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曲:《水星—插翅信使》。活泼的急板,6/8拍。这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诙谐曲,音乐精巧、幽默。先由弦乐和木管奏出略带舞曲性的段落,仿佛飞行信使在天空翱翔飞舞,然后,钢片琴和木管奏出用休止符和顿音的轻捷而幽默的敲门旋律,好像信使正敲开一扇扇门户,传播着幸福和欢乐的信息。
第四曲:《木星—欢乐使者》。C大调,快板,2/4拍。乐曲一开始,在弦乐密集音符的衬托下,铜管奏出了活跃向上的主题,显示出喜悦的情绪。当乐队用响亮的全奏使乐曲情绪达到高潮后,乐曲呈示出欢欣鼓舞的动机,这一动机连续使用四度、七度等大跳音程。随后奏出精神焕发的第二主题,这一主题显得格外真挚、恳切。《木星》的第三主题是一首三拍子民间舞曲,配器和伴奏织体非常生动且富于变化。乐曲的最后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重新出现热烈欢快的情绪,并在辉煌华丽的气氛中结束。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画皮》中的主题曲就是日本作曲家藤原育郎根据该组曲第四曲《木星》的旋律发展而成,很有想象力。
第五曲:《土星—老年使者》。C大调,慢板,4/4拍。由木管徐徐吹奏出如同钟摆晃动的和弦固定音型,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亡。在这一背景下,低音弦乐奏出了感伤的主题,带有宣叙调的特征,犹如风烛残年的老人在感叹岁月的流逝。随着乐曲的发展,我们好象听到时光无情的脚步声,定音鼓敲击的节奏如同葬礼进行曲,暗示着人的归宿。最后,竖琴奏出的平和曲调,使乐曲在崇高的意境中结束。
第六曲:《天王星—巫士》。快板,6/4拍。乐曲一开始就由长号、小号吹奏出四个长音组成的动机,这一古怪而不谐和的动机宛如巫师的咒语,与之呼应的大号回声和定音鼓的敲击具有魔术世界变化莫测的戏剧色彩。
第七曲:《海王星—神秘使者》。行板,5/4拍。海王星是当时人类已发现的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光亮度很弱,令人感到神秘莫测。乐曲开始是用木管乐器奏出的飘忽不定的主题,弥漫着神秘、空濛的气氛。接下来,黑管吹奏出柔美如歌的第二主题,仿佛是反衬在太空中的柔弱阳光。最后,乐曲柔美清新的情绪不断加强,在一片朦胧的气氛中慢慢结束整部组曲。演奏时间约50分钟。
[作曲家简介]
亨德尔(Handel,George Frideric 1685—1759)
英籍德国作曲家,1685年出生于德国的哈雷(Halle,距莱比锡20多里)。与巴赫不同,他并非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以理发为生,生亨德尔时已66岁高龄,原希望他学法律,但亨德尔自幼喜好音乐,年仅7岁就能熟练演奏管风琴,赢得了公爵的赞扬和赏识,即说服其父同意他学习音乐。1710年亨德尔被任命为汉诺威(Hanover)选帝侯乐正,并应邀为伦敦创作一部新歌剧,1711年在伦敦上演他的歌剧《里纳尔多》,获得极大成功。亨德尔极其喜爱伦敦,他对这里的音乐氛围非常满意,1712年获准休假离开汉诺威,再度访问伦敦,此后未再返回汉诺威任原职。在此期间,他的多部歌剧相继公演,曾获安娜女王赐予的终身恩俸。1714年他以前供职的旧主人(汉诺威选帝侯)即位为英王乔治一世,起初使他处境颇为尴尬,但此事对其地位并未造成长久的不利影响,不久即受宠而增加年薪,当时曾广泛流传国王此举是因《水上音乐》的魅力,但事实未必如此。
1727年,亨德尔加入英国国籍。此后,除了偶尔回到德国,他的余生都是在英国度过的。亨德尔的创作虽然偶有敷衍草率之弊,在表情方面有时又不免失之过于肤浅,但他的成功之笔却能融意大利独唱与器乐风格的传统、英国合唱传统以及他受过专门训练的德国对位风格为一炉,光彩照人,才气逼人。他在创作大型作品的同时还创作了许多精致的小品,有些相对说来未受重视的清唱剧,几乎从头至尾保持着这种极高的灵感水平。同样,他的一些优秀的器乐曲也写来笔法稳健、独具匠心,十分优秀。晚年的亨德尔生活必较静谧,1753年双目失明。1759年4月16日,亨德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抱病为《弥赛亚》的演出亲自弹奏管风琴一周后,与世长辞。他在弥留之际留下遗言,向音乐家协会捐赠了1000英镑,亲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为了救援贫困的音乐家们和他们的家属,死后被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英国人对他的评价甚高。
亨德尔与巴赫皆出生于德国,都诞生于1685年且出生地相距不过百里,他们的名字也常常联系在一起,都是著名管风琴大师和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他们在晚年都失明了,而且亨德尔与巴赫所共享的巴洛克风格在表面上非常相似。尽管如此,还没有哪一对艺术家在气质上是如此的不同。巴赫对小城的气氛情有独钟,他宁愿安安静静地工作,与世隔绝,平静地度过一生。与此相反亨德尔却是活跃在国际之间的,他的生活范围也更加广阔,并且,亨德尔的遭遇富于起伏,“几经沉浮用在”亨德尔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亨德尔的作品题材非常广泛,巴赫似乎更专注于宗教音乐的写作。这两人从未谋面,也很难说他们在音乐上对对方有直接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这两个天才共同圆满地结束了巴洛克时期,并以其深远的影响开启了古典音乐时期的大门。
亨德尔的主要作品如下:
(1)为数众多的歌剧
(2)受难曲两部
(3)清唱剧多部
(4)世俗合唱曲多部
(5)教堂音乐
(6)管弦乐:《水上音乐》《焰火音乐》等
(7)室内乐
(8)羽管键琴曲及歌曲等
霍尔斯特(Holst,Gustav Theodore 1874—1934)
瑞典裔英国作曲家,生于1874年,父母都是音乐家,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1893年移居伦敦,同年,十九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崇高的理想和目标的专一使他能够吸收和博采各家之长而自成一格,融生动、明净以及严肃的神秘主义于一炉。早期对民歌感兴趣,这个时期的五拍子与七拍子小节沿用到下一个时期,并与更加强烈的和声紧张度(如不相关联的三和弦的撞击)、更大规模的乐队和合唱手段(如《行星组曲》)相结合。在以后的作品中,他从和声上进行试验,导致多调性并显示出新巴洛克形式的倾向。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弗等大学讲学。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1934年5月25日,霍尔斯特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六十岁。
格里格(Grieg,Edvard 1843—1907)
格里格生于1843年,挪威作曲家,母亲为州长之女,父任公职。6岁随母亲学习钢琴及许多挪威民歌。15岁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浪漫派的作曲技法。1862年返回祖国,开钢琴独奏会,甚受欢迎。1863年,在哥本哈根结识北欧浪漫派音乐家加德(Niele Gade),加德给予格里格很高的评价,但不能掩饰他对挪威贫瘠的音乐文化的轻视。这或多或少地刺激了格里格那根热爱祖国的艺术神经。1864年,他与一批热衷于挪威民族音乐的艺术家,决心致力于挪威浪漫派的民族音乐创作。1874年,获得政府资助,隐居乡间,专心创作,此后三十年的生涯中,接受多种奖励,被视为挪威民族音乐的奠基者和领军人物。曾先后获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名誉博士学位。1874年被政府授予终身年俸,1907年逝世时,挪威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可见其地位之高,这在音乐家中间并不多见。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丁先生在评价格里格时曾说道:“挪威出了个格里格,世界因此而知道了挪威。”
三、室内乐(Chamber Music)
严格说来,室内乐就是指适合于在室内演奏的音乐,与适合于在教堂内或剧院内表演的音乐相对而言。现在一般指为人数不多的演奏者而写的器乐曲,每个声部只有一个演奏者,每个演奏者是独立平等的,又是相互依附的,它既无独奏音乐的光彩,也无交响乐的气势,几乎所有的室内乐作品都是清一色的纯音乐。弦乐四重奏在室内乐中占据着主要位置,除弦乐四重奏外,也有少于或多于四件乐器的乐曲。有人认为室内乐是器乐曲中最纯的形式是没有根据的,但因所用乐器有限,确实是对作曲者创造精神的严肃挑战。
重奏的形式大致如下:
(1)二重奏、唱(duet,由两把小提琴或两件乐器或人声构成)
(2)三重奏、唱(trio,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或三件乐器或人声构成)
(3)四重奏、唱(quartet,由两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或四件乐器或人声构成)
(4)五重奏、唱(quintet,由钢琴加四重奏构成)
此外,还有六重奏、唱(sextet),八重奏、唱(octet)等。
1.莫扎特之《G大调弦乐小夜曲》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于1787年,原为弦乐合奏,后改为弦乐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尤以弦乐四重奏最为流行,为所作十多首此类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首。这是一部艺术形式完美,作曲技巧精湛,情感淳朴真切的轻快乐曲。本曲原由五个乐章组成,后来由于第二乐章总谱丢失,遂成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写成,G大调,快板,4/4拍。乐曲以开门见山的方式奏出带有号角性的主部主题,主题是由主和弦的分解形式构成,整个主题活泼流畅、节奏明快,构织出一幅明朗向上、富于青春气息的画卷。副部主题是D大调,精巧、细腻,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乐曲的展开部仅二十小节,简明快捷,再现部之后,乐曲用主部主题开头部分的素材组成了结尾,在华丽灿烂的色彩中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是一首稍慢的浪漫曲。复三部曲式,C大调,行板,2/2拍。乐曲一开始就奏出了温柔恬静的浪漫主题,饱含深情,这一主题先后两次出现,其中插入了两个不同的音乐素材,使第二乐章的第一部分形成ABACA的回旋曲式。乐曲的中间部转为同名小调(c小调)表现出轻松宁静的气氛。该乐章的结尾部分奏出了于贝多芬《E大调浪漫曲》开始处极为相似的音调,在温和、安宁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G大调,小快板,3/4拍。乐曲一开始就奏出了小步舞曲主题,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中间部也非常舒展、亲切,带有较强的歌唱性。最后,完全再现第一部分,结束了这一乐章。
第四乐章是回旋曲。用回旋奏鸣曲式写成,G大调,快板,4/4拍。第四乐章共有两个主题,一开始出现的回旋曲主题具有快步舞曲的特点,乐曲奔涌、跳荡着无忧无虑、明净流利的音符,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欢快无比的意境中。第二主题同样具有舞曲特点,但更为轻快,优美生动的旋律使乐曲充满生机。结尾部分用回旋曲及其展开构成,最后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全曲。演奏时间约18分钟。
2.柴可夫斯基之《弦乐小夜曲》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80年创作的弦乐合奏曲。当时是题献给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阿尔布列希特,同年12月3日由莫斯科音乐学院师生联合演出该曲,由著名钢琴家、指挥家尼古拉·鲁宾斯坦指挥。第二年在彼得堡的音乐会上正式公开演出,受到广泛欢迎,其中第二、三乐章常单独演出,并被改编为其他形式的音乐体裁。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附有标题。
第一乐章:《小奏鸣曲式的小品》,C大调,6/8拍。序奏主题庄严沉稳,充满内在的活力。之后,乐曲速度逐渐加快,呈示出第一主题。这一主题委婉而流畅,旋律起伏较大。随后,出现了对比性的第二主题。这一主题采用第一主题的属调G大调,如同涓涓溪流欢畅地奔涌。再现部相继重复序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最后用序奏主题结尾。
第二乐章:《圆舞曲》,用三部曲式写成,G大调,中速,3/4拍。第二乐章的主题非常舒展柔美,典雅高贵,充满青春的活力。最后,音量逐渐减弱,以轻巧的拨弦结束。
第三乐章:《悲歌》,三部曲式,D大调,速度稍慢,3/4拍。第一主题的旋律略显迟缓,充满忧伤的情绪。接着转入中间部主题,这一甜美而又令人心酸的主题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依次奏出。最后,音乐声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第四乐章:《终曲(俄罗斯主题)》,采用奏鸣曲式,2/4拍。序奏主题的素材取自俄罗斯民歌《在牧场上》,由带弱音器的弦乐演奏,平和而温存。随后出现的第一主题素材取自俄罗斯民歌《在绿色的苹果树下》,这一旋律轻快活泼,与序奏主题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结尾部,乐曲先奏出第一乐章的序奏主题,然后再现《在绿色的苹果树下》的旋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终曲。演奏时间约2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