,而且保险公司的巨额财富是建立在人们对意外的恐惧之上,让人感觉不舒服。

第二,过多的保费结余全部成为了保险公司的利润,而广大投保客户一点也分享不了,因此,保险欺诈的损失与公众无关。或许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三,保险公司的形象实在太差(例如,美国一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仅在2005年就受到2065次指控),简直就成了欺诈的代名词,所以它们被客户欺诈当然不受同情。

保险公司的形象是怎样炼成的———假如你是保险公司的老总

保险的理念是如此之好,但是说起保险公司的形象,那可真是不敢恭维。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保险公司的形象问题。

保险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假如你是保险公司的老总,你一定不会为这种伟大去费心劳神,吸引你的只可能是利益。

作为保险公司,最好是只收保费、不用赔付。因此,险种的设计非常重要。

现代保险当中一年一保的形式很少(除了团体保险外),一般人最多上三年短期保险,一看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也就不再上了。为了增强收入的可持续性,现在的险种以养老型、投资型为主,一张保单可能需要客户交上20年的高额保费,才能享受完整的保障。

你可以根据我们此前讨论的“保险的原则”,设计出表面上大众都面临风险,而实际出险概率又很小的险种;可以通过玩弄一些数学游戏,使保险看上去保障非常有力;可以用复杂的文字游戏,掩盖苛刻的免责条款,以便在客户索赔的时候能够百般抵赖。

保单设计好了,公司收入全靠大量销售这些保单了(如果不想融资上市的话)。可这保单需要一张一张卖出去,这就需要很多业务员,对吗?

而这些业务员水平又参差不齐,工资成本很高。为了减小负担,优胜劣汰,鼓励销售,只能采用销售提成的方式,对吗?

但是要卖出这样一张保单实属不易,而且关键是第一年。因为客户一旦第一年缴了保费,就会被套牢,因为中途退保损失巨大,这就是“鳄鱼效应”。

那么,怎样激励业务员发挥潜力卖出第一年的保单呢?发达国家的保险公司,一般将首年保费的80%回扣给业务员,而在随后年份的提成越来越微乎其微。这就是为什么当你买了巨额年费保险的第一年,业务员会陪你聊天,给你送礼物,给你和家人买生日蛋糕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到了第二年,保险公司对你无人问津,或者业务员辞职消失的原因;也是你头几年退保最不划算的原因。

保险公司的形象是怎样炼成的———假如你是保险公司业务员

好了,我们再假设你是一位保险公司的业务员。

出于生存和利益的驱使,你如何才能将一张高额保单卖给新客户呢?

第一,要讲话术。也就是说话的技巧,比如把“买保险”说成“存保险”,迎合人们的储蓄习惯;或者说:您只要一签字,就能立即得到保障;或者说:一看就知道您是一位负责任的人,一定会给家人买一份保障。

第二,要夸大保障。比如大病医疗保险,并不能保所有的大病,但是业务员会说:大病很花钱,人的一生谁能保证不得大病啊,上了大病医疗保险,就再也不用怕了。

第三,要善于隐蔽前提条件。比如,上保险有一个缺点就是一旦交了钱就很难拿回来。为了打消客户顾虑,业务员会说:上了这个保险可以随时借款呀。某些保险确实有借款功能,但是要根据保单的“现金价值”或者投资型保险的“账户价值”借款,而且一般不会超过其价值的70%。

第四,要学会断章取义。比如,人们在上人寿保险的时候最担心保险公司破产,这样一辈子的保障都没了。而业务员都会拍着胸脯说:“人寿保险公司不会破产”。他还会指着《保险法》第89条念给你听:经营人寿保险业的保险公司,除因分立、合并或者被依法撤销外,不得解散。

但是实际上,《保险法》第90条就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可以“破产清算”。

第五,要故意忽略基本常识。比如,业务员可能会对你说:如果孩子不满1周岁就开始投保,15年共交保费5400元,按孩子能活到80岁算,一生可以获得20万元的回报。乍一听很吸引人,实际他故意忽略了通货膨胀因素和利息因素。

因为缴纳保费的时间和获得回报的时间跨度是如此之大,我们在讨论货币的时候就讲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今天的5400元和七八十年后的20万元的购买力几乎一样,如果中间遇到高通货膨胀情况,今天的5400元的购买力要远远超过七八十年后的20万元,这还是没有考虑利息的情况。

第六,说话要含糊其辞。比如,你问保险公司业务员,你们的养老保险和我们上的社会养老保险有什么不同吗?他会说:都一样,性价比差不多,您要是买了我们的保险不就成双保险了吗,退休以后您的收入就是别人的两倍呀。

实际上,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保障力度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

第七,要舍得感情投资。这就不用多说了,如果你觉得划算,就陪吃、陪喝、陪玩,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潜规则。

第八,要精通厚黑学。比如,有的业务员为了推销投资型保险,说什么保险不上税;或者将保险说成理财产品;说投资型保险有稳定而优厚的收入。实际上,投资一定会有风险,谁说保险公司的投资就一定赚钱?客户必须承担风险。

更有甚者,有的业务员在每年拜访客户,办理继续缴费手续的时候,会巧妙地让客户添一份“新的保单”,这意味着客户没有续费到原来的账户,相当于客户放弃了第一年的保险,自动退保;并重新买了一份保险,把钱交到了新的账户;而对于这个没有良知的业务员来说,却可以拿到新保单第一年的高额提成。

还有的业务员根本就没有把保费交到公司,自己花了;还有人干脆冒充业务员进行诈骗。不过这属于刑事犯罪了,但是无论哪种做法,最后的巨大损失无一例外是客户承担。

保险公司的形象是怎样炼成的———假如你是投保客户

假如你是投保客户,请问,你对各个险种都了解吗?

当一个业务员向你滔滔不绝地推荐一种保险的时候,你能判断他说的是真的吗?

你认真地阅读过你所买保险的条款吗?

很多朋友在摇头,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了这里。

由于保险的种类日益繁多,保险范围日益细化,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艰涩难懂的保险合同和说明书让你没有勇气通读,更别说理解了。

由于你对保险知识几乎一无所知,信息均来自业务员。而业务员出于利益的驱使,又不可能让你全面了解,而且会有意误导你对保险充满幻想。

出于礼貌,你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出于对保险的陌生,也没有兴趣了解这个全新的领域;由于对保险知识的贫乏,也无法甄别业务员说话的真伪。

最后只能想当然地理解保险,人家说什么信什么,让在哪里签字就在哪里签字。看着业务员“哥”一声、“姐”一声、“爷”一声、“奶”一声地那个热情劲儿,还真把他(她)当成家庭成员了。

结果一出险,想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时候,问题全都出来了。以大病医疗保险为例:

你终于发现此大病非彼大病,不在保障范围内;

或者发现病的不是时候,属于免赔时间范围;

或者被告知你没有在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告,公司不予受理;

或者被告知一个非常复杂冗长的理赔程序,让你没有勇气和耐心走下去;

或者发现用药种类也受限制,很多有效药品不能报销;

……

同类推荐
  • 屌丝经济学

    屌丝经济学

    作者通过历史事实与理论推导证明了贫富分化是经济危机的根源,以产能过剩、投资过剩、货币过剩与金融过剩四个角度揭示了经济危机的形成与演化机制,指出了现行宏观经济学所回避的贫富分化对消费、投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财政与货币政策分别在短期与长期如何影响产出,同时,对中国高投资、高贸易顺差、高房价、高货币供应的畸形发展模式的成因、与来发展趋势进行论证分析,建立了一套穷人们可行的理财逻辑与方式。
  •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方向探析

    2007年至2009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50万亿美元的财富消失,2000多万人失业,数以百万计的企业破产倒闭。美国也遭遇了几十年来最惨烈的金融危机,伴随着雷曼兄弟、美林证券、贝尔斯登、房地美、房里美等巨型金融机构或轰然倒下或风雨飘摇,股票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下跌,信贷供应急剧萎缩,GDP和就业率大幅萎缩,人们对曾经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信贷支持的金融机构的信心丧失殆尽。认真查找引发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失败的深刻教训,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不仅对美国也对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
  • 失衡的巨龙

    失衡的巨龙

    中国当下面临着诸多经济问题,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途径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这条新路需要探索自己的道路,也需要从外部去寻找经验和比较。本书正是借鉴外部经验,通过中国模式与国外有何同与不同、通胀的起因与全球经济是否有关联、人民币国际化路途的艰险与荆棘为何如此多这三大问题的解读,诠释开辟中国经济增长新路径的努力和未来的方向。而这开辟增长新路径的解释,正对应了所谓“中国模式”后继乏力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
  • 工业4.0

    工业4.0

    本书是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用书,主题思想是: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的地位。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服务。本书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淅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倾世蔷薇:冬至雪倾城

    倾世蔷薇:冬至雪倾城

    他曾说“此生定不负她,沧海桑田,矢志不渝。倾尽天下,只为她故。”直到他用箭矢穿透她的躯体,她才知道原来……所谓矢志不渝,不过一场笑话。蔷薇染血,倾世重生。由极爱至极恨,只为让他一无所有。宿命之始,却如那飞蛾,扑灭命中的烛火。“这蔷薇已化作夙愿,隐藏在你粘稠的血液里,从这一刻开始,和你融为一体。终有一天,这夙愿,会如这火红的蔷薇般妖冶盛开。蔓延缠绕至灵魂,再也无法解开……”可是当仇恨与爱情、战争、国家、交织时,她却又该如何抉择?【求支持,求收藏,打滚求票票!么么哒~】
  • 最荣华

    最荣华

    从十二岁开始,卫九就只做一个醒来不会遗忘的梦,梦里的人叫她九娘。卫九活在两个时代,清醒的时候在现代,做梦的时候在另一时空的古代。梦中的人生,她哭过、笑过、爱过、恨过、痛过,却总身不由己。梦醒了,她只能告诉自己,那只是个梦。然后,卫九奇迹般地遇上卫九娘,稀里糊涂地明白:原来,这不仅仅只是一个虚幻的梦。“昭然,那个你狼狈逃离的致命盛京,我卫九终有一日会代你荣归,拿回应属于你的名声、地位、荣华,让所有欺侮、轻贱、伤害你的人付出百千万倍的代价!”一句话总结:卫九穿越重生后的第一追求是给卫九娘复仇,于是在另一个时空里上演一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邪魅总裁的邪恶萌宠妻

    邪魅总裁的邪恶萌宠妻

    不会写简介,望见谅,亲们,支持我啊,拜托
  • 我勇敢的心

    我勇敢的心

    暂停一下下过段时间稿子多了一起发据说这样比较好
  • EXO之你好旧时光

    EXO之你好旧时光

    “还记得她说,她不确定天空有多大,不确定星星有多少颗,不确定大海有多深,但她确定她的心有多大。”十二个少年感叹道。是啊,她心有多大,他们对她的爱就有多大。
  • 温室经疏

    温室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心许三叶草

    心许三叶草

    是不是只有四叶草才是象征着幸福的?不是的,请你们在努力寻找四叶草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它身旁的三叶草。
  • The Messengers

    The Messeng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皮画尸

    人皮画尸

    我叫陈平安,我是一个入殓师,俗称画尸人,简单来说,就是给死人化妆,整理仪容的。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具诡异的女尸,阴森恐怖的事件开始发生在我身上,人头纸偶,血河蜘蛛,黄纸地狱,猫脸外婆……
  • 嫡女不为妾

    嫡女不为妾

    她是家族嫡女,却爱上了不该爱的男人。一碗鹤顶红,她看着妹妹将毒药灌入自己口中。想笑,却勾不起唇角。上天垂怜,再睁眼,她竟重生回到十三年前。凤凰欲火,重生于天,她展露锋芒,只为改变当年命运。(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