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2200000003

第3章 思想文化(2)

作为儒家思想核心范畴的“仁”,具有十分丰富的含义,但其最基本的还是孔子所说的“爱人”两个字。儒家坚信,仁爱是人的本性。仁民爱物、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于政治,就是“仁政”与“王道”。“仁政”的基本内涵是说政治的最高原则是以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富民教民。“王道”的基本内涵是说执政者只能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而不能使用武力或专制独裁来强迫人。

这些都是“仁民”精神的具体体现。

尽管在中国古代的现实政治中,很少看到所谓“仁政”与“王道”的真正实现,但翻开中国古往今来的思想经典和历史叙述,可以看出中国主流文化从来没有放弃对于“仁民爱物”精神的提倡和对“仁政”、“王道”理想的追求。仁爱精神不仅止于对自己同类的爱,还进一步推广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由“仁民”而“爱物”,对普天下的生灵乃至万物都存有怜悯爱惜之心,不暴殄天物。儒家之“博爱”,墨家之“兼爱”,道家之“贵生”,佛家之“慈悲”,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仁民爱物”、“以人为本”之意。

4.中庸之道,和而不同

孔子所谓的“中庸”既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道德品质,同时也代表了一种思想方法。作为道德品质,它强调个人内心的喜怒哀乐不能过分,以达到“和”的功用。作为思想方法,“中庸”的基本原则是适宜、适中、适度,过犹不及,恰到好处。“中庸”精神讲求内在需求与外在条件之间、自我与他人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不走极端,不失偏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种稳健笃实的民族性格。

“中庸”不是没有原则地和稀泥,更不是泯灭差异追求绝对的同一,而是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中庸追求和谐,但这种和谐恰恰是以“不同”的多元存在为前提的。“和而不同”包含了一种对人宽容、理解、容纳不同意见、求同存异、和睦共处的精神,体现出一种兼容并蓄、有容乃大的气度。可以说维持“中庸”,追求“和谐”已成为中华民族颇具特色的一种思想方法和道德品性。中国历史上儒、道、佛及其他一些宗教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能够共同存在,相安无事,并且互相补充、互相吸纳,几乎没有发生过西方那种不同宗教之间的严重对立乃至宗教战争,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中国文化思想中这种中庸和谐的精神。

5.自强不息,变通日新

《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当像天道运行、日夜不止一样,刚健有为,不断追求自我超越,永不止息。这也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一个基本精神。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自强不息”的精神跟来自西方并被当代不少中国人所接受的争强好斗的“竞争”精神是有区别的。西方所谓“竞争”主要是与他者争,胜者为王、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色彩较浓。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主要是自己跟自己竞争,自己超越自己,即老子所谓“自胜者强”。相反,对于他者,中国传统文化却有“不争”的倾向,提倡“不争之德”,反对恃强凌弱,损人利己。所以“自强不息”不太具有西方文化中自由竞争所具有的那种进攻性和侵略性。

此外,中国传统的“自强不息”精神更多体现于一种对道德理想境界的锲而不舍的追求,对于道义原则的坚定不移的执着。自强不息精神具体表现为一种乐观进取、刚健有为、勤勉奋发、坚韧不发、持之以恒的生存态度和文化形态。它使得普通中国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承受力相对比较强,不自暴自弃,能在极其艰苦的境遇下坚持奋斗,忍辱负重;也使得不少知识分子能学而不厌、教而不倦,有积极奋发、建功立业的人生抱负,并能坚持道德理想,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

另一方面,“自强不息”也体现为一种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精神。即要根据时势的变化不断创新,不要墨守成规,僵化固执。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历史与先人往往持十分敬重的态度,并且把历史看成为现实提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但这不等于说中国文化缺乏变革与创新的精神。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有改革创新的意识,并付诸行动。这种自强不息、变通日新的精神,总体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蓬勃生机和顽强生命力。

1.2中国传统思想流派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曾产生过许多不同的思想学说、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1.2.1儒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动荡,各派政治力量之间为了争权夺利,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周王朝政令不行,礼崩乐坏,社会弊端丛生。对此,广大知识分子阶层出于不同的目的,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纷纷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不同主张,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

儒家思想是儒家的一种理论化的哲学观。自春秋末期由孔子时代起,经历了战国孟轲、荀况的发展,汉代董仲舒的神学化,魏晋至隋唐的援佛引道入儒,宋明的哲理化(程朱理学)和逐渐走向衰微等阶段。尽管在它的发展历程中曾有过各种存在分歧乃至对立的观点,但从总体上看,儒家思想是以孔子学说为核心,以“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为其经典,倡导仁、义、礼、智、信等信条,对中华民族整个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极为深远。

几千年来,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学说在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成为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其他思想和学派的影响,能够在从官方到民间、从知识分子到普通民众、从社会基础到上层建筑、从表象到内涵等各个层次与方面,跟儒家思想的影响相提并论。在很多外国人的印象中,“孔子”或“儒学”(Confucianism)差不多就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1.孔子及其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他自幼好学,习礼仪,20岁开始收徒讲学,55岁政途失意,开始周游列国。在13年的流浪生活中,他到处碰壁,历尽苦难,满腔政治抱负化为乌有。

68岁时,孔子已无心参政,转而一面教书,一面整理典籍。晚年的孔子从事教学,以诗、书、礼、乐教人,弟子三千,其中最有名的有72贤人。孔子通过对古代文献典籍的整理与修订,加上长期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成为一位“仰之弥高,钻之弥深”的至圣。由于孔子早先曾以“儒”(为贵族丧事赞礼)为业,故他建立的学派称为“儒家”。

孔子的言行,后来被他的学生辑录成《论语》一书。《论语》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全书20篇,文风含蓄从容,言简意丰,寥寥数笔,便可传达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他的思想主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仁”和“礼”。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什么叫“仁”?孔子认为,“仁者,爱人也。”他所说的“爱人”就是“泛爱众人而亲人”,要求人们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出“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思想。孔子力图通过倡导“仁”,达到缓和社会各阶层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目的。显然,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在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中,孔子提出这种“爱人”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按照孔子的观点,“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准则,是为人的根本,人的一言一行必须以“仁”为标准。“成仁”即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仁”要在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处处事事以“礼”约束自己,才能实现“仁”的目的。因此,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中,“礼”居于重要地位,是实现“仁”的手段。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提出了到达“仁”的途径。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周礼的规范,一切非礼的视、听、言、动都要加以克服,这就算有了“仁”。

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不知礼,无以为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儒家后来还制定了一整套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和仪式——-礼制,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达到“仁”的目的。

总而言之,孔子所倡导的“仁”和“礼”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们居于早期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仁者爱人”是目标,“克己复礼”是基础。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秩序和制度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2)教育思想。

孔子非常重视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主张。他首创私家讲学之风,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还提出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坚信“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些观点进一步充实了儒家思想的理论体系,至今仍然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2.孟子及其思想

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分散到各地,儒家思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其中继承发展孔子基本思想,延续儒学传统并对后代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其生平与孔子颇有相似之处,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学成以后,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在各诸侯国之间奔走呼号。

但当时各诸侯国均崇尚霸道,急功近利,热衷于攻伐兼并,都认为孟子的仁政学说迂腐无用。

孟子看到自己的政治理想难以实现,于是和孔子一样,开门收徒,退居讲学,并和他的学生一起编写了《孟子》一书,将他的言论流传到后世。

孟子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在儒家学说理论上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与民同乐”,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2)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着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的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3)道德伦理。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

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

“仁义”是孟子的道德论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说的“仁义”,是有阶级性的,是建立在封建等级社会基础之上的。但是,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的战争。

同类推荐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公文拟稿

    公文拟稿

    本书以企事单位公文拟稿人为对象,运用最新公文研究理论成果,对公文拟稿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为目前最贴近公文拟稿实际的专业,“看了就能懂,拿来就能用”,适合于从事公文活动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参阅性。
  • 成功班主任的45个教育细节

    成功班主任的45个教育细节

    本书分别从班主任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心、帮助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班集体的建设和管理、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等方面着手,全面论述了成功班主任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做到的教育细节。书中集中体现了四个“新”字——新颖的视角、新鲜的题材、新奇的做法、新巧的思路,具有吸引人一口气读完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 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上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奥秘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奥秘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热门推荐
  • 赤血之后

    赤血之后

    我是赤血一族的后代,我门所有人都被杀了,到底是谁屠我满门?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异能之无道

    异能之无道

    20年前,一场惊动异能界的异能人和普通人跨界恋,造就了一个神奇的人物;马天翔就是这个神奇的人物,天生异能,幸与不幸,都发生在他身上,小时候被当作怪物,可是异能也给了他不平凡的命运,也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人生……(17k已完结)
  • 小丫头的甜蜜诱惑

    小丫头的甜蜜诱惑

    “哇!这个巧克力慕斯好好吃!辰奕我还要!”林梦雅吃着蛋糕支支吾吾地说。“好,还有更好吃的你要尝尝吗?”说着墨辰奕缓缓靠近。“你要干什么?!唔”
  • 骑马与砍杀之一统日明清

    骑马与砍杀之一统日明清

    岛津织田长宗算什么那。我将要一统日本改革明朝灭掉满清。
  • 大明奸商

    大明奸商

    明朝末期,流民遍野,内忧外患,饿殍满地。萧川来到这个世界,立志要在这乱世当中成为一代商贾。于是,有明一代最大的奸商煌煌然出世了。“我要制造出大明最强大的火炮!”“我要组建大明最恐怖的军队。”“我要让欧洲、美洲、非洲的白银统统流入大明,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创造最庞大的财富和科技。”一首丧魂曲,断了明朝最大权监的性命。一幅宫女图,缘定三生。种下一粒种子,盛开了整个世界。这就是《大明奸商》。
  • 王源:我希望你还记得我

    王源:我希望你还记得我

    自己看吧,我也懒得说了,就是王源和女主是青梅竹马,可是王源却错人了自己的青梅竹马,先说一下,我的这个小说是看了别的小说的剧情写的,有些地方会有些相似表建议。
  • 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颈肩腰腿痛奇效良方

    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颈、肩、腰、腿痛疾病的临床参考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药方进行删改,增加了常用中草药,对常用中药加以解析。全书共有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腰痛、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良方近2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推拿疗法等。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临床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参考学习,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家属阅读。
  • 史上最牛时空商

    史上最牛时空商

    武器?我多的是,核弹要不?母巢中不?还不行,来,给你盘古斧,东皇钟!丹药也要?。。。。。。他写的书横扫网文,他唱的歌红遍全球,他……不是哥败家,是家底太厚了!物从天外来!横扫诸界间——布衣傲王侯
  • 诡域行者

    诡域行者

    普普通通的监测站为什么会频频出怪事?三个头的鬼喇嘛,死而复苏的天葬师,神秘的西藏禁书,悄无声息渗透到骨子里面的恐惧,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倒下,没人看见他们怎么死的,真正的死因是一个不可触碰的谜团,那个叫伊娜的女人,到底是死人还是活鬼?她出现之后,本来平静的五号点振频率出现异常速度,那东西直奔而来!受伤的人嘶喊声音越来越猛!监测站就像被一只巨魔之手从地下连根带血地拔出,拼命晃动!它来了……
  • 霸道校草溺宠甜辛丫头

    霸道校草溺宠甜辛丫头

    两年前,她伤心跳崖自杀。两年后,她成为转校生重新来到他们的身边但她还是她么两年前的事件是阴谋还是偶然经过时光洗涤,她不再是曾经的她惊人的身份众多帅气校草围绕身边,她该选择谁?【请看霸道校草溺宠甜辛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