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经史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画家、数学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是一位集文学与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
文学方面,他是东汉后期散文代表作家之一,是东汉时期最突出的辞赋作家。他的文章清丽典雅,开创了一代文风。
关于蔡邕的笔法还有许多故事,传说有一次,钟繇与魏太祖曹操、邯郸淳、韦诞等讨论书法的用笔,钟繇向韦诞问蔡伯邕的用笔笔法,韦诞不肯告诉他,气得钟繇捶胸呕血,几乎死去。韦诞死后,钟繇派人盗掘了韦诞的墓冢,才得到随葬的笔法,于是“繇笔更妙”!故事虽荒诞,但蔡邕书法理论的珍贵由此可见一斑。
蔡邕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更是非凡。在浙江绍兴的鉴湖景区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景点--东汉柯笛亭,就是缘于蔡邕在此避难以椽竹制笛的故事而得名。据传说,蔡邕被流放后,桓帝嘉其才华出众,便赦免了他。蔡邕在回来的途中,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考虑到难以幸免,便不得已亡命江湖,避难江浙一带达12年之久。其间,蔡邕来到会稽(今绍兴)。一日夜宿柯亭,清风吹过,蔡邕听到亭子里响起一阵悠扬悦耳的声音,这声音分明是一种乐音。蔡邕便循声查看,发现声音来自亭东的椽竹,仔细数了数是第16根。第二天,他将这根掾竹取下制成一支竹笛,一吹奏果然音韵绝妙,于是蔡邕就将它取名为“柯笛亭”。以后蔡邕漂泊,就随身携带此笛到处吹奏,使得柯笛亭之名随着柯笛而名扬天下。
又传蔡邕浪迹吴越时,有一天住在一户农家,这家人在做饭时,将一段桐木填进炉膛。此时蔡邕正在客厅读书,忽然听到材木在烈焰中噼噼啪啪的响声,知道这是一块良木,便急忙请主妇取出。待用这段材木制成琴后,一弹奏,果然发出了美妙的乐音,因琴尾仍然留有被火烧焦的痕迹,所以当时的人们都称其为“焦尾琴”。
那么,这样一位学富五车、艺盖当世的大学者又怎么会被王允下狱而死呢?
罪名是阿附董卓!
谢承在《后汉书》对此有记载,但是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却不以为然。
他认为:“蔡邕虽为卓所亲任,情必不党。宁不知卓之奸凶,为天下所毒,闻其所亡,理无叹息。纵复合然,不应反言于王允之坐。”甚至认为这是谢承的妄记!
南朝宋的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蔡邕列传》这样记载:“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于是王允勃然大怒,狠狠地呵斥了蔡邕一番:“董卓,国之大贼,几倾汉室。君为王臣,所宜同忿,而怀其私遇,以忘大节!今天诛有罪,而反向伤痛,岂不共为逆哉?”除多了“有动于色”的神态细节刻画和“共为逆”的大帽子之外,其他大同小异。
然而,仅仅凭借蔡邕“反向伤痛”就判定为“共逆”,理由实在显得有些苍白。首先我们要看看蔡邕在事卓的三年里,都做了些什么。
蔡邕虽然官职不小,做过祭酒、侍御史、侍书御史,还当过一段短暂的尚书、郡太守和侍中,时间最长的要算左中郎将,因此世人皆称其为“蔡中郎”;他的爵位也不低,被封为高阳乡侯。但实际上,他也就是给董卓及其官僚捧捧场、弹弹琴、写写文章、说说话而已。史载:“每集宴,(董卓)辄令邕鼓琴赞事。”
《后汉书·蔡邕列传》中记载了这三年间蔡邕做的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的部下要尊董卓和当年的姜太公一样为“尚父”。董卓就和蔡邕商量,蔡邕说:“姜太公辅佐周朝,主要是受命灭掉商朝,所以称其为尚父。现在您的威德尽管也很大,可是和姜太公比,我私下里认为还不行。应该等到关东平定了,回京以后,再做进一步商量!”结果是:“卓从其言。”
第二件事--初平二年,董卓问蔡邕:“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是地震啊?”蔡邕回答说:“地震是因为阴气太盛侵犯了阳气,是臣子超越了礼制造成的。就像您前年春天去郊外乘坐了超规格的金华青盖一样。”于是,此后董卓改乘帛盖车。
作为文艺大师的蔡邕估计也只能做这些了,然而对于蔡邕的建议,董卓大多弃之一边。蔡邕自己也“恨其言少从”,多次想东奔兖州或者遁逃山东,后来考虑到自己“状异恒人”,“名头太大”,每到一个地方总会有很多人想一睹为快,藏不住,才作罢。
所以,对定罪蔡邕,当时的最高军事长官、太尉马日就不认可!他当众争辩道:“蔡伯邕是旷世逸才,知道的汉代史事最多,应当让他写完汉史,成就一代大典。况且蔡邕一向忠孝闻名,而仅仅因为一句叹息就连坐下狱,缺少说服力,杀了他定会让很多人失望的!”也就是说,一句叹息还不足以致人死罪,怪只怪蔡邕生不逢时。
当王允以“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复使吾党蒙其讪议”的严词拒绝后,马日绝望地说:“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事实不幸让马日全部言中。随后,董卓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的辅军(参谋)贾诩鼓动校尉李傕、郭汜、张济等率众而西,直取长安,王允最后落了个灭族的下场!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蔡邕之死渲染铺陈为蔡邕伏尸哭董卓,“哭卓”虽不曾有,但从诸多史料来看,谢承的“妄记”也未必!“叹卓”倒有可能最为接近事实的真相!这种争议我们姑且放下,假设蔡邕不“叹卓”,他能不能逃此一劫,续成一代大典汉史,终成万世楷模呢?
也未必!蔡邕的人生际遇、政治眼光、文人性情注定了他只能是一个千古悲剧!
蔡邕之获罪而死,可谓是生不逢时。蔡邕出生于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至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70年)出补河平长,长达38年,蔡邕均没有当官。要说,凭借父亲贞定公蔡棱的老关系和曾经师事太傅胡广的渊源,再加上其本人的绝世才华,38岁还不曾出仕就很不正常。当然也不是没有机会。桓帝(公元147-167)在位时,中常侍徐璜、左倌等专权的太监们听说蔡邕琴弹得不错,便建议皇帝调他到皇宫来当差。蔡邕走到偃师,便以身体不好为由回家了,在家中“闲居玩古,不交当世”。
此时的蔡邕头脑清醒地认识到“天之所废,不可支也”和“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的形势。
当时的政治环境极其险恶。自顺帝建康元年(公元144年)30岁的顺帝刘保驾崩后,不足两年,小皇帝先后换了4个。随之而来的是大将军梁冀专权,诛杀太尉李固、杜乔;桓帝刘志于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在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左倌、唐衡及尚书令尹勋的内外相助下,一举杀掉了大将军梁冀及其党羽。然而,才送恶狼去,后脚疯狗来,接着又是“五邪肆虐”的宦官时代。
建宁元年(公元168年),汉桓帝刘志驾崩,又一个小皇帝,年仅12岁的刘宏即位,这就是汉灵帝。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为了改变“国政多失,内宦专宠”的局面,决定谋诛宦官,却又被中常侍曹节矫诏所杀。在这样的环境下,连诸葛孔明尚且“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蔡邕的“闲居”哲学,不失为明智之举。
也许是生存需要,也许是官本位思想,也许是才华必卖帝王家的心愿……最终,38岁的蔡邕还是出仕了!虽然官并不大,一个小小的河平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升到郎中、议郎,然而事却做得不小:一套《熹平石经》下来,蔡邕再也不是名不见经传了,而是赫然成为一代大儒,动不动连皇帝也会“待诏问曰”!
“唯识忠荩,出命忘躯,不顾后害”的蔡邕学问已做到极致,名头也足以撼岳,但他竟然相信了桓帝“宜披露得失,指陈政要,勿有依违,自生疑讳”的鬼话。夸夸纯厚老成的廷尉郭禧、聪达方直的光禄大夫桥玄、忠实守正的太尉宠也就罢了,千不该万不该直陈太尉张颢是霍玉推荐的,光禄勋姓璋是个大贪污犯,长水校尉赵珐、屯骑校尉盖升都是一时得志的小人。
说就说了,做好保密工作有时也未尝不可。殊不知又让阉竖小人曹节偷听并泄露,以至于“为邕所裁黜者,皆侧目思报”!
这就是不懂政治了,标准的一个刀尖上的拙劣舞者。生逢乱世,虽然学问做得极大,但不懂得政治,只管长袖乱舞,不落得个悲剧下场,那才奇怪。
当然,蔡邕的书生意气、意气用事也让他一步步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一次,是光和元年七月,灵帝因为妖异数见,灾变互生,下诏召集杨赐、马日、张华、单飓等人询问原因以及消除的方法,并专门密问蔡邕。蔡邕风华意气地指陈政要,说:“太尉张颢是奸臣霍玉引荐的,光禄勋姓璋是有名的大贪官,长水校尉赵珐、屯骑校尉盖升都是受到宠幸,才享尽荣华富贵。”尽管蔡邕一再强调要做好保密工作,仍然被中常侍曹节偷听并泄露出去,导致被蔡邕提出要制裁和裁黜的人都对他恨之入骨,并日夜图谋报复。
最终,蔡邕因为“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判“弃市”(斩首示众)。幸好清廉忠直的吕强为蔡邕求情,灵帝又联想到蔡邕的密封奏章,才使得蔡邕罪减一等,和全家人一起被剃光头发,戴上脚镣手铐,贬逐到朔方,即使遇到赦令也不得赦免。
而事情并没有结束,将作大匠阳球又是派刺客又是施毒药,必要置蔡邕于死地而后快。幸运的是这些人都被蔡邕为国为民的高义所感动,才让蔡邕捡了一条性命。
第二次,是第二年,灵帝觉得政府还是需要蔡邕这样才华横溢的文人的,又赶上大赦,就让蔡邕回到本郡,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9个月,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饯行,喝到高兴时,便邀请蔡邕共舞。蔡邕不理他的邀请,竟然拂袖而去。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平常骄纵惯了的人,怎受得了如此羞辱?王智不是人才,是标标准准的小人,做不到韩信胯下之辱的大度,干出点儿小人之事却正常,蔡邕不明白,最后落得亡命江海,远迹吴会长达12年。
第三次,就是“叹卓”之举了。面对董卓这样的独夫民贼,千刀万剐尚且不足以平民愤,你的一声叹息,让自己何以自处?且不说王允已是被胜利冲昏了脑袋,即使王夫之、顾炎武这等硕儒生在当世,能容忍几何?一时意气让一代大儒名浇身毁!
蔡邕至真至孝的高风以及卓越的文学艺术成就让人们称道,然而,他的人生悲剧却让人不无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