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8600000019

第19章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2)

1.血缘关系

血缘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而衍生出来的亲戚关系。人一生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中度过,处理好家庭中的关系事关重大。

2.地缘关系

这是由于居住在共同的地区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等。这种关系虽然缺乏血缘关系的自然纽带,但是一种用乡土观念连接起来的心理上的纽带,它的作用范围比血缘关系还要广。

3.业缘关系

业缘关系即由共同的事业或兴趣爱好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同学关系等等。这种关系打破了血缘和地区的界限,而以事业和志趣作为连接的纽带,其密切程度视事业、志趣的性质和人们对这种性质的理解程度而定。

二、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在人际关系中,一切行为都属于社会行为,都受到各种社会的、自然和心理的因素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其密切程度主要有以下因素:

1.邻近性

“远亲不如近邻”。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彼此间的密切关系,如同一寝室、同一班级的同学。这是因为邻近性容易构成连续的相互作用,增进彼此的熟悉和了解,从而为友谊打下基础。据报道,曾有心理学家在上海某大学男生宿舍(三年级)做过一次调查,询问住在一层楼的“中央寝室”的学生与同一层楼左邻右舍的交往情况,其结果是,对住在对面或隔壁寝室的学生,尽管不是一个班级,彼此都很熟悉;对走廊尽头的寝室却交往很少,甚至在辨认“边缘寝室”的学生照片时,有的“中央寝室”的学生竟说不出他住哪儿,尽管他们同属于一个系,并在同一层楼上住了约七个月。这说明,人际关系密切程度与地理距离成一种正比例关系。

在我国大学生中,学生家庭之间的邻近性也成了人际关系的一种显著的影响因素。来自同省、同市、同县或同乡的大学生,由于乡土观念和彼此有更多的共同话题、生活习惯等因素,彼此很容易成为亲密的朋友,这实际上是地缘关系的体现。

应当强调,邻近性不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只有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它的重要性才突出出来。

2.交往的频率

交往频率是指人们在单位时间相互接触的次数。一般来说,交往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共同的经验,产生共同的语言和感受,即交往频率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成正比例关系。

实验证实,住在同一寝室的大学生,无论彼此间性格、爱好相似与否,由于距离接近,交往频率高,一般都相处得比较好。对于素不相识或新近结识的人来说,地理距离和交往频率作用更为突出。

当然,交往的内容也不能忽视,如果交往只是互相应酬,即使频率再高,也难以形成真正的友谊。

3.态度的相似性、

人与人之间若对某人或某种事物有相似的态度,如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或兴趣爱好等,就容易引起彼此间思想上的共鸣与行为上的同步,形成密切的关系。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以群分为基础就在于他们对事物是否有相同的态度。心理学家对住在同一宿舍里的大学生之间的友谊与态度的关系进行调查时,证实了态度相似性对友谊的建立与发展确有增强作用,并进一步发现,彼此形成友谊关系的学生对于他们的态度相似性有估计过高的倾向,而对他们之间在态度相似性基础上的差别,则有回避和掩盖的倾向,这些都表示态度相似性是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即使是情同手足的至交,也不可能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问题都保持高度一致或相似,一旦发生分歧,就需要及时地加以调整,以恢复人际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4.需要的互补性

在现实生活中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个性坚强,有着炮筒子脾气的人常能和一个性情随和,具有黏液质的人结为挚友;一个接受能力强,喜欢指点别人的人容易和一个理解能力较差,希望得到别人指点的人成为亲密伙伴,这是因为人都有一种补偿的需要。当人意识到自己有某种不足时,会发自内心地羡慕具有这种特点或能力的人,愿意与其接近,以便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通过取长补短,使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一般来说,当两人具有相同的角色作用时,相似性比互补性的作用要大一些;当两人有不同的角色作用时,由于角色不同,往往需要行为的互补,这时,互补性的作用就可能胜于相似性。

此外,一个人的能力、特长、学历、经济状况和家庭背景,甚至年龄、性别、容貌、生活习惯等都可能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但这些因素与相似性、互补性、或邻近性、交往频率等有一定的联系。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的变化趋势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是一个变化改革的时代。社会变革不仅使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也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人际交往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大学生交往的方向从注重纵向交往向扩大横向交往转化。进入大学后,生活的空间大大扩展,学生们与家长、老师的联系减少,交往的重点转向同龄人。以往同班同学之间的交往扩大到同系、外系、外校的交往。

第二,大学生交往的形式从封闭式交往形式向开放式交往形式转化。过去的交往多限于同宿舍、同班,而现在的交往早已超过了家庭、宿舍、班级、学校,不再受地域的限制,范围不断扩展。

第三,大学生交往的内容从单一型向丰富型转化。过去交往多是为了交流感情、寻求友谊、寻觅爱情,内容相对单一。而现在随着社会的多样化,交往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交往涉及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

第四,大学生交往的特征从依附性向选择性转化。过去的交往基本特征是依赖性,在师长的指导下,在高班同学的协助下进行。随着独立意识的增强,交往的对象、范围都有了选择,交往的自由度加大。

第五,大学生交往的心理由情绪化向理智型转化。大学生情感丰富,且不稳定。但随着社会经验的丰富,成长与成熟,学会了调节情绪,交往活动不再被情绪左右,在交往中能理智地择友。

四、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个体成长和人生发展的影响

①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随着人的成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容逐步深化,交往形式日趋多样。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成熟。

②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人对自己的认识总是以他人为镜,需要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比较,把自己的形象表现出来而加以认识。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往往以同龄人作为参考系,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位置,从而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

③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的条件。一个人的个性除了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果长期生活在友好和睦的人际关系中,人的个性就会变得乐观、开朗、积极、主动。大学期间是人的个性定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

④人际交往是维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越大,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得到支持与帮助的机会就越多,越能保持心理平衡。特别是青年学生,通过交往,可获得友谊、支持、理解,得到内心的慰藉,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与苦闷,宣泄愤怒、压抑与痛苦,减少孤独感、失落感。

五、人际交往的功能

一位阿拉伯哲人曾说过:“一个没有交往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辽阔的大海中去的。”人的社会交往,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个性的基本途径。交往既有社会功能,又有心理功能。

1.信息沟通功能

人际交往最明显的作用是交流信息。人们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不仅是互相联系的形式,而且是获取知识的途径。一个人直接从书本上学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皓首穷经,学富五车,但在现代社会潮水般涌来的新信息中也只是沧海一粟,而通过社会交往,就能以更快的方式直接沟通信息,丰富知识,并能使人思维活跃,提高人们对知识的理解。英国作家萧伯纳很形象地说道:“如果你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大学生应努力拓展交往空间,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2.心理保健功能

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因为人有强烈的合群需要,通过彼此间相互交往,诉说个人的喜怒哀乐,能增进彼此的情感交流,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亲密感和归属感。尤其当人处于危急、孤独、焦虑的情况下,特别需要与人交往,而且也最看重这种交往的价值。

而当人被剥夺了正常的交往,即使在平静的情况下,也会有一种不安全感伴随着孤独感而来,使人难以忍受。处于极端忧愁苦闷的人,只要能与同情之人有所沟通,发泄怨气,得到宽慰,心里就会好受得多。与人交往本身就是人生的主要内容,交往时间和空间较大的人,往往精神生活丰富、愉快,而孤僻不合群的人,往往有更多的烦恼和苦闷。

3.自我认识功能

人不断认识自己,包括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在集体中的位置,这就是自我意识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交往,在与别人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人以他人为镜,从与别人比较中认识自己。人们在具体的交往情境中,从对别人的认识中形成自我表象。对人的认识越全面,对自己的表象也就越清楚。

其次,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己的形象。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过程,可视为自我中心主义的逐渐丧失和采用更广泛、更复杂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逐步发展的过程。人们就是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社会中的地位,并参照别人的评价来客观地认识自我的。

4.人际协调功能

交往是人们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界而相互协作的产物。人际交往能协调人们的行动,避免冲突,提高活动效率。一方面,人们通过交流信息,交流情感,交换思想、观点,可以改变对方的态度,达成行为的协调和一致。另一方面,在进行共同活动时,只有参加活动的每一个成员都以自己的行动为共同活动目标做出努力,才会产生“系统效应”,提高活动的效率。

第三节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加强人际交往,改善人际关系,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而且有助于优化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增进人际交往、改善人际环境的关键在于加强心理调适,培养交往能力。

一、人际交往的四种基本态度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爱克利克·伯奈(E.Beme)认为,大多数人的心理失常,实质上是日常交往行为中交往态度的失常。依据对自己和对他人所采取的基本生活态度,可以分以下四种人际交往模式:

1.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自卑者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它是来自于儿童时期形成的自卑的心理模式。其特点是,交往的一方深深感到自己是无能和愚笨的,无论做什么都不行,而似乎所有的人都比自己要强得多。因此,持有这种交往态度的人,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恐慌,最为极端的典型的表现是社交恐惧症。

2.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

持有这种交往态度者,总认为自己对别人好,而别人对自己不好,为此愤愤不平,把人际交往中的失败与挫折归结为他人不好;或者把自己当做是充满优越感的人,而把交往的对方当做缺乏头脑的笨蛋。这种人似乎充满自信,其实是虚弱的,他们的心理防御倾向往往比较突出。

3.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

持有这种交往态度者自认低能,同时也认为别人不比自己优越多少;他们既不相信自己,也不崇拜他人;他们既不会去爱人,也拒绝别人的爱。这种人常陷入可悲的境地,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带来生活的低调,而且常常得不到他人的怜悯。

4.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

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的特点是,充分体会到自己拥有一种强大的理性能力,并对生活的价值有着恰当的理解。是爱自己与爱他人、相信自己与相信他人的统一。虽然他们并非十全十美,但他们能客观地悦纳自己与他人,正视现实,并努力去改变他们能改变的事物。他们善于发现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和谐的精神状态。

上述四种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念、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及行为习惯因素基础上的。现实生活中种种复杂的人际交往方式都是这四种基本模式的不同程度的展现。一般来说,前三种模式容易引起人际交往的障碍。第四种交往态度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它有助于人际交往,也有助于心理健康。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培训教程

    班主任培训教程

    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对他人缺乏爱心和责任感,是因为他们对爱缺乏理解。爱心是在为别人付出时培养的,付出的爱越多,得到爱的回报越多,懂得爱的含义也就越深刻。中学生充满激情,最容易受具体情境感染。因此,我们不断地创设回报“爱心”的具体情境,以引导学生去感受爱、理解爱。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素质培养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素质培养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

    《初级会计学案例与实训教程》(作者张玉红、孙志胜)编写的目的是方便教学需要,尤其是方便学生的学习需要,旨在满足普通高校本科财会类专业、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初级会计学课程教学与学习参考的需要。本书体现了最新的会计准则,在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各章节内容的安排上,都与教材保持一致,以便学生结合教材更好地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3)

    三十六行,行行皆有状元;而商场亦如战场,瞬间便又是另一翻风云。“创造成功的经济学家”为我们隆重讲述了商界名人们的成长史,品他们于商海间的每一个决策后的那份坚定和执着。
热门推荐
  • 九幽天罗

    九幽天罗

    上穷碧落,下寻黄泉,诛魔斩邪,证道此间。一个普通人穿越后,在充满机遇与危险的仙侠世界,与诸天神佛争斗,与九幽邪魔拼杀,最终证道的故事。
  • 太子和休经

    太子和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本痴情

    仙本痴情

    陈家少爷肉体凡胎,样貌俊美。可是不学无术,整日流连风月场所,一场冥婚之后,性情大变。苏泠儿身为上仙,经过千百年的追溯,她嫁给陈玉乔为妇。堂堂上仙,在凡间经营家族生意,还不忘驱妖除魔,顺带点化众生。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鸾凤和鸣,到最后却是一个冷眼旁观,一个被架在火上。(起点新人作者一枚,望各位支持,笙笙希望能与诸位成为好友?(ˊ〇ˋ*)?~)
  • 夜繁星

    夜繁星

    如果你问英有没有爱过她,英一定回答:不知道。但问起英恨过谁...那一定是她如果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那就让彼此变成回忆吧如果有一份感情可以天长地久不一定非要是爱情如果有一份情谊可以无视一切那一定是兄弟情如果问什么东西最值得珍惜,笔者会说:只有最真实的最值得珍惜,所以请珍惜眼前最真实的一切吧寂静夜廖闪闪繁星是每个人独特爱的方式
  • 娇人泪:妃同一般

    娇人泪:妃同一般

    前世她是国色天香的蝶妃!今生却成了拖着两人个孩子的无奈“没女”,她最爱的煦恒还能从茫茫人海中找到她吗?众神之神的她和血肉之躯的他之前的爱情究竟会怎样结局?
  • 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宜忌

    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宜忌

    本书对中老年人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等都做以细致的介绍。
  • 暮色河

    暮色河

    一个居住在小城镇的落魄青年遇到的生死陷阱。
  • 一代刀皇

    一代刀皇

    这是一个以刀御气的世界,三国鼎立的时代,强者为皇的年代,皇者之称呼为刀皇。
  • 神契

    神契

    一个宅男穿越了,穿越到了降灵大陆的一个小胖子身上,四岁没了父母,十二岁没了姐姐。最杯具的还是小胖子的灵神为舞属性,根据以往历史,男性舞师走的最远的也就是灵动境界。虽然成了万花丛中一点绿,但同级之中就是没有一个看他顺心的,就连10岁的小萝莉,见了都要喊怪兽!灵者等级:灵启,灵动,灵变,蜕化,升灵,神化。
  • 快穿之让世界充满爱

    快穿之让世界充满爱

    苏即墨绑定了一个快穿系统,她的任务是,让世界充满爱!!大批的快穿系统进入到大千世界,导致大千世界里每个主要人物的人生都被篡改,女配逆袭抢夺女主的气运,这是女配逆袭部的工作人员;女主重生夺回自己的人生,这是原女主逆袭部门的工作人员;温柔男配逆袭成为人生赢家迎娶女主,打败世界宠儿男主,这是男配逆袭部门的工作人员;不管怎么逆袭,总有人有很大的怨气吸引来又一个的逆袭部门派来逆袭工作人员。苏即墨谁也不逆袭,她的任务是,让世界充满爱,让每个世界都是HE。霸道总裁爱上我;冰山校草的冷漠公主;废材三小姐要上天……不同的世界,相同的只是与她作对破坏她任务主线的那个男人,苏即墨发誓,别让她捉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