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02000000021

第21章 朝鲜民间说唱和戏剧(1)

第一节朝鲜民间说唱——板索里

板索里是融合了文学、音乐、表演三种元素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道白、唱词都是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叙事诗。“板索里”是朝文直译音,“板”是指“众人聚集的场所”或“举办特别活动的场所”,“索里”指调子,因此“板索里”意为在大庭广众前演唱的歌。

板索里产生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盛行于朝鲜半岛南部忠清道、全罗道一带,是由当时被称为“广大”的贱民阶层的民间艺人发展起来的。从产生开始,板索里在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如“打令”、“本事歌”、“板游戏”、“广大调”、“唱乐”、“板唱”、“唱词”、“唱调”、“剧歌”、“唱剧歌”等等。

板索里的表演者只有两人,一个歌手,一个鼓手。19世纪诗人尹达善在他的《广寒楼乐谱》中写道:“唱优之戏,一人立,一人坐,而立者唱,坐者以鼓节之”,描写的就是板索里的表演形式。歌者根据世代相传的说唱本,和着鼓的节奏,以唱词、道白和动作进行表演,有时还要摹仿鸟叫等自然界的声音。鼓手则一手拍鼓,一手以槌击鼓,和着唱词的内容和曲子的节奏,鼓声时重时轻,有急有缓。同时要配合歌者不时发出“好啊”、“真棒”、“是呀”、“哎咿”等声音,调动观众的情绪。对于鼓者所起的重要作用,自古就有“一鼓手,二名唱”的说法,或者把歌者比作鲜花,鼓者比作蝴蝶,形象地说明了两者相得益彰的关系。

一、板索里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板索里的产生,学者们的观点并不统一,结合各方的考证,我们认为板索里的音乐部分来源于巫歌,而文学部分则来源于民间传说故事。17世纪末18世纪初,反映城市庶民生活的民间传说故事大量出现,在当时迎合大众情绪的於时调、辞说时调、短歌、长杂歌等歌唱形式相继形成的环境中,人们也要求民间传说故事以歌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在南道地区一种新的民间说唱形式——板索里应运而生。

板索里能够在以全罗道为中心的南道地区产生,与该地流传的叙事巫歌不无关系。朝鲜王朝后期的资料显示,当时全罗道丹骨巫师们演唱的叙事巫歌的节奏和唱法与板索里有很多共同之处。此外,板索里的许多歌手都是唱丹骨巫歌出身的,这一点更能说明全罗道的巫乐与板索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板索里在流传的过程中,全罗道地区也涌现出了许多名歌手,如被认为是板索里创始人的河汉谭、崔先达、权三得,以及其后的宋兴禄、廉季达等。

有关板索里的文献记录最早出现在柳振汉的《晚华集》(1754年)中,据记载柳振汉在游历途中观看了艺人们表演的板索里,遂以汉诗记录了《春香歌》唱词。板索里在产生的初期,就形成了富有叙事性的特点,这一时期,《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等作品已经以长篇叙事歌的形式定型下来。

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随着板索里的兴盛发展,逐渐从全罗道波及到庆尚、忠清及京畿道地区,并形成了12部大书,活跃于这一时期的宋兴禄(全罗道)、高寿宽(忠清道)、牟兴甲(京畿道)等8大名歌手对板索里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据宋晚载的《观优戏》(1810年)记载,当时的12部作品分别是《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水宫歌》、《赤壁歌》、《卞钢锁打令》、《裴裨将打令》、《雄雉打令》、《雍固执打令》、《曰字打令》、《江陵梅花歌》、《假神仙打令》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板索里的音调出现地域分化,形成了全罗东部调、全罗西部调以及忠清-京畿中部调三大流派,也称为东便制、西便制、中高制。衙役出身的名歌手申在孝(1812-1884)作为板索里的集大成者,不仅确立了板索里表演的理论体系,还将12部大书中的6部精华之作整理加工出来,创作了6部书的脚本。其中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其中的5部,即《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水宫歌》、《赤壁歌》。

19世纪末,脱胎于板索里的唱剧兴盛发展起来,许多板索里歌手转而投入唱剧的演出。这一时期,很少进行板索里整部大书的演唱,歌手们仅仅表演观众们喜爱的选段,板索里的发展进入萧条期。

1960年,韩国国立国乐院打起了“复兴板索里”的大旗,开始在剧场舞台上进行整出板索里大书的表演,此后,板索里欣赏会日渐兴盛,板索里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奇葩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3年,板索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其独创性进一步得到了世界性的认证。现在,在韩国首尔的国立剧场和贞洞剧场等地全年都能欣赏到板索里的表演。

朝鲜建国之后,金正日主席在教示中指出,“板索里的表演不分男女声部,音调嘶哑,不适应我们时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欣赏口味。”(《金正日选集》第2卷,第59页)因此目前对板索里并未做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

二、板索里代表作品

一部板索里作品的表演往往长达数小时,这要求艺人们必须经过长期的严格训练,具备深厚的功底,才能一人承担多个角色,掌握各种音色,并能背诵长篇大段的脚本内容。经过历代艺人们的不断加工,流传至今的板索里作品杂糅了生动的大众语言和丰富的文学语言,集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于一身,宣扬了千百年来为民众所信奉的忠孝节义精神,下面我们结合作品作一分析。

《春香歌》是于18世纪初中叶根据民间故事创作的,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春香传》、《春香打令》、《烈女春香守节歌》等多个异本。赵在三在他的《松南杂识》中介绍:“南原府使子李道令丐童妓春阳,后为李道令守节,新使卓宗立杀之。好事者哀之,演其义为打咏,以雪春阳之冤,彰春阳之节云。”在众多的《春香歌》异本中,现存最早的是晚华本《春香歌》,它是1754年忠清道文人柳振汉(1711-1791)观看板索里之后作的2800字的七言诗,而最完整、定型化的版本还是19世纪后半叶由申在孝整理的《春香歌》。

《春香歌》讲述的是南原副使之子李梦龙与退妓之女成春香的相爱及冲破重重阻碍终成眷属的故事。春光明媚的时节,春香来到广寒楼下荡秋千,邂逅游览此地的李梦龙,李公子对她一见倾心,热烈地向春香求婚。春香同意与他订下百年之约,瞒过李的父母,结成夫妻。正在他们恩爱度日之际,李梦龙的父亲突然升迁赴京,迫于门第关系,梦龙无法带走春香,两人只得洒泪而别。新任的府使卞学道是个酒色之徒,强迫春香当他的侍妾,春香誓死不从,被严刑拷打,打入死牢。李梦龙在京城中了状元,被钦点为御史,他化装为乞丐,察访民情,在卞学道的生日宴会上惩办了他,并救出春香,与之幸福团圆。

以当时等级差别森严的时代背景来看,这样一对社会地位相差悬殊的青年男女的结合不啻为天方夜潭。春香能成为李梦龙的正室夫人、与之百年好合只不过是说唱艺人及当时一般民众打破等级壁垒的希望与梦想,春香作为市民阶层梦想的实现者,在朝鲜人民心目中占有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春香歌》以及后来据此创作的小说《春香传》已经成为朝鲜半岛家喻户晓的经典名作。从1923年起,有关春香的故事被十几次拍摄成电影,此外还多次制作成唱剧、歌剧、音乐剧演出。感动于春香、李梦龙的爱情故事,中国的越剧艺术家在上世纪50年代将《春香传》改编成越剧,从此在中国也常演不衰,成为了越剧的经典传统剧目。

下面是板索里《春香歌》开篇的几段道白和唱词:

[道白]

湖南左道南原府,

自古名曰带方郡。

东临智异山,西接赤城江,

南北多江,北通云岩。

处处胜地,

山川灵秀,

男女美貌者众,

万古忠臣关羽庙在此,

自然忠烈辈出。

肃宗大王即位之初,

此地有位使道之子李公子,

年方十六,

眉目清秀、举止贤良,

真乃世间奇男子。

一日,天气晴好,李公子唤来家奴:

“房子啊!”

“哎!”

“我来此已数月,

还未得观美景,此处有何胜地啊?”

房子答道:

“读书的公子,为何要观胜地?”

“这你就不懂了,

古来文章豪杰,

无不遍览名胜地。

天下第一江山,游过才有好诗句。

你听我道来。”

[慢中中莫里调]

“箕山颖水别乾坤,巢父、许由游历过;采石江明月夜,李谪仙游历过;赤壁江秋夜月,苏东坡游历过;柴桑里五柳村,陶渊明游历过;商山,弈棋的四皓先生游历过。东园桃李片时春,我也是豪侠之士,为何不能走走看看?别废话,快说吧!”

[道白]

“公子说的有理,听我细细禀来。

北门外是蛟龙山城大富岩,

西门外是禅院寺,

东门外是关羽庙,

千古英雄神威犹在,

南门外是广寒楼、乌鹊桥,

瀛洲阁也是个好地方。

去哪儿全凭您吩咐!”

李公子听到此,

“如此看来,

还是广寒楼第一。

快去备马,去广寒楼!”

“哎!”

在板索里的表演中,道白和唱词一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白近乎于朗诵体,也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念起来铿锵悦耳。中国的戏曲演员们常说“千斤道白四两唱”,在板索里中艺人们也是通过唱与白的交替,巧妙地控制着表演的节奏和人物情感的起伏变化。而板索里唱词的节奏,按照从慢到快的顺序,主要有晋阳、中莫里、中中莫里、嗯莫里、扎津莫里、挥莫里等调式,艺人们根据情节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布局,以达到最佳的演出效果。如要表达悠远而悲伤的情绪时一般采用晋阳调,要表现抒情性的叙说时采用中莫里调,而要表达兴奋、欢快的情绪时则采用中中莫里调等等。此外,板索里最具特色的是艺人们演唱时使用的浑厚、粗糙、沙哑的嗓音,这种所谓的“哀怨声”是所有男女说唱艺人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因为板索里来自于社会底层,艺人们正是试图通过这种独特的嗓音传达出普通大众的悲与恨。

《沈清歌》是18世纪初中叶根据民间传说故事创作的板索里作品,学者们研究发现《三国遗事》中的《龙妇变化传说》、《三国史记》中的《孝女知恩》以及全罗南道玉科县观音寺的来源传说都与《沈清歌》不无关系。

《沈清歌》主要赞扬了沈清的孝行,反映了朝鲜人民美好的道德风貌。沈清的母亲郭氏夫人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了,沈清的父亲是个盲人,千辛万苦把她养大。沈清15岁开始为别人做针线活奉养父亲,因为她的人品孝行出众,张丞相夫人想收其为养女,但沈清考虑到父亲还是拒绝了。一天,沈父掉进河水中,被路经此地的化缘和尚救起。和尚对他说,只要他施舍300石供养米,就能复明,沈父信以为真,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看着整日为供养米发愁的父亲,沈清偷偷把自己卖给商人作祭品换来了300石粮食。沈清跟着商人们来到海上,等商人们做完祭祀后跳进了大海。沈清的孝行感动了天地,她被领进龙宫,并在那里见到了母亲郭氏。不久沈清又化作一朵莲花开在海上,正好被归来的商人们发现,当作宝贝献给了丧妻的天子。沈清作了皇后,她日夜思念自己的父亲。天子为她大摆宴席,招待天下的盲人。沈父在宴席上与女儿重逢,惊喜之余重见天日。

《沈清歌》和《春香歌》一样,取材于民间故事又超越于民间故事,脚本的后半部分用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表达了人民大众对沈清的赞誉及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兴夫歌》是根据流传民间的《旁迤和他的弟弟》故事创作而成的板索里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兴夫打令》、《兴夫传》等异本。

《兴夫歌》反映了人们扬善惩恶的思想观念,赞扬了以兴夫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批判了以玩夫为代表的富有的剥削阶级的丑恶贪婪。弟弟兴夫与哥哥玩夫是亲兄弟,但哥哥为了独占家产将兴夫夫妇撵出了家门。一天,兴夫家屋檐下的小燕子掉下来摔断了腿,善良的兴夫为它治好了伤。燕子衔来了报恩的葫芦种子,兴夫种下后收获了无数的金银宝物。玩夫听说后,故意将屋檐下的小燕子掰断了腿,又假装给它治好。燕子衔来报仇的葫芦种子,玩夫种下后,葫芦里出来了无数的两班、老僧,将他的家产洗劫一空。在《兴夫歌》脚本中,有很多著名的唱段,如《葫芦打令》、《鸟打令》、《月令歌》、《心术打令》、《自叹歌》、《夫妻打令》等,都是板索里艺术的宝贵财富。

以上介绍的《春香歌》、《沈清歌》、《兴夫歌》不仅是板索里名作,在其脚本基础上创作的板索里小说,在朝鲜小说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小说《春香传》、《沈清传》、《兴夫传》被并称为朝鲜的三大古典名著。

第二节朝鲜民间戏剧

民间戏剧是人民群众创作的戏剧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朝鲜的民间戏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伴有歌舞表演的假面剧、木偶剧,另一类是没有歌舞的倡优戏。民间戏剧和其他民间文学形式不同,它的创作和演出需要多人同时参与。参加演出的演员分为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职业演员隶属于封建王室,他们参加宫中的活动,被称为“伶人”、“才人”、“倡优”、“戏子”等。

同类推荐
  •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

    《静静的箬竹江》一书主要讲的是普通人在和平环境中的普通生活。
  • 没有方向的河流

    没有方向的河流

    本书呈现的是个人情感世界的横切面。细腻而真实。海飞有着编剧、小说家、文学期刊主编等多重身份,他以忧伤和自语式的笔记,完成了一种对局部生命的零星追忆;波澜不惊的文字里,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从文学角度而言,倾向于小说化的语言特点,不急不缓的叙述风格,富有想象力的表达方式,是《没有方向的河流》的最大亮色。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 吾乡吾土

    吾乡吾土

    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书中作品既是作家本人的心灵写照,也为读者了解作家的第一故乡和第二故乡打开了一扇大门。《吾乡吾土》书中近50多篇文章,既体现出作家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也承载着作家对故乡、对本土文化的深厚感情。
热门推荐
  • 星落清风月

    星落清风月

    天坠星雨,阴月城落。月羽已逝,清风重生。星灵师封,重启星魂。你若清风,我自盛开。天定星灵,命定重生。逆天而行,我便是天。片段一:她淡淡一笑:我要去找你,你在哪里等我?他温润一笑:黄泉。片段二:“收起你鄙视的眼神,不是偷听!”片段三:“喂,我可是星星的后裔,你别惹我,小心我把你设为星星的黑名单。”简介无能,开头小虐,内容大宠,欢迎跳坑,绝不弃坑!更新稳定,如若未更,必会加更,敬请期待,废话完毕!
  • 世界伊始

    世界伊始

    青春,是一段充满活力,无知,和好奇心的时间段。我我们对周围的一起都充满了好奇。张祁飞,一名初中生,课堂上,听着物理老师用奇怪的线条,理论讲解着这个世界,看着化学老师在瓶瓶罐罐前的鼓动,世界的周遭趋势着他的好奇。夏夜,漫天的繁星之下,张祁飞孤独的站立着,思考着最原始的问题“我从哪里来”
  • 仲神

    仲神

    上古时代,修仙者众多,门派林立,战乱纷争。而后有两人,天资卓绝,以二人之力横扫诸强,遂将修习之法归原一统,分为两支,传于后世。夏仲本是一介书生,生于灵气贫瘠的天齐国,因缘际会得到无上古卷《周尽》,踏上修行之路。阴谋,阳谋,明争,暗斗,看强者为尊的世界,夏仲如何逆天成神。
  • 最终梦幻之恶魔猎人

    最终梦幻之恶魔猎人

    它一个天地不容的存在,因为它是不稳定的破坏力量。所以为了安全,天地给了它一个没有力量的身体。不过没关系,这个世界,有居心不良的人。他们帮了一个忙。当他与它合二为一之后,这个世界即将为之颤抖。当他回归之后,看,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将迈入新的深渊【好吧,我承认,我的写法是错误的,没人看,也没人评论提意见,我想重新创作一个作品】不知道行不行
  • 青梅遛竹马:傲娇BOSS抱回家

    青梅遛竹马:傲娇BOSS抱回家

    这年头别人都是奔着世界很大到处闯荡的梦想奋斗,方淼淼却忙着到处找老公!无良爷爷装病,以一纸婚书逼她进城,却误打误撞惹怒了当红男星韩燚。谁知韩燚竟是她的未婚夫,甚至扬言威胁她在一年内迅速成为当红女星,否则婚书作废!“女人,你水太多了!”他邪笑冷瞥她一眼,将她抵在墙角处。“男人,你火太旺了!”她咬牙切齿,看着这瞬间变为恶魔的韩燚。“呵,那正好,今晚就看谁克谁!”这对水火不容的欢喜冤家,到底谁才是偷心的真正高手呢?
  • 历代名赋

    历代名赋

    从先秦开始,赋体之文就已出现。赋是介乎诗和文之间的一种文体。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学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画卷中,赋体文学也曾有过它光辉灿烂的一页。本书对于历代的辞赋,选的比较全面,从中不难看出历代辞赋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 七星杀冽九星破

    七星杀冽九星破

    九星揽月,暗度尘桑!散落世界的七名星宿执法的武学天才士子,面对赤煞狂妄的魔道,他们是否能汇聚一脉携手共进呢?
  • 第一次轻轻的

    第一次轻轻的

    第一次,请你轻一点。第一次,我真的怕痛。第一次,却是最痛的一次对于每个男生第一个喜欢的女生,回忆里总会是美好的,却带着青春的疼痛。
  • 上邪:异世祁王妃

    上邪:异世祁王妃

    一朝从天而降,砸晕冷酷祁王!现代黑K组织的郁琉璃,被迫女扮男装留在军营里做苦力。不知郁琉璃真实性别的祁王,又将怎么对待她?又是存着怎样的心态面对她?一段由钰月镯神器连接上的红线,让他们从两个不同的世界重叠在一起,相知相识,相知相许。钰月镯著异世奇缘,相许墨璃两世痴狂。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
  • 九始源神

    九始源神

    横空异现天地变!异世君王万丈剑!一体双魂承万决!莫问君昔从何间!沧海元凝剑万芒!生死轮回千魂亡!荒河千丈沉风寻!复漠西凉欲何情!