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9900000007

第7章 齐家坪:站在青铜时代门槛的“齐家文化”

齐家坪遗址距广河县城35公里,位于洮河西岸台地上。广河县人民政府在遗址处立有石碑: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齐家坪遗址。遗址简介中这样写道:齐家坪遗址在广河县排子坪乡齐家坪村,位于洮河西岸二级台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首次发现于此而得名,是甘肃省仰韶文化之后的重点发现。主要蕴藏为灰层、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

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陕西、内蒙古和宁夏部分地方,其年代距今4000年左右。学术界公认的文化特征,一是有一批独具特征的陶器,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

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用手指轻轻叩击着岩洞石壁说,我有一种预感,人类的祖先就躺在我们身边。之后,安特生又在河南渑池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科学田野发掘,随着发掘出的大量彩陶,安特生认为这些繁复而具象的纹饰,与土耳其、特里波利的古代彩陶有着惊人的相似。难道中国的彩陶“自西方传来”?如果真是这样,在河南以西的地方一定还有类似的彩陶。

1923年春天,安特生在陕、甘、青三省地区开始了他关于中国彩陶“西来”的考古验证。那天,安特生无意之中在兰州一货摊上见到一件盛放烟渣子的彩陶罐,询问摊主,说是从临洮得到的。于是,安特生沿洮河一路南下,在距临洮县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发现了马家窑遗址。1924年,安特生在广河齐家坪又发现了齐家坪遗址。后来他还写出了重要论著《甘肃考古记》。安特生虽然没有找到中国彩陶“西来”的证据,但是他在甘肃的一系列发现,已经在中国史前文化中书写了重要的一页。

我国考古学家夏鼐1945年到甘肃作过发掘调查。他说:“我们居然找到了齐家文化期的墓葬。新发现的结果,不仅对于齐家时代的埋葬风俗及人种特征方面,供给新材料;并且意外地又供给地层上的证据,使我们能确定这文化与甘肃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后的关系,可以证明甘肃仰韶文化是应该较齐家文化为早。”

齐家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是晚于仰韶文化的另一种文化遗存。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遗址内发现有多处房屋、窖穴、墓葬遗迹。

齐家文化的经济生活以原始农业为主,主要是种粟。齐家文化的畜牧业相当发达,在墓葬中发现猪、羊、狗、牛、马的骨头,尤其以猪最多。

远古时期什么是“家”?《说文解字》的意思就是,一间带烟囱的屋子,养着一只猪——豕,这便是家。以猪为家,可以说,那个时代的猪和人是居住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家庭的。

齐家文化最有特点的房屋建筑是白灰面居室,即在房内地面及墙壁下部抹一层白石灰面,以利隔潮,这是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齐家文化房屋都是半地穴建筑,表面呈方形或长方形。大河庄发现的一座半地穴建筑,呈长方形,门向西南,四壁保存完整,居住面与四壁均涂白灰,屋中间有一灶址,房屋四角各有一个柱洞。

齐家文化的房屋周围,还分布有圆形、椭圆形的窑穴,以口小底大的袋状坑为主,穴壁和底部抹有一层草筋泥,其上再涂一层红胶泥,坑底中间置一块扁平的大砾石,有的还铺有较小的砾石,可能是为储藏某种东西专门建造的。

齐家文化的墓葬现已经发现有800多座,大都是氏族部落的公共墓地,齐家坪遗址就有100多座。

齐家坪遗址分别发现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内仰身者似为墓主。其余人骨架有的有头无身,有的头骨和躯体分别埋葬,也有的三四个头骨放在一起。对这类现象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种认为是当时部落战争的受害者。同时也说明氏族社会开始了向奴隶社会的过渡。

齐家文化的墓葬形制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多呈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墓壁垂直平正,墓坑大小不一,最大的墓坑长达3米。葬具不甚普遍,在有的人骨架上发现布纹的痕迹,说明死者是穿衣而葬的,还有的头部用一块布遮盖。墓向也不一致,有向西或西北,个别向东或东北,葬式有单人葬和合葬两种,单人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一些俯身葬,侧身葬等,合葬墓为成年男女合葬等。

齐家文化随葬品一般为陶器、石器、玉器、铜器、骨器等,也有的用猪、羊下鹗骨随葬的。陶器是主要的随葬物,一般放在死者的脚下方,少数放在头部或背部附近。随葬品数量不等,随葬物数量的差别,显示了墓主的贫富差别。

齐家文化还发现了一种宗教遗迹“石圆圈”,即用大小天然砾石制成直径约为4米的圆圈。“石圆圈”一般在墓葬附近,同时还发现卜骨和牛、羊等动物的骨骼。卜骨以羊的肩胛骨为主,一般都不钻不凿,具有烧灼的圆孔和烧灼的痕迹,这可能是在举行宗教祭祀活动后留下来的遗物。

齐家文化以素陶为特征。从实用角度来看,素陶和彩陶并无实质性区别,再者,随着绘有彩色图案的陶器的逐渐消失,铸有精美纹饰的青铜器却已经悄然兴起了。齐家文化由此进入了铜、石并用的时代,预示着就要跨入青铜时代的门槛了。

齐家文化的素陶陶质精细,器型多样,主要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褐陶,还有少量的灰陶。彩陶用红彩或黑彩绘制简便的网格纹、菱形纹、波折纹等。

齐家文化制陶工艺比较高,变化多端的造型,精细薄光的陶体,充分表明了制陶业的发达。陶器一般采用泥条盘筑法,经慢轮修正,并打磨光滑,多为素陶,胎质精细,器形多样,陶色呈橙黄和砖红。陶器造型有三耳罐、两连罐、盆、鬲等。还有三足鬶,其特点是稳定支点,受热面积大,容积也大,每一足都是一个容器。而酷似女性乳房的袋足,可能象征孕育和丰收,应为女性崇拜遗风。

齐家坪遗址出土有造型逼真的鸟形壶、陶鸡等。

鸟形壶——抛却壶,梳理梳理羽毛,鸟一样飞到枝头上鸣叫去吧。这儿先说陶鸡。这只鸡冠处涂红的陶鸡,如果再伸长脖子,或许我们就可以听见鸡叫了。我印象中,关于母鸡最有名的成语大概就是“杀鸡取卵”了,我们不说母鸡,说说公鸡。关于公鸡,最有名的成语应该就是“闻鸡起舞”吧。

人类最初驯化鸡的目的,是斗鸡而非吃肉。还曾由斗鸡延伸至预测人类的厮杀,古罗马大军出征前总要带上一群鸡,鸡的胃口好坏进食的多少,意味着战争胜算的大小。

知道什么是呆若木鸡吗?春秋时期有一训练斗鸡的行家纪渻子,齐王把他请来训练斗鸡。10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这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10天后齐王又问他:“现在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10天,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齐王见这只斗鸡果然厉害非凡,别的鸡一看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了。

我说的陶鸡和“呆若木鸡”有关系吗?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一只高傲的大公鸡:“想我少年时曾将母亲养的一只大公鸡命名为‘大队长’,因为这也是我的梦想啊——‘大队长’领着一群姊妹们在院子里踱来踱去,雄赳赳气昂昂,比我这小主人还主人,‘大队长’红红的冠子好似一大滴血顶在头上,就是不掉下来。”

齐家文化晚期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齐家文化出土铜器100多件,种类有刀、锥、凿、环、匕、斧、镜和铜饰件等,还有一些铜渣。

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铜斧,长15厘米,宽3.5厘米。一端有长方形的孔,并附有一对小钮,是齐家文化铜器中最大的一件标本。

出土于广河的人面柄首铜匕,为古代习用的一种食器,兼有后世匙子和刀子的功用。其长14.3厘米,宽2.2厘米,匕身平直呈长舌状,下端为圆弧形,匕首为一圆形浮雕人面,双目圆睁,耳外耸,其中一耳断缺,鼻梁高贯至额际,嘴唇宽厚微启,仿佛一句话说了一半,另一半——如果是匙子,后面的话就是赞美食物;如果是刀子,后面的话就是鼓动杀戮。我的解释也许过于狭义,我的解释充其量就是看图说话。

此人面柄首铜匕属我国现知最早的青铜人面雕像,此匕形近似于北方草原文化流行的柳叶形青铜短剑,其人头形柄首也使人联想到草原文化短剑的动物头柄首。关于匕首,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了,一把匕首,在秦王一生的梦中铮铮作响,一柄脱离了血肉的匕首,尤似插入一个帝国隐隐作痛的肋骨;荆轲之后,还有聂政,还有……再之后,还有秋瑾,一个个名字像是一柄柄寒光矍铄的匕首。

也有专家认为,此人面柄首铜匕为略晚于齐家文化的辛店文化遗存。辛店文化是甘肃境内史前文化类型之一,辛店文化青铜冶铸虽已颇具规模,但仍以生产刀、矛、锥、匕等小件工具、武器及饰品为主。

齐家坪遗址还出土了一面带有七星纹饰的青铜镜,直径6.03厘米,厚0.2厘米,中央附有一桥状钮,镜面有光泽。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铜镜。

镜子最早叫“鉴”或“照子”,甲骨文中已出现了“鉴”字,字形像个蹲坐着的人,侧面对着盆子(鉴)照脸,这就是“鉴谓之镜”。

与铜镜相关最有名的故事要数“破镜重圆”了。讲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有个妹妹乐昌公主,南朝国破,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将一面铜镜破为两半,相约“正月十五在市上卖半面镜子,以图相见”。后乐昌公主落入隋朝开国大臣杨素之手。徐德言千辛万苦潜回京城,以践前约,果不其然,他在集市上见有人卖那半面镜子,遂购回,破镜重圆,并写了一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见诗十分悲痛。杨素知道后便成全了他们。两人回到江南,白头偕老。

《洛河记》记载,隋炀帝喜欢奢侈,时任江都郡丞的王世充投其所好献上铜屏,皇帝大喜,升他为江都通守。这是因铜镜而封官获爵。

唐玄宗这位喜好击鼓传花的皇帝,将自己的生辰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并规定这一天王公以下都须贡献铜镜,他亲登花萼楼,接受庆贺,并对四品以上朝臣赏赐铜镜。工匠们亦集中起来各施绝技,铸造精雕细磨的“百炼镜”,以及“天子镜”。

小时候我曾经自制过镜子,找一块玻璃,背面涂抹上水银——那水银是哪来的呢?一个人真正经历过但又确实记不起来的事情,是不是就成了自己给自己设的谜呢?水银定型后就成镜子了,由于水银涂抹得薄厚不匀,照出来的人也是怪模怪样,我就好似看见了另一个人那样的吃惊,摸摸自己当年还算光整的脸,那一张凸凹不平的老榆树皮脸是谁呢?

有篇文章讲了个故事,说有只猴子看人总是对着镜子梳妆打扮,趁主人不在家,这猴子也凑过脸去,这下可好,猴子伸手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也伸手,猴子挠头镜子里的那个家伙也挠头,猴子急了,龇牙咧嘴的扑上去就咬,结果可想而知,等主人回来,满嘴是血的猴子还在那不依不饶呢。

博尔赫斯诗句中有“令事物增殖的忙碌的镜子”。博尔赫斯站在镜子对面,一个博尔赫斯变成两个博尔赫斯,两个博尔赫斯变成四个博尔赫斯乃至更多个博尔赫斯,只要有足够多的镜子。博尔赫斯玩了一个小小的把戏,如果那么多个博尔赫斯全打碎镜子,就又把自己还给了一个博尔赫斯。

记得曾参观过一个铜镜博物馆,印象中大的小的方的圆的菱形的各式各样的铜镜,让人目不暇接,只可惜实在记不起这个铜镜博物馆的东西方位了,我的印象几乎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像是真的,如此,那就算是一次类似镜子里掘井的魔幻经历吧。《红楼梦》里的贾瑞就是对着镜子一次次遗精不止肾亏毙命的,贾瑞算是镜子里掘井自己把自己埋了。风月宝鉴空对空——这话听着不失为颇可赏玩的雅句,可对有些人,就成了装在金银器皿里的毒酒。

齐家文化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出土有玉璧和玉琮等,除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素面纹琮外,还有竹节纹琮、弦纹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装饰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纹饰的兽首或兽面纹琮、人面纹琮或琮形器。

古人制作玉器有用于佩饰的,正如《礼记·玉藻》中写的“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有用于祭祀的,类如从饰品演化成礼器的玉璧、玉琮;有用于葬制的,甚而下葬时口含一小块玉,由此暗喻来世衔玉而生?

史书载,禹曾经在涂山会合诸侯,“执玉帛者万国”。——感觉像是熙熙攘攘的玉石交易市场。

古书记载:暖玉可辟寒气;寒玉可辟酷暑;香玉闻之有香;软玉则性质柔。不知这玉的暖、寒、香、软如何鉴别?我看倒像是相亲,张暖李寒王香刘软——妻子以外都是女友。

玉器的一个重要作用还是古人体现人际关系和传递某种特殊信息的。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荀子·大略》:“聘人以粫,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珘,反绝以环。”“问士以璧”,“士”就是指国事。使者用璧,向对方表达敬意和问候。

面对玉璧和玉琮所呈现的古老与神秘,尤其是作为体现那个时代精神的礼器,“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祭天祭地,那个万物有灵的时代,对我们的想象力也是一种考验。

齐家坪遗址出土的青玉璧,外径8.9~9.1厘米,玉色黄白泛青。

毫无疑问,玉璧也是历史。面对历史,我像是小时候面对不苟言笑的父亲,缺少理直气壮说话的勇气。

安特生说过这样一段话:“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发见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数件,其形质吾人常认为来自新疆和阗者也。解说者谓甘肃石铜器时代过渡期之民族,与新疆似有贸易上之联络,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属,则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坚韧如玉之器物,宁不足怪也。”由于翻译年代略早,这段话有点类似文白夹杂的白话文。

说是好玉要养的,用人身体里的精血气来滋养。一块玉,雕琢成形,坠于胸前或戴于腕上,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会因人而异改变为本色之外的某种颜色——可能吗?可能是存在的,因为玉是存在的,关于玉的任何可能几乎都是存在的。我国上古奇书《山海经》开篇即称:“南山经之首曰鹊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又东三百里……多白猿,多水玉,多黄金”“又东三百八十里……多白玉……”古人是以一种尊崇的心境来谈论玉的。

玉,王者多一点,此一点即所佩之玉矣——这是望文生义,兼有诗人的象征、想象之技。

诗人接着象征、想象:又一个在黄土弥漫的风口上高声说话的春天,吵吵嚷嚷地就过了洮河,梦见铜镜和玉璧的日子已经一远再远了,梦见有人刮掉衰草的胡须,成为又一个刚刚到来的春天的一部分。

同类推荐
  • 土豆的微笑

    土豆的微笑

    《土豆的微笑:定西洋芋的故事》内容包括:共和国的心口之痛;但愿苍生俱温饱;土豆,你好;土豆的微笑曲线;土豆大战;成长的大地;好种出好苗;周爱兰的路;撬起定西;马铃薯专列等。
  • 混迹在十五世纪的尾巴

    混迹在十五世纪的尾巴

    脚踏武林,力压朝堂。纵情江湖,海上驰骋。玩转欧洲,勾心斗角。争夺神器,长生不老。精彩尽在此书,请看主角纵横大陆,卧拥美人,一切妙不可言。求收藏,求点击,求书评,求打赏。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乱秦记

    乱秦记

    这一年,秦太后赵姬入住雍城,嫪毐意气风发,多喝几杯,只是乐极生悲,不小心摔了一跤撞到了头部,昏了过去。待到醒来,嫪毐变了,因为他已是刘凯,而且感到压力很大。如果按照史书记载,他还能逍遥快活一年多,但刘凯岂能让自己不久之后被车裂而死,所以他要按照自己想法一步步去改变现状,他要好好地活下去。天下乱,秦国乱,刘凯注定在这乱秦之中闯出一片大好天地,书写一段精彩的乱秦记!**************************************************************新人新书,拜请支持!
  • 神风之后

    神风之后

    两场台风,让东面的岛国从此游离在东亚秩序之外,并由此产生了对东亚大陆的窥视,若是此时有一丝的改变,其结果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 唐朝美男子

    唐朝美男子

    回到唐朝,做一个美男子!剑指权力和金钱上,权力至上,富可敌国!本想以部落的势力,扩大唐朝的疆域,奈何只能在长安享福,暗地里积蓄自己的力量。长安趣事:李白是我的结拜大哥,想和我对诗?小妹妹,我想你还不够格。拿宋朝的词去挑战唐朝的诗人,我看你服不服?拿元朝的曲去会会唐朝的名伶,我看你爱不爱?拿现代的画去打败唐朝的画家,我看你懂不懂?好吧,现在开始,跟我一起,去唐朝混混……若云新书,求大家收藏点击……点击进来的朋友们,记得点击一下左边的加入书架哦!谢谢大家了!
热门推荐
  • 冷情君王:神医倾华

    冷情君王:神医倾华

    他,是纵横无尽血海的冷情帝王;她,是21世纪的王牌特种兵。为救弟弟,他神魂受损,被迫流落下界;一次任务,她被炸弹炸死,灵魂附身在云家小姐身上。一次历练,她遇到了失忆的他,两人从此有了交集,失忆的他单纯不愔世事,却屡次救她于危难之中。在一次次生死与共中,他与她渐生情愫。一柄封神刃,他护她周全,倾心相待只因心中那份诚挚的爱恋。当她历经万难终于找到亲生父亲,才知道他竟是她的杀母仇人!当他恢复记忆成为那冷血无情,杀人无数的冷酷君王后,他和她又将何去何从?
  • 良玉生烟

    良玉生烟

    相府贵女,自小身中奇毒。究竟与何人结怨,父母缄口不言。偶遇相士,预言生命的救赎乃四姓夫君,她没有放在心上,一脚踏入尔虞我诈的是非漩涡里。身份神秘的公子,陪她踏上崎岖、泥泞的道路,不离不弃。因为只有看到她,头顶的天空才会晴朗。幼时种下了缘,她懵懂无知,一块传家玉佩随意抵押作了房租。久无回应的情,他疲惫不堪,将玉制的胡蜂扔进冰冷的泉水中。可以选择言不由衷,可以选择天涯两端,但是无法做到两两相忘。
  • 最后的贵族,英国王室简史

    最后的贵族,英国王室简史

    不列颠岛处在欧洲西北部与欧洲大陆被之间相隔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与欧洲距离最近的多佛尔海峡(StraitofDover)离法国只有33公里。现在的英法海底隧道就是修健在这个地方。在远古时代,不列颠岛本来也是欧洲大陆的一部分,但阿尔卑斯山脉的地壳运动使得海峡地区陆地下沉,形成了当今的不列颠岛。岛上的原住民应该是与大陆相连是从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国迁徙而来。不列颠岛以文字形式第一次出现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公元前55年。我们的故事也从公元前55年开始。
  • 绽放在心底的花

    绽放在心底的花

    为什么在我心灵脆弱的时候遇到她,为什么她在我心里久挥不去,为什么我要赌那个未知的结果。这是一个男孩暗恋一个女孩的故事。
  • 流年忆浮生起淡若情丝

    流年忆浮生起淡若情丝

    天下三这个大荒太过狗血,AFK半年后上线发现自己心爱的“老公”跟自己同名的女子鹊桥婚礼,“老公”撇新守旧后闺蜜又冒充自己与老公亲亲我我,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像兄长一样的天机战士居然对自己执念慎深……
  • 吸血鬼传说之吸血大战

    吸血鬼传说之吸血大战

    3090年,对于人类来说,吸血鬼已经不再是一个空穴来风、不寒而栗的恐怖传说了,不仅如此,他们之间还达成了一个对各方都有利的完美协议。随着地球物种的各种异变,世界末日的来临恐怕也越发的接近了,不管是吸血鬼,还是吸血魔,亦吸食人肉为生的食人族,还有那些各种超乎人们想象的变异物种,都不停地威胁着人类的灭绝…这几年,随着吸血魔势力的各种迸进,人类已经无法抵抗了,这天,由着全世界人民推选出来的世界大师迈克逊,也终于的踏进了吸血鬼贵族城堡,这次他要带着全人类面临灭绝的重要理由为先而和吸血鬼第五世纪领主马克瑞谈判。求包养,求收藏,求点击...
  • 两城一梦

    两城一梦

    爱情,哪怕是被抛弃的爱情,也曾经温暖过我们的心,甜蜜过我们的梦。为什么要恨,为什么要埋怨?今日社会的瞬息万变令爱情难以实现和坚持,怀着一份感谢过去面对那份过去了的爱情。生活并不容易,匆忙、奔波、忙碌中,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时光,有那么一种关怀和真诚曾经陪伴我们身边,不论因何种理由分手,我们都值得感谢。。。。。
  • 超脑之无限进化

    超脑之无限进化

    一个失去记忆的外星美女化身成为小精灵赖在唐小臣身上。平凡的唐小臣心安理得的利用小精灵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学霸,享受天才的感觉。没想到小精灵竟然是个外星美女战士,来到地球是想试验人类能进化到何种程度,唐小臣成了试验对象。当精神力提升到百分之百会发生什么?一千倍以后呢?
  • 莫忘天涯

    莫忘天涯

    未经处世的少年逃离亲人踏上江湖路追求他想要的快意恩仇,可是事与愿违一切并非他所想亲人的身死使他内心愧疚不已整个人宛如行尸走肉一般,恐惧,惭愧,悲伤,仇恨,时刻伴随着他,仅有十几岁的他将如何脱离这些?能否重踏江湖路,血洗仇敌,独步天下。
  • 北欧现代作家作品评述

    北欧现代作家作品评述

    本书生动介绍了世界各国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力图对世界文学常识作以全面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