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更适当的教学行为;
4.能通过他人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评价较为一致;
5.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能力。
二、认同并热爱教师职业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担负着一定的社会职能,因此对待事业的态度必然成为社会适应的首要构成因素。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才能对社会生活有良好适应。只有对教师角色有认同感,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才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免除不必要的忧虑。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乐于与人共事相处,才能立身处世。它包括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彼此的权利义务,个人的思想、目标、行为与社会要求协调;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他人;积极与他人真诚沟通;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而不是仇恨、嫉妒。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能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具体表现在:
1.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
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
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妒忌、厌恶等反面态度;
4.积极与他人做真诚的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领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四、好学与创新
只有乐于并善于学习的人才能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教师的知识经验是其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爱戴,知识贫乏可能使教师感到焦虑或神经紧张。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探索精神,自己就要有创新意识,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学习,不断创新,能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实人的心理调节机制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逐步发展与完善,教师要学会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
五、坚韧与自制
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自觉地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永不畏惧,有坚定的原则和信念,态度严肃认真而又诚恳明朗,措施果断又以理服人,当机立断和深谋远虑结合起来,积极和善的态度中蕴藏着坚定性,对既定的合理目标一定要追求到底,对不该追求的目标要勇于放弃,有顽强的自制力。只有坚韧不拔,能自我控制、自我调适的人,才能良好适应社会生活。
六、能够自我调节不良情绪
由于教师的服务对象是人,情绪健康对教师而言尤为重要。人是有感情的,生活于矛盾无处不在的社会中,谁都会有产生烦闷、恼怒、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的时候。教师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学会自我心理维护和调适不良情绪。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和家庭。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具体表现在:
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
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情境中的不良事件;
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第四节教师心理健康的特殊意义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还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使其更快地由新手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有利于教师自身身体健康、生活幸福,造福于社会。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包括:
一、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
由于教师角色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设计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方面,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所遇到的矛盾和冲突设计人工心理环境,指导学生解决冲突;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自我设计,自己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资源。这两方面都可以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有长时间的面对面的接触机会,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教师的心境、情绪是构成整个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必然会影响教育环境,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二、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的教师往往能够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的学习气氛。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能促进学生生理、心理、行为全面、协调地健康发展。能在宽松的气氛中使悲观的学生变得快乐,受挫折的学生建立信心,懒散的学生变得勤奋,内向的学生变得活泼,固执的学生变得灵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果教师心理不健康,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往往会采取不合常理的态度、方法来对待问题,会使师生矛盾更加尖锐,使其心理更难保持平衡。这样,愈加影响到师生关系,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理失调。
三、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模仿的良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学习同样包括学习做人,可是他们的社会经历有限,需要具体可感的样板,以便在参照模仿中学步。心理健康的标准,也需要有样板,学生最容易从模仿教师的行为开始。当然家长是学生最先接触的榜样。但是学生进入学校后,集中了其人生最宝贵的时间学习,社会为他们提供了专门的榜样——教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社会行为的修养范例、心理健康的样板,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起到理论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
四、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教师,在智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了正常的、健康的发展,形成了健全的人格,并能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应付客观环境,使个体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关系协调,使个体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平衡,这样,便会有利于个体的学习和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因而能尽快地化解矛盾、解决冲突,有效、及时地处理好各类问题,其工作的效率必然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五、有利于教师的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