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101700000028

第28章 布依族的社会文化(7)

有的地方由本民族的布摩来设坛祭奠,仪式与道场又有所不同,祭奠时间的长短由布摩测算,从入殓之时起到出殡下葬那天,都要祭奠,短的有两三天,长的有四五天。死者入殓后,布摩择日举行“开路”仪式,然后开坛念经。所念均为布依族摩经,摩经内容各地有相同的部分,如“嘱咐经”(摩当)各地摩经都有,“安王与祖王”大多数地区都有,只是内容详略差别较大。开坛诵经以后,每天都有亲友前来祭奠,出殡前一天及出殡当日,祭奠仪式最为隆重。一些地区,出殡当天要举行“砍嘎”仪式,该仪式通常在村边一块空旷的场地上举行。当日清晨,布摩在家祭奠一番后,一路念着“下场经”到举行“砍嘎”仪式的地方,在场地旁边摆一小方桌,场地中央拴一头牛,“砍嘎”前,布摩带领孝子、孝女、孝媳绕着牛先逆时针转三圈,再顺时针转数圈,期间还举行一些简短的仪式,最后由死者的姑爷家将牛宰杀,煮熟了分给一起前来祭奠的客人吃。对于宰牛祭奠,各地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认为是为亡人解除灾难,有的地区认为这一习俗与一个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传说有关。流传于望谟一带的摩经抄本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远古时候有一种人叫做“独热”,其形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爱吃人肉。据说老年人死了,他们争着去吃。后来有一个叫“迪颖”的后生在山上放牛时,看见母牛下崽难产,非常痛苦,他联想到自己的母亲生自己时也一定是这种状况。于是在他父母死的时候,他不忍心拿他们的肉给“独热”吃,就用木头做成棺材将他们埋了,然后用野牛的肉来代替父母的肉分给“独热”吃。从那以后,这一习俗就沿袭了下来。

从死者入殓后直到出殡下葬那天,丧家子媳和家族的人都要忌荤,只吃素,下葬后才开荤。

三、出殡和安葬

出殡的时间各地不完全相同,有的在清晨,贞丰北盘江镇一带一般在“砍嘎”仪式之后。出殡前,布摩要站在棺材边念诵“嘱咐经(摩当)”。然后将棺材移至庭院,丧家亲戚朋友都前来参加送丧,棺材上盖一条红帐,上站一只雄鸡。亲朋好友及村里的青壮年帮忙用绳索将棺材绑好,穿上木杠,待布摩一声令下,众人一起将棺材抬起缓缓向院外走去。根据死者身份的高低以及丧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抬棺讲究四人抬、八人抬和十六人抬,要四平八稳,没抬杠的人随行帮着扶棺材或协助抬杠的人。一路丢纸钱,俗称“买路钱”。孝子手拿拄丧棒在前引路。遇到路不好走需换人时,孝子要跪下迎候。过桥时,孝子们要在棺底背棺而过。棺后随行的人拿着纸人、纸马、纸幡、纸伞,吹着唢呐,敲锣打鼓,孝女和孝媳们一路哭着送灵柩到墓地,如墓地太远,亲友只送到半路。丧家先请阴阳先生择定墓地,按择定的地点和方位挖好墓穴。灵柩送到后,把死者的衣物及纸人、纸马、纸伞等烧掉。棺木下葬之前,先在墓穴里撒一把米,阴阳先生用朱砂画一个八卦图,放只公鸡进墓穴吃米,俗称“滚井”,再在墓穴里洒酒。然后由阴阳先生在四角撒米,把雄鸡杀死将血洒在四角及周围,最后众人把棺材放入墓穴。孝子撮第一铲土盖棺,然后众人帮着撮土垒坟,有的用石灰拌土先盖满墓穴,再用草饼垒成坟墓。墓上插着纸钱、吊杆,孝子再跪祭一次,抬棺和垒坟的人用清水洗净手,再用酒冲一次,点燃一小堆柴火,众人跨火而过,表示与亡者隔离除邪,便可回家。安葬结束后,在家里神龛下的侧面放一张桌子,摆上死者的牌位和女婿送来的祭品,供奉一百天。洗孝后,把牌位移到神龛上与老祖宗一起供奉。洗孝日,丧家要宴请宾客,以示丧期服孝已满,丧事才告结束。有的地方还需继续守孝三年,三年内仍戴孝帕,不办红喜事,贴对联不能用红纸,只能用绿纸。

四、丧葬习俗的演变

通过在不少布依族地区调查发现,布依族给死者竖碑的年代最早在清雍正年间,乾隆、嘉庆以后才逐渐盛行。由此可见,布依族在丧葬方面习汉礼从汉俗也可能是从此时开始的。据清田雯《黔书》上说:布依族“犹用汉俗”,或谓布依族“皆习华风,读书应试……”(引自《瓮安县志》),丧葬礼仪恐亦是从此开始从简变繁。现在的丧葬礼俗除保留一些自己的特点外,还加进了不少汉族的东西,使这些礼俗反比汉族隆重和冗繁得多。有关布依族丧葬习俗,有史可稽的可以追溯到明代。据明郭子章《黔记·诸夷·仲家》记载:“丧,食尚鱼虾,而忌禽兽之肉,葬以伞盖基,期年而焚之,祭以枯鱼。”康熙《贵州通志·蛮僚》记载:“丧则屠牛召亲友……习阴阳家言,不上坟”说明清初以前没有棺葬。乾隆年间安顺府属有“葬不用棺”。道光《安平县志》记:“而用火葬习俗,三年后,视尸朽烂,举火焚之,以瓦缸捡骨灰埋窖。”不用棺葬,不垒坟堆,故以前布依族祖先尸骨,都无所存。直到清代中叶才逐渐有坟茔、立碑等,明确了祖先的葬所,为后代子孙留下了扫墓的标记。例如罗甸县的高芝,新中国成立后因掘地,发现骨灰缸七八百个之多,平塘县的克度也发现不少。上述记载,说明了从火葬到棺葬、垒坟、立碑的演变过程。

第九节节庆习俗

布依族的节日活动一年四季不断,除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与其他民族基本相同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九月九”等是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更具民族特色。布依族节日礼俗中积淀的思想和文化,反映了布依族人对自己的独特生活方式的认同,折射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

一、春节

春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但在多数布依族地区,人们过春节隆重的程度不亚于汉族。每到年底,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操办年货,杀年猪、做甜酒、酿米酒、打饵块粑、磨吊浆粑、缝制新衣等。出远门的人在外无论多忙,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过春节。二十八九,家家户户要将屋里屋外彻底打扫干净,有些村寨还要举行“扫寨”仪式,以驱邪避灾。大年三十当天,要贴对联。贴对联习俗是汉文化影响的结果,布依族受此影响较深,时间也较长。神龛上用红纸写的“天地君亲师”牌位每年都要换新的。此外,神龛下的土地牌位、中厅两边的立柱以及所有门窗,包括关牲口的圈门和院门,在大年三十这天都得换上新的对联。三十晚上全家团聚,要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祭祀祖先。家长一边烧纸钱,嘴里一边念叨,请故去的先祖回家过年,祭祀毕,全家一起吃年夜饭。当夜家家户户都要打糯米粑,一部分作为春节期间拜年用的礼物,一部分作为春节期间自己食用,另有一部分留着开春以后农忙时节食用。多数地区有除夕夜守岁的习俗,小孩要跟着大人熬到半夜,大人要给小孩“压岁钱”。大年初一,妇女们争先恐后地去井边挑“聪明水”。

过去,布依族地区春节延续的时间比较长。除夕夜至正月初三要煮饭祭祀祖先,青少年在村里尽情玩耍,初四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通常是嫁出门的姑娘回娘家给父母拜年,尤其是上一年刚出嫁的,女婿要邀约族中的一帮青年男女浩浩荡荡前来拜年。布依族比较注重亲戚之间的往来,并通过年节、红白喜事等互相往来保持联系,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姑舅之间拜年一般要在三代人以上。青年男女之间的社交也利用春节得到强化。亲友之间的拜年往来通常要到正月十五才结束,而青年人玩耍则一直要到正月底过完“了年节”以后才结束。

二、“三月三”

“三月三”是布依族祭社神和山神的一个宗教性节日,过这个节的时间一般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有的地区定在每年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寅日。这一天,多数地区的布依族村寨都要进行“扫寨”活动。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放公鸡等供品,还要杀一条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布摩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祭祀仪式由布摩主持,祭毕,在入村的每个路口拴一根草绳,横跨在路的上空,表示村中有大事,拒绝外人进入。在古代,这一行为一旦实施,是要生效的。“三月三”当天,如有外村人胆敢从草绳下经过,进入村子,当年全村所有不顺利的事情都要归咎于他。而现在这一习俗不过是传统文化的遗存罢了。一些地区凡参加“三月三”祭山神的人只准讲布依语,穿青、黑、蓝三种颜色的布依服装,其他民族的语言和服装一律禁说禁穿。这一天,人们要吃白、黄、黑三色糯米饭,忌在家说话、抽烟、做事,据说这样做能避免火烧房子。有的地方又传说“三月三”是祭小儿神母娘娘的节日,布依族认为小儿的成长,全靠神母娘娘的关照。有的婚后多年不生育者,要搭一座花轿,祈求神母通过花轿送子,为此,人们要做花糯米饭,煮红鸡蛋敬供神母、祭花轿。

三、“四月八”

“四月八”是一个与稻作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节日,布依族地区称为“牛王节”或“开秧门”,镇宁县一带称“牧童节”,黔西一带称“开秧节”。在一些气候比较湿热的布依族地区,早稻开始下种,因此过这个节日的目的在于祈求风调雨顺,禾苗茁壮成长,耕牛健壮。相传“四月八”是牛的生日,因此也叫“牛王节”。在荔波、罗甸、紫云一带,“四月八”这天要用枫香叶泡水给牛洗澡,让牛休息一天,用花糯米饭放在水里搅拌后给牛吃。用鸡、刀头、香纸蜡烛等祭祀“牛王”。镇宁县一带布依族要赶牛上牛坡草场给牛“洗礼”。独山、荔波、平塘、惠水、花溪一带用紫荆藤、黄饭花、红刺根、枫香叶等染料来浸泡糯米,蒸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喂牛,男女老少穿着盛装参加规模盛大的斗牛大赛。荔波羊凤一带每年“四月八”这天,仍举行大规模的斗牛大赛,邻近县的“牛王”都会参加,牛的主人关注几千上万元的奖金,更关注比赛中获得的奖项和荣誉。

同类推荐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

    你相信成吉思汗在九岁时怕狗吗?你相信这个胆小的孩子在几年之后会杀死他的弟弟,就为了一条小银鱼吗?在这个孩子的大脑深处,是不是藏着能够在某种环境下主宰他命运的遗传密码?起始人口只有不到200万的蒙古国,又如何能马踏列国,开拓出一块将众多文明裹挟其中的空前疆域?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新书《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已经发布,这本书风殇会更加用心的去写,写的更加精彩,请各位书友们能够给予我一点关注,多多收藏,多投推荐票,多多打赏,多多评论,助我一臂之力......(新群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5.8.9.8.2.1.7.4.7(五八九八二一七四七)
  • 乱世黎明

    乱世黎明

    第一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照顾!写的不好之处,敬请包含!崇祯是个新世纪青年,没事就看看明朝的一些东西,这可能是跟他的这个名字有关系吧,他都很好奇,老爹是咋想的?给他取了个崇祯的名字!但是名字是爹妈给的,他也是很无奈!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看着电视剧里面王承恩悲凉的喊着,崇祯也感觉深深的难过,虽然自己不姓朱,可自己名字跟他的年号是一样的啊!这难道不是缘分?不由得为了他难过,16年兢兢业业,最后不但没有中兴大明反而成了亡国之君,可悲可叹!同时也为汉族难过,从此清军入关,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可能苍天感受到了他的这份难过,竟然让他穿越回了明末,成了新的崇祯皇帝,这难道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敬请期待,乱世黎明!
  • 大国民

    大国民

    这是一部恶搞风格的历史小说,你可以认为自己看到了任何东西。但无论你看到了什么,这只是一部恶搞的小说。
  • 大明圣国师

    大明圣国师

    天启七年,圣国师从天而降,开启了大明新时代的篇章。带着木匠皇帝搞发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圣国师哪有大明这个日不落帝国
热门推荐
  • 钻石甜宠:试婚男神么么哒

    钻石甜宠:试婚男神么么哒

    时先生肤白貌美高冷范,是警界一朵高岭之花,在她面前却是装疯卖傻,节操碎成渣渣!
  • 最强店主

    最强店主

    对于一个恋家的人来说,穿越本身就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偏偏还绑定了一个商店系统,如果半年之内无法把商店升级,商店就会倒闭!而绑定人也会随之死亡!穿行于这个强者林立的世界,每个角落都存留着他的传说。不仅仅如此,陈乐还收了许多店员。“天才?那也只能给我打工而已!”————————————————————————(本人承诺,只要上架,绝不太监!收藏、推荐票,快到碗里来!)更新时间:早上十半点一更,晚上六点半一更!
  • 狂仙魔尊

    狂仙魔尊

    十万年前,他狂傲修真界。他偶得时空珠,傲视群雄!时过境迁,且看他又如何,一剑断红尘,一拳毁天地……我若要有,天不可无。我若要无,天不许有!(狂仙)
  •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寂寞浮图

    寂寞浮图

    寂寞浮图,人世百晓。一袭白衣,问江湖路远,可否与我共青衫仗剑行?书生亦配剑,阅剑如阅心。此剑有胆气,此身有正气。剑中印寒芒,一剑破万重。
  • 三生三世奈何桥

    三生三世奈何桥

    三生三世,谁规定了缘分,谁命定了对方,即是有缘可怎耐无份,何妨纠缠,早知当初就不该相遇......“莫忘,当初你负我,你莫家人杀我君家人之仇,我怎能不报?”女主凛然说道。“那你冲我一人来便好,何苦伤了无辜?”莫忘平静的望着眼前自己深爱的女子。“不,我全家的性命你一人抵不来,我不杀你,我要让你一辈子活在痛苦当中”‘君兮相惜又何惜,莫望相忘又何忘’莫忘,君惜......无意窥了轮回镜,竟是...竟是有三世之缘......原来,原来我欠了他这么多..“潇云,对不起..”女子毅然转身,殊不知泪已湿了面颊..等我,莫望...又走了一回奈何桥,这次的彼岸花竟比头两次来的更妖......
  • 妞本迷糊:撞上高富帅

    妞本迷糊:撞上高富帅

    他——高富帅,有钱有势有背景。她——迷糊女一个,无钱无势,只有背影。偶然相遇、懵懂恋爱、一场车祸、一场误会、一场错过。当迷糊女撞上高富帅,一切是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阔别五年,他还会记得她吗?知道这世上有她们母子的存在吗?“不知道为什么,看到你,我的头就很痛,我的直觉告诉我,我们以前一定认识。”“对不起,你认错人了。”
  • 亲爱的,你是个妖孽
  • 雨师的镇魂曲

    雨师的镇魂曲

    人生在世就是混口饭吃,经策表示压力很大,因为雨师这个职业正在没落。
  • 夏日之雪

    夏日之雪

    在这个使人燥热的夏天中,一个超平凡的女孩被亲生父亲找到,摇身一变成富翁。同时也结交了一群好友,与好友当中的某人的感情会不会什么发生微妙的变化?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这个自称命运平凡的女孩会有怎样不凡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