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95100000007

第7章 用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观点、总特征,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的联系,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量变和质变是事物运动、变化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的过程;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科学地认识事物,正确地解决问题,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第一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讲的是:从前,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与它们无关,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他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救火。过一会,火倒是扑灭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火与鱼表面上不相干,但实际上火——水——鱼是有联系的,鱼儿与城门失火通过池水这个中间环节而发生了联系。世间万事万物莫不如此。

一、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起来的画面。

1.联系的含义及其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从浩瀚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从客观世界到主观世界,整个世界无不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可以说,联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那么,什么是联系呢?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不是事物之间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和永恒的现象。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常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而不是各种孤立的事物的机械堆积。

联系的普遍性已为人类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发展所证实。比如,在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它们组成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因素既受到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其他因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无不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如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等。如果某一部门、某一环节发生问题,比例失调,就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别的部门和环节。又例如,生活中住房紧张,有人说,多盖点房子不就解决问题了吗?其实,问题并不这么简单。要建住房,不仅要解决地皮、下水道、天然气、暖气、用电、用水等问题,同时还要解决交通、服务、幼儿园、饮食、商店等问题。可见,解决住房问题就和许多事情联系着。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中普遍联系的程度就越高。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程度越来越高,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国际性的经济技术和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对外开放已成为每个国家必须坚持的不可逆转的基本国策。这些都是对普遍联系的最好说明。

2.联系的客观性

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承认也罢,不承认也罢,事物的联系总是客观存在的。就是说,事物之间的联系既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也不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而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利用这些联系。例如,虽然地球和太阳相距1.5亿公里,但两者之间存在着客观联系。由于太阳对地球有巨大的吸引力,地球由于公转对太阳有巨大的排斥力(离心力),两者的共同作用才使地球以30公里/秒的速度围绕太阳旋转,这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样地,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人才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想跳多高就跳多高,投掷出去的石块才不可能飞离地球,而总是要落在地球上。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引力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实践中,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主观随意“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把“8”与发财联系起来,把“6”与顺利联系起来,认为“手相、生辰、八字决定人的命运”、“地震、彗星预示国家兴衰”等;另一种则是无视联系的客观性,任意破坏事物之间的正常联系,比如“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无节制生育”等,肆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使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要尊重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就要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真实的联系。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如实反映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强化对人们有利的联系,削弱对人们不利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所谓联系的多样性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和多种多样的。大体上说联系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的根本性质及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我们必须对事物多种多样的复杂联系进行具体分析,抓住那些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和主要的联系,从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和有效地改造事物。例如,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话说明尽管“天时”、“地利”、“人和”都与战争有关系,但“人和”与战争的胜负是主要联系,“天时”、“地利”与战争的胜负是次要联系。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联系是多样的,而这些不同的联系,对战争胜负的作用程度又各不相同。

把握联系的复杂多样性是同把握条件的复杂多样性密切相关的。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中我们可以知道,每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于周围的其他事物,而这个“其他事物”就是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所谓条件,是指同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

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一定联系之中,因而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走向灭亡。例如,生命现象的产生和维持,就必须具备水、氧气、营养、适当的温度等必要条件,地球上具备了这些必要条件,生物才能够在地球上产生和存在。人们常强调,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里说的地点和时间也是条件,归根到底是一切以条件为转移。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离开一定的条件,我们甚至连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也搞不清楚。因为,在久旱逢霖的条件下,下雨是有益的;而在久涝盼天晴时,下雨就是有害的。

我们要承认条件的客观性,去做那些具备了一定条件、经过努力可以成功的事情,不要去做那些不具备条件、经过努力也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当然,唯物辩证法讲条件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条件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当我们处于不利条件时,不应当灰心丧气,畏缩不前;当必要条件尚不具备时,也不应当消极等待,而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必要的有利条件,实现自己的目标。唯物辩证法承认条件的可变性,但并不认为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和创造条件。改变和创造条件必须遵循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也要依赖一定的条件。不讲条件、盲目蛮干和无所作为、坐待条件成熟都是不可取的。

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世界上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不仅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是运动发展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无论是自然界、社会还是我们的精神活动,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

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发展。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所谓运动就是指世界上一切变化和过程。

一方面,没有联系就构不成运动。事物的相互联系是构成运动的必要条件。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事物原有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即引起事物的运动。就像正是由于太阳与地球之间巨大的吸引和排斥力的相互作用,才使地球上出现四季变化和潮汐涨落等现象。而且,相互联系也是显示运动的必要条件。单个的孤立的物体运动是不存在的。如果离开了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就无从考察和理解事物的运动。

另一方面,联系也离不开运动。如果一切事物都是不运动、不变化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以及事物之间就不会有联系。离开运动来考察联系,实际上是否认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当然也就否认了相互联系。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运动一般来讲有三种情形:一是同一水平的运动,如一种社会形态内部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状况的量变过程;二是下降的运动,即从高级运动形式向低级运动形式、从复杂向简单的转化,如化合物的分解、生命体的死亡;三是上升的运动,即由低级运动形式向高级运动形式、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化,如生命的出现、社会形态的更替等等。其中,上升的运动占据主导地位。运动总的趋势、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这种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就是发展。所以说,发展也是一种运动,但它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

发展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前进及上升的运动变化。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发展;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也不是发展;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倒退变化更不是发展。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新陈代谢”。

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是否具有新特点,形式新奇和具有新特点的事物未必有强大的生命力,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因为新事物在刚产生时,往往是弱小的、不完善的,由弱小到强大,由不完善到较完善,需要经过一个发展过程。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从表面上看,必须从本质上看。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比较弱小的,旧事物反而比较强大,但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因为:

就新生事物的本质来看,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具有其存在的根据。

就新生事物的产生来看,它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一方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落后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某些合理的、尚有价值的东西,还增添了一些新因素,形成了更能适应新环境的新结构、新功能,因而具有比旧事物更强大的生命力。

就社会领域而言,新生事物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代表了先进阶级的意愿,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因而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使其能最终战胜旧事物。

当然,我们应看到,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不会一帆风顺,而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新生事物自身的完善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植新生事物,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虽然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是纷繁复杂的,每一个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方向既可能是上升发展的,又可能是下降蜕化的,但从总体趋势看,物质世界是永恒发展着的。现代科学,特别是天体史、地球史、生物史、社会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已日益清晰地描绘出物质世界辩证发展的图景。

同类推荐
  •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的人生智慧

    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被潮流和流行风尚所吞没,成为没有思想的躯壳,然后在信息的丛林中变得无所适从,从而感到生命的彷徨和杂乱无章,在喧嚣中把我们本应体验的美好人生悄然错过。这时候,我们极需要一种让一切归于平静的温婉与淡定来放置真我,我们这才发现,一切原来那么简单——成功是那么简单,快乐是那么简单,幸福也是那么简单。南怀瑾大师把老子、庄子、孔子等先哲的智慧,以通俗的方式娓娓道来,趣味横生。他谈儒学,说道家,讲禅宗,评世间百态,论人生种种。
  •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儒家智慧一点通

    儒家智慧一点通

    一位圣者用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的语言为现代人上了一堂关于儒家智慧的人生课,希望能以孔孟之道指点迷茫人生,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晏子原来这样说

    晏子原来这样说

    走近晏子的心灵——去感受他的仁爱无边,躬亲示范……晏子是思想的圣者,行动的巨人,后世的尊崇。走近晏子的学说——去品读他的治国良策,忠君为民……晏子是旷世的贤臣,万民的榜样,永恒的丰碑。
热门推荐
  • 食尸藤

    食尸藤

    我只是一颗种子,但我会强大,强大的让人绝望,我会站在巅峰,欣赏那绝巅的风景。
  • 何处清尘至

    何处清尘至

    独立自主的宅男好青年傅清严,肯定从没想过自己走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就把自己交代出去了。虽然他生活中是职场新人小白一只,线上也是网红作者加男神一枚!所以,是不是勉强可以配得上他?南征北战,金戈铁马,血染战衣,以杀止杀。贾纪尘没想过,自己保卫的国家,葬送了她。死亡悄无声息,却莫名重生。那么,她在哪里?寻觅15年,终于遇到她!等等,好像有哪里不对!她,怎么变成了他?不过,他真的是她么?
  • 新鬼故事

    新鬼故事

    来自地狱的声音,来自地狱的呼唤,你听到了吗?
  • 绝色嫡女凰傲苍穹

    绝色嫡女凰傲苍穹

    前世的我是杀手界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却丧命在唯一的朋友手中。重生异世,尽管被称是废材,但灵珠在手,加上前世的经验,绝对能傲视苍狼大陆。可是已经决定今生绝不再相信任何人的时候,这个不断的出现在我的眼前的腹黑傲娇男,却一直宠我溺爱我,又怎么都甩不掉,而我竟然慢慢的开始相信他,为他心动,真的是够了。
  • 时光未老,我也还在

    时光未老,我也还在

    她不幸被人踩死,结果竟然穿越了。在异世大陆看她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俯视众生
  • 大学男生宿舍

    大学男生宿舍

    这是一个发生在大学男生宿舍里的故事。五个室友出生不同,性格各异,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纠纷,宿舍里还时常出现种种怪异现象,让人感觉困惑,担心而又恐慌。后来,一桩震惊校园的宿舍谋杀案发生了,案情扑朔迷离,导致相互怀疑,人人自危。最后在男主角陈见清依靠自己平时生活上细致的观察和严密的推理,真相终于大白。
  • 何常在

    何常在

    “我不要去魔都”“恩,不去。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银子,你这么迷糊。”“。。。我说我不要去魔都”“恩,不去。中途去一趟兰花镇你三哥在那等你。”“我说我不去!我不要去魔都!”“恩,我知道了,不去,乖。到了之后用千里镯告诉我。”。。。。。我真的不去!嗷嗷嗷我不去!“”恩,不去,就在这。途中不管遇到什么都不可以离开包裹,一定要记住。""。。。。。恩,我知道了。我到了就告诉你”
  • 职场经济学

    职场经济学

    职场,是我们每个人步入工作圈子之后必须面临的话题。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如何在职场中快速升职加薪、成为重要的少数人就成为每个职场人士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在职场的种种行为中蕴含了很玄妙的经济学原理。只有遵循并且善于运用这些经济学原理,才能够成为职场中的大赢家。
  • 火影之斗狼

    火影之斗狼

    我很喜欢君麻吕美食里面的斗狼觉得他们都是银色的很配试着写写玩封面自动恼补眉心两个点还有务必请原谅我我要把书的名字改了
  • 五大野蛮公主PK五大恶魔王子

    五大野蛮公主PK五大恶魔王子

    公主也有倒霉的时候?先是机场遇到恶魔、这还算是好的。怎么现在拌个丑还被狗追啊。这也就算了。怎么还让我遇到那什么恶魔男啊。这一切的一切都算了。为什么我老哥还跟恶魔一起?简直是教坏人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然说得没错。看吧。把我们的几位公主都拐到手了。虾米?还未婚夫?我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