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2700000006

第6章 《孝经》(2)

【注释】

①光于四海:光,通“横”;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

事君章第十七

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①?’”

【注释】

①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语出《诗经·小雅·隰桑》。

丧亲章第十八

子曰:“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①,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三日而食,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此圣人之政也。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为之棺、椁②、衣、衾而举之;陈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注释】

①偯(yǐ):哭的尾声曲折委婉。

②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簠簋(fǔguǐ):古代盛放食物的两种器皿;擗(pì):捶胸。

学习提示

纵横古今

《史记·魏世家》记载着“文侯受子夏经艺”,这开启了《孝经》的传播之路。《孝经》在“以孝治天下”的汉代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地位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西汉时,自文帝开始置《孝经》博士;昭帝始元五年,诏令举贤良文学,治《孝经》;宣帝地节三年,立《孝经》为小学课本。汉成帝即位,大臣匡衡上疏:“《论语》《孝经》,圣人言行之要,宜究其意。”(《汉书·匡衡传》)平帝元始五年,征召天下,为讲授《孝经》诸经者供给招传车辆,遣送京师。自惠帝以后,皇帝的溢号都加一个“孝”字。汉代出现了“举孝廉”制度,汉武帝元光元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汉书·武帝本纪》)。

《孝经》在六朝也很流行,帝王们常开展讲《孝经》的礼仪活动。东晋穆帝、孝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孝经》经义;孝武帝作《总明馆孝经讲义》一卷;宋武帝、文帝亲讲《孝经》;梁武帝亲撰《孝经义疏》;北魏时,孝文帝令人将《孝经》译成本民族语言,以教国人。

隋朝时对《孝经》进行研究的学者开始多起来。唐修《隋书·经籍志》,着录各类《孝经》文献“十八部,合六十三卷。通计亡书,合五十九部,一百一十四卷”。

在唐代,《孝经》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唐高祖令徐文远讲《孝经》,并且曾经多次手书《孝经》赐予大臣。仪凤三年,昭令以《孝经》和《道德经》为上经,并将其纳入科举考试内容。唐玄宗多次召集臣子讲《孝经》,并亲自注释《孝经》,颁行天下。今世《孝经》通行本就是唐玄宗注(宋邢禺疏)本。唐时研究《孝经》的学者也很多,像贾公彦《孝经疏》、魏克己《孝经注》、陆德明《孝经释文》、任希古《越王孝经新义》、王玄感《注孝经》、王渐《孝经义》、尹知章《孝经注》、李嗣真《孝经指要》、孔颖达《孝经义疏》、元行冲《御注孝经疏》、李阳冰《科斗书孝经》以及任奉古《孝经讲疏》等。

宋朝皇帝也非常重视《孝经》。宋太宗亲书《孝经》;真宗诏邢昊校定《孝经义疏》;仁宗召集辅臣观讲《孝经》;高宗亲书《孝经》赐向子翘、秦桧等人;理宗赐《孝经》给皇子。同时,宋代也是研究《孝经》的高峰期,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学者,如邢昺、赵克孝、司马光、范祖禹、朱熹等。朱熹根据《古文孝经》对《孝经》的真伪进行疑辩,并把《孝经》分为经、传两部分,再对《孝经》进行了目次重排,并对其所依据的《古文孝经》也进行辩疑,影响了南宋至清末的《孝经》研究。

少数民族政权也很重视《孝经》的教化作用。元世祖诏令国子学定制,凡读书必先读《孝经》。

到明代,明太祖强调《孝经》是帝王治天下之大经大法。洪武朝间,荐举、科举皆讲孝。明永乐十七年,成祖御制《孝顺事实》,颁行天下学校。明代学者吕维棋作了多本有关《孝经》研究的着作,如《孝经或问》《孝经本义》《孝经大全》《孝经衍义》。

清朝时,清朝顺治诏纂《孝经衍义》;雍正诏纂《孝经集注》;康熙翻书刊刻“满汉合壁”《孝经》;乾隆题记《孝经》图。

“五四”运动时期,儒学遭到空前大难,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孝经》受到了严厉打击,被认定是腐败的封建意识。建国后,《孝经》受到多位学者的重视,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文革”时期,受到特殊历史环境的影响,《孝经》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更多的学者对孝道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世纪,对《孝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作者、成书年代、概述、价值、注释、分类研究等方面。

(本部分写作参考:渠延梅《<;孝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5月)

百家争鸣

1.关于《孝经》的作者与成书时间的争鸣

关于《孝经》的作者,前人多有论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孔子自撰。《史记》(西汉)《汉书》(东汉)《孝经正义》(《孝经正义》);(北宋)等书持此观点。比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有:“孔子以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又如《汉书·艺文志》中有:“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

第二,曾子所录。在孔安国《古文尚书·序》(西汉)中就有:“曾子躬行匹夫之孝,而未达天子诸侯以下扬名显亲之事,因侍坐而谘问焉。故夫子告其谊,于是曾子喟然知孝之为大也,遂集而录之,名曰《孝经》”一说。

第三,曾子门人编录。司马光、胡寅、晁公武等人持此说。例如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南宋)中说:“今其首章云:‘仲尼居,曾子侍。’非孔子所着明矣。详其文意,当是曾子弟子所为书也。”

第四,子思所作。王应鳞、倪上述等人持此论。如倪上述《孝经勘误辨说》(清代):“孝经,……考之本文,揆诸情事,确为曾氏门人所记,且断与《大学》、《中庸》同出于子思。此三书之中,于仲尼则称字,祖也;于曾子则称子,师也。”

第五,七十子之徒遗书。比如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代)中有:“今观其文,去二戴所录为近,要为七十子之徒之遗书。”在《石刻孝经论语记》中有:“孝经、论语,皆孔门弟子所撰。”

第六,汉儒伪作。比如清代姚际恒在《古今伪书考》中说:“是书来历,出于汉儒。不惟非孔子作,亦非周秦之言也。……勘其文意,绝类戴记中诸篇,如曾子问、哀公问、仲尼燕居、仲尼闲居之类,同为汉儒之作。”近代的梁启超、胡适等人也持此立场。现代蒋伯潜的《诸子通考》、杨伯峻的《经书浅谈》、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沈善洪、王凤贤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等着作,也都采纳此说。

总之,《孝经》究竟为谁所作,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关于《孝经》的成书时间,虽然也无确切的时间定论,但目前学界基本上都将之定为先秦时期的作品。

2.关于《孝经》当代价值的争鸣

自汉代以后,《孝经》作为儒家“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建立起了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历朝皇帝的极力推崇。然而,在“五四运动”批孔的浪潮中,《孝经》被作为封建统治思想的代表而被全盘否定。在“文革”中,《孝经》也曾经被冠以“完全是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封建道德经”“是用封建迷信的卑劣手法蛊惑人心”“为剥削阶级孝子贤孙树碑立传”的“大毒草”之名。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重新提起孝子和谈论孝道。《孝经》不仅重新出版发行,而且被冠之以“人伦的至理”等美名。尽管如此,当今人们对于《孝经》的认识与态度仍然不同,有的还存在着完全对立的观点。2003年12月上旬,在首届“中华孝文化与代际和谐国际论坛”上,有的论者提出: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泛化、政治化,应持否定态度。他们不相信孝能治国,故不赞同“以孝治天下”。而持不同观点的论者认为:所谓的“愚忠”“愚孝”是对孔子“孝”的理论的曲解,“孝治”应被视为治国安家之良策。

那么,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来正确认识《孝经》的社会价值呢?事实上,尽管《孝经》中有一些天赐神助、忠君等封建迷信色彩的内容,束缚了人们的认识和精神,体现了它糟粕的一面,但其中确有其精华,比如《孝经》《诸侯章》中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意思是身为诸侯,在众人之上而不傲,其位置再高也不会有倾覆的危险;生活节俭、慎行法度,财富再富裕丰盈也不会损益。《谏诤章》中有:“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孝乎”,意思是遇到不符合道义的情况,做儿子的就不能不对父亲直言劝阻。如果一味地听从父命,又哪能算是孝顺呢?诸如这些显然都有可取之处。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我们今天对于“孝”的理解显然是和古代有所区别的。在时代发展、科学和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当今,我们更应看重的是《孝经》中所要求的真心诚意孝敬父母,使父母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以及在极为困难和危急之时竭尽孝心等合理内核是不变的。正是这种合理内核即其精华,才使《孝经》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并世代相传,在历代封建社会中培育了华夏儿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当代,要对《孝经》中传统的孝亲观念进行全面的剖析和鉴别,汲取其中有价值的合理思想,在家庭中提倡“孝”的美德,在全社会提倡养老、敬老、尊老的社会风气,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部分写作参考:吴崇恕,李守义.《〈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7月;吴点明.《试析〈孝经〉的现代意义》,中国德育,2008年08期)

星星点灯

[1]胡平生.孝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6月

推荐理由:周详浅近的解说和清新雅致的译文,准确传达原着的精神,是一般读者了解《孝经》的经典读本之一。

[2]喻岳衡.孝经·二十四孝图.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7月

推荐理由:该书从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入手,配以民间流传颇广的“二十四孝”故事,图文并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芜存精,正确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3]姚淦铭.孝经智慧.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

推荐理由:该书以平易生动的语言引导读者阅读、浏览、欣赏《孝经》这本经典,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孝经》的内涵。

[4]钟茂森.孝经研习报告.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5月

推荐理由:该书是钟茂森教授多年来学习、力行孝道,融会儒释道三家之圣解,而做的修学心得汇报,是读者关于《孝经》拓展阅读的有益读本。

同类推荐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风月滇川

    风月滇川

    本书精选老舍、沈从文、汪曾祺、徐迟、冯牧、季羡林等40多位名家描写滇川的40余篇经典散文,配以精美彩图,以名家的视角,从文化、历史与自然等角度展现滇川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和风俗民情,探寻摄魂夺魄的高山峡谷、灵动温婉的滔滔江河。
  • 庄子心通

    庄子心通

    本书包括:从之初;内圣而外王;自修与待人;三千弱水一瓢饮;大聪明与小聪明;有本才有末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心如故,念你如初

    我心如故,念你如初

    被人设计陷害,导致我意外流产。这件事让我和宋彧的婚姻濒临崩溃。无论我如何解释,宋彧始终不相信我。我恳求他,他甩开了我的手;我挽留他,他转身离去;我撞见他与别的女人亲热,他只是像看陌生人一般回答我道:就是你看到的。289原来,一直只是我一厢情愿的以为他是因为孩子的事而怨恨我,其实,他根本不相信那是我们的孩子.......
  • 天上人间:萌妻养成计划

    天上人间:萌妻养成计划

    一次偶然,遇上了小小的、萌萌的她,死缠烂打,赶走了她身边的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娃娃。面对满山的桃花,他信手拈掉,面对雨后的春草,他无情冷漠的铲除。“徒弟,为师教你的可都记得?”“记得!”“说来听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斩草除根!”“还要魄散魂飞!”
  • 霸道王子与冷面公主

    霸道王子与冷面公主

    冰山男主和女主,外表冰冷,私下话题多,开朗
  • 炼魂魔神

    炼魂魔神

    少年卫晨,天赋异禀,却因为神秘玉佩不入修行门槛,受尽欺辱。皇天不负有心人有心人,终于一日破解玉佩得逆天功法,曾经的废物成为天才。命运从此改变……不服?哥让你跪下唱征服!她若少一丝头发,我便屠尽这天下!!!
  • 搞翻王爷的日子

    搞翻王爷的日子

    都说他娶了一个完美无可挑剔的王妃。听她软软糯糯的说‘王爷说的是’时,也会令他很有成就感。但,每每侍寝时她便给他晕过去或吐过去是什么意思?她身体真那么破?当他将她抛到脑后而与其他小妾打的火热时,却发现,气势凌人教训恶霸的、郊外,策马扬鞭英姿飒爽的竟然就是他病弱柔顺的王妃?!
  • 吸毒者真相:红处方

    吸毒者真相:红处方

    端庄儒雅的军医简方转业后,担任医学泰斗的助手兼戒毒医院院长。在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中,她让许多吸毒者迷途知返。医院声誉渐隆,辛苦求得的中药秘方也开始用于研究和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此时,一名女吸毒患者人格变态,心生歹念,施展计谋,使得女院长也染上了毒瘾。简院长有着冰清玉洁的灵魂,自忖陷溺毒品而又无法戒除,不愿苟活于世,便以自杀的方式去殉神圣的事业。故事是以简的好友沈若鱼的亲历与见闻而展开的,沈以一个吸毒者的身份“卧底”病院,才使得吸毒病人及其经历内幕暴露出来……书中所揭示的毒品与吸毒者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栗,深受震撼。
  • 花剩万世风华

    花剩万世风华

    声声泣,夜夜决。重生于记忆的结束,探索一切问题的真相。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她,倾城绝世。他,万众瞩目。待到重生,一切谜底浮之水面
  • 我的名字叫盖伦

    我的名字叫盖伦

    热血、轻松、爆笑的盖伦成长史。从瓦洛兰之初的青涩,经历战火弥漫纷争的落寞,最后到学院之间的抗争。三兄弟之间的友情、情侣之间的爱情、宿敌之间的迷情、兄弟相残的悲情。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掌握着不一样的命运。用泪与汗水铸就一篇不一样的瓦洛兰历史篇章。
  • 浮生琐

    浮生琐

    自娱自乐,笔风飘忽不定,感谢各位看官(如果有的话...)
  • 万尊女神

    万尊女神

    大伯逼婚?没事,逃婚!面前时悬崖?没事,跳就跳!可是,谁可以告诉她,这个一排排很高很高的房子是怎么回事?有谁可以告诉她,街上一个个奇装异服的人是怎么回事?这是一个古代小女子因为一枚戒指穿越到现代的故事,不喜勿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