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法解析
俗话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走”是最低的姿态,却是最高的战法。必要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逃跑”,而且要讲究“逃跑”的策略,保存实力,以备东山再起。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意在劝诫人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懂得退让。
用招要点
1.避免与人硬对硬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损人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中国人常说的话,也直接道出了“硬碰硬”的恶果。所以,中国人提倡以退求进,保存实力,等待机会。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里很穷,后来他当上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美名。
汉武帝便问公孙弘:“汲黯所说的都是事实吗?”公孙弘回答道:“汲黯说得一点没错。满朝大臣中,他与我交情最好,也最了解我。今天他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我,正是切中了我的要害。我位列三公而只盖棉被,生活水准和普通百姓一样,确实是故意装得清廉以沽名钓誊。如果不是汲黯忠心耿耿,陛下怎么会听到对我的这种批评呢?”
汉武帝听了公孙弘的这一番话,反倒觉得他为人谦让,就更加尊重他了。
公孙弘面对汲黯的指责和汉武帝的询问,一句也不辩解,并全都承认,这是何等的一种智慧呀!汲黯指责他“使诈以沽名钓誉”,无论他如何辩解,旁观者都已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也许在继续“使诈”。公孙弘深知这一指责的分量,采取了十分高明的一招,不作任何辩解,承认自己沽名钓誉。这其实表明自己至少“现在没有使诈”。由于“现在没有使诈”被指责者及旁观者都认可了,也就减轻了罪名的分量。
公孙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对指责自己的人大加赞扬,认为他是“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便给皇帝及同僚们这样的印象:公孙弘确实是“宰相肚里能撑船”。既然众人有了这样的心态,那么公孙弘就用不着去辩解沽名钓誉了,因为这不是什么政治野心,对皇帝构不成威胁,对同僚构不成伤害,只是个人对清名的一种癖好,无伤大雅。
在退一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的是:
(1)可以佯装软弱,让对手放弃警戒,为以后打败对手作铺垫。
(2)和对手两败俱伤是最坏的结果。偶然遇到强大的敌手,不妨先退一步,作好充分的准备后再和对手过招,这样就会有胜算。
(3)退一步要适当。不要让退一步长了对手的气势,灭了自己的威风。
2.要抬头,先低头
在人生的征途中,我们常常因光彩的事物而迷失了方向,自以为是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到底,结果却输掉了自己。所以用平和的心态,学会低头,这恐怕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特别是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楚地看到,只有“把自己的杯子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如果你总是把自己的杯子抬得高高的,别人就是想给你智慧和经验也倒不进去。低头没什么做不到的,能做到低头的人,他才能更好地站起来,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大雪过后,树林子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只见榆树的很多枝条被厚厚的积雪压得折断了,而松树却生机盎然,一点儿也没有受到伤害。原来榆树的树枝不会变曲,结果冰雪在上面越积越厚,直到将其压断,实在是备受摧残。而松树却与之相反,在冰雪的负荷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时,便会把树枝垂下,积雪就掉落下来。松树树枝因能向下,使雪易滑落,所以枝干依旧挺拔,巍然屹立。能屈能伸、刚柔相济,正是这种气度和风范使松树经受住了暴风雪的洗礼。
一个人要想在世上有所作为,“低头”是少不了的。低头是为了把头抬得更高、更有力。现实世界纷繁复杂,并非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面对人生旅途中一个个低矮的“门框”,暂时的低头并非卑躬屈膝,而是为了长久地抬头;一时的退让绝非是丧失原则和失去自尊,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缩回来的拳头,打出去才有力。只有采取这种积极而且明智的方法,才能审时度势:通过迂回和缓而达到目的,实现超越。对厚重的“门框”视而不见,傲气不敛,硬碰硬撞,结果只能是头破血流。“要抬头,先低头”,我们要注意的是:
(1)适当的退让,可以避其锋芒,保全自己。
(2)“低头”是为“抬头”作准备,所以,在低头的时候,看清自己面临的形式,审时度势,懂得适时地低头,还要学会在最佳时机“抬头”。
(3)安于低头,多一些隐忍,学会在低头中冷眼旁观,这样,才能积蓄成功的力量。
3.欲擒故纵,突发制人
使对方尽力表演,轻敌大意,将你之放纵误解为无能。使他人因为过分行为而忽略或宽容你的清算和反悔。
郑庄公初即位时,颇为苦恼,因为他要面对的政敌是他的母亲与胞弟!母亲一直偏爱胞弟公叔段,曾多次请求立他为太子,但郑武公没有答应。郑武公一死,他们便加紧了夺权步骤。
首先,由母亲出面为公叔段要求封地,要庄公把制邑封给公叔段。制邑是军事要塞,庄公没有答应,母亲又替公叔段要了易守难攻的京城,庄公只好答应了。
公叔段一到京城,就加高加宽城墙。对此大臣意见纷纷,要求庄公及时阻止胞弟,以免后果难以收拾。但庄公却说:“母亲要求的,我没有办法阻止!”
公叔段看哥哥没有对自己采取限制措施,便更加放肆起来,下令让西部、北部边陲守军听命于自己,并私自收来周围的城邑作为自己的封地。这种举措使郑国将士们愤愤不平。大将公子吕对庄公说:“应及早下手制止他,否则军队慢慢就会被他掌握了!”庄公还是不紧不慢地说:“用不着。不仁不义的事做多了,就会自取灭亡。”
公叔段看到哥哥还没有反应,更加肆无忌惮起来,聚集粮草,修治武器,扩充步兵和车卒,准备攻打庄公的国都,并约好了母亲作为内应。
这下子举国上下的百姓都义愤填膺。庄公却高兴地说:“时机到了!”于是,派人探听到公叔段起兵的日期,先发制人,提前派公子吕率领200辆战车向京城压过去。京城军民纷纷倒戈,公叔段只好逃亡到国外,庄公返回头将母亲软禁在城池,永远不再拜见她。
对弟弟的夺权野心和母亲的所作所为,郑庄公是了然于胸的。但他并不急于反攻,而是采用“引其发展,陷其不义,突发制人”的手段,先放纵对方,任其胡为,争取到臣心、军心、民心后再置对方于死地。
现实中,“欲擒故纵,突发制人”的招儿如何有效运用呢?
(1)成大事,必须要深谋远虑。时机未到时,要装傻,引诱对手陷入事先设置好的圈套。
(2)暗中观察,对“敌情”了如指掌,为突发制人作准备。
(3)争取人心,展现自己宽容的一面,让众人为你服务,帮你“灭敌”。
4.把握退的时机
无论在哪个领域,无论做什么事情,进固然重要,但在很多情况下,退更为必要。否则就会一败涂地,永无还手之力。因此,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看清形势,把握好退的时机。比如,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或者市场形势不好,在某些领域自己的商品前景无望时,应抽身而退,转移投资方向。
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日立公司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发展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新建厂房建筑材料,新添置一些设备。这时,正赶上了整个日本经济萧条时期,现有产品滞销,卖不出去。面对这一严峻情况,日立公司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条路是继续投资;另一条路是停止投资施工。日立公司经过大家认真讨论、分析、研究,最后,果断决定走后一条路,停止投资,实行战略目标转移,把资金投放到其他方面,积蓄财力,待机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日立公司的决策是正确的。从1962年开始,日本三大电器公司中的东芝和三菱的营业额都有明显下降,但是日立则一直到1964年营业额仍在继续上升。进入60年代后半期,一个新的经营繁荣时期来到了,蓄势已久的日立公司不失时机地积极投资,1967年投入了102亿日元,1968年上半年就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1220亿日元。
日立公司就是及时运用了退的策略,抓住了时机,保存了实力,获得了成功。我们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该进就进,该撤就撤,不能盲目行动,以致失败。
那么,怎么才能把握退的时机呢?
(1)在危难关头,要有胆有识,看准新的门路,当机立断。实行战略转移,及时转产,调整投资方向。这样,企业就能渡过难关,转危为安。
(2)我们所说的“退”之计,并非是消极地退出。“退”与“不退”有时的确需要你的眼光和胆略。
(3)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应冷静、客观、全面地分析市场形势,预测市场前景,正确掌握退的艺术。
5.“逃跑”也要讲策略
军事上有一计叫“金蝉脱壳”,是指通过伪装摆脱敌人,撤退或转移,以实现我方战略目标的谋略。稳住对方,撤退或转移,决不是惊慌失措,消极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内容,稳住对方,使自己脱离险境,达到己方战略目标。
宋朝开禧年间,金军屡犯中原。宋将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这时,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知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兵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拥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使倒悬的羊的前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在古代,“金蝉脱壳”是指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为了迅速摆脱敌人,防止敌人发现,则留下虚假的外形以稳住敌人。但这绝不是消极逃胞,一走了事,这应该是一种分身术,巧妙地暗中调走精锐部队去袭击别处的敌人。但这种调动要神不知、鬼不觉,极其隐蔽。因此,一定要把假象造得有逼真的效果。转移时,依然要旗帜招展,战鼓隆隆,好像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阵势,这样可以使敌军不敢动、友军不怀疑。
在现代生活中,“金蝉脱壳”可以让你在困境中全身而退,具体的做法是:
(1)在撤退前,要有周密的计划,做到有条不紊地撤退。
(2)做好善后工作,不留任何后遗症。
(3)在必要的时候,做好撤退的保密工作,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或出现慌乱局面。
6.把退让当作进攻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进一步万丈深渊,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需要锲而不舍和执着,但过分执着有时会使你钻进牛角尖、走入死胡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不懂得让步,不明白妥协,没有游刃有余和回旋的余地,你就无法取得进步,也许你人生这盘棋就走不活了。该坚持不坚持是懦夫,因为顺利和主动的恢复往往来源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该让步不让步是愚蠢,因为宽容和良好的心态能使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行事的主动权。
德国诗人歌德到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与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相遇,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理地说:“知道吗,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笑道:“而我正好相反。”说完他闪到一边去了。
到底谁是傻瓜呢?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会被聪明所误。在人生的路上,难免会与“冤家”狭路相逢,在与人相处中,难免会发生分歧和争论,若都一味逞强,互不相让,结果谁也占不到便宜,甚至还有可能两败俱伤,使你始终生活在一片阴影中,没有一个好的心境。
诚然,坚持是一种精神,是气质和勇气;而让步则是一种修养,是宽容和智慧。该让步时,坚持是愚蠢的;该坚持时,让步是愚蠢的。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往往是坚持容易而让步难,因为众多的事情都不太涉及人生的前途和工作的原则,而是与个人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相关。所以,学会让步、懂得让步才是最理智的人生选择。那么,让步有哪些技巧呢?
(1)衡量一下退步后能换来什么,然后确定退步的幅度。只有退到合适的位置,你才会停留在最广阔的平台上。
(2)用退步将对手引入你设置好的陷阱中,这样,你就会轻松战胜对手。
(3)在这里,退让不是因为软弱和逃避,而是成事的一种策略,退是为了更好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