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8400000012

第12章 何为“水星”计划(10)

其实不然,阿波罗飞行实际上是沿着一条十分复杂的曲线进行的:先通过一、二级火箭把飞船送入180千米的圆形环地轨道。在此轨道上运行1.5~2周后,再通过第三级火箭的推动使飞船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奔月轨道。在飞船距月面约110千米时,进入先椭(tuǒ)圆后圆形的环月轨道。在作了13周的绕月飞行后才由登月舱正式登月。

为什么登月飞行要走曲线呢这是因为,地球、月球都在运动之中,火箭的发射都得考虑这种运动。选择最佳的航行轨道对规划飞行时间、优化火箭设计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再则,登月飞行是空前规模的航天创举,虽有充分而精确的前期试验,但在正式奔月和登月之前,先在绕地、绕月的“停泊轨道”上逗留做冲刺前的精心调整,也是十分必要的。

未来的客机是什么样子?

最近,美国麦道公司及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联合,研制一种外形像“飞翔的蝙蝠”的未来型客机。

据调查资料表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交流的日益频(pín)繁,空中旅行越来越繁忙,而且乘客数量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因此,美国麦道公司和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要求制造新型“超巨型”客机,以缓和航空交通的拥挤状况。这种被称为“机翼机身融合体”(简称BWB)的飞机正在研制过程中。

BWB飞机将拥有800个座位,头等舱54个座位,二等舱229个座位,余下的为经济舱的座位。机翼为双层舱结构形式,可用来运送旅客和货物(下层为货舱),它的航程为1.3万千米,时速是966千米,飞行高度为1.2万米。BWB飞机将使用强度大、质量轻的碳复合材料制造,其性能比目前所有的客机都优越。

将来会出现月球城市吗?

美国航天局提出一项计划,打算在2010年,耗资1000亿美元在月球建立一个可容纳100人的基地。这个基地外形为轮状或圆筒状,直径1~2千米,内有山脉、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还有许多生物,是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充满生机的封闭型生态系统。

美、日等国还准备从2020年起他们将建设月球农场和工厂,研究开发利用微波照射等提炼氦的技术,以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并把多余的能源输送回地球。从2030年开始,月球上的居民将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月球到地球之间设有定期往返的航线,中途还有供人们休息和娱乐的太空旅馆。

航天界还有一个更令人鼓舞的目标,到2050年,在月球表面建造一个巨大的人造气罩,内有青山绿水,自然环境如同地球一样。到了那个时候,月球上将出现一座座崭(zhǎn)新的城市。不过,由于客观因素影响,月球城市的居民不会太多,也许只有数百人。

太空之旅离我们还有多远?

美国安德鲁航天技术研究所已研制出一种新型推进方案,取名为“炼金师”。该方案能够大幅度降低航天飞机起飞和飞行的费用。因而,几年来一直停留在宣传阶段的太空旅行不久将成为现实。

与以往的设计不同,航天飞机将不再凭借自己的力量起飞,而是由一架类似波音777的飞机来运载。如果采用传统的垂直推进方式起飞,航天飞机需要非常大的推力才能克服重力,而采用运载飞机可节省很多花在推进剂上的费用。另外一项降低费用的举措就是减轻安装在运载飞机上的航天飞机的重量,使之降低到通常起飞重量的五分之一。其中的奥秘在于,航天飞机的燃料箱里只装氢气。至于推进器工作所必需的、占推进剂总重量80%的氧气则由运载飞机和航天飞机在大气中共同生成。为此.它们需要在8000米高空盘旋3个小时之久。在盘旋的过程中,由涡轮机吸进的空气只有20%在推进器中燃烧,剩余的空气从燃烧室旁边的管道中通过。通过热交换器使这些空气充分冷却,变为液态;然后在离心机中分离空气中的其他成分;最后剩下纯液氧,其中的一部分被抽取到航天飞机的燃料箱里。在这之后,运载飞机和航天飞机发动火箭推进器,升到5万米的高空。在那里,航天飞机与运载飞机分离,航天飞机使用自己储备的氧气飞入太空。

这种背负式技术还有另外两个优点:首先,航天飞机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机场起飞;其次,起飞时的水平位置会让旅客们觉得更舒适些。富翁丹尼斯·蒂托飞往国际空间站花了2000万美元,但15年后,我们的太空之旅或许只需花费大约2万美元。

为什么现在还不能向太空移民?

现在,人类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航天技术,到宇宙中旅行,甚至居住都已经不再是梦想。面对地球的人口压力,科学家们提出了向宇宙其他星球移民的设想。但是,这个设想暂时还无法实现,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极为复杂的科学问题。

首先,人类及动物在地球环境中经过漫长的演化,才逐步适应了目前地球上的物理、化学的生存环境。一旦到太空去生活,那里的生存环境与地球截然不同。即使设计的与地球环境相似,但也很难长期保持。一旦发生环境变化,后果不堪(kān)设想。

其次,人类在太空中居住一旦遇到流星袭击,空气就会逃逸。缺乏维持人类生存的空气,人类及动物将无法生存。

第三,在太空建造人类生活区,不但耗资巨大,而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也难以实现。所以,人类向太空移民的设想,目前看来,还很难实现。

航天飞机为什么会破坏臭氧层?

目前,我们都已经了解了臭氧层的价值。它在距地面大约30千米的高空,相当于给地球穿上一件衣裳,可以保护人类,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过多的紫外线照射,会损害人的免疫能力,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多,并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因此保护臭氧层是全球数十亿人们的共同责任。

据科学家研究发现,氯气和氯化物,氧化氮、氧化铝等都是破坏臭氧层的杀手。然而固体火箭助推器燃烧时在它的排放物中就会有上述物质。尤其是航天飞机的发射,据科学家统计,航天飞机在起飞后的2分钟内就向大气中排放出187吨氯(lǜ)气和氯化物,7吨氧化氮和180吨氧化铝,这些物质足以破坏800吨臭氧,这个数据是相当惊人的。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航天飞机的发射技术,以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保护臭氧层。

为什么航天飞机升降方式不同?

航天飞机发射都是垂直升空,返回地面时,却像滑翔机一样无声无息地降落。这是为什么呢?

发射时的航天飞机身上“绑着”比自己还要大的外燃料箱,还有两枚助推火箭。在这些“大力士”的帮助下,航天飞机先上升到几十千米高空,扔下两枚耗尽燃料的助推火箭(它们可以用降落伞回收后重复使用)。再上升到100多千米高度时,又抛弃庞大的外燃料箱,这时航天飞机本身的发动机才足以把它送上几百千米的轨道。

航天飞机挂了那么多东西,当然无法像飞机那样水平滑跑起飞,而且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也远远超过大型飞机。再说火箭发动机只能短时间工作。因此,航天飞机必须在最初一二分钟里垂直上升,尽快冲出稠密的低层大气。当它返航时,早已摆脱了累赘(zhuì)的外挂物,就能像滑翔机一样降落。

飞机能不能发射卫星?

小朋友们都知道,要把卫星从地球送到太空,必须要克服地球的强大引力。传统的发射卫星方式是利用火箭作为运载卫星的工具。将卫星固定在火箭的前端,火箭点火后,在极短时间内达到第一宇宙速度,从而使卫星脱离地球,在太空中环绕地球飞行。

可是,这种传统的发射卫星方式有一个缺点。发射卫星时,往往需要多级火箭;况且,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不能重复利用,因此,随着火箭级数的增加,卫星发送的成本就跟着急剧增加。

能不能既节省投资,而又能安全可靠地将卫星发送上天呢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了飞机。现在,飞机的技术日趋完善,科技人员于是设想,用飞机将卫星带到尽可能高的高空,借助飞机的速度和高度,只要使用一级火箭就可以发射卫星了。这样,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卫星发射的地面设备,还可使相同质量卫星发射的成本大大下降。目前,利用飞机发射卫星的技术已基本成熟,即将投入正式使用。

为什么要回收“太空垃圾”?

在太空中,漂浮着许多废弃的航天器及其零部件,我们把它们称为太空垃圾。太空垃圾中,大多数都是金属物品,它们可不是普通的“废铜烂铁”,而是十分宝贵的黄金、钛和钨等,具有很高的回收价值。

还有一些“垃圾”就更宝贵了,它们是一些失效的或失控而未能进入预定轨道的卫星。如1980年发射的“太阳峰年观测卫星”,运行还不到1年时间,就因不能对太阳定向而成废物。1984年4月10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将它抓入货舱,修复了它的对日定向系统,并加装一台观测器,使这颗重2吨、价值2.4亿美元的科学卫星起死回生。

对一般只有8~10年工作寿命的卫星,通常都可通过更换部件、局部维修等方式,使它“返老还童”,费用只不过几百万美元而已。而修复后的卫星所发挥的作用是远远超过维修费用的,所以,我们要对“太空垃圾”回收再利用。

什么是太空发电站?

多少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设法寻找一种既清洁又取之不尽的能源。他们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向太空要电能,建立一个沿着地球轨道运行的太空电站,通过光电板吸收太阳辐射,然后以微波形式把这些吸收的能量发往地球。

如今,一个命名为SPS2000的太阳能卫星计划的实施,将使这一设想变成现实。这颗卫星呈等边三棱柱状,边长336米,高303米,重240吨,三棱柱的两面覆(fù)盖着由硅构成的太阳能板,另一面安装着向地球输送微波的天线。

这所电站,实际上是一颗能产生1万千瓦电能的巨型卫星。

太空发电站怎样把电输送到地面?

太空电站SPS2000卫星,通过太阳能板吸取太阳辐射,将产生的直流电首先转换成微波,然后由一个装在卫星上的发射天线向地球传送。在地球基地,由一个直径达2千米的接收天线接收微波,然后通过转换器,把微波转换成直流电,直流电再被转换成交流电,最后接入当地的电网。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在转换过程中,能量被损耗,只有约50%的能量被利用。

地球基地每小时可连续蓄积250千瓦时的电能。

天空可以模拟吗?

天空也能人造吗?英国科学家已经建了一个直径8米,安装着640个灯泡的大圆顶,这就是人造天空。这个人造天空能够模拟地球上任何气候条件下的光照情况,用来测量各种云层遮蔽天空时进入室内的太阳光辐射量,还用于测量不同时刻、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地区在一天中所得到的室内光照量。通过研究,人们能在将来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宇航史上的第一

进入太空第一人:原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

1961年4月12日9时,他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08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的名字,连同他那迷人的微笑,从此传遍了世界每个角落。

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原苏联宇航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1963年6月,原苏联宇航员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驾驶“东方”6号飞船升空,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

太空行走第一人:原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1965年3月,原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乘坐上升号飞船进行了2分钟的人类首次太空行走,由于宇航服的膨胀,他险些没能爬回舱内。登月第一人: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1969年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地降落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并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1981年4月12日,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升空。美国先后又相继研制了“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和“奋进”号等航天飞机。

华裔太空第一人:美籍华裔科学家王赣骏1985年4月29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美籍华裔科学家王赣骏和6名美国宇航员一起参加了这次为期7天的太空飞行。

太空游客第一人:美国人蒂托2001年4月30日,第一位太空游客、美国人蒂托快乐地进入国际空间站,开始了他为期一周的太空观光生活。

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中国人: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飞船经过绕地球14圈以后,于16日6点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航天员自主走出返回舱,状态良好。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让:谦恭礼让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让:谦恭礼让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让·谦恭礼让》为该套丛书中的一册。
  • 走进科学·野人踪迹

    走进科学·野人踪迹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让雪花飞

    让雪花飞

    让儿童文学走进孩子心灵。近几年,由于儿童阅读推广的深入,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儿童课外阅读,因此,儿童图书出版急速升温,儿童文学创作也越来越丰富,书店里摆放出越来越多精美的儿童图书。常有一些报刊约我写一些介绍儿童文学状况的文章,还结识了很多年轻的作家,为许多新书写推荐语、序言和评论,对儿童文学心得多多,因此,我想,不能仅仅在书斋里做自己的事情,还应该为大家做点实在事。于是,我在专心于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介入图书出版,推荐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同时,自己也选编、翻译一些读物,还为孩子创作了一系列的童话、儿童散文和童诗作品。
  •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婴儿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智力开发就是在孩子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适当时期(比儿童智力发展规律的年龄略为提前)内,给他们提供恰如其分的感官刺激,促进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儿童的先天潜能变为现实的能力,也就是早期给感官以合理的刺激使它们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启发婴幼儿的潜在智力,包括发展小儿感知觉能力、动作及语言能力,培养小儿记忆、注意、思维想象力及良好情绪和意志等。
  • 兽王·九央烈马

    兽王·九央烈马

    兰虎等人来云岩城执行抓捕凶兽任务,刚下飞船就遭到了当地部落杀手的刺杀,惊心动魄中众人在向无云家族的大本营、云岩城第一大势力向家堡中安顿下来。被兰虎用“封鱼剑”击败的“粉碎机”孔敖的弟弟孔玄夜为了替兄长报仇,尽遣帐下高手,配合两个仇视新人类的将军的手下追杀至云岩城。 沙漠部落的圣女突然到访,意图与兰虎结盟,更令兰虎对向家堡的家主向天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在圣女的指点下,兰虎找到了向家堡位于沙漠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战火重新燃起,兰虎再次举起了神剑,为生存而战……
热门推荐
  • 双蝎说

    双蝎说

    世界上有一个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你相信爱情和缘分的存在,世界上有一种缘,注定相遇,因为必要相爱!林默品和穆可可无疑是上帝宠爱的孩子,在纯真年代诞生一份毫无杂质的情感,在成熟时分,坚定信念,不忘初心。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禅真后史

    禅真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维度

    维度

    本书已断,请看修改后的新书《何为修真何为道》,搜索一下就行
  • 十楼d座

    十楼d座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韩城攻略

    韩城攻略

    崇祯八年,崇祯以为大明江山坚如磐石,朝鲜仁祖十三年,朝鲜大王觉得江山稳固千秋万代,陈子枫很清楚,大明还有八年命,朝鲜还能活一年半。这个时代一切都很正常,唯独有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穿越者,终将改写一切。立足朝鲜,牵制满清,聚拢辽东流亡汉人,席卷天下终有时。孤城悬敌后,死地求生,历经暴风而不垮,可称英雄乎?看见不爽的,一巴掌拍死。书友群4132579
  • 火影纪

    火影纪

    意外重生,家族弃子,独创人生,逍遥天下,我为谁狂
  • 高中三年,追两年

    高中三年,追两年

    故事的发生在一个县城的重点高中,男生顾兴和女生胡月相识在高一文科分班。一个是特别不爱交数学作业的懒学生,一个是极其负责的数学课代表,于是,故事开始了。在开始之前是顾兴的童年和少年。在开始之后可能还会有顾兴的大学时代。
  • 在清朝的生活

    在清朝的生活

    【起点女生网一组B班签约作品】这是写一位对历史不了解,却成了清穿女的故事;这是写一位只想平平淡淡的生活,却嫁给雍正的故事;……既来之则安之,看不一样的钮祜禄氏。***********************************************************【新文《朱明画卷》正在连载中,请支持!】一次野营失足,她魂堕大明。一次替代人生,她载入历史。一次阴差阳错,她嫁给朱棣。……朱明生活画卷——永乐江山,帝王情!
  • 时光缩影

    时光缩影

    “叮铃铃......”一阵阵放学声响起,同学们一个个背着书包,有的骑着单车,有的走着,走在回家的路上,“紫语,今天是伯母的生日,我跟你一起去给伯母过生日吧!”夏奈辰拉着柳紫语的手,边走边说道,“好啊!但你妈妈知道吗?”“没事,我妈早就知道,”“那我们去前面的礼品店给妈妈买个礼物吧!”夏奈辰点了点头,俩人就往礼品店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