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贫困是影响和限制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重视解决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的问题。而宁南山区的扶贫工程,则是直接关系到宁夏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经济振兴的大事。作为宁夏扶贫攻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移民吊庄工程实施十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万亩良田的开垦和一个个移民村落的建成,使得山区劳动力资源和川区的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机的组合,这几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必然迸发出强大的生产潜力,推动扶贫与开发建设的进一步紧密结合,促进宁夏社会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与此同时,移民开发社会效益也是十分显着的。移民吊庄这种异地迁徙和经济开发活动是一个社会变迁的运动。十几年来,移民群众的艰苦创业不仅实现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转化以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而且面临的是一个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过程。由物质所决定的精神世界的变化,移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的更新,移民人口由数量的控制到质量的提高,移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移民新社区的管理诸多非经济因素对移民开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这种社会效益又对整个宁夏地区民族经济及社会发展,对民族振兴和民族团结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移民吊庄的社会效益来看。首先,是使人口与环境趋于协调。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超载人口的压力,达到了搬迁一户,宽松两户,解决三户的目标。迁入地在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的同时,扩大了人工直接控制的区域。其次,提高了人口的思想文化素质。人口的优化是人地系统优化的前提和决定因素,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又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不仅包括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还包括人际交往方式、思想观念、社会文化心理和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移民迁入地区大都选择了文化层次较高,靠近都市的地方。例如,泾源县吊庄芦草洼农业综合开发区,位于银川市新市区西南郊和永宁县北境;隆德县隆湖经济开发区位于石嘴山市境内的平罗县与大武口区结合部,地处银北工业腹地。移民群众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学习现代管理方法,增长了知识,人力资源逐步得到了开发。移民长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等靠要”的旧习惯转变成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新观念。其三,人口的定向移动推进了人们的行业流动,促进了山川人员、信息和经验交流。吊庄移民不仅通过搬迁特困农户,解决了山区的人口压力,同时还将新的思想和观念传播到山区,使原来较落后、封闭的山村,打开了一扇窗口,带动了整个南部山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变。由此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移民吊庄所取得的社会效益是显着的,并且是多方面的,随着独具特色的移民吊庄新社区的建成和发展,由贫困山区搬迁来的数十万移民群众已在新土地上安居乐业,成长为一代具有现代化意识的新型农民,它预示着宁夏山川走向科技兴农,农业现代化的明‘天即将来临。对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意识对传统观念的冲击
移民群众搬迁到川区,摆脱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逆境,随着人文环境的改变,思想观念也逐步发生了变化。在贫困落后的山区,人们所面临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恶劣、自然资源的匮乏和难以温饱的物质条件,更严重的是由物质而决定的思想和精神的贫困。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文化水平与生育率、经济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即文化越低,生育率越高,经济收入越低。西海固地区正是这样一个文化落后的地区。从文化程度来讲,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例。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固原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2.8年,同期宁夏为4.36年,全国为5.2年。
看出,固原地区人口文化程度与宁夏全区乃至全国相比差距极大,尤其是文盲、半文盲比例占52.18%。
在封闭保守、信息通讯不通畅的山沟里,人们看不到知识的力量,认为“与其识几个字,不如放牛放羊拾几个钱花”。从生产方式来讲,靠天吃饭,春撒一把籽,秋收一把镰,耕作方法简单粗放,种植品种单一,技术简单,工具落后,一遇灾害就不得温饱。从生活方式来讲,西海固人处在自然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超土地负荷的压力之下,人均耕地不到三亩,又多是坡地、山沟,亩产不过50kg,年人均产粮150kg,收入约150-200元。经常陷于困境的山区农民,靠政府救济过日子,“等靠要”形成了思想模式。人们的需求只能局限于维持生存的最原始最古老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不求进取、苟安一方、安土重迁、安于现状等构成了人们固定的生活模式。在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下,人们的社会交往就局限于狭隘的地缘圈、血缘圈,亲不亲故乡人,方圆百里内人们都是一个“活法”。文化认同的范围很小,社会交往的方式内容也很简单落后,缺乏发展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在这种人文环境下,早婚、早恋、多子多福等传统观念也就有了土壤与基础。由此而造成的人口压力、生态破坏就不难想像了。常言道,天造孽犹可活,人造孽不可活。宁夏南部山区自然环境极差条件下的人们观念落后、封闭,更成为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最根本的障碍。
移民搬迁到灌区之后,随着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气候条件的改善,耕作方法精细了,种植种类繁多了,种植技术复杂了,包括选种、育苗、浇灌、施肥、用农药等等。同时还增加了养殖业,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起飞的翅膀,也相继发展起来。川区现代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和富裕的生活,川区文化的发达,使山区群众大开眼界,面对唾手可得的效益、财富,移民群众的思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
移民群众有他们自身的一些特点,他们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不同于迁入地周边地区的“川区人”,也有别于迁出地“老家的”山区农民。其一,这些移民群众尽管文化普遍落后,观念仍较保守,需要提高文化素质及开阔眼界即知识更新。但比起老灌区的农民,他们致富的愿望更强烈,由于吃的苦太多,在吊庄他们更具有改变生存环境、脱贫致富的强烈欲望。其二,山区群众肯下苦,具有超出川区农民的耐受力,吃苦耐劳、韧性特强。这种在恶劣自然环境下培养磨练出来的特质,奠定了他们在新环境下开发建设的勇气、信心的基础。其三,比起迁出地老家的农民,他们更多地接受了新观念新思想。在新的生存空间,他们找到了生机,找到了希望。过去的单纯依靠政府救济的“等靠要”的生存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被动的、屈辱的生存方式,在输血式的扶贫机制下,山区农民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救济和最低生活的维持,而失去的是人的自尊、自信和更多的机遇。在新的生存发展空间里,移民群众在经济开发的热潮中认识到,愚昧落后、不思进取、浑浑噩噩将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战胜自身的弱点,树立起自强的意识,由“等靠要”变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在对吊庄933名移民群众的问卷抽样调查中,我们得到了有关的信息。当我们问到“你认为致富要靠谁?”其中回答“完全靠自己”的有290人,占总问卷的31.1%;回答“主要靠自己、也需要政府帮助”的有554人,占总问卷的59.4%;其中回答“完全靠政府的”有14人,占总问卷的1.5%;回答“大部分靠政府的”有35人,占总问卷的3.8%。事实证明,移民群众在十几年的吊庄建设中,真正树立起自立自强的意识?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起了新的家园。
(二)思想与观念的更新
1.市场经济观念的树立
随着吊庄区扶贫开发项目的启动,广大移民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与此同时,现代化的农业结构的调整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移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移民的市场经济观念也在加强。以前移民群众长期习惯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以满足温饱为目的。然而在迁入地现代化产业发展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冲击下,面对效益、财富,他们大开眼界,同时在艰苦创业中尝到了甜头儿。在实践中,他们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力量,科学技术的力量,他们不断地改变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
(1)科技致富: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在种植业方面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过去山区农民没种过水田,来到引黄灌区学习种水稻技术,精耕细作,许多移民成了种粮大户。学习果树栽培,在秋天的移民农家小院里,苹果挂满枝头。
他们还发展家庭养殖业,引进优良的鸡、鸭、兔等品种,边干边学,勤劳致富。
县内吊庄同心河西镇的建新村移民杨维英,当初是从喊叫水搬迁来的。凭着他的高中文化程度,在河西率先实施套种玉米、套种大豆、穴播地膜小麦,成了科学种田的能手。他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还无偿地帮助村民们推广种植技术,多次受到县政府的奖励,1996年被破格提拔为河西乡科技副乡长,现任丁家塘乡的副乡长。
隆湖开发区六站中村村民蒙红忠,1985年一家人从隆德杨和乡上叉村搬迁来时,只带着五口袋洋芋和十口袋麦子。几年间,他靠勤劳的双手,付出辛勤的汗水,换取了一家人的丰衣足食。1989年他买了两头牛,又买了一台磨面机,开始了养殖和加工的创业历程。现在蒙红忠一家拥有3台磨面机、1台碾米机、1台粉碎机。
同时饲养着24头肉牛和21头猪,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业大户和致富能手。一进村口,老蒙家的马达轰鸣就使得移民新村显得生机勃勃。
(2)改变以农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采取多种经营
移民吊庄的群众一改以往的传统生产方式,在不断改良土地,增加粮食产量,科学种田的同时。他们多方寻找出路,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打工,跑运输、做生意,家庭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收入来源多种途径,多样经营方式互补。如同心县河西的朝阳村民马尚忠,80年代初由喊叫水搬迁来河西镇。十多年来,他充分利用扬黄灌区发展经济的的便利条件,不仅获得粮食丰产,还瞅准了跑运输的行业,先买了手扶拖拉机,后来又买了一辆大汽车,日子慢慢富了起来。他还办起了机砖厂,每年总收入两三万元。
移民群众说,过去在老家,靠天吃饭、靠国家救济。常常闲得双手往袖子一抄,晒太阳,“谝闲话”。现在不同了,一天忙到晚,讲的是效益,讲的是市场。移民们把辛勤的劳动和自己的生活条件的改善挂起钩来,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越干心里越热乎,越干心里越踏实。
市场经济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它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尤其是促进了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市场经济的引人,通过市场使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有效组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为的封闭状态已开始被打破。在开放的环境中,区域性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形成一批经济支柱产业,吸收了大批贫困地区的闲置半闲置劳动力。这些“打工族”,不仅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学习了技术技能,而且人口流动获取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扩大。
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同时又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改革的推进与市场的发展客观上需要相适应的观念和文化与之配合,没有这种观念和文化与之配合,改革不可能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就很难建立起来。
在冲破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模式的同时,贫困地区的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得到了解放。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移民社区的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少年来,贫穷困扰着人们,观念的落后束缚着人们,山区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难以发挥,人性与个性被压抑。在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里,他们的人性与个性品格被张扬,他们的才智和潜力得以释放。
(3)树立竞争意识,敢于冒风险
随着移民开发的步伐加快,移民群众的市场竞争意识也在增强,农户之间、行业之问的比发展、比收入的竞争意识日益增强。
家庭之间比谁家的日子过得红火,谁家盖了新房子,谁家购买了大彩电,买了汽车,装了电话,都是一种致富的竞争。在行业之间及行业内部的竞争使经营者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益。人们奔小康、奔富裕、奔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愈益强烈,这种强烈的愿望正是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内在动力。这种攀比和竞争的思维方式深入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移民社区的产业开发加快了速度,使移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使移民社区充满了生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