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10300000019

第19章 汉(9)

张禹少年时从卜者游,没有家学。但成年后他到长安投入梁丘贺门下学《易》。之后他师从夏侯建学习《鲁论》,后师从王阳、庸生学习《论语》。他对经学研究颇深,便自立门户,收徒传经。西汉宣帝时被经学家推荐入朝面试,应试为博士。他虽然没有捞得一官半职,但赢得奉诏主考的太子首席老师萧望之的好评,说他是“经学精习,有师法,可试师”,由此名声大振。大约在公元前45年前后,经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博士郑宽中推荐,张禹成为太子的经师。由于《论语》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一度遭到查禁,到了汉代,传下来的《论语》有三种版本。一是由鲁国的经师保存下来的《鲁论》,二是由齐国的经师保存下来的《齐论》,三是从孔子的旧宅墙壁中得到的用篆书书写的《论语》,因是古文本,称为《古语》。三种版本的《论语》在西汉时都有流传。张禹在研习、讲授《论语》时,通过对《鲁论》、《齐论》的反复比较斟酌,将两种版本整理为一个本子《论语章句》。关于张禹整理《论语》的经过,宋人邢昺在《论语注疏》中有如下叙述:“安昌侯受《鲁论》于夏候建,又从王吉、庸生受《齐论》,择善而从,号曰《张侯论》,最后而行于汉世,禹以受成帝,后汉包咸,周氏并为之章句,列于学官。郑玄就《鲁论》张、包、周三篇章考之《齐》《古》,为之注焉。”但张禹整理的《论语》并没有受到当时人们的重视,他更没有因此而受到汉元帝的特别赏识,在做了几年太子的老师后,便被放至东平国任内史。

公元前33年,他教过的太子、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张禹时来运转,他被年轻的皇帝召回长安,身份也立即变成了“太子师”。加之另一位太子师、讲授《尚书》的郑宽中不久病逝,张禹作为皇帝唯一健在的老师,受到了相当的敬重,不断加官晋爵。几年内,他先任尚书,后为丞相,又被封为安昌侯。由于张禹地位显赫,特别是经他整理的《论语章句》被汉成帝在诏书中一再引用,所以书为人贵,广为流传,为当时儒生所尊奉,读书人多从张禹。他整理《论语章句》被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大经学家郑玄又依据《张侯论》,并参考《古论》,为《论语》作注,至此,汉代流传的《论语》三种版本合而为一,并一直沿传到唐、宋、元、明、清。无论是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唐代韩愈的《论语笔解》,还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和近现代各种《论语》的注解本,其依据的都是《张侯论》。

但历史上的张禹“为人谨厚,性奢侈。时外戚专权,禹以帝师之尊,唯诺逢迎,但求富贵”。尽管如此,张禹整理订正的《张侯论》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论语》结集史上的重要路标。它合并了《鲁论》、《齐论》两种传本,求同存异,从篇到句重新订正,特别是在以经学作为统治思想的汉代,它对确立统治思想的历史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他喜欢大文学家贾谊的作品,曾一度投师于贾谊亲授弟子赵人贯公及其子长卿门下,听其讲授贾谊为《左传》所作的解释。

张禹经过数年苦读,以儒学、经史、文学闻名乡里,慕名求教者不计其数,已成为一代儒学宗师,因而被举荐为官。

他与萧望之同为御史时,二人成为至交好友。他经常向望之讲解《左传》。因当时《左传》未被国家及世人认可,只有孔子用编年体,依据鲁国史官所撰写的史料修订而成的《春秋》,以文字简短、寓有褒贬之意而被奉为儒家经典。张禹所讲的《左传》,也就是利用左丘明所写的历史事实,对孔子所着的《春秋》作解释。张禹在学《左传》之前,就读过许多古代史料,他在解释时又为《左传》补充了许多历史材料,因而,使《左传》所记述的史实有所延伸。因张禹对《左传》的讲解,本出自大文学家贾谊的训故,贾谊已为其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张禹亦爱文学,他在此基础上再予以润色,使其文学趣味更浓。

他向萧望之讲起来,有根有据,有声有色,娓娓动听,使望之佩服得五体投地。萧望之为此多次向皇帝上书,称赞张禹所讲的《左传》。

萧望之成为太子太傅后,又向汉宣帝刘询推荐张禹讲《左传》。宣帝听信望之之言,征张禹待诏于金乌门(此为当时对士人特别优异的待遇),准备听他详细地讲解《左传》,以便将其列为经典,为之设立学官。可惜,张禹还未等到皇帝向他问话,就因病辞世。

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的西汉时期,民间藏书极少。贾谊、张禹所讲的《左传》,都是口传笔录。张禹死后,其《左传》由他的亲授弟子尹更始传授给其子尹咸及翟方进、清河胡常等人。又由张禹的这些徒子徒孙把《左传》传授给王莽、贾护、刘歆。

刘歆于西汉末年向皇帝上书,提出为《周礼》、《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设立学官,因遭到今文博士的反对而未成。

王莽执政之后,设立了包括《左传》在内的古文经博士,由刘歆任“国师”。《左传》经刘歆改编,才刊行于世,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其《左传》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完全用义理解释有异。它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悼公四年(公元前464年),比《春秋》多出十七年,其叙事更至于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为止。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实为中国古代一部史学和文学名着。该书虽为左丘明所撰,刘歆改编,但书中这些优点却都与文学家贾谊、清河张禹的传播有关。张禹和贾谊都为《左氏春秋》这部古典名着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张禹碑》待解之谜

1993年春,偃师商城博物馆在偃师市西南20公里的高龙镇发掘了一座西晋墓,此墓以汉安乡侯、太傅张禹墓碑封门。是碑出土后,由偃师商城博物馆收藏。是碑出土时已残,碑额缺失。现存部分高120厘米、宽72厘米、厚6厘米,表面粗糙。正面阴刻隶书16行,满行25字,碑侧和碑阴无字。全碑除右上角残损6字、右下角残损1字、左上角及左侧末行残损51字外,现存331字基本清晰可辩。

《张禹碑》许多方面不合常规,为后人留下众多不解之谜,有待专家进一步考释和解读。

一,为何碑小而材劣,碑面粗糙,凿剁痕迹纵横分明。张禹是东汉初期的重臣,几代皇帝都提拔和重用张禹,并荣任太傅,世袭封侯,陪葬帝陵,这在那个时期应该是作为臣子最高的荣誉了。但为何张禹墓碑却并不高大,材质也一般,尽管碑面上有直线界格,但碑面并没有打磨光滑平整,凿剁痕迹明显,起码中间长长一竖溜还缺少一道工序,和其他地方凿剁方向不同,不知何故。但发现于同一地点和张禹碑刻立时间、官职也差不多的袁安、袁敞父子的墓碑就相对认真多了,首先碑厚(张禹碑为6厘米,袁安碑为21厘米),其次打磨光滑,再是袁安碑尽管很少溢美之词但篆书精美,刻工细腻传神。也许东汉初期,社会上还是贯彻刘秀父子提出的节俭风气,厚葬之风尚未形成,加之张禹本人“性笃厚节俭”,因此张禹的墓碑就显得刻制粗糙,碑小而材薄。

二,许多字迹没有认真刻凿。洛阳市文物研究专家认为《张禹碑》“不少字之捺画,浅刻双钩,不凿燕尾。何以如此,不易考究,或与张禹生前节俭有关”。无独有偶,1975年发现于山东济宁微山县两城山西麓的东汉永和六年(公元141年)画像石墓中的“桓食堂题记”,该题记刻于画像石的两侧,共有隶书88字。该题记在书法上还有一特点,就是“永”字“亡”字“文”字“之”字末笔和“终”字中的“冬”字第三笔,均用双沟,以至捺一笔,特显肥大,而中间则不剔净,像河流中间的小洲,给人以一种动的感觉。从题记内容知,从墓主“桓”永和四年四月终亡到永和六年正月建成此食堂,共耗时一年零九个月。由此推测,上述字画的双钩减省,不会是因为时间紧张刻工慌忙中遗漏所致,应该是有意识的人为行为。这种雷同是一种巧合还是当时的一种审美风气,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此外,尚有河南登封的《太室阕铭》和山东的《栾镇村画像题字》为燕尾双钩,如果再加上山东的《东安汉里刻石》之“山”字,不同时期不同地方,这5个地方的雷同,充分证明,在汉代,这种双钩法刻石,作为一种审美风气,在全国广为流行。至此,该疑惑总算解决了。

三,张禹墓碑为何被移动,原址究竟在什么地方。虽然大家都推测,张禹墓地距离这个晋墓不远,但到底在什么地方,至今仍然是个未解之谜。至于汉朝墓石被后人移动或另作他用,这在近现代的考古发掘中经常发现,习以为常。如洛阳出土的现存河南省博物院的《汉甘陵相碑》、现存故宫博物院的《皇女残碑》,魏晋之间被用作墓门,还有山东济宁汉碑室存的《郭有道碑》,根据宫衍兴的推测,该碑碑阴为汉画像石,其风格为西汉末期,而郭有道卒时为东汉末期,相隔近200年,说明东汉末期就已开始用前人旧石作碑,因此,后人移动前人墓碑另作他用似无可斥责。

四,为何该碑首句开篇不先介绍碑主姓名,而且通篇也没有提到这个碑的主人是张禹。这给后来研究者造成不少麻烦,导致是碑出土10余年后碑的主人才被研究破译,这与后来碑碣大兴时期的各个碑志有显着不同。不知该碑不提碑主姓名,其中是否另有隐情,此不得而知。

杨震——大器晚成的一代儒相

杨震(公元59年-公元124年),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八世祖杨喜、高祖杨敞都曾封侯、拜相,其父杨宝通晓《欧阳尚书》,造诣颇深,为一代宗师。后家道衰微,他勤奋好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是当时的大儒学家。他长期客居河南湖城县,任教二十多年,人们都尊称他为“关西夫子杨伯起”。州郡里多次请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只在家里教书。有一天,有只冠雀(鹳雀)含了三条鱼,飞到他的讲坛上。他的学生把鱼拿起来说:“老师,这是蛇一样的鱼,听说它的颜色是象征官服颜色的,三条的数目,是表示三公的职位,老师以后一定会高升发达!”杨震听了,更加发奋用功。杨震50岁才接受大将军邓驾的推荐进入官场,历任荆州刺史,东莱(今山东掖县境)太守,后又任涿郡(今河北涿郡县境)太守。元初四年(公元110年)到朝中任太仆、太常。永宁元年(公元120年)做司徒。

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春,樊丰等假诏大修私宅事被杨震属员高舒发现,上奏安帝,樊丰等非常害怕,就联合诬告杨震对帝拒谏怀恨在心,安帝连夜收取杨震印绶。震闭门谢绝宾客,樊丰等又诬告震不服罪,安帝下昭把杨遣回原籍,杨震在回家途中于城西夕阳亭饮酌而死。

杨震暮夜却金

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大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境)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消失在沉沉的夜幕中。杨震的子孙为缅怀其清正德操,取堂名为“四知堂”。

廉洁之身与治理国家

杨震任太尉时,宦官李常侍想为其兄谋一个官职,但面对廉洁正直、令人望而生畏的杨震,不敢亲自开口,就托时任大鸿胪的皇舅耿宝向杨震推荐,但杨仍不买账。耿宝威胁说,李常侍是重臣,朝野畏服,推荐其兄是皇上的旨意。但杨震仍不理睬:“如朝廷欲令三府辟召,故宜有尚书敕。”意思就是“没有朝廷的任命状,我无能为力”。耿宝只好恨恨而去。类似的“钉子”,兄长阎显也碰过。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3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拜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拜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图说世界名人:拜伦(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介绍了,乔治·戈登·拜伦,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 张爱玲情传

    张爱玲情传

    张爱玲生命中的男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她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后逃离了家庭,从此与父亲如同陌生人,但是张爱玲却摆脱不了自己的恋父情结。父亲张廷重对张爱玲的写作影响巨大。《张爱玲情传》讲述张爱玲笔下和生命中的那些男人,讲述一代才女张爱玲如何介入这些真实和虚幻交替的男人世界,以张爱玲的性格为主。苛责男人是一部分,还是要在张的作品里挖掘对世界和对男性的看法。其实她是一个缺少关爱的人,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巴金郭沫若

    影响人类文明史的中外名人成功以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鲜为人知。本书对巴金和郭沫若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进行详细的描述,他对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武道之最强教师

    武道之最强教师

    这里有驾驭神龙遨游天际的宗师这里有掌控法则君临天下的法师这里有执剑问道剑开天门的剑师这是武道独尊的时代,唯有武学宗师才能拥有无上的荣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于是乎有了各种武道学院及武道大赛而他身为天道宗的大弟子,却意外的担任麒麟学院的实习教师教导着专坑自己的学生泡着充满妩媚诱惑的教师败尽各方前来挑战的天才,成就武道宗师之列
  • 盛世长歌缘

    盛世长歌缘

    喜,怒,哀,乐,只要活着这些事就会一直循环发生。不是发生到自己身上,就是看着别人经历。傅绾颜很庆幸,身边有裴墨寒一直陪着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TFBOYS之独白

    TFBOYS之独白

    谁的青春不疯狂呢?你还记得我们曾经迷茫过吗?
  • 邪魅痴情王爷杀手冷妃

    邪魅痴情王爷杀手冷妃

    她曾是一朝重臣的丞相嫡女,他是权倾朝野,人称“东楚第一人”的三王爷那时的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花季少女,却是因家父遭人陷害,家族开始变得落魄起来,自那天起,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开始日夜练武为家父报仇,他的心渐渐变得冰冷起来,直到遇见他,他慢慢地融化她的心,与他许下山盟海誓:“我南宫钰羽此生绝不负慕容雪静,愿与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好景不长,那日,她得知他的杀父仇人是南宫钰羽,她内心充满失望:为什么是他,为什么偏偏是他?在仇恨和爱情中她会如何选择?
  • 绝世六小姐

    绝世六小姐

    天小烟一睁眼,发现穿越了。天啦撸!她一个市井小混混,怎么会穿越了呢?好吧,穿越就穿越!但,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会有一个腹黑缠着她不放?听说还是冷血无情祭祀大人,确定?传闻不可信!!!【1v1,欢迎跳坑】
  • 绝恋●拯救爱情

    绝恋●拯救爱情

    谁在拯救谁的灵魂?谁在新生?谁在毁灭?—题记他,还是有情有意的律师,对爱情依旧执着!他,已是意外发迹的画家,为拯救爱情挣扎!他,却是脱胎换骨的凡人,对爱情仍旧守候!她,已是医学博士的助理,为找寻自己追索!这三位男子和外貌酷似韦薇雨晴的段安琪,纠缠在道不清说不明的昨日旧爱;挣扎在浮浮沉沉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苦海;演绎了红尘中最不该发生但却正在上演的爱情之争。当现实的爱成为童话,她是凄美的绝恋!当童话的爱走向现实,她是残酷的绝恋!这是一个你不得不看的爱情童话的幻灭,不是传统意义上爱的回归和人性本真的揭秘。
  • 守护人间者

    守护人间者

    一次意外,体内的邪气被引发。从此踏上修真之路,记忆被封印,幽冥历险。狐妖乱世。再回首时好似昨天,再回首时物是人非,纵然可以呼风唤雨,却挽不回那失去的时光,见不到你最后一次的微笑。
  • 爱言不由衷

    爱言不由衷

    喜欢你,是我做过最幸福的事情
  •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激发青少年科学发明的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激发青少年科学发明的故事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幻化成空

    幻化成空

    十年一剑一孤侠道,或仗剑行侠,或深山悟道。所谓出世入世皆是修行,旅人穿越时空而来,以求知之心探索发掘未知的世界,揭开古老传说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