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9800000016

第16章 印度(16)

第五节中印经贸合作

一、中印经贸合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中印经贸合作的规模都不大,只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印经贸合作才有了较大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双边经济贸易联系发展迅速,不仅双边贸易迅速发展,而且相互投资也有所增长,技术合作也逐渐展开。1990年中印贸易额只有2.6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0.2%,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1%。1995年中印贸易额增加为11.6亿美元,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0.4%,约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1.8%。2002年,中印贸易额达到49.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7.53%,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到0.8%,占印度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上升到4%左右。2003年,中印贸易额接近80亿美元。2004年,中印贸易额将超过1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印贸易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在中国和印度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也在逐渐提高。

1.双边贸易迅速发展

1990年,中印贸易额仅为1.58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中印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额不断增加,1991年为2.64亿美元,1992年为3.40亿美元,1993年为6.75亿美元,1994年为8.94亿美元,1995年为11.62亿美元,1996年为14.06亿美元,1997年为18.303亿美元,1998年为19.223亿美元,1999年突破20亿美元,2000年达到29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36亿美元,2002年更接近50亿美元。同时,中印贸易商品结构也有所变化。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生丝、淡水珍珠、药品、生铁、煤和焦炭等,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珠宝、胶合板、高压锅炉、油田设备、化工品、电子元件及软件等。到90年代中期,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生丝、豆类、焦炭、化学原料、药品、化肥、机器设备、电子产品、电缆、船舶等,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铁矿砂、海产品、皮革、纸产品、宝石、钢铁、化工品、烟叶等。到90年代末期,中国向印度出口的主要商品有化工产品、纺织品(主要为丝绸)、煤和焦炭等矿产品、机械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光学仪器、采煤、冶金及发电等机器设备等,从印度进口的主要商品有矿产品、加工食品、纺织品、化工产品、动植物及其油脂、皮革及其制品、宝石及其制品等。2001年印度向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是矿产品,达6.82亿美元;其次是纺织原料及产品,达2.04亿美元;再次是化学品,达2.03亿美元。

2.相互投资有所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印之间还没有开展相互投资。20世纪90年代,双方相互投资逐渐展开,中国公司在印度合资建立电视机厂等,印度公司在中国建立制药厂等。印度著名的蓝巴克西公司在中国广州投资建厂生产药品,中国康佳集团也在印度投资建厂生产彩电等。到2000年9月,中国在印度投资合同额为2.8亿美元,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信息技术产业和化工等领域。印度在中国投资为800万美元,主要在制药、信息技术、耐火材料等领域。进入21世纪,中印相互投资不断增长,投资领域逐渐扩大。印度国家银行、KPL国际有限公司及达泰东南亚进出口有限公司等都在中国上海建立办事处,上海升亚洋行、昆山瑞迪博士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爱索尔包装有限公司等,也都有印度公司的投资。目前,一些中国公司也积极准备到印度投资。

3.技术合作逐渐展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首都钢铁公司对印度一些钢铁厂进行技术改造;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也在中国开展软件技术培训,上海天维信息技术学院就是其与中国合作的一例。2002初朱镕基访问印度期间,双方还签订了一些技术合作协定,如印度航天研究组织与中国国家航天局关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的相互理解备忘录、印度科学技术部与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技术合作的相互理解备忘录及印度科学技术部与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关于印中人员交流的相互理解备忘录等。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期间,双方又签订了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协议。两国科技人员的交流,主要是为了促进两国科学技术和经济贸易等活动的开展。目前,一些印度信息技术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寻求合作。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萨迪亚姆计算机服务公司、HCL技术公司、DCM技术公司等印度公司已经或正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或研发中心。

此外,中印还在其他诸多领域展开合作。2001年,中国和印度政府有关部门同意,进一步促进两国在邮政领域合作,并分享关于一般邮政服务、邮政立法和邮政改革、集邮等方面的信息。2002年初中印又签订了旅游合作协定,中国政府已把印度作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地,中印在2002年3月开通直接航班。同时印度水资源部和中国水利部签署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洪泛期中国向印度提供水文信息的相互理解备忘录,印度农业部与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签订了关于实行植物卫生保障措施的相互理解备忘录。

近年来中印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印关系改善的有力推动外,中印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印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也是重要的原因。这基本上可以从两国贸易的商品结构中看出来。

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经贸关系有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世贸组织推动。印度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成为该组织创始成员国。同时中国也在2001年正式成为该组织成员。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中印都必须执行该组织有关规定。根据该组织规定,中印都大幅度地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并取消诸多限制商品进口的非关税壁垒,如逐渐取消商品进口的数量限制等;同时都大大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中国还较早地对外国投资实行鼓励政策,印度也扩大外国投资的领域等。中印对外贸政策和外资政策所做的重大调整,有力地推动了中印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二是关系逐渐改善。由于某些原因,中印之间缺乏广泛接触,相互了解不多,彼此缺乏信任,相互关系起伏波动,极大地阻碍了经贸关系的发展。1988年印度总理拉·甘地访华后,中印关系有了新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之间高层互访不断,实现了印度总理和中国总理之间的互访,印度总统和中国国家主席之间的互访,以及印度国会议长和中国人大委员长之间的互访等。在访问期间,双方还签订一系列经济贸易协定和科技文化协定,诸如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同时根据中印政府达成的协定,中印民间交流也进一步展开,如中印实现互派留学生,加强人员交流。官方互访和民间交流,有力地增进了中印之间的相互了解,并有效地促进了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三是经济互补性增强。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印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接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00美元,中印经济互补性不强。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度实行经济政策重大调整和90年代初期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获得极为重要的发展。同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起就实行经济改革,且改革步伐比较大,20多年来,中国经济不仅增长较快而且经济结构也大为优化,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现在中国许多产品在印度都有市场,许多印度人喜欢购买中国产品。当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产业也获得突飞猛进发展,正在成为世界软件的重要研究开发中心。可以说,中印之间经济互补性有所增强。这无疑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印经济贸易联系的发展。

二、中印经贸合作中的问题及其解决

尽管近年来中印双边经济联系发展势头良好,然而曾经影响中印经济联系扩大的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出现了影响中印经济联系进一步扩大的新问题。

1.相互了解不够

由于种种原因,中印之间缺乏广泛接触,相互了解不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偏见。尽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印之间人员交流不断增加,但仍然不能正确认识对方。过去,在一些中国人看来,印度迷信保守,贫穷落后。现在,除知道印度软件还可以外,其他印象没有太大变化。而在一些印度人看来,中国还是过去的中国。有印度人甚至把中印经济贸易联系迅速发展说成是中国“第二次入侵。”因此缺乏相互准确地了解对方,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中印经贸关系的发展。迄今中印主要经济贸易对象都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双方相互了解不够,相互信任还有待增强。

2.运输通道不畅

中印虽为近邻,有数千公里边界相连。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印之间至今没有铁路和公路相连,交通运输极为不便。双边贸易除通过一些狭窄山口进行着间断边境贸易外,大部分商品贸易只能绕道经印度洋,绕马六甲海峡,过南中国海,实行海路运输,从而大大增加了商品贸易的运输成本,特别是机器设备、矿砂、水果、木材等中印之间有巨大贸易潜力但却笨重的物品贸易的运输成本,因此严重阻碍了中印之间货物贸易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印之间投资活动的扩大和相互旅游活动的开展。

3.反倾销问题

近年来中印经贸联系获得重要发展。印度产品日益增多地出现在中国市场上,中国产品也日益增多地出现在印度市场上。由于中国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劳动力成本低廉,使中国许多商品物美价廉,在印度广大消费者中有一定市场,中印双边贸易也因此急剧扩大。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生产同类产品的印度制造商造成一定竞争压力。于是印度方面对一些中国产品频频提出反倾销调查,并实行大幅度提高进口关税等限制进口措施。对此一些中国商品只好退出印度市场,削弱了中印贸易快速增长的势头。

4.印度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

独立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十分重要的进展。据统计,印度铁路总长从1950~1951年度的5.36万公里增加到2000~2001年度的6.3万公里;公路总长从1950~1951年度的40万公里增加到1998~1999年度的252.6万公里。但印度铁路不仅轨距不同而且设施破旧,导致事故频繁,严重制约着铁路运输发展。同时,在印度250多万公里公路中,硬路面公路只有145万公里,不到公路总长的60%,高速公路建设还刚刚起步,且标准程度不高。此外,印度机场和港口等交通设施不仅严重不足,而且设备陈旧,难以满足对外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近年来,虽然印度电信事业获得重要发展,但是通话难的问题依然存在。重要的是,印度长期存在电力短缺的问题。目前,印度的缺电率也在10%以上,致使60%的印度公司都配有自己的发电机。因此发展现代工业必须的电力的短缺,也将严重影响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和中印经贸合作的顺利进行。

三、中印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尽管近年来中印贸易获得重要进展,但双方都认为,与中印经贸联系的发展潜力相比,当前经贸联系的发展水平很不相称。因此朱镕基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尽快使中印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应该说,无论从国际经贸的发展历程还是从中印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来看,中印双边经贸联系的确存在着巨大的但却有待挖掘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中印经贸关系的现状,依然与中印发展经贸关系的潜力很不相称。正如印度前总理拉·甘地所说,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合作应该大量扩大。我们之间的贸易远低于我们的经济潜力。因此可以说中印经贸合作领域广阔,潜力巨大,前景光明。只要中印双方积极挖掘这些潜力,中印双边经贸联系完全可以获得新的发展。在2005年使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印经贸合作的潜力巨大。

1.市场潜力巨大

中印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中国人口超过12亿人,印度人口超过10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0%以上。众多人口基本生活需要本身就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上升,中印经济中的消费需求也会扩大,但在人们增加的收入中,用于食品等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也会越来越小,用于奢侈品的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从而使一国耐用消费品市场不断扩大。随着中印经济发展,两国人民收入水平都在不断上升,都出现了一批较为富裕的人。据估计,印度中产阶级在2.5亿人到3亿人之间,其中还有一些挥金如土的人。在中国不仅城乡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而且也出现了一批花钱比西方人更阔气的“大款”。同时中印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企业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在中印形成巨大的资本品市场。随着中印经济进一步发展,中印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多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公司竞相开发中印市场,争取在其中占有较大份额。对于中印两国特别是两国企业界来说,要充分认识中印市场的巨大潜力。

同类推荐
  • 金融风暴(上)

    金融风暴(上)

    19世纪,欧洲有六大强国,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20世纪二战前的美国的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
  • 喧哗与骚动

    喧哗与骚动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新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透视。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来的重大事件,对股海中吒咤风云的人物及相关事件进行了公允的评析和真实的叙述。从一种特殊的角度,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和伟大,以及广大散户为中国股市的发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贡献。
  •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不为公众所知的改革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增长、发展和制度变迁的精彩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太多引人入胜的故事、试验、决策、辩论和学术的研究。它是经济变迁的过程,也是政治变化的过程,还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试验和思想革命。经济学家在这个经济变革过程中的参与、感受和经历显得格外不同。
  • 赢在华西

    赢在华西

    《赢在华西》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年产值上亿元的村庄屈指可数,而华西村的产值却高达400亿元,这不能不说是区域经济的奇迹。即使作为企业集团,华西集团的产值也远远超过国内许多行业的龙头企业,这样一个从农业走向现代化工业的商业奇迹,究竟如何诞生?华西村的经济传奇背后,究竟隐藏着那些秘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华西凭借什么机遇和自身条件发展至今?《赢在华西》一方面从管理、机制、人才等角度横向分析了华西村发展的内部优势,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上描写了华西村领导者和创业者如何成就这样一个乡镇经济奇迹。
  •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的诡计

    经济学给了我们一双理性的眼睛,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什么要听从老人的『门当户对』理论。为什么要实行一夫一妻制度,为什么有人逢赌必输,输了还赌。开启自己的经济学思维,像经济学家一样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我们将最终获得一经济人一的理性与智慧。
热门推荐
  • 混沌奇界

    混沌奇界

    天才少年林枫被毒害,修为尽失,被逐出家族,流放到其他界面,得到一枚神级戒指,踏上了武道巅峰之路!
  • 爱你,着了魔

    爱你,着了魔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爱上让我奋不顾身的一个人,从那一刻起,我就注定了与相思为伴,那长长的相思,是用泪水灌溉的。曾经如影相随、如胶似膝的日子,让我对爱情和生命产生错觉,以为海会枯死,石会烂掉,生命是可以很好。我以为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世界。一开始就明白这是个可笑而荒唐的开始,有的只能是无言的结局。而我却像是着了魔,似乎爱上了那种无悔付出的方式!
  • 妖狸夭离

    妖狸夭离

    红书:如果,我没有手欠的帮孟婆婆去找眼镜,就不会掉入忘川。如果,我没有掉入忘川,就不会修为尽失奄奄一息差点挂掉。如果,我没有只剩下半口气,冥舞就不会令我重生成人。如果,我没有变成人,就不会遇见那只只会睡觉看娱乐频道吃甜食又不牙疼的狐狸。但是,没有如果。即使有如果,我依然会如此重复历史——只为你。
  • 薰衣草and冷公主的校园爱恋

    薰衣草and冷公主的校园爱恋

    她,冷艳高贵;他,高冷腹黑;她,可爱顽皮;他,浪漫花心。他拥她入怀:“这位高贵的公主,我定给你一生一世一双人”她钻出他的怀,邪魅一笑:“这位王子,那要看你···抓不抓得住我的心了”他邪笑道:“傻丫头,看来我真的是无法自拔地爱上你了”“你若不离,我定不弃!”一切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种种磨难,他们可还会在一起?
  • 妖王别爱我

    妖王别爱我

    她是降魔世家的继承者,对妖魔嫉恶如仇,势不两立!他是封印自己万年的妖王,痛失所爱令他变得嗜血如命,残忍暴虐。当他遇到她的时候,却再次心动!他为了得到她的爱,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只能令她离他越来越远。“即使你用手中的降妖剑杀死我,我也不会后悔我对你的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最好的年华遇见你

    彗星撞地球是一个缘分巧合,但是余下的念想却成就了青春的痛楚。谁也不是王宝钏,不能一直苦守寒窑。也许爱情,到了最后也只是对过去的一点点念想。平静的生活,每个人都甘之如饴。但也许有一天,遇见曾经的念想,会生出一股遗憾,然后各归各位,再也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网游之萌宠无双

    网游之萌宠无双

    这是关于一个普通玩家的快乐游戏之旅……嫦娥的月兔,好吧!那是我的宠物……冰雪女神的女儿,那可是一个可爱到爆的小萝莉哦……那个穿着红衣服的漂亮妹纸很萌?!那可是一只张牙舞爪的逆天蜘蛛精哦……
  • 帝尊神魔

    帝尊神魔

    谨以我手中之剑,碎山河,战神魔。诸天十地我为至尊。、、、、、、、、、、、、、、、以重生之废躯,逆势崛起。看我云洛如何再登巅峰,凌天下。
  • 沦陷于你

    沦陷于你

    这是一个暖心治愈向的故事,一个在娱乐圈风生水起的高干子弟与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小歌手之间的有趣故事.“如果我说,对于你一见钟情,你相信么?”腹黑攻×清冷傲娇受.
  • 航运之王

    航运之王

    大学未毕业的穷屌丝,走南闯北,凭借自己的智慧和三寸不烂舌,打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航运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