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27400000041

第41章 漂在尴尬处

对高校“校漂族”的几点思考

陈冲胡利勇

(浙江工业大学杭州310014)

摘要校漂族,从产生到现在迅猛发展不过几年,随着高校扩招,“校漂族”更是无孔不入,滞留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如同蚱蜢一般,一时间遍地都是,到处乱窜。“校漂族”的产生,也着实让社会尴尬了一把,“校漂族”隐士般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确切数据的统计难度可以想见;作为“校漂族”自身而言,处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爬行之艰难,生存之矛盾,不言而喻;社会的不解和学校的无视,更让“校漂族”常常觉得浑身不自在,喘不过气来,同时,国家、社会以及学校也因尴尬的“校漂族”的迅猛发展不自觉地尴尬起来。

关键词“校漂族”尴尬管理

1.“校漂族”的发展现状

“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为了考研或者找到理想的工作或留恋校园生活害怕直接面对激烈就业形势留在母校或者附近其他高校周边的大学生群体。

“校漂族”,已然脱离学校,但仍吃在学校,住在学校或附近地区,他们和在校生共用学校资源,却与学校并无实际上的隶属关系。这个群体一出现就好似挂上了“尴尬”的标签,发展势头之猛更是把这种尴尬最大化了。

关于“校漂族”的数据统计,一种比较正确的估计方法是参考教育行政机构发布的大学生就业率以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城镇失业人口中“毕业后暂未找到工作”的比重。虽然这种统计方法相对比较科学,但也多为粗线条的估算,难免与实际人数出入较大。目前为止,没有确切的数据显示“校漂族”这个群体的队伍到底有多么的庞大,不过各种不同版本的调查报告对“校漂族”的发展迅猛这一观点基本一致,调查也表明: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22%,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的“校漂族”也约有几十万。浙江省待业人数早已上万,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就业越来越困难,“校漂”人数也在不断地增加。2003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增加到9万多人,到200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17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增幅很大,而就业市场需求变化基本不变,就2006年来说,浙江省毕业生为17万,而能够进入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仅有两万,待业人群也是逐年增加,“校漂族”随着就业难度的升高,比例也一下增加不少。

“校漂族”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政府的注意,在媒体的竞相报道的同时,也引起了在校生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在校生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

“校漂族”发展至今,也已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统计数据为什么会那么难而不像统计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那样容易呢?教育部门对一次性就业率的统计相当重视,每年会定期向社会公布一次。据浙江省教育厅毕业生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大学生的就业率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会对每个学校每个专业进行专业详细地统计说明。浙江省教育厅毕业生办公室负责人称“校漂族”统计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还未开始统计。

2.“校漂族”发展迅猛成因浅析

“校漂族”的发展势头之猛,除了产生“校漂族”的本身原因外,在扩招的大背景下,社会、学校、“校漂族”本身对发展势头也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社会对“校漂族”的认知不深,国家还未真正关注校漂族。调查表明,知道“校漂族”这个名词的人还很少,身边有“校漂族”的则更少,对“校漂族”有深刻了解的则少之又少。“校漂族”存在的矛盾还不能与就业问题等相提并论,也未提上议事日程,但是按照现时这个发展态势,“校漂族”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校漂族”还没有一个专门对其负责的部门来加强指导工作。

在很多人眼里,“校漂族”仍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现象,对他们的关注也是出于猎奇心理,但从其发展趋势,从媒体的报道不难看出,“校漂族”已经对国家和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范围也波及多层面,上至国家社会,下至学校在校生,而社会和学校对其实行的“暂不管理”政策俨然成了“校漂族”滋生的温床。“校漂族”在这种无管理无国理的环境中,找不到方向,到处乱转。这种恶性循环,无论对学校社会还是“校漂族”自身,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其次,很少有学校对“校漂族”实施管理。学校对“校漂族”置之不管也是有原因的,“校漂族”的出现,意味着学校就业率的降低,势必会影响该学校的招生形象,所以学校能不管则不管。另一方面,校方会误以为“校漂族”的管理只能给学校的管理带来麻烦,增加管理负担。由于学校的放松管理和社会的宽容,滋长了更多的“校漂族”。而且校方也全然不知“校漂族”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大,有些甚至认为“校漂族”只是个别现象,不用大惊小怪。

“校漂族”的生活环境还是学校周边,所以学校的指导看似可行。但“校漂族”处于“三不管地带”的处境使得指导工作也很难进行。同时,学校还未开始重视对“校漂族”的指导,无论是学校,还是校漂族,都仍处在“能不管就不管”的心态之下,都没有面对现实,但“校漂族”在实际的生活中,又不能够自行独立解决在此期间发生的一些矛盾,诸如找不到方向,盲目求学等。

再者,“校漂族”多选择躲避,并未真正面对现实。“校漂族”自身在这种非正常情境下,心态和各方面较他人有所差异。毕业之后不工作,不但朋友会另眼相看,而且家人也会感到心不安,所以“校漂族”进行的是一个相当冒险的行为,这种行为一旦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就会破罐破摔,甚至会影响自己的一生。或许会置之死地而后生,但这种几率也是微乎其微。选择了校漂的生活,相当于选择了冒险,存在着诸多的不安定因素,有时会茫然不知所措,不知何处是归程,方向感全无,有冒险,就要有粉身碎骨的准备,个别现象还可以当作奇人异事,一旦成了社会现象,就不能不看其带来的诸多不安分因素,所以解决“校漂族”问题是势在必行。

3.遏制“校漂族”迅猛势头对策研究

舆论的关注和报道强加给了“校漂族”很大的压力,从一些报道的标题上便可见一斑,《有名无份高校校漂族》,《我拿青春赌明天》,《校漂族忧思录》等并不客观的新闻标题,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他们的形象进行了扭曲,作为媒体口中“被垮掉的一代”他们无可奈何,有理难辩,于是选择逃避。

“校漂族”依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还是任其恣意蔓延,并未开始真正展开行动。对于“校漂族”的解决措施也只是嘴上提提,很少有学校对其真正实施管理,这也是现时“校漂族”的尴尬所在。“校漂族”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正确的指导,找不到正确的路,所以他们常常走歪路,甚至会做出过火行为。

关于“校漂族”走歪路的事实不胜枚举。在调查中,“校漂族”称在校漂的阶段走过不少歪路,还有曾经的“校漂族”表示后悔有过这样一段经历。《鲁豫有约》做过的关于“校漂族”专题,其中采访一位曾经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漂泊过的“大妞”就强烈地表示自己十分后悔自己的漂泊生涯,并说自己一直在不断地试错,毋庸置疑,在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是有一个正确的指导。

但是,这种指导的渠道从何取得呢?从社会还是从学校,还是从家人或朋友?对“校漂族”实行管理已是后话,这是因为“校漂族”这个群体逐渐增加,而不得不使有关部门引起重视。

从国家来看,首要解决的是就业问题,“校漂族”的诸多问题是伴随着就业问题产生的,如果从根本上解决了就业问题,“校漂族”的问题也不称之为问题了。

不难看出,从学校角度,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最根本的。这种指导工作可以先从改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做起;然后,就业指导中心工作做到位,不流于形式;当然,加强毕业生的心理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除此之外,学校应对大学生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定细则。转变教育职能,转变育人观念,除了专业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从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着手培养。

从家庭方面来看,重视家庭教育,与社会学校齐抓共管。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持,“校漂族”自然会为谋生而停止校漂生活。此外,家庭更应从心理等各方面进行教育,从而才能控制“校漂族”的数量,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从“校漂族”自身来看,唯有真正面对,才会得到根本解决。“校漂族”已大量存在,逃避也不是解决之道,“校漂族”自身应主动到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并正确认识。

4.结束语

“校漂族”犹如隐士般不可捉摸,校漂的生活也好似冒险远行,有诸多的不安定因素,面对“校漂族”的种种尴尬,我们要看清的不是尴尬本身,而是这种尴尬产生的根源和对社会的影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的每位成员都有义务消除一切不安定因素,深刻地了解这个群体,遏制其迅猛的发展势头,让社会真正处于和谐。

参考文献

[1]《浙江省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2]张文鸯.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妥协.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0)

[3]班锦,刘瑞娜.反思大学“校漂“现象.现代教育科学,2006(5)

[4]胡解旺.高校“校漂族”研究.青年研究,2003(10)

[5]王廷.宁波“校漂族”现状、启示及对策.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06(3)

[6]祁靖.对“校漂族”的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5(3)

[7]人力资源报《我拿青春等待明天》

[8]顾晖,颜素珍.怎一个“漂”字了得——对“校漂族”的研究与思考.广西青年学院学报,2006(3)

同类推荐
  •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甘肃民间民俗美术

    本书讲述了甘肃民间民俗美术不仅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底蕴,而且具有浓郁的各民族文化情调和特点,博大精深,异彩纷呈。
  • 黄河八百里行

    黄河八百里行

    《黄河八百里行》是宁夏日报为庆祝自治区成立30周年组织的一次大型系列报道,是宁夏新闻史上的首创。报道真实地反映了自治区成立30年,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境内黄河两岸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变化,描写了人文自然景观、民风民俗、轶闻趣事。为了解、研究、宣传宁夏提供了特色材料。读者反响强烈,也引起全国新闻界的关注。
  • 生肖文化:戌犬通灵

    生肖文化:戌犬通灵

    本书研讨生肖狗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闻一多:寻觅时空最佳点

    本书在当代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对闻一多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书中探讨了闻一多的学术人生,从家乡到清华,从国内到国外,从诗人到学者,从文化研究到现实斗争,展示了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 解读生命

    解读生命

    本书对生物、人的生命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作了比较全面而生动的介绍,这些介绍是对5年来人类在生命领域探索成果的形象总结。
热门推荐
  • 亲,你要的男友到了

    亲,你要的男友到了

    繁华的都市,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因为一系列机缘巧合走在了一起,“你接近我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墨爵熙挑着眉,说道。“我会有什么目的?反倒是你,你的目的是什么?”凌雨泽嫌弃般甩开墨爵熙的手。
  • 花鼓歌

    花鼓歌

    王大是美籍华人,美式教育让他品味新知,父亲的传统中式教育却让他谨遵礼节,直到那晚留宿在女子闺房……然而情人的一再欺骗、父亲的包办婚姻让他对爱情充满绝望!发誓单身一世,却怜惜流浪女艺人,将其带回府上。于是夜里,那一声声花鼓歌撩动起他的心弦……
  • 太上洞玄灵宝三涂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涂五苦拔度生死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钓到一个小媳妇

    钓到一个小媳妇

    “白然,见我内裤没?”“没有!╮(╯▽╰)╭”“你穿的...?”“是我男盆友的!
  • 友谊之恋

    友谊之恋

    可心因嫉妒心梦有好成绩,又有蓝雅,蓝静,乐琪和乐欢几个成绩好的朋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 血族少女:淡定魔妃不吸血

    血族少女:淡定魔妃不吸血

    他手一抬,“咬吧!”她愣愣的盯着他又小又白皙的手臂,上面的脉搏在她深眸里跳动,那是有鲜血的地方。她轻眨了眨眼,顺着他的血液跳动,目光落上他脖间,那里是她族类最喜欢下口的地方,她能感觉到那里的潮涌。他因她抬眸的轻微动作而心下一紧,却没有推开她,“你、、”他稚嫩的声音里此时饱含无奈,任她缓缓靠近。那年他五岁,她一岁。在漫漫没有尽头的日月里,他早已用血俘虏了她的身心,同时让她成为血族另类。血族统领的奇异亲女,天性冷淡,无人敢近。在强者为王的族群,她从小被族人尊畏,只因惧畏她的力量,但她却在身具灵力时自我流放,流坠凡尘。他是魔界之子,却因她那一口而不能长大。因果是缘,缘聚似散
  • 枫雨永同舟

    枫雨永同舟

    “萧雨学姐,小心认错人了哦。”富有磁性的声音传来。……“你,你,你……”萧雨惊讶得一连说了三个“你”。“誓言,初次见面,你好。我是倾城之恋。”夏枫淡淡一笑。甜蜜虐恋带你扬帆起航!
  • 宫门事

    宫门事

    她是以半后之礼迎入宫中的嫔妃,他是为了自己全是迫不得已与她相处的皇帝。两个怀着不同心情的人,两颗各不相同的心,却在漫长的日子里生出些真心来。一辈子,这样就够了吧。
  • 穿越之美少女如云

    穿越之美少女如云

    他是一名体育特长生,一次意外,竟然穿越到到古代,惩奸臣,修魔法,泡美女,混得风生水起……
  • 嚣张世子:王爷不靠谱

    嚣张世子:王爷不靠谱

    她本是魔宫宫主,却不想一朝穿越成废柴世子之身。她清醒第一事情就是摸摸自己,幸好没有小JJ。女扮男装世子爷,绝代风华迷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